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戰滎陽(五)

漢軍大營,郭孝恪看着李密派人送來的密信,眉頭緊鎖,他想不到李密居然想要投降。

“這個李密,簡直就是個懦夫。”在郭孝恪將李密的密信傳閱衆將之後,劉弘基第一個罵道,而尉遲恭亦是在旁罵了一聲,那單雄信居然奉此人爲主,簡直是白死了。

“李密雖有梟雄之姿,可終究沒有霸主之器。”郭孝恪自語道,然後擡起頭道,“不過他雖來信欲降,卻未必就是真的,很可能是詐降。”

“皇上之言有理,李密向來狡猾,此舉必是詐降。”張須陀和李密有仇隙,曾經在李密手上吃過幾次虧,卻是對李密極爲不信任。

“李密若真地降了,我軍可以兵不血刃地佔據整個中原。”秦瓊卻是在旁道,他的話一出,劉弘基亦是有些附和的意思。

“不管李密是真降還假降,便去會會他又如何。”郭孝恪笑了起來,他如今是以勢壓人,也不怕李密能搞出什麼鬼來。

見郭孝恪做了決斷,衆人也都自是連聲遵稟,沒人有異議,如今洛陽城已下,裴仁基的大軍能夠保持他們的糧道通暢,也不怕李密還能有什麼詭計。

第二天,漢軍拔營繼續朝前穩健地推進着,而這時已經感到杜伏威駐地的李密已是下令士兵修建大營,同時加固營壘,擺出了堅守的架勢。

шшш¤тt kдn¤c ○

李密雖然有了投降之念,亦是寫了信給郭孝恪,但是卻並非真心實意,心中亦是有詐降念頭,然後出其不意攻擊漢軍。

杜伏威並不知道李密心裡想法,還當李密真地打算和漢軍死戰,不過他自己心裡也是有了幾分退意,仗打到這份上,漢軍的強悍一覽無遺,他有時候覺得和漢軍在野戰決勝負,實在是一件最愚蠢的事情。

“如今再過一個多月,天氣便會入冬,到時不利戰事,不知道皇上有何打算。”杜伏威看着李密問道,如今魏軍和吳軍秘密結盟,但是李密卻失去了中原的立足之基,如今只剩下軍中還可拖延三月的糧草,想要再籌措糧草卻是極其困難,到時候一旦糧盡,不用漢軍進攻,魏軍恐怕就自行崩潰了。

“杜總管,我打算詐降於郭孝恪,不知道杜總管以爲如何?”李密現在是什麼都豁出去了,這一仗不成功便成仁。

“詐降。”杜伏威覺得李密簡直瘋了,以魏軍現在的士氣,恐怕只要李密一下令投降,九萬大軍裡,大半都會放下武器,等着漢軍收編。

“怎麼,杜總管以爲不可嗎?”聽到杜伏威驚呼,李密卻是眼神一凜道。

“皇上,恕我直言,如今貴軍士氣堪憂,詐降又是機密之事,只怕皇上到時一聲令下,貴軍上下只怕都是當真了。”杜伏威也不避諱,直接說道,不過心裡面已經是堅定了抽身走人的想法,這個李密當真是無恥之尤,恐怕詐降是假,他是要拿自己當作晉身之姿是真。

李密心中仍舊猶豫,真是他這一猶豫,放了杜伏威回營,卻沒想到杜伏威是果決之人,一旦心生疑竇,便再也不管其他,卻是半夜拔營帶着手下三萬江淮兵馬悄悄撤走了。

黎明,原野的霧氣中,杜伏威帶着三萬江淮兵退往了南方,他知道自己這一走,怕是李密十有會投降郭孝恪,到時候郭孝恪若知道他這一路人馬,必然不會放過他。

杜伏威雖然小心,帶着手下三萬江淮兵走得極快,但是再快也快不過輕騎,他不知道他半夜拔營時,就驚動了附近監視他們的漢軍斥候,雖然半夜起了大霧,但是三萬人的動靜也不小,還是被這些漢軍斥候追到了行蹤。

魏軍大營,李密此時正得了杜伏威連夜拔營而走的消息,不由大爲後悔,早知就該先將此人拿下,不過這樣一來也好,他孤軍難鳴,倒不如降了郭孝恪。

李密雖然一向自視甚高,但是當年就對郭孝恪頗爲忌憚,如今他輸給郭孝恪,被郭孝恪以兵勢壓服,心中倒也沒有多少不滿,更重要的是如今中原各州縣幾乎都已經反了他,那些世家門閥一個個都是奸滑似鬼,他手下那些瓦崗舊部也大半都是可以共富貴而不能同患難的人。

