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

這就是東方文明的發達之處,在歐洲諸國,超過10萬都能夠稱之爲大,甚至是特大城市的情況下,汴梁早已經超過百萬。

這個算是華夏文明的驕傲,也是北宋的驕傲,清明上河圖之所以地位那麼高,就是真實的記錄了東京汴梁的諸多畫卷,哪怕,它記錄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現在汴梁,跟十年前有些不同,卻變化不多,最多把路面擴寬一些了,來往的馬車更多了一點,川流不息的人員,是整個北宋最爲繁華的地方。

相對於10多年前,汴梁的人口微微有些減少,在之前,定海軍對於北宋的人口移民計劃,整個北宋少了一半的人口,這中間,最早被招工,也是重災區的汴梁,最少少了二分之一的人口,後來,逐步的補充,卻補充的不怎麼到位,現在總共的人口有80多萬,平均的分佈在汴梁的各個地方。

從定海軍吸收的經驗,汴梁城也進行一定程度的建設,比如說,增加了一些樓房,擴張了一些範圍,可是跟瀋陽的龐大比起來,那不是一個檔次的,卻從側面上,讓汴梁的人口密度在降低,管理起來,也容易許多了,最少說,以前開封府沒有管轄到的地方,現在也算是面面俱到了。

任何的影響,都是相互的,定海軍這一個遠遠超過這個時代存在,哪怕不是主動的影響,被動的影響,也足以讓北宋產生變化的,這個變化,在趙信的刻意控制下,多是一些良性的。

東京汴梁更龐大了,也有了新的景觀,不過核心的區域卻沒有太多的變化,位於北宋新皇宮旁邊,有一片龐大的,園林式的建築物,這就是北宋的權利核心東府。

慶曆九年之後,東府經過擴建和搬遷,形成了一個最少20棟以上的建築的大型衙門,現在東府辦公的人員,高達的1.2萬人,這還不算派駐在各地的分支機構的,這是整個北宋最爲龐大的一個衙門,不說那些高官,就說是普通的吏目也有很多。

固定的上下班坐班制度,在東府執行非常完善,每天都有忙碌的人,並且在吸收了定海軍的一些先進經驗之後,並沒有按照原來坐班制度,不在拘泥於白天,在夜晚,也是有人值班的,保證一天24小時,都有在處理。

位於東府最爲核心的區域,這裡被稱之爲參政區,東府首腦,所有的參知政事,基本上都在這個核心區域的7座建築物之中辦公,這裡是東府的核心的,也是最高權力所在。

北宋確立了現有的體制之後,因爲增加了許多部門,東府的職權和工作,也在原有的基礎上面,增加了許多,這種情況之下,每一個參知政事都掌握一方面的實權,這個實權或大或小,但是都有事情做。

只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或者是關係到國家命運的事情,纔會拿到東府會議上面討論,甚至進入到朝堂廷議,大部分各自負責範圍之內的事情,都會各自的處理的,這樣可以加強效率。

在東府最大的一個建築物之中,位於6樓最大的一個辦公室之中,韓琦木然的坐在這裡,已經超過了一天的時間了,寬大的辦公室,氣勢磅礴,裝修豪華,可是此時此刻,他卻有些發呆,面前寫滿了字跡的奏摺,墨跡未乾,可是爲首三個字,卻是異常的清晰,辭官折。

作爲一個擔任了十來年首相,一個在仁宗親政之後,坐在這個位置上面,時間最長的一名首輔,韓琦可以說是位高權重,已經獲得了所有能夠獲得的榮譽,他的辭官是爲了告老還鄉麼。

不,擔任十多年的首輔,應該是德高望重吧,可是韓琦的歲數並不大,在成爲首輔的時候,也纔是解禁四十歲,到現在,也不過是52歲。

在北宋平均的壽命不長,也就是這些年,伴隨着北宋的安居樂業,還有關於醫藥方面的提升,一部分中成藥直接從定海軍獲得,基礎的醫療條件,會好了很多倍,平均壽命纔會提升的。

