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欠東風

陸燦,江夏人,鎮遠侯嫡嗣,祖父平,武帝時爲大將,忠勇以聞,父信,督軍江夏二十年,沈厚精忠,朝野共欽。公少失恃,隨父入軍營,十餘歲,能挽三石強弓,有神力,雖百戰勇士不能敵。信每謂左右,曰:“此子功業必在吾上。”

公自幼好武厭文,因國中崇文輕武,信爲之憂心,延師教讀。公性頑劣,履驅西席。顯德十一年,信聘嘉興江哲爲西席,時哲僅十五歲,或慮公不能安,然公改顏相事,執禮甚恭。

顯德二十二年,哲被擄入雍,降之,未數年,雍帝賜封楚鄉侯,又尚大雍寧國長樂公主,國人聞之憤然,昔日同僚舊友皆詬厲之,唯公默然,或有訐公,公曰:一日爲師,終身爲父,焉能因不得已之事而絕之,訐者聞之,愧而退。

——《南朝楚史·忠武公傳》

隆盛十年八月初,從海州通向徐州的驛道上,行人絡繹不絕,剛剛下了一場大雨,驅除了炙人的炎熱,從海面上吹來的風帶着淡淡的腥氣,也帶着無比的清新。這時,遠處煙塵滾滾,轔轔車響傳入耳中,連綿不絕的輜重車隊在雍軍軍士護衛下從海州方向走來。路上的客商旅人都紛紛向路邊讓去,這樣的情形幾乎每隔十天半月就會上演,所以他們不需要等到軍士下令就自動避開。大雍和南楚開戰數年,耗費糧餉輜重無數,雖然雍軍也在當地屯田養兵,可是還是需要從大雍各地運來錢糧輜重,而從幽冀運來的錢糧主要就是通過海州雲臺港轉運徐州的。

在這支浩浩蕩蕩的軍隊中,卻有一個未穿甲冑的青衣少年策馬緩緩前行,他正是霍琮,兩日前他從雲臺登陸,本應快馬加鞭趕赴徐州,可是上岸之後,他心中便生出憂懼之意,便故意拖延路程,又和運送糧草的軍隊一起上路,名義上是爲了沿途安全。護衛他的虎賁衛士雖然對他的心思旁觀者清,但是卻也不忍揭穿,畢竟數年相從,他們和霍琮之間已經情誼非淺。

將近午時,押運糧草輜重的將領下令衆軍在路邊休憩,那將領過來道:“霍公子,前面有個野店,末將往來此間經常在那裡打尖,公子若是不嫌棄的話,就讓末將請公子小酌一番可否?”

霍琮雖然心中憂慮,但是面上卻是一絲也不會顯露出來,那將領有意結好,他自也不會拒絕,便笑道:“將軍好意,在下愧領。”說罷翻身下馬,和那將領一邊說笑一邊向那野店走去。幾個虎賁衛士則是自然而然的分出兩人先去了那野店查探,這次霍琮離開定海,按理來說那些跟隨霍琮留在定海的虎賁衛士再也沒有理由留在定海,可是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東海軍中效力,許多都已經擔任了中級將領或其他重要職務,若是一下子抽離,不免影響東海軍的戰力。所以在江哲召回霍琮之前,上書雍帝,乾脆將那些侍衛轉入東海水軍之中任職,除了四個常年跟在霍琮身邊的虎賁衛士之外,其他人都留在了定海。那押送輜重的將領並不清楚霍琮的身份,可是隻見這少年身邊竟有虎賁衛隨從護衛,也知道霍琮身份的重要,所以一路上畢恭畢敬,十分禮遇。而霍琮也趁機打聽了許多徐州的情形。