兩日後,漢軍大隊人馬到了魏軍軍營前,面對李密的主動投降,郭孝恪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雖然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件好事,但是他心裡總有些不甘。

李密是個人物,就算投降了,但終究難以叫人放心,郭孝恪可以預見,就算他有放過李密的器量,但是朝中如魏徵和長孫無忌等人絕不會放過李密。

李密騎在馬上,看着身後的大營,還有身邊一衆對於投降毫無牴觸的部將,心中悲愴,想他開創如今這番局面,多有艱難,但是終究爲時勢所逼,不戰而降,李密雖然心中未嘗沒有拼死一戰之念,可是軍中士氣實在難以爲繼,他終究沒有戰死的勇氣。

漢軍大營前,郭孝恪帶着一衆將領亦是策馬出陣,不管李密是真降還是假降,他都要見見李密,兩人以前有過數面之緣。

兩邊人馬各自到了兩軍對壘的中央,李密早就換掉了他原本的龍袍,而是恢復了過去的文士打扮,樣貌一如既往的清俊,只是卻憔悴了許多。

“罪臣李密拜見皇上。”李密主動下馬,帶着身後一幫將領牽馬到了郭孝恪面前道。

“李密,你太讓我失望了。”郭孝恪看着李密,卻是搖起了頭,若是換作這個時代的其他人,如李淵等,必會接受李密的投降,然後再尋機以謀反之罪將他殺死,但是他不會那麼做,因爲他要堂堂正正地得這個天下,同時他也怕李密會行詐降之舉,所以他決定以雷霆一擊,破魏軍,以免後患。

“朕今日帶兵來此,只誅李密首惡一人,你們願降願戰,但憑自決。”聽到郭孝恪冷酷的聲音,李密卻是心中冰涼一片,沒想。

“李密,你帶他們回去吧,一刻後朕會揮軍進攻。”郭孝恪看着李密身後那些慌亂的魏將,卻是大喝道,雖然現在將李密一舉擒下,固然可以讓他不費吹灰之力全取魏軍,但是對他一直以來經營的名聲卻是一個不小的污點,也會讓身邊的衆將心裡生出他念,所以他故作大方放李密回去,反正李密居然能做到這個地步,足以說明魏軍的士氣已經不堪一戰。

郭孝恪自帶衆將折回,不管是張須陀,劉弘基,都是覺得郭孝恪氣概蓋世,和邊上一衆虎賁衛俱是士氣高昂,而李密這邊,一衆魏將則是心思百轉,如今早已是兵無鬥志,和漢軍一戰,他們必敗,本來衆人以爲投降的話,郭孝恪必會接納,但是他們怎麼也想不到郭孝恪是鐵了心要殺李密,現在他們卻也是陷入了兩難之境。

李密臉色慘白地看着郭孝恪離去的背影,想要下令身邊諸將一起殺上,但最後終究還是沒有那個膽子,魏軍軍陣不知道究竟出了什麼事,但是看到陣中央站立在原地的李密,那些士兵都是士氣更衰。

李密身邊,幾個心腹親兵看到四周衆將不懷善意的目光,卻是一個個手握刀柄,拔刀出鞘,厲聲喝道,“你們想做什麼,想要造反嗎?”

“皇上,非是我等不念舊情,只是如今漢皇已經這般說了,我們也是沒有辦法?”那魏將中,卻是有人高聲喝道,一下子一圈人拔刀出鞘,圍住了護住李密的一小羣人。

本來李密若是一人來此,郭孝恪拒絕他投降,他回去尚能蠱惑士兵,漢軍要趕盡殺絕,但是現在這些將領都聽到了郭孝恪的話,在那威壓之下,沒有多少人願意爲李密陪葬。

看到就連一些瓦崗舊部的將領都反了自己,李密臉上露出了自嘲的笑容,他怎麼能想到自己竟然會有這麼窮途末路的一天,雖還沒有到衆叛親離,孤家寡人的地步,但是也不遠了。

“你們不過是要朕的人頭獻於郭孝恪乞活。”李密揮手阻止了身邊的心腹親兵,朝那些將領道,他此時心裡忽地有些明白了楚霸王烏江自刎時的幾分心境,“不需要你們動手,朕自己動手。”

李密拔出了自己的佩劍,郭孝恪是不會放過他的,如今他的家人在洛陽已經被漢軍所抓,郭孝恪並未拿他們來威脅自己,以郭孝恪的心胸,只要自己了斷,想來不至於對他李家趕盡殺絕。

