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鍛鍊之意

文震孟思索再三,還是在日講的時候,提到了鄭勳睿的事情,皇上沒有馬上表態,沉思了好一會的時間。

早朝之後,周延儒、徐光啓、溫體仁和閔洪學留下來了。

這段時間事情有些多,皇上平復不久的心情,又變得有些惡劣了,崇禎二年底和三年初,因爲他最爲信任的袁崇煥失職,導致後金韃子千里奔襲,在北直隸的肆掠,京師戒嚴,那個時候皇上的心情跌落到低谷,甚至有了退位的想法,也就是在崇禎三年二月初十,冊立剛滿一歲的朱慈烺爲皇太子,崇禎三年三月初,後金韃子退兵,五月,接任袁崇煥的薊遼督師孫承宗率領大軍,收復了灤州、遷安、永平和遵化四座城池,四川的秦良玉帶領兵馬前來勤王,這些事情讓皇上的心情好起來了,可惜安穩的時間,不過一年多時間。

正在修建的大淩河城,被後金韃子攻擊,岌岌可危,陝西的流寇,很多在投降的情況下,紛紛再次開始造反,陝西、山西、河南以及山東一帶,再次遭遇大規模的災荒,流民無數,朝廷拿不出那麼多的銀子去救濟,所能夠做的就是免去這些地方的賦稅,可人家都沒有飯吃了,免去賦稅能夠有什麼作用。

周延儒等人,不知道留下來有什麼事情,沒有主動開口說話。

過了好一會,皇上纔開口說話。

“翰林院修撰鄭勳睿,意欲到府州縣去磨礪,諸位愛卿是什麼看法。”

乾清宮一下子變得安靜起來,鄭勳睿是殿試狀元,直接敕封爲翰林修撰,前後不到半年的時間,按照規矩來說,至少需要在翰林院滿一年的時間,再來考慮如何的安置,再說就算是鄭勳睿學識出衆,提前安排,也是直接安排在六部或者是都察院,怎麼會派遣到地方上,狀元畢竟是難得的人才。

大約過了半刻鐘的時間,周延儒首先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鄭勳睿身爲殿試狀元,乃是朝廷之人才,到府州縣去也沒有什麼不可,不過還是留在京城爲宜。”

周延儒說出來這樣的意見,倒也是站在公正的立場上面,他是內閣首輔,提出的意見建議必須是中肯的。

皇上沒有馬上表態,看向了溫體仁等人。

果不其然,周延儒話語剛落,溫體仁就開口說話了。

“皇上,臣以爲此事值得提倡,鄭勳睿身爲殿試狀元,的確是人才,不過尚顯年輕,到府州縣磨礪之後,體察到民間疾苦,到那個時候將其調回京城,那就是可堪大用之才了,如今殿試之進士,想方設法留在京城,不願意到府州縣去,很多的府州縣,都是舉人擔任各級的官職,這樣的情況必須要改變,鄭勳睿能夠主動帶頭,申請到府州縣去磨礪,朝廷應該倡導,同時予以鼓勵。”

溫體仁說的更有道理,讓人無法反駁。

皇上終於開口了。

“閔愛卿,你是吏部尚書,記得上次會推閣臣的時候,鄭勳睿曾經說過,這官吏之考評和推薦,乃是吏部的職責,朕想想也是如此之情況,鄭勳睿到府州縣任職的事宜,你是什麼意見。”

閔洪學沒有猶豫,馬上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此事可行,殿試一甲,大都是留在京城,極少有到地方任職的,這其實是缺陷,若是年歲稍大一些,尚可能知道民間之疾苦,鄭勳睿年輕,尚不足二十歲的年紀,到府州縣磨礪,也是應該的。。。”

皇上頻頻點頭,在他看來,鄭勳睿的確有着不錯的潛力,若是能夠好好培養,將來是可以大用的,不過目前還年輕了一些。

內心裡面,皇上是支持鄭勳睿到府州縣去的,朝廷之中存在黨爭,這一點他心知肚明,若是鄭勳睿也陷入到黨爭之中,那一個很好的人才就可以被消耗了,離開京城到府州縣去任職,至少能夠儘量避開黨爭。

當然,鄭勳睿是殿試狀元,就算是到府州縣任職,如何的安排是很關鍵的,這樣的事情可不能直接交給吏部,需要在這裡定下來。

“諸位愛卿說的是,鄭勳睿雖是殿試狀元,畢竟年輕,能夠到府州縣去磨礪,有着諸多的好處,朕也是這樣看的,閔愛卿,你認爲鄭勳睿派遣到什麼地方合適,擔任什麼職務合適。”

乾清宮再次安靜下來,衆人都明白皇上的意思了,看樣子是一管到底了。

閔洪學沒有馬上開口,稍微思索了一下,才慢慢開口。

“皇上,臣認爲,鄭勳睿是殿試狀元,幾次上朝問事,表現都是不錯的,不似某些年輕人,身上沒有輕狂的神色,而且鄭勳睿的學識的確是很好的,如此的人才,可以任命爲知府,負責治理某一個地方,至於說到什麼地方,臣以爲南直隸是不行的,鄭勳睿本就是南直隸應天府江寧縣人,需要回避,最好是在山西、山東與河南等地選擇。”

閔洪學話語剛落,溫體仁跟着開口了。

“臣以爲閔大人的建議是可行的,鄭勳睿的確可以出任知府,雖說是年輕了,但學識是擺在那裡的,而且在朝廷商議政事的時候,睿智成熟,絕無不妥的表現。”

周延儒看了看衆人,也跟着開口了。

“臣以爲閔大人的提議是合適的。”