自從隆盛八年江南行轅在徐州立下大營之後,幾十萬援軍將淮北守得固若金湯,三年來數次大戰,江淮之間血流成河,雙方將領都是殫精竭慮,戰場之外,諜探往來南北不絕於道,就是徐州也難以避免南楚諜探和江湖義士的滲透,而徐州更有齊王李顯、太子李駿坐鎮,所以刺客更是層出不窮。所以徐州早已進入軍管,戒備森嚴。而令霍琮牽掛的恩師江哲,此時卻不在徐州,雖然江哲身爲江南行轅參贊,卻似乎不甚在意軍機大事,三年來不僅數次返回雍都,平日也多半往來荊襄淮北山水之間,或盪舟微山湖上,或登嵩山訪佛寺,或流連於漢水峴山,竟是罕有過問軍情大事。不過雍帝對江哲的縱容也是前所未有,不僅沒有降罪,反而升了他的爵位,如今江哲已經是楚國侯之尊了,這令許多人眼紅不平。就是霍琮,雖然知道江哲晉爵是因爲隆盛八年的大功,可是江哲這般放縱也是令他頗爲不解,授人於柄並不是自己這位恩師會做的事情啊。

霍琮心中千迴百轉,面上卻是神色不露,和那將領談笑宴宴的走向路邊寬敞整潔的野店,掀簾走入店門,那將領正要高聲招呼掌櫃,目光一轉,卻是身軀一震,呆住不動。霍琮走在後面,見那將領舉止有些不對,目光卻被那人身軀所阻,看不見店房內有什麼不妥,卻是下意識地退了一步,而跟在他身後的兩個虎賁衛士則是跟上一步,隱隱將他護住。

若是店內出了什麼意外,事先進去的兩個虎賁衛士應該會發覺示警的,霍琮心中疑惑,目光炯炯向內望去,這時候那將領竟是匆匆向前兩步,拜倒在地道:“末將薛全忠叩見侯爺,不知侯爺在此,請恕末將擅闖之罪。”

聽得此言,霍琮只覺得腦子裡面轟隆一聲,身體竟似僵住一般,目光越過那拜倒的將領,他向內望去,只見店房正中的座頭上,坐着兩個自己熟悉無比的人。那個容顏潔如冰雪,比起三年前容顏雖然有幾分變化,卻依舊華年如昔的青年,不正是先生時刻不離的侍從邪影李順麼。而那個青衫及地,灰髮霜鬢,容顏上又多了幾分風霜之色,雙目卻是越發溫潤深邃的男子,不正是闊別數年的恩師麼?

那男子伸手虛扶,令那將領起身,然後目光望向店門處,笑道:“琮兒,三年不見,你不會是認不得爲師了吧,真是枉費爲師親自來迎你的心意了。”

望着那雙滿是讚賞欣慰的深眸,霍琮只覺得心中糾纏多日的憂懼如同見到烈日的冰雪,轉瞬間化去無蹤,再也忍不住激動的心緒,撲到那男子面前,拜倒在地,哽咽道:“弟子叩見恩師,恩師一向可好。”語聲未歇,滴滴淚水已經滴落塵埃。

見到霍琮雙肩輕顫,卻是強自抑制激動的模樣,我也是心中震動,這一刻,我也不由生出歉意,想到這幾年刻意委屈這個心愛的弟子,他小小年紀,就要承受這樣的壓力,也真是難爲了他。上前將他攙起,挽着他坐下,笑道:“好了,這幾年雖然苦了你,不過尋常人可是很難有這樣的機會,像你這般年紀就牧守一方的,海濤傳書來,說你助他作戰十分得力,牧守普陀也是殫精竭慮,還要薦你正式任官呢。不過我卻替你婉拒了,這幾年不過是讓你歷練一番,也讓你熟悉一下庶務,若是出去任官卻是不必了,在我身邊再學幾年,到時候就可以直接輔佐太子殿下理政了,若是現在有了官職反而麻煩。”

聽了恩師諄諄善誘的一番言辭,霍琮原本心中暗藏的不安漸漸淡去,拭去淚痕,這才發覺店內已經只剩下了江哲、李順和自己,其他不相干的人都已經無聲無息地退了出去,留下了一個獨立的空間讓他們師徒敘談,至於李順,霍琮自然知道此人與恩師本如一體,他留在此地並無掛礙,平靜了一下心情,霍琮將心中久藏的疑問提出道:“先生,弟子在定海得知戰報,心中長有疑惑,孫子有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先生深通兵法,應知戰事膠結,有害社稷黎民,若是能勝,理應速戰速決,若是不能勝,也應偃旗息鼓,厲兵秣馬,以待時機。先生得皇上器重,爲何不盡心竭力,或者諫言皇上罷戰,或者一鼓作氣,平定南楚呢?”