看到李密橫劍而立,聲音淒涼,那些魏軍將領多有愧色,可是一想到漢軍和郭孝恪的威勢,終究是心中求生之念佔了上風,竟是沒有一人開口,只是等着李密自刎。

李密身邊,幾個心腹親兵則是痛哭流涕,在那裡斥罵着那些將領狼心狗肺,“朕死後,只希望你們能留朕全屍,同時在郭孝恪面前,爲朕的家人求條活路。”看着那些低頭不語的衆將,李密卻是低聲說道,然後手中劍鋒一拉,隨着噴濺而出的鮮血,雙目圓睜地倒下了。

這時歸陣的郭孝恪看到了這一幕,也是大出他的意外,可以說李密是被他逼死的,只是他想不到魏軍竟然窘迫到了這種地步。魏軍陣中,排在前面的魏軍士兵亦是看到了這一幕,很快便大亂了起來。

“皇上,可要出擊,看到魏軍大亂。”郭孝恪身邊,張須陀卻是在旁問道。

“時間未到,再等等。”郭孝恪既然說出了一刻鐘之後再攻的話,就絕不會反悔,如今李密已死,那些魏軍將領更沒有跟他們作戰的必要了。

雖然自覺愧對李密這個皇帝,但是那些魏將也沒有什麼借李密之死鼓動軍心,爲李密報仇的念頭,只是回軍中安撫士兵,同時派人將李密的屍首送去漢軍軍前請降。

當李密的屍首被送到郭孝恪面前時,郭孝恪想到了歷史上隋唐之交,不少軍閥都是爲部下所殺,獻於勝利者,李密自己了斷,留個全屍,總好過身首異處。

“將他屍首運回洛陽,好生安葬了吧。”郭孝恪朝身旁張須陀吩咐道,至於李密的家人,他不打算爲難,到時候全部流放到日本好了。

張須陀本來極恨李密,可是當李密就這樣在窮途末路中自刎身亡,他又有些可憐李密,領了郭孝恪的命令之後,卻是派人將李密的屍首帶了下去。

混亂的魏軍在那些投降的將領回陣鎮壓後,穩定了下來,然後開始了一軍接着一軍,放下武器接受投降。

面對魏軍的投降,漢軍依然是謹慎地接受,整整用了三天時間,纔將剩下的九萬魏軍收編,而這時郭孝恪的心思雖然早已不在此處,但是卻不得不親自坐鎮。

對於九萬魏軍俘虜,漢軍對於不願當兵的,都是統一收繳武器,發放路費,派遣人馬送其回家,至於那些老弱,或是不符合漢軍要求,也是一併處置,而對於魏軍中的兵痞和原先河北羣賊裡的兇頑之輩,則是鼓勵魏軍士兵告發,然後盡數鎮壓。

最後九萬魏軍只剩下三萬青壯精銳被漢軍整編,重新發放了武器,部分魏將則被放歸重組後的魏軍中,繼續帶兵。

對於郭孝恪的賞罰分明,三萬新編漢軍的原魏將魏兵都是心服口服,他們本就是想建功立業的,如今有了機會,自然不願失去。

這時時間已是過去了七天,當日杜伏威拔營後,得了尾隨漢軍斥候回稟的消息,郭孝恪派出了秦瓊,尉遲恭,程咬金三將帶騎兵追擊,江南如今除了巴蜀嶺南,幾乎盡爲張仲堅一統,其中杜伏威絕對功不可沒,不管張仲堅是否親自帶兵而來,郭孝恪都要留下杜伏威。

“皇上,裴將軍派遣的兩萬人很快便會到了。”需要遣散的六萬魏軍俘虜不是一個小數目,是以郭孝恪派人快馬去了洛陽從裴仁基處調兵過來接手。

“好,張將軍,你帶剩下的騎兵速去秦將軍處,朕稍後就會帶大軍過來。”看着前來稟報的張須陀,郭孝恪點了點頭,前幾日秦瓊有軍報送回,杜伏威已被他們追上,但是杜伏威帶兵嚴整,他們沒有太好的機會一舉殲滅。

