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儒家基督

其餘官吏退下後,正殿上只剩下左宗棠、王闓運、李壽蓉、許乃釗、李開芳、吉文元、李秀成、朱錫能、劉麗川等各部、各郡守。王闓運、李壽蓉、許乃釗等儒家正統出身的在一邊,李開芳、吉文元等人在一邊,可謂是涇渭分明。左宗棠卻不偏不倚的站在中央,衆人都擡頭望着西王,等他發話。

蕭雲貴負手一臉怒容的走來走去,這纔多長時間,下面的人就開始分黨分派的了,都擰不成一股繩,今後還如何繼續造反?也怪前面太順了,自己忽略了儒學和教義之間的關係。現在到底該怎麼辦呢?要是放棄儒學就等於放棄中華,而放棄教義,西殿老兄弟的信仰就會轟然崩塌,在這個基礎上建立的太平天國或許在人心裡也會隨風而逝了。

蕭雲貴走了幾步才頓住身形,看着下面的衆人大聲斥責道:“你們到底是如何想的?大家同坐一條船,怎麼就尿不到一個壺裡去?新政纔開始,人心就不齊,這事還怎麼做下去?”

左宗棠微微抱拳道:“西王殿下,也是該到了抱元守一的時候了。歷來大國強盛,國中必都是尊信一個道理,上下都只有一個信念,這樣才能成事。如今看似儒家與教義之爭不好,但好在咱們西殿還船小好調頭,要是日後纔來正視此事,必將動亂爲禍更大。此前西王雖以個人之勢壓下此事,但又能壓多久呢?尊儒還是尊教義始終是個邁不過去的坎啊。”

蕭雲貴面色一滯,西殿是太平天國的西殿,太平天國起兵是靠着教義爲信念而聚起人心的,教義不能放棄,而儒學則是千百年來深入人心的東西。更是不能放棄。全國改信拜上帝教義,在蕭雲貴看來是癡人說夢,但要讓老兄弟們放棄教義,那又談何容易?但左宗棠說的也是實話,一個國家。一個團體中,只能有一種主流的聲音,否則就是一團散沙,不能成事的。

就在蕭雲貴連連搓手難以決斷的時候,洪韻兒起身走下臺階來,站到左宗棠面前緩緩說道:“左相還記得當年在長沙咱們論儒的情形吧。”

左宗棠微微躬身道:“屬下記得。西王娘一席話道盡儒家來歷,更指出當世儒家的卑奴媚顏之處,倡我等儒學後輩當盡復漢家儒學精義,此刻想來,還字字在耳。”

洪韻兒點點頭又看着李壽蓉、王闓運等人道:“你們也聽過吧。”

李壽蓉、王闓運兩人也躬身道:“左相也和屬下等剖析過,屬下知曉。”

許乃釗新近才入太平。雖然聽過洪韻兒這個西王娘博古通今的名聲,但他還沒親身見識過,此刻見左宗棠等名士對洪韻兒都心悅誠服,不禁心中暗暗納罕。

洪韻兒點點頭,目光掃過一干儒學名士,貝齒輕啓道:“你們都是當世大儒,精通儒家經典。知曉儒家禮儀,但你們入了太平之後,研讀過教義的《聖經》麼?”

除了左宗棠之外,其餘幾人都是微微搖頭,西殿的拜上帝教在傳播上因爲蕭雲貴和洪韻兒有意無意的弱化,因此並未像天京那樣的帶有強制性,自從離開長沙之後,西殿就不強制大家信教,但一些重大的勝利後的祈禱、新年祈禱還是要求大家參加。西殿未入教的讀書人卻是把這些祈禱當成一種儀式來看,並未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反倒是左宗棠看過拜上帝教的教義。但這教義是洪韻兒改編過的太平基督教,並非洪教主的那一套。

洪韻兒看着左宗棠道:“左相是看過這些教義的,左相以爲如何?”