我聞言微微一笑,道:“琮兒,天下有識之士都說南楚闇弱,爲何大雍履攻不下?你可知其中緣故?”

霍琮正色道:“南人多半都存苟安之心,愛慕榮華,無心進取中原,若論兩國戰力,除了大將軍陸燦麾下各部之外,其餘多半戰力不強,我軍精銳可以以一當十,所以南楚無力對大雍產生威脅,此南楚之闇弱。雖然如此,江南富庶,沃土千里,又有江淮阻隔北方鐵騎,更有蜀中扼守江水上游,利於防守,自古以來,扼守江淮割據江南半壁江山的諸侯數不勝數,南楚國主只要擁有民心,穩守江淮天險,再有一二名將扼守要地,軍心如一,就可令大雍望長江而嘆。如今南楚撫有江南數十年,雖然如今權臣秉政,但是政局尚稱穩定,捐稅並不沉重,平民尚可勉強安居,民心仍然依附,更有陸大將軍這般的名將阻我軍南下,所以戰事膠結數年,履攻不下。”

我暗暗點頭,霍琮這幾年果然大有長進,又問道:“既如此,你看如今局勢,雙方誰佔了優勢呢?”

霍琮早已將這些事情想得通透,不加思索地道:“襄陽在我軍手中,南楚軍便沒有北上荊襄,進兵南陽,威脅關中的可能,徐州固若金湯,南楚淮南軍便沒有北上青徐的機會,蜀中大半已經落入我手,南楚軍只能據巴郡、夔州自守,如今南楚軍只能被動防守,優勢再何方不問可知,只是南楚軍仍然能夠自保,而且這幾年兵鋒磨礪,南楚軍的戰力也漸漸加強,若是再拖延下去,此消彼長,說不定優勢就會轉到南楚軍手中。”

我欣慰地道:“你能夠看穿這一點,果然沒有荒廢時光,不錯,現在南楚似危實安,而我軍雖然佔據優勢,卻是外強中乾,陸燦非是不思進取之人,三年前他趁着我軍沒有及時增援的機會,突襲楚州、泗州,若非我軍先在定海發難,只怕已經被他趁機奪取了空虛的徐州。雖然我因勢利導,利用襄陽守將容淵的心結,奪取襄陽,反而佔了一絲上風,可是陸燦雄心卻是展露無遺。如今南楚雖然處於弱勢,可是卻被陸燦趁着連年苦戰,盡收江淮兵權,練就一支不遜於我軍的精兵,只待我軍稍現疲態,他就會奇兵突出,攻我軍之不備,將大雍平楚的努力化爲烏有。”

霍琮聽得心驚膽戰,低頭苦思良久,才道:“陸燦爲戰,雖然常以防守爲主,但是每每在敵軍懈怠之際,突出奇兵,襲取要害城關,趁東川之亂取葭萌關是一例,趁我軍敗後修整之時,遣石觀取宿州,楊秀襲泗州又是一例,如今兩軍僵持年餘,只怕陸燦已經在謀劃進攻我軍重地了,只是不知他會將目標放在何處?”

我輕輕點頭,嘆道:“琮兒可知若想攻取南楚,最好的時機就是在武威二十三年,那時候北漢新敗,蜀中尚沒有完全平定,而南楚卻是賢王駕鶴,君暗臣昏,朝野分崩離析,所以陛下可以率大軍破建業,俘國主,全身而退,若是那時大雍可以一鼓作氣,定有機會一舉平滅南楚。只可惜那時候大雍朝中奪嫡之憂迫在眉睫,陛下雖然掌握大軍,卻不敢全力攻楚,軍心不一,以致錯失良機。等到朝中平定之後,北漢已經恢復了戰力,北方戰事再起,東川隱憂也是漸漸浮出水面,而南楚地廣人稠,局勢已經穩定,若是一旦南征,必是曠日持久,所以不得已定下先平漢,再滅楚的策略。等到北漢平定之後,爲了消化北漢國力,又因爲失去葭萌關,所以陛下又不得不休養生息,就在這期間,陸燦已經成爲南楚軍方第一人,雖然南楚朝政盡在尚維鈞把持之下,可是軍方卻是沒有人可以和陸燦抗衡,這是幾十年來南楚軍方少有的一統局面,我們已經失去了滅楚的良機。

