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黃巢起兵

黃巢起兵以來,加上各地戰亂不斷,唐朝的軍費開支太大,李儇沒錢花了,便向“乾爹”田令孜討主意。田令孜勸李儇:“皇帝勿憂!天下這麼大,還愁沒幾個大財主?陛下出官爵,朝他們借錢糧,誰出的錢糧多就給大官,反正都是虛職,何愁軍資不豐?”李儇大喜,便下詔朝富戶們“借”錢糧,當然是有借無還的,富戶們多是有錢無權,花幾個大錢撈到空名告身,也算是“公家人”了,自然樂意。

至於唐僖宗如何如何,遠在江西的黃巢是管不到了。黃巢攻下江西大部後,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七月,黃巢轉攻宣州(今安徽宣城),不料被唐宣歙觀察使王凝在南陵(今安徽南陵)伏擊,折了一陣。黃巢打不過就跑,東向進入浙江地界,在石鏡鎮(今浙江臨安東)被石鏡鎮衙內都知兵馬使錢鏐帶着二十個弟兄在路邊給射了一陣。黃巢不知杭州軍底細,不敢多留,起義軍走了七百多裡的山路,直入福建。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十二月,黃巢軍抵至福建重鎮福州城下,福建觀察使韋岫屢戰不勝,害怕把黃巢惹毛了要吃人,棄城逃去。起義軍進入福州休整。

黃巢在進入福建的時候,下了一道命令,說遇上讀書人要給他們肉吃,不許傷害他們。許多被黃巢俘虜的兵民都說自己是讀書人,估計在黃巢面前也是搖頭晃腦之乎者也。這招還真靈,黃巢不僅沒殺他們,還給他們肉吃。黃巢下這個命令估計還是“進士情結”所致,好歹自己也算半個讀書人,要不是狗頭皇帝黜落了自己,也不會做“賊”。

在這些“讀書人”可偏偏有一個不識趣的,而這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處士周樸也在亂中被黃巢“請”了過去,黃巢請他出山輔佐自己。沒想到周樸根本沒拿黃巢當個人物,厲聲斥道:“就憑你這副賊相?皇帝請我都沒去,何況你這個反賊。”黃巢大怒:“老東西,你以爲你是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敬酒不吃吃罰酒,來人,拉出來砍了。”。

黃巢正在福州,沒想到唐朝的鎮海節度使高駢派兵來追,黃巢和高駢的部將張璘、樑瓚打了幾仗,屢敗不勝,手下大將李罕之、畢師鐸、秦彥、許勍等數十員頭領投降唐軍,黃巢氣的直跺腳。

說到高駢,可是唐史上非常有趣的人物,他的祖父高崇文,是憲宗時代的名將。高駢文武並備,曾經同時射落兩隻大雕,人稱“落雕侍御”。高駢的武功了得,曾經平定過党項作亂,後來又鎮守秦州防禦吐蕃,再後來又被調往安南,對當地的蠻族又打又撫,整理河運,改變交通落後的狀況。再再後來又去了西川,修整成都武備城防,嚴控邊境,保持了西南的穩定局勢。再再再後來就來了浙江,做起了鎮海節度使。

黃巢覺得福建的戰略迴旋餘地太小,加上人馬補給比較困難,如果唐軍大舉來攻,自己很難招架,黃巢決定去廣州看看。廣州是一座重要的對外開放城市,商業非常發達,是嶺南重要的糧食中樞地。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五月,黃巢帶領起義軍直趨廣州。黃巢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打算先摸摸唐朝對自己態度,便先致信於嶺南東道節度使李迢與浙東觀察使崔璆,只要朝廷封他實授的天平軍節度使,他就罷兵。

二人都不想招惹黃巢,上奏朝廷爲黃巢請封,李儇拿不定主意,詔問君臣們怎麼辦?衆人在中書省開始討論,多數傾向於招安黃巢,北方起了戰事,李國昌李克用父子專橫跋扈,在代北縱兵掠抄,大爲邊患。朝廷屢次出討,多戰不利,此時不便再在南方大動干戈,鄭畋也是這個意思。盧攜是逢鄭必反,加上盧攜和高駢關係親密,不同意鄭畋之議:“駢當世將才,加上天朝雄師百萬,怕什麼黃巢?如果他人都以黃巢爲馬首,請問相公如何處置?”

