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慘烈

曹文詔麾下只有三千關寧鐵騎,若是按照洪承疇的安排,分兵駐守鄧州和新野,那是不大可能的,這樣兵力就顯得更少了,所以他只能夠駐守一個地方,要麼選擇鄧州,要麼選擇新野,快馬加鞭行軍的過程之中,曹文詔做出了決定,大軍駐紮在鄧州,派遣少量的斥候,到新野去偵查,做出這個判斷,也是因爲官道穿過鄧州,直達湖廣的襄陽府城,或者是光化縣,而從新野到襄陽,沒有官道,道路不是很好走。

六月初七,曹文詔麾下三千將士抵達鄧州。

南陽府城被流寇攻陷的消息傳來之後,曹文詔非常吃驚,這在他看來是不可能的事情,依照流寇的戰鬥力,怎麼可能攻下南陽府城,不過消息是千真萬確的,這個時候,曹文詔想到了鄭勳睿擔心的事情,可這種擔心也就是一閃而過,畢竟在山西境內的時候,曹文詔率領大軍,打的流寇落花流水,只有逃命的份,所以曹文詔骨子裡對流寇是輕視的。

關寧鐵騎是大明最爲強悍的軍隊,可以和後金韃子面對面廝殺的,用來對付流寇,已經有些降低身份了,也正是因爲有這份自信,曹文詔纔會以區區三千將士,對抗十餘萬的流寇。

流寇攻陷了南陽府城,這讓曹文詔更加肯定流寇會從鄧州逃竄的。

斥候早就派遣出去了,一路偵查南陽府城方向的動靜,一路偵查新野方向的動靜。

六月初八,派遣到南陽府城方向的斥候帶回來了消息,流寇的大隊人馬已經朝着鄧州方向而來,行軍的速度是很快的。

曹文詔迅速開始做準備,他不可能駐紮在鄧州城內,那樣就只能夠眼睜睜的看着流寇大搖大擺的從官道進入湖廣境內,如此洪承疇率領的大軍,就只能夠跟在流寇的後面追擊了,這種追擊戰,不是大軍擅長的,相反流寇逃竄的速度很快。

曹文詔必須在鄧州一帶阻止流寇的撤離,等待洪承疇率領大軍前來。

老回回、李自成和張獻忠攻陷南陽府城之後,獲得了最爲機密的情報,那就是官軍將在鄧州和新野設伏,阻止義軍撤離,隨後官軍將從背後壓過來,包圍義軍,最終剿滅義軍。

三人在南陽府城分析了局勢。

老回回建議從鄧州撤離,義軍撤離的速度要快,不能夠在南陽府城做過多的停留,義軍尚有十餘萬人,若是選擇從新野方向撤離,道路不好,反而會影響到撤離的速度,給後面追擊的官軍留下機會,至於說官軍在鄧州和新野設伏,那沒有多大的了不起,官軍設伏的軍士不可能很多,最多也就是精銳的騎兵,這是不可能阻止義軍大軍撤離的。

李自成和張獻忠完全贊同,作戰部署很快被確定下來。

爲了能夠加快行軍速度,絕大部分糧草都是分開攜帶的,很少一部分集中到一起。

六月初七,寅時,義軍出發了,攻陷南陽府城之後,他們僅僅停留了兩天時間,這是非常罕見的情況,也出乎了洪承疇的判斷。

義軍行軍的速度非常快,六月初八的申時,大軍已經進入到鄧州境內。

老回回早就派遣斥候,沿路偵查了,經歷了多次的戰鬥,他們早就知道斥候偵查的重要,官道上沒有發現大量的官軍,這讓老回回等人放心不少,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們可以斷定,阻擊的官軍人數不會太多,肯定是集中在鄧州的某個地方,少量的官軍,無法阻擊義軍。