一般五六十歲的老人也比較多,更別說在官員之中,大部分的官員,因爲修身養性的關係,壽命都不低,這中間韓琦就算是在高官之中,壽命也是較大的,他歷史上,一直活到68歲,現在,還有十來年的時間的,不說是的年富力強了,卻也是精神和身體最爲不錯的時候,這種情況下的辭官,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一個眷戀權勢,並且心有大志的韓琦,爲什麼的辭官呢,特別是在仁宗都已經挽留的前提下,依然要上辭官折,原因很簡單,北宋目前的狀況已經非常的惡化,到了難以挽回的地步了。

北宋從學習定海軍,派遣人員,雖然吃了大虧,可是定海軍還是會給出好幾年管理費,這可是數以億計的財富,加上定海軍,按照約定的,支援的工廠,讓北宋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財政收入節節攀升,到了慶曆20年,甚至超過了5億貫,是十多年前的20倍以上,可是偏偏,還是出了問題了,還是大問題,無可挽回的。

這個巨大的問題,實際上,是5年前開始出現的,當時的韓琦就非常的重視,可是折騰了5年的時間了,也想過一些方法,可是大部分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的,到現在,越來越惡化了,所有的辦法都是徒勞的。

北宋各方面的情況發展的很好,爲什麼會突然出現這個問題,而且是無法挽回,這個問題很簡單,財政問題,而且是財政上面,非常嚴重的問題。

北宋的財政增長,在最初的時候,非常的大,可能兩三年的時間,就會翻一倍,可是伴隨着一切的平穩,北宋的增幅,逐步的開始降低,在經過了紅利高發期之後,在財政收入上升到4.8億之後,基本上,都保證每年5%左右的增速。

也就是說,每年提升2400萬貫,甚至後期福利疊加,比如說,現在,快6億樣子,平均每年增長,在3000萬貫左右,這個數量不少了,差不都是慶曆4年左右,全年的收入。

偏偏的,財政赤字也大,這個赤字,已經超過了北宋自身所能夠解決的程度,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問題就產生了,而且越來越猛烈。

韓琦投入過精力去解決的,這個問題是北宋根本,官宦數量的增加,加上官宦基本福利待遇的不停的增長,讓北宋的財政支出大增,甚至有些超過了的財政的增長。

慶曆20年,赤字終於到達了極限,這個極限,北宋的財政收入達到了6.3億貫,可是支出卻激增到了6.8億,毫不客氣的說,赤字達到了5000萬貫。

同樣的,按照這個增長數字,財政支出的數量,增長速度,也達到了5%左右,也就是說,如果北宋保持着這樣的高速增長速度的話,赤字還會不停的增加,並不會因爲財政的增長而減少,這就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財政問題是最大的問題,這一點,從北宋歷史上,甚至是整個中國的歷史上,都明白無誤的顯示出來。

韓琦坐上首輔的位置,超過10年的時間了,作爲一個參加過慶曆變法的人,當年爲什麼仁宗會推動范仲淹變法,不就是因爲,財政問題麼?

當時的財政問題,在定海軍出現,定海軍和趙信幫忙解決,還有後來的一系列的變化而解決,在最巔峰的時候,北宋甚至每年結餘都超過了1億貫。

十來年的時間得過的非常的書信,並且在仁宗和韓琦都認爲,北宋徹底解決的財政問題,再一次的出現,而且更加的兇險。

在仁宗執政中期出現的財政問題,這個問題最多就是幾百萬貫,當時的仁宗選擇一些方面,進行解決,特別是在計相的幫助下,不說是完全解決,總算是沒有辦法惡化。

在十年後的今天,在北宋的財政收入連年增長的前提下,當體量增加到了6億的,可是整個財政問題,卻更加的兇猛,這是幾千萬,甚至上億都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韓琦也算是很有能力的,早在5年之前,就已經發現了這個越演越烈的問題,也通過一定的措施來減緩,比如說,已經降低到4%的增長率,在韓琦的刺激之下,增加到了5%,提升20%以上,可是這個依然沒辦法,財政赤字越來越大,甚至增速越來越快,到了無法遏制的程度。