鄭畋不服,反駁盧攜:“相公好大口氣!黃巢之所以造反,是因爲萬民困飢,不得已而爲之。國家承平日久,軍不習戰,多龜首而不敢與戰。兵法雲不戰屈人兵,若能招降黃巢等人,衆人貪求富貴,必然舉軍瓦解。黃巢手中無兵,欲擒之一匹夫耳,何勞再動兵戈?”衆人跟着七嘴八舌,誰也沒個主見。李儇雖然覺得鄭畋看的長遠,但因爲盧攜是田令孜的人馬,不敢得罪田大人,便準盧攜議。

黃巢本就沒打算投降,巴不得唐朝駁回他的條件,這樣他就可以把戰爭的罪責推給唐朝。黃巢見自己的求職願意落空,心下竊喜。黃巢可能是閒的無聊,又一次耍起了小皇帝,又寫封求職信寄到長安:“陛下不讓我守天平軍,那就讓我做安南都護、廣州節度使也可以。”

李儇又一次會議羣臣,僕射於琮不同意把嶺南割給黃巢:“廣州是嶺南要樞,國家財賦重地,利盡南海,黃巢斷了朝廷的財路,以後沒錢花怎麼辦?”李儇大悟,決定再駁回黃巢。

不過唐朝對黃巢另有安排,唐僖宗賞給了黃巢率府率的職務,這是什麼官?就是一個守衛東宮的禁軍小頭目,這哪是什麼安排,分明是對衝天大將軍的污辱。黃巢不想和朝廷玩文字遊戲,該乾點正事了,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九月,黃巢攻打廣州,不日,破城,活捉李迢。

攻克廣州後,黃巢繼續西進,連克嶺南數十州縣。黃巢覺得形勢相對有利,腰桿也硬了,有資格和唐僖宗談條件了,便想再次與唐朝求和。黃巢讓被俘的李迢替他寫信,不知道李迢錯了哪根筋,啐了黃巢一臉唾沫:“我世代受唐恩,豈能和你這個反賊同流合污?殺便殺,表不可草。”不肯和黃巢合作。黃巢一怒之下,殺掉李迢。

黃巢攻下嶺南之後,本打算把這裡當作長期的戰略根據地,想法挺好,可黃巢卻忽略了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多由北方人組成的起義軍很難適合嶺南的氣候。果然,軍中爆發了大規模疫情,死者愈萬,而且情況越來越糟糕。黃巢再也呆不下去了,聽從了部下的建議,打回北方去。

黃巢命令部隊在桂州(今廣西桂林)大造舟筏,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十月,黃巢帶領起義軍順湘江北上進入湖南,一路順利,經過永州(今湖南零陵)、衡州(今湖南衡陽),來到湖南軍政中心潭州(今湖南長沙)。

湖南觀察使李系聽說黃巢來做客,嚇的閉門不出,任憑黃巢軟硬兼施,就是不敢出來。黃巢耐心用完了,下令猛攻長沙,和廣州一樣,一天的功夫就拿下潭州。不過李系的命比李迢好,逃到朗州(今湖南常德)。黃巢得手之後,立刻率大軍直進江陵,對外號稱雄兵五十萬。

駐守江陵的荊南節度使王鐸手下兵力不足萬人,自知不是黃巢的對手,便讓部將劉漢宏守江陵,騙劉漢宏:“巢逆來勢太猛,江陵兵寡,難以招架,你先在這裡守着,我去襄陽搬山南節度使劉巨容,然後我們裡應外合,滅掉黃巢,立不世功。”說完就溜了。

王鐸覺得自己很狡猾,可哪知道劉漢宏比他還要滑頭。王鐸前腳剛溜出城,劉漢宏就帶着三千老弱殘兵做了強盜,縱兵大掠江陵,然後開門狂逃,留下一座空城送給黃巢。江陵的老百姓被劉漢宏這一折騰,紛紛逃進山裡,但這時正逢大雪,凍死無數。

黃巢不費吹灰之力進入江陵,不過江陵沒有物資給養,呆着也沒多大意義。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十一月,黃巢軍沿着王鐸的“會合”路線來到襄陽,準備大幹一場。

沒想到駐守襄陽的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非常厲害,早就算定黃巢要來,就在城外山林中埋伏下重兵。然後讓江西招討使曹全晟率騎兵引誘起義軍,詐敗而走。起義軍不知是計,緊緊追趕,來到山林中,正中了劉巨容的埋伏。起義軍損失重大,死者數萬,黃巢與尚讓被迫回轍,劉巨容緊追不捨,一直趕到江陵,黃巢無奈,率衆渡江東去。