若依我的意思,隆盛七年,就不應起兵平南,要知道當時尚維鈞和陸燦一問一武,把持軍政,若是大雍南征,縱然尚維鈞心存惡念,也只能倚賴陸燦,大雍鐵騎兵臨江南,反而會讓兩人拋卻嫌隙,共同對外。可惜陛下心切一統大業,終於決意平楚,以至於成全了陸燦,讓他盡得江南軍心。戰事既起,我受皇命南來,原本有意利用定海牽制吳越,再在江淮、荊襄和楚軍對峙,並不準備立刻啓釁大戰,不料陸燦卻是主動進攻,更是利用戰事連綿加強自己在南楚軍中的地位。看到江淮、荊襄兵燹綿綿,我才確定陸燦心意,他不甘心苟安江南,竟有中原之志,雖然大雍有明主在位,又有名將雄兵,急切不可攻,可是隻要陸燦奪去了北窺中原的門戶,據守不讓,等到南楚明君在位,就可以北上中原,雖然那可能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情,可是卻非是不可能的夢想。”

霍琮聞言,目中閃爍着寒芒,良久才道:“先生既然已經看穿陸燦心意,想必已經有了應對之策,這幾年先生流連於山水之間,莫非是讓陸燦不再着緊先生的舉動麼?”

我淡淡一笑道:“兩軍交戰,斬將奪旗,非是我所長,就是我在軍前,也起不到什麼作用,若想對付陸燦,還需從南楚朝中着手。陸燦雖然有雄心,卻是看不明局勢,南楚朝政糜爛,國主趙隴剛剛親政,就忙着選納美女,大興土木,修建宮室,不是明君所爲,而尚維鈞忌憚陸燦已久,只是礙着陸燦手中兵權,又因爲大雍虎視眈眈,又沒有藉口,才隱忍不發,自古以來,朝中有昏君奸臣,大將豈有立功於外的機會。陸燦身遭疑忌如此,卻不能以非常手段排除異己,掌控朝政,已是自蹈死路,我所需的只是一個局勢,就可以陷陸燦於必死之地,何需和他沙場交鋒呢?”

霍琮心思電轉,轉瞬之間已經將數年之間的事情回想了一遍,雖然他不知江哲暗中的許多佈置,但是隻是他知道的事情已經令他心中生出寒意,偷眼望了江哲一眼,他問道:“容淵莫非是先生安排給尚維鈞的利器?”

我點頭道:“容淵失守襄陽,乃是大罪,南楚朝廷竟然不曾問罪,只是降了他一級軍職,更讓他領兵將功贖罪,縱然是陸燦有心維護,若沒有尚維鈞首肯,焉能如此?容淵此人心胸狹窄,忌憚陸燦聲望功業已久,陸燦也有錯處,容淵是德親王故將,性情又有固執偏狹之處,這樣的人若不用之就需除之,免得他生出是非,偏偏陸燦因爲不喜容淵排除異己的手段,不願用之,卻又任其主掌襄陽,以至於將帥失和,令我軍趁隙取了襄陽,致令容淵不得已依附尚維鈞自保,一旦尚維鈞對陸燦動手,容淵就是操刀之人,陸燦卻因爲心中執念,不願斬盡殺絕,反而有心彌補,任用容淵爲將主江陵軍事,豈不是錯上加錯。不過若非早知陸燦性情,必定不會落井下石,我又怎會放容淵逃生,昔日容淵倉惶南逃,我令人在風林關設伏,若非網開一面,豈會讓容淵脫走,只因留下容淵此人,尚維鈞纔有對付陸燦之力。”