就連皇上都感覺到奇怪了,諸多的廷議,只要是周延儒贊成的事情,溫體仁就必然會提出來反對的意見,反之亦然,沒有想到這一次兩人的意見倒是相符了。

這也說明鄭勳睿離開京城到府州縣任職的事情,已經是明確下來了。

至於說派遣到什麼地方去的事情,那是需要認真考慮的。

一直很少發言的徐光啓,突然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鄭勳睿的志向可佳,不過既然是主動提出來,那麼該派遣到什麼地方去,就需要認真考慮了,皇上既然準備將鄭勳睿樹立爲進士之榜樣,就應該委以重任,派遣到艱難困苦的地方去,閔大人提出了山西、河南以及山東等地,臣所知道的,鄭勳睿祖籍在河南滎陽,派遣到河南去是不合適的,至於說山東,如今是軍事要地,鄭勳睿到那裡去,也是難以發揮作用的,臣的建議,可以在陝西和山西兩地之間做出選擇。”

徐光啓的話語說出來,就連皇上都愣了一下。

陝西和山西兩地,流寇造反,已經是很不穩定的地方了,讓年紀輕輕的鄭勳睿到這些地方去,那就真的是要承擔很大壓力的,稍微不注意,不僅僅是不能夠建立功勳,反而會有生命危險。

但徐光啓說的道理是成立的,既然鄭勳睿是殿試狀元,派遣到府州縣去,那就需要實實在在的做出事情來,那樣才能夠有說服力,也是符合皇上的想法的,若是派遣到風平浪靜的地方去,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建立起來什麼功績的。

“徐愛卿,依你之意,可以將鄭勳睿派遣到什麼地方去。”

徐光啓略微沉吟了一下,開口了。

“臣以爲,可以將鄭勳睿派遣到陝西所屬的延安府。”

徐光啓的話語,彷彿是一顆炸彈,讓衆人都忍不住小聲議論了,延安府是什麼地方,那幾乎是流寇的老窩了,流寇主要活動的地方,就是在西安府、延安府和慶陽府三個地方,而且也是從延安府攻入山西境內的。

讓鄭勳睿到延安府去,豈不是要直接面對流寇。

徐光啓微微頓了一下,再次開口了。

“三邊總督洪承疇大人正在陝西剿滅流寇,如此的情況之下,鄭勳睿到延安府之後,主要之職責就是穩住農戶,只要能夠穩住農戶,流寇得不到支持,自然就難以爲繼。”

“臣知道,這個任務是非常艱鉅的,可鄭勳睿既然主動要求到府州縣去,那就要敢於承擔重任,若是想着下去得到什麼資歷,還不如不去的好。”

乾清宮再次沉默。

半刻鐘之後,閔洪學開口了。

“臣以爲徐大人說的是有道理的,鄭勳睿可以出任延安府知府。”

周延儒和溫體仁也表態了。

皇上萬萬沒有想到,商議的結局會是如此,讓鄭勳睿到延安府擔任知府,好比是千金重擔,這也顯得過於殘酷了一些,當然諸多內閣大臣是什麼想法,暫時不用去計較,可若真的是讓鄭勳睿到延安府去擔任知府,想要下這個決心是不容易的。

足足過了一刻鐘,皇上纔開口。

“諸位愛卿的建議很好,既然是內閣的意見,那就照此辦理吧,明日宣鄭勳睿到乾清宮,朕要親自和他談談。”

衆人離開乾清宮的時候,沒有說話,很是沉默,這和以往的情況不一樣。

走出了乾清宮,閔洪學對着溫體仁開口了。

“大人,讓鄭勳睿貿然到延安府去,是不是有些突然了。”

溫體仁微微點頭,眼睛裡面閃過一絲的光芒。

“呵呵,鄭勳睿果然是得到皇上的重視了,到延安府去,表面看是壞事情,其實是好事情,只要能夠稍微穩定住局面,成績自然就出來了,三五年的時間之後,說不定回到京城的時候,就是六部的尚書了。”

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10章 東林黨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199章 親兵營第952章 甕中捉鱉第106章 授官第2章 這什麼人啊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265章 亂攤子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475章 張溥的目的第14章 種植技術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771章 閃電戰(1)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174章 老軍戶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94章 會試第346章 知己知彼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735章 我行我素第716章 朱仙鎮之戰(6)第892章 孰先孰後第979章 戰遼河(1)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595章 周延儒的無奈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226章 死牢第237章 反間計第28章 初步規劃第240章 慘烈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77章 有情有義第720章 上下不一致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75章 不可忍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289章 紛至沓來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9章 小私心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99章 神秘來信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749章 趁火打劫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92章 京城第323章 突破口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848章 自作孽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614章 大膽的動作第26章 淡定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878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3)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393章 利誘第604章 心上心下第168章 完勝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984章 乘勝追擊第664章 追窮寇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970章 時機終於成熟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658章 找理由第82章 無奈第313章 責任重大
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10章 東林黨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199章 親兵營第952章 甕中捉鱉第106章 授官第2章 這什麼人啊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265章 亂攤子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475章 張溥的目的第14章 種植技術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771章 閃電戰(1)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174章 老軍戶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94章 會試第346章 知己知彼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735章 我行我素第716章 朱仙鎮之戰(6)第892章 孰先孰後第979章 戰遼河(1)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595章 周延儒的無奈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226章 死牢第237章 反間計第28章 初步規劃第240章 慘烈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77章 有情有義第720章 上下不一致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75章 不可忍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289章 紛至沓來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9章 小私心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99章 神秘來信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749章 趁火打劫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92章 京城第323章 突破口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848章 自作孽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614章 大膽的動作第26章 淡定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878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3)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393章 利誘第604章 心上心下第168章 完勝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984章 乘勝追擊第664章 追窮寇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970章 時機終於成熟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658章 找理由第82章 無奈第313章 責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