唐軍將領請求繼續追擊黃巢,劉巨容卻笑道:“現在朝廷昏憒無能,宦官用事。現在用着我們,就讓我們去和反賊作戰,一旦用不着,我們連宦官養的一條狗都不如。還是留着黃巢作亂,這樣以後朝廷還得用我們,只要我們還有利用價值,朝廷就不敢把我們怎麼樣。”

劉巨容纔是真正的滑頭,爲朝廷(實際上是爲太監們)賣命,不如自個保存實力,以後在亂世中有立身的本錢。劉巨容的這種心態正是割據軍閥的心理寫照:給別人賣命不如給自己賣命。

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十一月月,黃巢帶領起義軍轉戰江東,由於江東的貧苦百姓受盡了以唐朝皇帝爲首的大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廣大人民掙扎在死亡線上。黃巢大軍渡江作戰,老百姓紛紛擁護起義軍,讓子弟參加義軍。數月間,起義軍連克饒州(今江西鄱陽)、信州(今江西上饒)、池州(今安徽貴池)、宣州(今安徽宣城)、歙州(今安徽歙縣)、浙東重鎮杭州等十餘州,這時起義軍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二十萬。

黃巢進入江東後,發現又和老對頭高駢碰到了一起,高駢方面出馬的還是張璘。雖說黃巢是個牛人,但就拿張璘毫無辦法,被張璘臭揍了幾頓。黃巢退守信州,寫信給張璘,送上大砣的金子,要求議和。其實黃巢意思是說:“姓張的,見好就收吧,別把老子逼急了,兔子急了還咬人。”張璘也是個老江湖,這點意思當然能琢磨過來,而且能白撈一大筆錢,何必去做惡人。

張璘把求和信交給高駢,高駢想的卻和黃巢不一樣:“小樣,老子是這麼好糊弄的?不如把你騙過來,一刀喀嚓了,我自然就是首功。”高駢想擺鴻門宴的想法確實不錯,可高駢卻幹了一件蠢事,因此時唐朝已經派出昭義、義武等軍來到淮南,準備圍剿黃巢。可高駢怕這些軍爺搶了自己的首功,他上奏朝廷:“小小毛賊,不勞大軍遠征。臣一手之力,便可擒賊。”高駢是唐朝名將,深爲田令孜所倚重,所以李儇相信了高駢的鬼話,把軍隊調了回去。

黃巢本就對唐朝的援軍有顧忌,對高駢的“盛情邀請”有些動心。可黃巢一聽唐軍主力撤回去了,狂笑:“姓高的,你自個玩去吧,老爺沒功夫甩你。”黃巢壓力頓減,沒有必要再給高駢低頭。同時,黃巢再給高駢下了封戰書,要求是爺們就大幹一場。

高駢知道後,立刻暈倒,狂哭:“年年打雁,今年偏被雁啄了眼!”盛怒之下,派出黃巢的剋星張璘去教訓拿他當猴耍的黃巢。沒想到屢戰屢勝的張璘偏就吃了一場敗仗,結果連命也搭上了。

廣明元年(880年)七月,黃巢起義軍北上經採石磯渡過長江,這時離高駢駐守的廣陵咫尺之遙,高駢嚇的做起了縮頭烏龜。唐朝指責高駢作戰不利,高駢也懶的辯解,乾脆說自己得了麻風病,閉門養病去了。朝廷拿這位爺沒辦法,只好派出泰寧節度使齊克讓駐守汝州,派出天平節度使曹全晟協助齊克讓,防備黃巢北上攻打東都。

黃巢率領十五萬大軍北上進攻唐軍曹全晟部,唐廣明元年(公元880年)九月,黃巢軍在淮河一線大敗曹全晟,而此時的高駢仍然實行龜縮政策,坐視曹全晟敗北。曹全晟敗後,駐守汝州的泰寧節度使齊克讓見勢不妙,與其把自己的那點家底白送給黃巢,不如自己留着,帶着軍隊撤回兗州。

唐軍各部看到齊克讓跑了,也跟着“撤退”,整個東部防線全盤崩潰。黃巢得到軍報,率軍渡過淮河。十月,起義軍攻克穎州、宋州、徐州、兗州,唐軍望風披靡,非降即逃,黃巢大軍離洛陽越來越近。