霍琮又道:“陸將軍一心都在戰事上,不免疏忽朝中之事,而且陸將軍生性高潔,不喜歡爭權奪利、諂媚事君,所以必然不得君心,尚相秉政之時還罷了,尚維鈞不能隨便尋個理由處置陸將軍,但是一旦國主親政,情勢就不同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就是國主趙隴想要毫無理由的免去陸將軍軍職,陸將軍也只能黯然從命,只不過因爲戰事膠結,這個命令也不能隨便下達罷了。”

我嘆息道:“大將在外,每有臨機獨斷之事,陸燦爲人更是剛毅果決,襲取葭萌關,用兵淮東,皆是獨斷專行,所以我大雍密諜雖然深入南楚朝野,卻是沒有得到興兵的徵兆,這樣的舉動本就是人臣大忌,縱然主上是明君聖主,也是殺身之禍,更何況南楚國主還算不上中興之主,秉政的尚維鈞又是權相之屬呢?前些日子,南楚尚太后有意將陸燦之女陸梅選爲王后,雖然受阻於尚維鈞,仍有意選陸梅爲貴妃,對陸燦來說,將陸梅送入宮中爲妃本是最好的處置方式,一旦和王室聯姻,陸燦就有機會掌控南楚政務,漸漸排除尚氏的影響,可惜陸燦卻不是權臣,他也不願出賣愛女換取富貴,我得到消息,陸梅在陸燦次子陸風護送下到了壽春,路上更有辰堂高手暗中護送,這樣一來,趙隴必然對陸燦心懷不滿,一旦情勢變化,趙隴決不會想到要維護陸燦。更何況……唉!”

霍琮眼中露出悲意,接道:“更何況掌兵大將本就是君王猜忌的對象,陸將軍手握重兵,又不願諂媚王室,趙隴必然懷疑他的忠誠,自古以來功臣名將本就難免厄運,更何況陸將軍如此耿介,一旦局勢穩定下來,陸氏必然遭遇劫難。再有奸臣小人趁機進讒言,陸將軍想要解甲歸田也殊不可能。”

我淡淡道:“這樣的情勢,發展下去,陸燦唯一的生路就是起兵謀反,但是陸氏忠貞,天下共欽,他若真的起兵謀反,從前清名盡化烏有,江南必然大亂,到時候就是我軍的機會,若是陸燦終究不反,必然難逃昏君奸臣的毒手,到時候江南柱石傾覆,還有何人可以抵禦我軍南下。”

霍琮低聲道:“雖然隱憂重重,但是陸將軍手握重兵,又在和我軍激戰,想來尚維鈞尚不至於在這種情況下自毀長城吧?”

我眼中閃過一絲哀慟,道:“尚維鈞不是蠢材,自然不會貿然動手,他若下手,一來是戰事平定,二來是陸燦要有把柄落在他手中,只是我三年謀劃,就是爲了今日,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數月之間,南楚即將大變,我召你前來,就是不想讓你錯過這決定南楚命運的變亂。”

霍琮只覺心中劇痛,三年前在吳越和陸燦也曾交手數次,雖然從未蒙面,也能覺出其人風采性情,實在是當時豪傑,想到此人即將死於陰謀之下,不由黯然難言,良久方道:“先生既言只欠東風,卻不知東風何指?”

我目光一閃,道:“這東風便是襄陽,襄陽爲陸燦必取之地,只是他攻取襄陽之時,就是南楚棟樑傾折之始。”

