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懦弱了大半輩子的陳氏不相信兒子能拜得名師,趙肅不得不與她解釋半天,將前因後果詳細道來,才讓她相信了。

陳氏喜極而泣:“老天保佑,也是我兒的本事,爲娘不求你有多大能耐,只要平平安安便罷,似今天這般,若沒有你老師出面,只怕就要受到族長責罰了,以後萬不可如此魯莽,我們出身不好,能忍且忍,切莫引來禍端!”

陳氏的出身和遭遇讓她不得不忍氣吞聲地做人,趙肅可以理解,卻無法認同。

“娘,放心吧,我不會沒事找事,但有人欺負上門,如果我們一味忍耐,只會讓對方覺得好欺負,更加變本加厲罷了。有了老師,起碼以後在長樂縣,也不會有人敢輕易欺辱我了。”

陳氏點點頭,還想說點什麼,門外卻傳來一疊聲的喊叫。

“趙——肅——!你出來!趙肅!”

他本不想搭理,奈何那聲音不死不休,看架勢像是他不出現就不停下來,趙肅最後無法,只得皺着眉頭出去。

對方十三四歲年紀,穿着直裰白衣,是標準的趙氏族學弟子裝扮,濃眉大眼,精神頭十足,正喊得嗓子冒煙,想直接踹門進去,眼見趙肅不緊不慢地走出來,一臉面無表情,剛伸出去的腳不由又縮了回來。

“什麼事?”趙肅也沒有問他名字的興趣。

對方踟躕半天,終於冒出一句話:“我叫趙暖。”

趙肅:“???”

趙暖撓撓頭:“你當真沒有念過書嗎?爲何剛纔對答流利,比我還厲害?”

這純粹是小孩子問題了,趙肅朝他拱了拱手:“肅尚要侍奉母親,就不奉陪了。”

說罷正欲轉身,趙暖一個箭步衝上來拽住他的衣袖,嗤啦一聲,本就十分脆薄的布料被這麼一扯,裂開了。

趙肅:“……”

對方馬上鬆手,尷尬賠笑:“我是無意的,那個,嗯……”

他嗯了半天也嗯不出個所以然,趙肅木着臉抽回袖子。

果然碰上趙家人就沒一件好事。

他回裡屋換了件衣服,讓陳氏幫忙將袖子縫好,再出來時,發現趙暖居然還在那裡。

無事不登三寶殿,莫不是有什麼企圖?

趙肅琢磨着,一邊下逐客令:“如果沒什麼事便請回吧,天色不早了。”

他實在是想多了,即便拜了名士爲師,以他們母子倆如今的處境和地位,也不見得有幾個人願意上門親近,趙慎海便是一例。

趙暖赧然:“方纔是我魯莽了,明日便給你送新衣服來,其實說起來,我們還算是堂兄弟,往後大可多多親近!”

趙肅搖頭:“心領了,我們不過是寒門小戶,當不得如此錯愛,請回吧。”

趙暖急了:“我沒什麼惡意,先前也不知道你們的處境……我父親便是今日斥責你的學堂夫子,我是特地來賠罪的!”

他報出來歷,趙肅的腦海裡立刻浮現出趙慎羽先前冷嘲熱諷的語氣,再對比眼前之人一臉敦厚的模樣,不得不說,這父子倆完全不像。

“你來這裡,你爹不知道吧?”

趙暖慘叫一聲:“完了完了,我在這裡逗留許久,興許我爹已經回家了,一會兒見不着我,又該大刑伺候了,我先回去了,明天再來看你!”

說罷一溜煙就不見人影。

這孩子莫不是腦袋有問題吧?

趙肅看着他風風火火的背影,有點黑線。

容不得他多想,翌日寅時不到,他就起牀洗漱,陳氏也跟着起來,幫他準備早點,趙肅匆匆用完,把家裡僅有的兩本《論語》和《孟子》抓在手裡就出門了。

戴公望客居在城東,宅子是知縣詹萊的,趙肅甚至不知道這位剛剛拜下的老師會在這裡停留多久,對於自己來說,現在一分一秒都是珍貴的,加上第一天拜謁,自然要早早就到,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

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天還沒亮,趙肅檢查了自己的裝束覺得並不失禮之後,才舉手敲門,不一會兒就有人應門,一名鬚髮皆白的老僕打着呵欠,一邊驚異地看着趙肅。

趙肅拱手行禮:“請問戴先生可起了?”

老僕恍然:“公子就是老爺昨日新收的弟子罷?快請進來!”

對方把他領到書房,讓他在這裡等着,就關上門退下,半天沒再見着一個人影,幸而趙肅用過早飯纔出來,不然這會兒估計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書房裡藏書很多,也不知道是詹萊的,還是戴公望搬來之後才放進去的,大多數書哪怕在福州的書局也是難得一見的,桌子上攤着一本翻了一半的書籍,趙肅隨手拿起來看了幾眼,越看越覺是詫異。

咿呀一聲,戴公望推門而入,趙肅忙放下書行禮。

“學生見過老師。”

“唔,”戴公望打量了他兩眼,視線落在桌子上。“你拿這書去看了?能看懂?”