本身,北宋還儲存的一些的資金,被大量的消耗,到了慶曆20年,5000萬貫的赤字,一下子把積累耗費了不少,如果這個情況不緩解的話,未來3年,最多5年,北宋就會再出現十來年前的惡劣場面,甚至更深一籌。

當這個龐大財政問題出現了之後,連續的想了幾個方法,都沒有辦法解決的前提下,已經不是韓琦能解決的了,他是仁宗朝,當首相最長的,也是各方面的能力都出衆的,可是依然因爲財政問題,而出現問題而一籌莫展。

最初的時候,韓琦還可以逐步的遮掩這個問題,不至於讓這個問題人盡皆知,可是伴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問題開始逐步的出現,並且越來越強烈的時候,韓琦也遮掩不住了。

當這個消息人盡皆知的情況下的,很多有心人開始動心了,一時間整個朝堂之上,彈劾韓琦的聲音羣情激奮。

衆多被韓琦壓得擡不起頭來的參知政事們,紛紛出手,他們控制的勢力,開始上書彈劾韓琦,這是韓琦作爲首相這麼多年以來的第一次。

不管之前的皇帝,從仁宗親政開始,首相的位置是輪流來做的,最多就是三五年的時間,這個已經形成了一個潛規則,甚至還有人眷戀不去的時候,有人會耍手段,讓他離開。

在韓琦剛剛擔任首相5年的時候,當時就有人出手,只不過,韓琦的履歷太好了,成績太好了,又深受仁宗的信任,這件事情不了了之,反而是那些始作俑者,一個個的,不落好,要麼被下方,要麼乾脆就直接辭官了。

一場對抗,以韓琦的全勝而告終,不但可以看出韓琦的聖眷,也看出了韓琦的手腕,就此,韓琦坐穩了這個位置的,一直到現在,不知不覺之下,韓琦已經做了十多年的首相了。

這一次,洶涌的財政赤字,來的太過可怕了,這已經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頓時讓這些參知政事們,看到了機會,連連的出手,整個朝堂之上,都是反對的聲音。

到是仁宗,他的態度比較的堅決的,並不願意放棄韓琦,甚至力排衆議,還把韓琦放在首相的位置上。

如果韓琦是一個短視的人,他或許會非常高興,有了仁宗的支持,還有他身處在首相這個位置上面,他如果不主動的辭去,誰也無法逼迫他。

韓琦是有野心,是很想在首相這個位置上面做下去,可是他也清楚,這個時候,除非他能夠成功的解決掉這個財政問題,否則的話,他根本無法坐穩。

就一如曾經的范仲淹,甚至在他被拿下下放的時候,仁宗都敬佩他的品德,可是當時的情況,仁宗能夠護衛他一次,兩次,三次,不可能無休止的護衛下去。

韓琦在仁宗的心中的地位非常的高,仁宗在這個時候,沒有別的解決方案的前提下,也願意護持他,可是這個護持能夠有一次,一次耗費皇帝的人情,兩次,三次,當皇帝的心情被耗費完畢,而赤字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的前提下,最終,他的結果會如何。

連呂夷簡這個權臣,這個被成爲奸臣的,都在仁宗朝平穩的度過了,他也不想走上更加悲慘的道路,在事情還不嚴重的前提下,先後退一步,主動退出這個紛爭,想辦法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那麼首相的位置還是他的。

話雖然是這麼說,可是到了辭官的這一刻,韓琦還是有些難過,一直枯坐了一天,這才把這個辭官折遞進大內,既然決定了辭官,那就按照程序,正常的把東西送入內府,進而送到了仁宗的面前。

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二百六十章 講述棱堡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價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八百六十七章 植物收穫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
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二百六十章 講述棱堡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價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八百六十七章 植物收穫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