第2章 淫威肆虐第31章 三路突圍第5章 同舟共渡第14章 心腹之患第7章 兄弟相見第14章 壞人姻緣第33章 滄海兩茫茫第19章 公主密諫第24章 千里路遙第18章 雍帝迴鑾第23章 鄉音無改第7章 舉重若輕第10章 心狠手辣第48章 傾城一舞世所稀第9章 演武較技第7章 飄香畫舫第4章 故人重逢第1章 烈焰紅妝第4章 故人重逢第35章 情深似海第22章 南楚使節第39章 丹心堅似鐵第1章 驚聞鉅變第17章 平楚策第10章 心有所屬第24章 萬事具備第13章 寒園來客第21章 一夜魚龍舞第19章 蒼鷹折翼(中)第10章 心狠手辣第16章 錯綜複雜第23章 孰不可忍第6章 雍使齊王第32章 腐鼠成滋味第16章 我心依依第36章 以退爲進第29章 千鈞一髮第1章 少年不知愁第1章 暗波洶涌第34章 欠東風第29章 千鈞一髮第28章 含香驚魂第36章 長城空自許第9章 花燭慘變第24章 金蟬脫殼第16章 錯綜複雜第9章 演武較技第42章 清風明月第29章 明暗信使第9章 失德驚天第36章 以退爲進第21章 得知真相第10章 東海波平第27章 杏花疏影第26章 四面絕網第1章 落魄書生第9章 高山流水第37章 以血贖愆第12章 陰謀陷害第38章 君恩九鼎重第2章 獻君三策第19章 將計就計第45章 一見心相許第33章 滄海兩茫茫第15章 黃雀在後第29章 千鈞一髮第15章 水深火熱第9章 花燭慘變第26章 茶香留客飲第7章 何處是青山第12章 紫煙遺塵第34章 曉霜鏖戰第19章 伐楚之策第22章 烈火焚城第18章 雍帝迴鑾第17章 幕後風波第27章 還如一夢中第27章 一見如故第21章 兵出壺關第28章 安排香餌第18章 蒼鷹折翼(上)第41章 遙望林泉第26章 靖江郡主第4章 初到濱州第19章 將計就計第49章 天長地久第13章 隱星宗主第7章 兄弟相見第25章 頓失先機第19章 依稀舊人影第26章 靖江郡主第41章 行路難第15章 王者神威第5章 恩斷情絕第14章 問是誰家子第2章 金榜題名第37章 忠貞見疑(中)第13章 出賣愛子第18章 雍帝迴鑾第13章 隱星宗主
第2章 淫威肆虐第31章 三路突圍第5章 同舟共渡第14章 心腹之患第7章 兄弟相見第14章 壞人姻緣第33章 滄海兩茫茫第19章 公主密諫第24章 千里路遙第18章 雍帝迴鑾第23章 鄉音無改第7章 舉重若輕第10章 心狠手辣第48章 傾城一舞世所稀第9章 演武較技第7章 飄香畫舫第4章 故人重逢第1章 烈焰紅妝第4章 故人重逢第35章 情深似海第22章 南楚使節第39章 丹心堅似鐵第1章 驚聞鉅變第17章 平楚策第10章 心有所屬第24章 萬事具備第13章 寒園來客第21章 一夜魚龍舞第19章 蒼鷹折翼(中)第10章 心狠手辣第16章 錯綜複雜第23章 孰不可忍第6章 雍使齊王第32章 腐鼠成滋味第16章 我心依依第36章 以退爲進第29章 千鈞一髮第1章 少年不知愁第1章 暗波洶涌第34章 欠東風第29章 千鈞一髮第28章 含香驚魂第36章 長城空自許第9章 花燭慘變第24章 金蟬脫殼第16章 錯綜複雜第9章 演武較技第42章 清風明月第29章 明暗信使第9章 失德驚天第36章 以退爲進第21章 得知真相第10章 東海波平第27章 杏花疏影第26章 四面絕網第1章 落魄書生第9章 高山流水第37章 以血贖愆第12章 陰謀陷害第38章 君恩九鼎重第2章 獻君三策第19章 將計就計第45章 一見心相許第33章 滄海兩茫茫第15章 黃雀在後第29章 千鈞一髮第15章 水深火熱第9章 花燭慘變第26章 茶香留客飲第7章 何處是青山第12章 紫煙遺塵第34章 曉霜鏖戰第19章 伐楚之策第22章 烈火焚城第18章 雍帝迴鑾第17章 幕後風波第27章 還如一夢中第27章 一見如故第21章 兵出壺關第28章 安排香餌第18章 蒼鷹折翼(上)第41章 遙望林泉第26章 靖江郡主第4章 初到濱州第19章 將計就計第49章 天長地久第13章 隱星宗主第7章 兄弟相見第25章 頓失先機第19章 依稀舊人影第26章 靖江郡主第41章 行路難第15章 王者神威第5章 恩斷情絕第14章 問是誰家子第2章 金榜題名第37章 忠貞見疑(中)第13章 出賣愛子第18章 雍帝迴鑾第13章 隱星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