趙肅想了想:“弟子只是翻了翻,離看懂還遠着,只能說略有所得。”

戴公望半信半疑,笑罵道:“行了,我看你在學堂外駁斥夫子的時候,不是挺振振有詞的麼,說說!”

一開始,他只把趙肅當成有幾分天資,但是認字還不多的孩子,畢竟他從沒正經地上過一天學,本想從習字開始教他,卻沒想到趙肅竟然還能看懂此書。

這本書叫《傳習錄》,放在後世或許沒多少人知道,但在當時卻是鼎鼎大名,它像論語一樣,不是孔子自己寫的,而是後人弟子收集他的語錄書信編撰而成的一本書,這個人就是王守仁。

王守仁是一個傳奇人物。

能把學問做到自成一派,門生遍佈海內的人不少,但像他一樣,上馬能征戰,下馬還能治學的人,放眼華夏幾千年也寥寥無幾。

他定江西,擒寧王,平叛亂,總督兩廣軍務。當時有傳聞,敵人聞陽明公,則潰不成軍;百姓聞陽明公,則歡欣鼓舞;士人聞陽明公,則恨不能與之同席論道。

他由儒家衍生出來的心學,到了明代中後期,幾乎成爲一股不容忽視的民間力量,許多內閣大臣也都是心學門人,甚至據說連日本的明治維新,也曾由王氏心學中吸收經驗。

大丈夫當如是。

趙肅身爲一個現代人,對《傳習錄》這種書,不可能深入研究過,但知道這裡面的內容基本都是王守仁寫的,已經足夠讓他肅然起敬了。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放在自家老師的桌子上。

難道自己這個老師,竟是王學門人?

這個時候,心學雖然信奉的人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民間,也不爲統治者接受,論勢力,它更敵不過程朱理學這種官方主流,所以王學門人一般都不會大肆張揚。

心學講究知行合一,簡單來講,就是讓你不僅要學,還要去做,道理有點類似後世那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裡面又隱隱暗含了解放思想的意思,相較當時提倡“去人慾,存天理”的程朱理學來說,當然是一個驚世駭俗的言論,也難怪心學門人只能低調了再低調。

上學第一天,還沒學到東西,就要先考試,這也忒不厚道了。

趙肅思索片刻,慢慢道:“學生只翻了幾頁,陽明先生所言,是知行合一之理,與朱子的知先行後大有不同。”

“那末你覺得哪種有道理?”

趙肅笑了,這不明擺着讓我誇心學麼。“知行合一,好比做人不僅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一般,自然是陽明先生的要更上一層,只不過現如今可科考場上,視朱子理論爲正統,因而……”

他沒再說下去,戴公望當然能理解他的意思。

其實趙肅說得很膚淺,但以他的身份和處境,能有如此見識,已可算得上令人驚喜了,戴公望覺得自己果然沒有收錯這個徒弟,看他的目光也慈靄了幾分。

“你識得字?”

趙肅點頭:“基本都識得,只是很少練習,怕寫得不好。”畢竟以前寫的都是簡體字。

戴公望拍拍他的肩膀:“跟我過去見見你的師兄吧。”

詹萊這幢宅子很寬敞,還特別隔出一個書齋,四面竹簾半卷,外面種上竹子,前面還有個荷塘,清風徐來,竹葉沙沙,荷香隱隱,把夏天的燥熱驅散不少,是個上佳的讀書之所。

戴公望帶着趙肅進書齋的時候,正有個少年坐在矮榻前,手裡握着本書誦讀,見他們進來,不慌不忙地起身行禮。

“見過老師。”

戴公望含笑道:“過來見過你師弟,他喚趙肅。”

又對趙肅說:“這是你師兄,元殊。”

趙肅連忙行禮:“見過師兄。”

少年身形秀頎,眉目清雋,頭髮用玉帶束了起來,整整齊齊,一絲不苟,他看了看趙肅,也回禮道:“師弟。”

臉上掠過一絲不以爲然,卻比趙謹高明多了,沒有表露得太過明顯。

趙肅看在眼裡,沒說什麼,只笑了笑。

寒暄介紹完,就該開始上課了。

不得不說一下戴府的上課時間。

上午的課程從卯時開始到巳時結束,中間有一小段時間的休息,老僕會端着點心進來,師生三人邊用邊閒聊,到了巳時府裡會留飯,用完飯休息半個時辰,午時到未時是讀書時間,完了纔算結束一天課程,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如此一來,趙肅正好可以起個大早,上山採藥,末了交給回春堂,讓他們點算藥材,待自己下學再過去拿錢,時間上不衝突,既有時間賺錢養家,還能讀書,兩全其美。

而戴先生教學的模式也很奇特,至少跟趙肅在趙家族學外旁聽到的完全不一樣。

先是詢問學生昨日讀了什麼書,要求能夠背出來,並且解釋其中含義,這一節趙肅初來乍到,可以略過。

小師兄元殊看起來學得不錯,背書一字不漏,釋義也有條有理,甚至能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觀點,戴公望不僅不加斥責,反而很耐心地解釋,爲了照顧一邊入門較晚的趙肅,還特別說得直白淺顯。