第86章 箭如雨下第22章 風滿樓第82章 要朕禮佛?第83章 花燈夜市第45章 佈陣第157章 南唐三帝第118章 留守汴梁第139章 後蜀第131章 傷亡第2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71章 金陵,朕回來了第56章 癡虎戰瘋牛第23章 趙光義第56章 寧江大軍第121章 吳越國第96章 金沙城第146章 血洗雲州第67章 三營分練第162章 敗亡第109章 計中計第51章 骨肉不可相爭第5章 常郢獻策,血色東門第7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第55章 鄴城第13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25章 後方火起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44章 有使莊初自宋來第138章 李煜親征第15章 戰後第38章 帝王第51章 百密一疏,森林行船第159章 城中火起第24章 三大勢力第91章 金沙渡口第66章 軍功勳章第126章 吳越一統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7章 均地齊民令第133章 南越杭州第42章 楊延定的猜想第34章 十面埋伏第41章 獵梟第50章 噩耗傳來第40章 叢林首戰第162章 敗亡第88章 南越平定第94章 大事休矣第35章 盡人事第27章 虎賁立軍第40章 大軍還朝第104章 南楚第66章 軍功勳章第17章 高季興第84章 浪漫的事第31章 將府議事第109章 火藥槍的歷史(下)第69章 聲東擊西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122章 錢王第63章 北伐契丹第144章 伐蜀第5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一)第8章 渾水摸魚第159章 追兵第34章 茹毛飲血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78章 土地隱患第6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七)第70章 南唐毒刺第63章 英雄墓冢第149章 黎明一戰第85章 鐵甲連營第145章 孟知祥第31章 荒蕪深山,特種操練第20章 滾滾煙塵第9章 南唐變法之春耕第88章 南越平定第15章 戰後第81章 裡通外敵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9章 南唐變法之春耕第27章 虎賁立軍第52章 株連九族第129章 決戰第23章 趙光義第85章 範大同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136章 平定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75章 三騎錐戰第93章 大軍壓境第93章 初戰湖州軍第116章 久攻不下第41章 羣雄逐鹿第61章 苟且偷生第37章 安重海第170章 長安復定第102章 上谷關第118章 留守汴梁
第86章 箭如雨下第22章 風滿樓第82章 要朕禮佛?第83章 花燈夜市第45章 佈陣第157章 南唐三帝第118章 留守汴梁第139章 後蜀第131章 傷亡第2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71章 金陵,朕回來了第56章 癡虎戰瘋牛第23章 趙光義第56章 寧江大軍第121章 吳越國第96章 金沙城第146章 血洗雲州第67章 三營分練第162章 敗亡第109章 計中計第51章 骨肉不可相爭第5章 常郢獻策,血色東門第7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第55章 鄴城第13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25章 後方火起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44章 有使莊初自宋來第138章 李煜親征第15章 戰後第38章 帝王第51章 百密一疏,森林行船第159章 城中火起第24章 三大勢力第91章 金沙渡口第66章 軍功勳章第126章 吳越一統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7章 均地齊民令第133章 南越杭州第42章 楊延定的猜想第34章 十面埋伏第41章 獵梟第50章 噩耗傳來第40章 叢林首戰第162章 敗亡第88章 南越平定第94章 大事休矣第35章 盡人事第27章 虎賁立軍第40章 大軍還朝第104章 南楚第66章 軍功勳章第17章 高季興第84章 浪漫的事第31章 將府議事第109章 火藥槍的歷史(下)第69章 聲東擊西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122章 錢王第63章 北伐契丹第144章 伐蜀第5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一)第8章 渾水摸魚第159章 追兵第34章 茹毛飲血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78章 土地隱患第6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七)第70章 南唐毒刺第63章 英雄墓冢第149章 黎明一戰第85章 鐵甲連營第145章 孟知祥第31章 荒蕪深山,特種操練第20章 滾滾煙塵第9章 南唐變法之春耕第88章 南越平定第15章 戰後第81章 裡通外敵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9章 南唐變法之春耕第27章 虎賁立軍第52章 株連九族第129章 決戰第23章 趙光義第85章 範大同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136章 平定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75章 三騎錐戰第93章 大軍壓境第93章 初戰湖州軍第116章 久攻不下第41章 羣雄逐鹿第61章 苟且偷生第37章 安重海第170章 長安復定第102章 上谷關第118章 留守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