左宗棠緩緩說道:“西殿教義與我等原來所想不一樣,教義認爲人人生而有罪,人生一世都要贖罪。死後才能迴歸天堂。這與佛教善有善報只說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上帝之神便是造物主,天地萬物皆爲其所造,與我上古禮敬的天帝也有相似之處。當中也有不少言語與儒家之說不謀而合。”

洪韻兒點點頭道:“左相說得不錯,像愛人如已與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愛仇敵與以德報怨、用詭詐之舌求財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財乃是吹來吹去的浮雲與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我們知道神不聽罪人,惟有敬奉神,遵行他旨義的,神才聽他與獲罪於天,無所禱也等等都很類似,皆可與相參證。”

李壽蓉等人聽了都是暗暗點頭,只是想不到洋鬼子的教義中也有儒家的這些說法。

洪韻兒接着說道:“什麼是儒?諸位讀書人都是念了幾十年書的人了,該當明白。但在我看來,這儒學其實是我們中華承襲數千年的一種美德,它告訴我們在世爲人當興仁舉義、守禮遵信。孔聖在幾千年前就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從前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時,儒家也吸收了百家之長,再及後來佛、道興盛,儒家亦能寬和兼懷。儒家之內的讀書人,信佛、信道的各有不同,而我先前信佛,後來信這教義,但我行事還是本着儒家之德,興仁舉義、守禮遵信,我便是儒家的基督徒,與信佛、信道的儒家又有何不同?儒家能同化佛道,使之成爲有中華儒家精神的信仰,爲何就不能同化太平教義?”

衆人都微微一驚,許乃釗細細品味起洪韻兒的話來,是啊,千百年前釋家傳入中土之後,經過很長時間後釋家已經和天竺原教有所不同了,因爲國人加入了儒家的精髓在裡面啊。左宗棠則細細品着儒家的基督徒這幾個字,微微頷首似有所悟。

洪韻兒轉過身又看着李開芳、吉文元等人說道:“我華夏漢人經歷數千年,不論是諸子百家還是釋道,都能兼懷,其實究其原因,因爲咱們都有儒學的底子。儒學具有兼懷各家的包容,但其根本的德行是不會變的。你們跟隨天王、西王舉義,那是不堪壓迫,爲天下大義而反,這就是完儒家之義。你們對天國盡忠,這便是儒家的忠。你們善待百姓,這就是儒家的舉仁。雖然你們不說,但行事可不都是按着儒家的仁義禮信來做的麼?咱們太平基督教允許大家祭拜祖宗,這不是儒家的尊禮麼?因爲咱們國人看來祖宗是要禮敬的,這可不算什麼偶像崇拜,只是內心的一種緬懷和尊敬,不是嗎?你們捫心自問,你們取得掉這些內心的儒道麼?”李開芳等人互望一眼都有些說不出話來。

洪韻兒走回臺階上,緩緩說道:“治國就如同做人,從漢代以來,歷朝歷代國政只有興廢全在德行義利四字上面,並未聽聞教義凌駕於國政之上的。我天國今後要包攬天下,而天下人信仰多樣,因此西殿新政將行政教分離之舉,不會以哪一教爲國教,更不會以教義治國。太平基督教之教義乃是咱們廣西老兄弟的信仰,也是我夫婦的信仰,咱們都是儒家的基督徒!”她頓了頓看着蕭雲貴道:“西王,不知妾身說的對麼?”

蕭雲貴重重的點點頭,踏上一步道:“不錯,我們西殿新政行的便是政教分離,我們骨子裡都是化不開的千年儒學精義,在這之上,諸位信什麼都好,但都改變不了骨子裡的儒家精髓。我西殿行事也是按着先賢儒家來行事,各人信仰自由!”

左宗棠看着笑靨如花的洪韻兒暗道一聲厲害,西王娘先是說了儒家和教義中相通之處,又說了儒學的根基所在,最後言明就算你信了他教,但根子裡還是儒學的根基。最後一舉說明政教分離,快刀斬亂麻將拜上帝教徹底壓在國政大事之下,儒家基督徒這個提法更是新穎。其實左宗棠並不知道,在後世儒家基督徒的說法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基督教在中國傳播之後,就帶有很濃烈的儒家氛圍,甚至上帝這個詞語都是來自中華上古典籍,而與基督教原本的造物主之意是略有出入的,但國人就只說上帝,而不說什麼造物主的。

而西王娘和西王之言兩人也都是儒家基督徒,便把風向轉變了,大家首先是華夏漢人,是以儒家爲根基的華夏人,然後纔是信仰太平基督教的教徒,兩人並沒有改信他教,又安撫了李開芳等西殿老兄弟。西王夫婦還是太平基督教的教徒,雖然說國政不容教義凌駕於上,但李開芳等人自然都明白,西王夫婦行事怎麼都會照顧自家教徒的。

只聽蕭雲貴看着李壽蓉等人接着大聲說道:“剛纔說到科舉之事,你們認爲讓百業百姓都來參加科舉是有辱斯文,但先賢也有說過,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西殿開工科、農科、算科、醫科,這些都是術業,各有專攻,咱們西殿也需要這些人才出任官吏,豈可因爲不是讀書人出身就鄙薄他人呢?孔聖都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你們這些正統讀過書的儒者就連這點氣度都沒有麼?再說本王也不是讀書人出身,你們就覺得本王也不行了麼?”