接着是佈置作業,讓他們把《孟子》從哪一段背到哪一段,並且要揣摩含義。

末了就完全拋開四書五經了,戴公望開始講他雲遊各地時的見聞,做官時碰到的事情,講江浙沿海一帶時時有倭寇犯禁,講黃河氾濫,災民賣兒鬻女,人吃人,還說起永樂年間鄭和出海的趣聞,許多細節別說元殊,就連趙肅都沒聽說過,是以兩人都聽得津津有味,渾不覺時間飛逝。

用過午飯,戴公望入了後院休息片刻,元殊跟趙肅則留在書齋,書齋裡另設有小榻,他們或小寐,或發呆,都沒人拘束。

趙肅利用這個閒暇時間,正一筆一劃地臨摹着字帖,他現在的毛筆字太難看,得抓緊練習。

一擡頭,就看見小孩兒黑黑的腦袋在前面一晃一晃,煞有介事地小聲讀書,就是不回頭朝他看上一眼。

悶聲一笑,起了逗弄的念頭,趙肅虛咳道:“小師兄,這一段話我不懂,你能不能教教我?”

對方理也不理,彷彿沒聽到。

趙肅鍥而不捨地騷擾:“小師兄!小師兄!”

甚至伸手去扯他的袖子。

喊了五六聲,元殊終於騰地回過頭,氣勢洶洶:“師兄就師兄,爲何要加個小字?!”

作者有話要說:在開文前,不少朋友都和我說過,你這題材太冷門了,明朝沒幾個人看的,但我想了想,還是決定堅持下去,反正寫個樂子,大家看個樂子,覺得好看就給我留個言當是支持,我會很有動力的,嘿嘿!

蟹蟹xinghuankl童鞋的地雷,蟹蟹南枝童鞋的地雷,謝謝大家的回帖和支持!

另,CP和攻受在文案上都有的。

————今天的歷史小隨筆————

我小的時候,很討厭嘉靖皇帝。

你們想想,一個差點被宮女縊死,喜歡修仙,喜歡打大臣的皇帝能好到哪裡去?

但是年齡漸漸大了,當我翻明史,翻歷史札記的時候,發現還有很多有趣的東西。

比如說嘉靖很聰明,也很多疑,這點跟康熙很像。

他們都喜歡把大臣和兒子玩弄於鼓掌之中。

比如說嚴嵩能橫行那麼多年,不是因爲他權勢熏天,而是因爲嘉靖需要他。

但是到了後來,到底誰玩誰也說不清楚了。

嚴世蕃、徐階、高拱、張居正,每一個的智商都不比嘉靖差,久而久之摸清了皇帝的脾性,所以大家互相玩,玩死了拉倒。

但嘉靖的聰明完全沒用在正路上,這娃幾十年如一日地修仙,並且覺得自己馬上就能成仙。

結果真的成仙了,留下一個爛攤子。

農民起義、倭寇肆虐、韃靼甚至打到北京城下,無數反對嚴嵩的忠良被殺掉了,繼任的皇帝也無能。

但是明朝註定命不該絕,上天送來了徐階、高拱、張居正、戚繼光、申時行、王錫爵,這些猛人硬生生把東倒西歪的大明朝拉回正軌,至少延了百多年的壽命。

所以就算後來嘉靖的孫子,萬曆同學20多年不上朝理事,國家也照樣沿着自己的軌道前進,而且市民生活比之前任何時候還要繁榮。

繁榮到什麼程度呢?

咱下回再說,我發現自己太羅嗦了。。。

插入書籤

第91章第125章第92章第53章第55章第105章第101章第119章第141章第28章136章第119章第23章第119章第54章第81章第92章第41章第109章第20章第86章第104章第60章第22章第96章第17章第106章第71章第40章第94章第132章第46章第100章第100章第53章第142章第4章第111章第72章第104章第24章第79章第49章第34章第112章第149章第42章第69章第131章第142章第50章第134章第43章第117章第104章第44章第30章第34章第104章第7章第142章第147章第43章第11章第72章第91章第120章第46章第111章第11章第55章第80章第109章第40章第22章第99章第101章第148章第151章第18章第133章第128章第67章第32章第9章第109章第50章第57章第11章136章第103章第11章第19章第23章第87章第39章第55章第127章第32章第144章
第91章第125章第92章第53章第55章第105章第101章第119章第141章第28章136章第119章第23章第119章第54章第81章第92章第41章第109章第20章第86章第104章第60章第22章第96章第17章第106章第71章第40章第94章第132章第46章第100章第100章第53章第142章第4章第111章第72章第104章第24章第79章第49章第34章第112章第149章第42章第69章第131章第142章第50章第134章第43章第117章第104章第44章第30章第34章第104章第7章第142章第147章第43章第11章第72章第91章第120章第46章第111章第11章第55章第80章第109章第40章第22章第99章第101章第148章第151章第18章第133章第128章第67章第32章第9章第109章第50章第57章第11章136章第103章第11章第19章第23章第87章第39章第55章第127章第32章第14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