天黑之後,老回回、李自成和張獻忠三人再次商議,夜間不要趕路,免得被官軍伏擊,義軍大隊人馬被衝散了,諸多的軍士經過了兩日的急行軍,很是疲憊,休息一晚的時間,可以補充體力,來日與阻擊的官軍廝殺。

老回回提議自己麾下的軍士,走在最前面,負責抵抗阻擊的官軍,李自成和張獻忠麾下的大軍,在廝殺的過程之中,撕開一條口子,大隊人馬迅速朝着襄陽的方向撤離。

老回回的這個建議,李自成和張獻忠基本同意,但是兩人也提出了異議,那就是看官軍人數到底有多少,若是人員很少,義軍可以採取進攻的方式,徹底打垮阻擊的官軍,如此也是給官軍沉重的打擊,同時義軍進入襄陽的時候,沒有多少的後顧之憂了。

三人合計之後,制定出來翌日的行軍作戰計劃。

曹文詔幾乎一夜未眠,流寇進入鄧州之後,他就得到了確切的消息。

洪承疇的命令已經到了鄧州,接到命令之後曹文詔沒有耽誤時間,告訴來人,流寇從鄧州方向撤離,建議洪承疇大人不要理睬新野方向,率領大軍直插鄧州,對流寇實施合圍,大軍的速度越快越好。

以三千關寧鐵騎,如何真正的阻止流寇逃竄,這是需要開動腦筋認真思索的事情,曹文詔和流寇作戰多年,深知流寇的戰鬥力很是孱弱,一旦其精銳軍士被擊潰,其餘的軍士就喪失鬥志,只能夠跟着逃跑了,所以和流寇作戰,頗有些擒賊擒王的味道,不要顧及到絕大部分的流寇,重點進攻流寇的騎兵。

斥候不斷傳來消息,得知流寇進入到鄧州境內,居然選擇了歇息一晚的決定,曹文詔很是鄙夷,如此關鍵的時刻,流寇居然選擇安營紮寨。

也正是因爲這個消息,讓曹文詔突然有了想法,他決定率領三千關寧鐵騎,夜襲流寇,至少這一次的夜襲,能夠讓流寇處於惶恐的狀態之中,能夠打亂流寇的隊伍,那是最好不過的,流寇再次的集結需要時間,這樣也爲洪承疇率領大軍包圍流寇爭取到了時間。

以少擊多必須要想到一些辦法,按照常規的作戰手段,很難取得如意的結果。

作戰命令迅速傳達下去。

斥候早已經將流寇宿營的地點以及周邊的情況探查清楚了。

六月初九,丑時,曹文詔親率三千關寧鐵騎,從鄧州出發。

一路沒有發現任何的流寇,曹文詔內心暗喜。

終於發現了流寇宿營的地方。

密密麻麻的帳篷,在曹文詔的眼裡,根本不算什麼的,在他看來,關寧鐵騎衝入到營地之中,一番廝殺,流寇很快就會大亂。

寅時,戰鬥打響。

曹文詔一馬當先,朝着流寇的營地衝去,警衛的流寇很快被響箭射中,來不及呼喊就倒在了地上,營地裡面的流寇,面臨突襲,驚慌失措,叫嚷聲一片,一些剛剛起身的流寇,甚至來不及抵抗,就開始四散逃開了。

戰鬥的發展,完全在曹文詔的預料之中,關寧鐵騎如同追豬趕羊一般,在流寇的營地裡面來回的進攻,沒有遭遇到任何的抵抗,這樣的廝殺,和在山西如出一轍。

部分流寇軍官是認識曹文詔和關寧鐵騎的,發現是曹文詔率領大軍前來偷襲,更是驚慌,甚至想不到組織軍士抵抗,只顧着逃命。

這種一邊倒的廝殺,讓曹文詔很快放心了,他率領三千將士,衝入到流寇的營地,肆意的衝殺,倉皇逃離的流寇,不是被軍士斬殺,就是被戰馬踏翻。

血腥味道很快在營地的周圍蔓延。

老回回、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早就起身了,他們確定大軍寅時出發,不過突然而來的情報,讓他們改變了決定,這一次他們決定給突襲的官軍一些教訓了。