衆人默然無語,左宗棠轉身對衆人說道:“西王說得很明白了,咱們讀書人要抱着經世致用的理念讀書,而不是像滿清那樣,只要那些會做八股文章的斯文敗類,咱們天國之內的儒者,要以儒學爲治國根本行事,重新奉回明之前的漢家儒學,此乃西殿新政根本。科舉乃是爲府衙廣納人才,像戶部農林司就需要懂農事的專人該管,像工部需要造火器的匠人加入,是問這些人才可不一定都是讀書人出身的。”

蕭雲貴微微一笑,斬釘截鐵的說道:“左相說得沒錯,稍後這一點咱們會寫入新政法令之內,西殿新政是政教分離,信仰自由的!”。)

第440章 戰勝之後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597章 攻佔炮臺第421章 還有後招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440章 戰勝之後第442章 北上隨駕第323章 宗族之議第590章 隨風搖擺第102章 下馬之威第233章 再戰吳淞第634章 河西務鎮第172章 回京覆命第743章 伊犁條約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611章 驅狼吞虎第564章 引蛇出洞第546章 放虎歸山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283章 內外聯手第594章 神秘來客第455章 如何選擇第50章 虛與委蛇第41章 山腰夜戰第514章 恍然大悟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402章 禍水東引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79章 一馬一獐第283章 內外聯手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37章 半渡而擊第181章 拯危醫館第676章 徒傷和氣第358章 戰略利益第133章 西王遠征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104章 出爾反爾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645章 騎兵對決第53章 陰晴不定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306章 工商兵事第662章 義民可用第7章 爲何要反第315章 崑曲暢音第403章 大案初顯第94章 兩片離愁第51章 守險守陴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607章 運河對峙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606章 近在咫尺第434章 轉攻西府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447章 消息傳來第678章 所謀爲何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89章 封庫安民第204章 商貿之路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459章 投降免死第561章 適合人選第342章 戰後餘波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309章 藝術大師第420章 大沽之戰第687章 蟻多咬象第702章 一家所累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545章 心頭隱患第583章 用心險惡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513章 鋼鐵危機第316章 妙音儲秀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715章 勢不在我第492章 意外衝突第583章 用心險惡第735章 炮火覆蓋第39章 錦繡女營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525章 罷黜榮祿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56章 栽贓陷害第15章 圍城打援第282章 無上奢華第562章 元旦曲宴
第440章 戰勝之後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597章 攻佔炮臺第421章 還有後招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440章 戰勝之後第442章 北上隨駕第323章 宗族之議第590章 隨風搖擺第102章 下馬之威第233章 再戰吳淞第634章 河西務鎮第172章 回京覆命第743章 伊犁條約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611章 驅狼吞虎第564章 引蛇出洞第546章 放虎歸山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283章 內外聯手第594章 神秘來客第455章 如何選擇第50章 虛與委蛇第41章 山腰夜戰第514章 恍然大悟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402章 禍水東引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79章 一馬一獐第283章 內外聯手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37章 半渡而擊第181章 拯危醫館第676章 徒傷和氣第358章 戰略利益第133章 西王遠征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104章 出爾反爾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645章 騎兵對決第53章 陰晴不定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306章 工商兵事第662章 義民可用第7章 爲何要反第315章 崑曲暢音第403章 大案初顯第94章 兩片離愁第51章 守險守陴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607章 運河對峙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606章 近在咫尺第434章 轉攻西府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447章 消息傳來第678章 所謀爲何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89章 封庫安民第204章 商貿之路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459章 投降免死第561章 適合人選第342章 戰後餘波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309章 藝術大師第420章 大沽之戰第687章 蟻多咬象第702章 一家所累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545章 心頭隱患第583章 用心險惡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513章 鋼鐵危機第316章 妙音儲秀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715章 勢不在我第492章 意外衝突第583章 用心險惡第735章 炮火覆蓋第39章 錦繡女營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525章 罷黜榮祿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56章 栽贓陷害第15章 圍城打援第282章 無上奢華第562章 元旦曲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