第169章 快刀斬亂麻第225章 成王詔書第7章 似敗非敗第9章 再戰夜叉將第239章 內應第23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29章 面聖第152章 一石二鳥第196章 紅拂春宵第177章 美人在懷第110章 拉偏架第173章 陷害第129章 九軍第191章 夜襲第153章 諸般心思(0)第85章 乙支文德第207章 刺殺裴世矩第62章 賦詩比酒第113章 俘虜的用處第269章 藥王妙手第130章 淵氏父子第58章 建成來訪第277章 李密的陰謀第104章 鏖戰(下)第7章 似敗非敗第24章 內幕第171章 槍挑羅藝第46章 渡河開始第305章 征服日本第92章 攻魏霸山城第110章 拉偏架第174章 張出塵第84章 雙基第165章 詐取熊津第21章 俘虜第297章 誘敵出洞第163章 李秀寧的心意第111章 宇文成都第140章 大戰將起第164章 收遼東城第112章 惹禍第314章 戰滎陽(三)第250章 我們突厥人是狼第40章 吐谷渾王太子第100章 大黑山城第57章 海上虯髯客第33章 我們的誓約第310章 破關第138章 九軍主帥第221章 楊吉兒和郭孝恪的初次見面第281章 於仲文之死第48章 等待時機的郭孝恪第101章 激將(上)第3章 比武第26章 兵部尚書第254章 六萬俘虜軍第156章 勒索第133章 水師慘敗第207章 刺殺裴世矩第82章 時局複雜第56章 以退爲進第73章 夜談第125章 魏徵的心思第183章 遍地鄔堡第80章 敗柴紹第327章 天下一統(六)第209章 蕭皇后第164章 收遼東城第17章 我不怕你們第14章 木蘭第77章 木蘭和無垢第56章 以退爲進第305章 征服日本第34章 訓練第205章 茅山宗第30章 救駕第311章 擒王伯當第262章 魏徵的擔憂第129章 九軍第327章 天下一統(六)第38章 二郎打虎第28章 兵棋第155章 奸雄梟雄下第284章 江南虯髯客第24章 內幕第62章 賦詩比酒第39章 宴會第20章 初聞唐公第156章 勒索第106章 陷大黑山城(下)第70章 合作第170章 羅藝第287章 玉清觀第122章 父子第255章 人心第223章 宇文化及的心思第131章 郭孝恪和張仲堅的交易第57章 海上虯髯客第289章 來屠第97章 撤走
第169章 快刀斬亂麻第225章 成王詔書第7章 似敗非敗第9章 再戰夜叉將第239章 內應第23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29章 面聖第152章 一石二鳥第196章 紅拂春宵第177章 美人在懷第110章 拉偏架第173章 陷害第129章 九軍第191章 夜襲第153章 諸般心思(0)第85章 乙支文德第207章 刺殺裴世矩第62章 賦詩比酒第113章 俘虜的用處第269章 藥王妙手第130章 淵氏父子第58章 建成來訪第277章 李密的陰謀第104章 鏖戰(下)第7章 似敗非敗第24章 內幕第171章 槍挑羅藝第46章 渡河開始第305章 征服日本第92章 攻魏霸山城第110章 拉偏架第174章 張出塵第84章 雙基第165章 詐取熊津第21章 俘虜第297章 誘敵出洞第163章 李秀寧的心意第111章 宇文成都第140章 大戰將起第164章 收遼東城第112章 惹禍第314章 戰滎陽(三)第250章 我們突厥人是狼第40章 吐谷渾王太子第100章 大黑山城第57章 海上虯髯客第33章 我們的誓約第310章 破關第138章 九軍主帥第221章 楊吉兒和郭孝恪的初次見面第281章 於仲文之死第48章 等待時機的郭孝恪第101章 激將(上)第3章 比武第26章 兵部尚書第254章 六萬俘虜軍第156章 勒索第133章 水師慘敗第207章 刺殺裴世矩第82章 時局複雜第56章 以退爲進第73章 夜談第125章 魏徵的心思第183章 遍地鄔堡第80章 敗柴紹第327章 天下一統(六)第209章 蕭皇后第164章 收遼東城第17章 我不怕你們第14章 木蘭第77章 木蘭和無垢第56章 以退爲進第305章 征服日本第34章 訓練第205章 茅山宗第30章 救駕第311章 擒王伯當第262章 魏徵的擔憂第129章 九軍第327章 天下一統(六)第38章 二郎打虎第28章 兵棋第155章 奸雄梟雄下第284章 江南虯髯客第24章 內幕第62章 賦詩比酒第39章 宴會第20章 初聞唐公第156章 勒索第106章 陷大黑山城(下)第70章 合作第170章 羅藝第287章 玉清觀第122章 父子第255章 人心第223章 宇文化及的心思第131章 郭孝恪和張仲堅的交易第57章 海上虯髯客第289章 來屠第97章 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