得知是曹文詔率領官軍前來偷襲的時候,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身體微微顫抖,他們知道曹文詔的厲害,正面對決,義軍的確不是曹文詔的對手,人家麾下的關寧鐵騎,兇悍頑強,而且移動速度快,時不時給與義軍毀滅性的打擊,在山西作戰的時候,兩人就吃了太多的虧。

老回回很少和曹文詔作戰,只是聽說過其驍勇。

營地方面不斷傳來消息,曹文詔麾下大約有三千官軍。

得到這個消息,老回回的臉上露出了冷酷的笑容,曹文詔的膽子也太大了,率領三千人,就敢於偷襲十餘萬義軍的營地,如此好的機會,怎麼能夠錯過。

老回回立即做出了安排,以他麾下的大軍爲主力,圍攻曹文詔及其麾下的三千官軍,李自成和張獻忠兩人協助,不管付出什麼代價,也要殲滅這三千的官軍。

應該說老回回、李自成和張獻忠三人,已經是做出了周密的計劃,駐守在鄧州的官軍,人數不可能太多,一定是非常強悍的,目的是阻止義軍進入湖廣,面對阻擊的官軍,廝殺肯定是非常慘烈的,所以他們必須要集中精神,和官軍展開廝殺,得知官軍偷襲的消息,三人緊急商議,他們甚至決定拋棄了一部分的義軍,讓前來偷襲的官軍得手,這樣就能夠降低官軍的警惕性,爲後面的反包圍和反偷襲爭取到最佳的機會。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安排部署是很不錯的,三千官軍全部都殺入到營地之中,沒有任何的保留,外圍甚至沒有留下警戒的軍士。

機會既然來了,就絕不能夠錯過,打敗這一路的官軍意味着什麼,老回回等人是非常清楚的,到了這個時候,他們不會手下留情了。

第87章 取捨之間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904章 關寧錦防線第979章 戰遼河(1)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480章 鬥而不破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527章 羣英會(2)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79章 主婚第263章 廷杖第216章 內訌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135章 家底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46章 有容乃大第62章 道不同(2)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395章 警覺第871章 歸宿(1)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641章 不甘心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642章 難也要做第260章 兵敗第787章 勸服第90章 一錘定音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40章 辛苦自知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788章 不着急第426章 重大謀劃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74章 孰可忍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365章 伏筆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第731章 開封陷落(1)第117章 厚黑之術第422章 前奏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774章 閃電戰(4)第449章 裂縫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263章 廷杖第897章 理順體制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698章 收復襄陽府城(2)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51章 壯士(2)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323章 突破口第96章 揣摩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343章 旅順口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335章 洪門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821章 無條件的服從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305章 撤兵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345章 蓬萊閣第335章 洪門第144章 拜服第288章 身份不一樣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658章 找理由
第87章 取捨之間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904章 關寧錦防線第979章 戰遼河(1)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480章 鬥而不破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527章 羣英會(2)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79章 主婚第263章 廷杖第216章 內訌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135章 家底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46章 有容乃大第62章 道不同(2)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395章 警覺第871章 歸宿(1)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641章 不甘心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642章 難也要做第260章 兵敗第787章 勸服第90章 一錘定音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40章 辛苦自知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788章 不着急第426章 重大謀劃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74章 孰可忍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365章 伏筆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第731章 開封陷落(1)第117章 厚黑之術第422章 前奏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774章 閃電戰(4)第449章 裂縫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263章 廷杖第897章 理順體制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698章 收復襄陽府城(2)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51章 壯士(2)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323章 突破口第96章 揣摩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343章 旅順口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335章 洪門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821章 無條件的服從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305章 撤兵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345章 蓬萊閣第335章 洪門第144章 拜服第288章 身份不一樣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658章 找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