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安泰兩州經濟特性

漢獻帝新傳*大漢帝國地理篇 大漢帝國安、泰兩州經濟特性

東南亞係指亞洲東南部地區,我國習慣上稱之爲“南洋”,在地理上它由中南半島(本書的泰州)和馬來羣島(又叫南洋羣島,本書的安州)兩大部分組成,包括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和東帝汶(大家只要記住,這裡是大漢的安、泰兩州就可以了)等國家和地區,總面積407萬平方公里。

公元1981年人口約爲3.6億,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88人,是世界人口較爲稠密的地區。

安、泰兩州自然條件比較優越,地跨赤道兩旁,又面臨廣大海域,氣候溼熱,屬於熱帶氣候區,年平均溫度大都在25°~27℃,且年溫差不大;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水熱資源充足。

同時,安、泰兩州衆多的河流形成的廣大三角洲平原及河流、湖泊沿岸低地和沿海平原,有肥沃的沖積土壤。這些優越的自然環境爲稻穀和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提供了極爲有利的條件。

歷史上的歐洲殖民當局利用這裡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推行單一稻米經濟和單一橡膠經濟。實際上這類作物的生產確實是安、泰兩州的重要支柱。

稻穀是安、泰兩州最重要的農作物,預計到華夏五十五年左右,兩州稻穀總播種面積可達到爲3,000萬公頃,佔整個世界的40%(隨着歷史的發展,地球上其他國家的發展,最終可以佔世界的25%),總產量4000萬噸,可以達到大漢帝國40%的糧食產量。

註明:歷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東南亞曾提供世界稻米總出口量的75%以上,戰後比重下降,1980年只佔30%,但仍不失爲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地區之一。泰國的稻穀種植面積約佔本國耕地面積的一半以上,多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稻米出口值常佔本國出口總值的45%左右。泰國稻穀主要產於湄南河平原,所產“暹羅米”米粒細長,晶瑩明亮,煮成的米飯軟香嫩滑,馳名世界。緬甸的稻穀生產向爲國民經濟的主體,戰前它是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國,約提供世界稻米總出口額的五分之二左右,有“稻米之國”的稱譽。目前,水稻仍是該國最重要的農作物,約佔全國耕地面積和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總產量發展也較快,已達1,400萬噸左右,相當於戰前平均年產量的近兩倍。然而因國內需求量增大,故出口量尚不足戰前的四分之一,但稻米始終是緬甸最主要的出口商品,約佔出口總值的40%以上。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最重要的稻穀產區。所產的“仰光米”,譽滿全球。越南過去也是世界主要稻米出口國之一,“西貢米”曾風靡一時。但自六十年代以來,因連年戰爭等社會原因,不僅已無稻米出口,反而連年大量進口。菲律賓在殖民地時代糧食不能自給,後因採取一系列社會措施,開展“綠色革命”,推廣高產稻種,產量增長很快,現不僅實現了糧食自給,且還有餘糧出口。印度尼西亞等原來以種植經濟作物爲主的國家,近年來稻穀的生產也有一定發展,稻米自給率也在不斷提高。作爲整個東南亞地區來說,不愧是世界“稻米出口之鄉”,稻穀生產在國民經濟中起重要作用。)

橡膠產業是不現實的,因爲天然橡膠原產於巴西亞馬孫河流域,1878年被移植到東南亞。

東南亞地區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以錫和石油最爲重要。東南亞是世界著名的環太平洋錫鎢礦帶的一部分,這裡的錫鎢礦帶起於安州的勿里洞島、邦加島,向北經馬來半島的西部和緬甸的丹那沙林海岸,一直延伸到緬甸撣邦高原西部的耶恩幹。

泰州的鎢藏量較多,安州主要產錫。錫的探明儲量約500萬噸,佔世界一半以上。

註明:東南亞採錫歷史悠久,其產量自本世紀以來一直居世界首位,1980年共採錫14萬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60%。馬來西亞的採錫量佔世界的五分之二,居第一位,有“錫王國”之稱。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採錫量分別居世界第二、第三位。三國所產錫砂絕大部分用於出口,因而它們也是世界最重要的錫砂供應地。)

隨着東南亞併入大漢帝國版圖,成爲安、泰兩州,那麼毫無疑問,這些錫礦將爲大漢帝國所有。

安、泰的陸上和海域有着豐富的石油資源,探明儲量約30億噸,主要集中在安州。

第2章 草廬夜談第10章 金陵建設第1章 太尉府之會第40章 噩夢連襲第27章 由分至和第10章 巧得涼州第5章 袁紹速敗第7章 沮授之約第6章 神匠馬鈞第18章 海灣風雲第1章 楚王選妃第22章 巨靈之嘆第14章 關羽之敗亞洲河流特徵第32章 千古遺憾第10章 童淵王越第16章 草原之鷹第10章 趙雲之威第2章 命運之旅第6章 解鈴人第4章 賈詡之志第7章 呂布張遼高順第10章 日耳曼第20章 廣富主義第15章 新楚內治(三)第20章 東非之旅第11章 絲綢戰爭第11章 壺關鏖戰第16章 銀元稅制第6章 穎川對峙第7章 四大神匠第2章 治略九卿焚書坑儒及漢朝尊儒的歷史論證第15章 難兄難弟第9章 欲謀青州大漢帝國和中國古代冶鋼技術第2章 歐亞盛宴第16章 銀元稅制第12章 賈詡破曹第15章 難兄難弟第9章 河東之圍第26章 明爭暗鬥第10章 長子風範第3章 江東安定第6章 商軍策第30章 一觸即發唐代城市消費的方式水平和結構研究第38章 十二神使第3章 天地之災第8章 國策二十四章第33章 內陸統一第20章 漠北之地第33章 太子妃傳統儒家文化對東亞經濟的影響探討第40章 噩夢連襲第16章 西非之旅第4章 郭嘉投效第4章 孔明赴會第12章 涼州閻行第4章 孔明赴會第6章 鐵翼飛翼第3章 東瀛之葬第6章 神匠馬鈞第3章 盧公去郭嘉到論中國兩次海洋機遇的喪失轉載第11章 絲綢戰爭第28章 興州大捷第8章 天地之學第7章 集商社第24章 亂血之東第5章 三家制衡第13章 隴西安定第13章 晚宴第34章 阿非利加歷史各時期遊牧方式探討亞洲河流特徵第13章 鐵血控鉉第33章 太子妃第4章 最終決裂第13章 新楚內治(一)第15章 難兄難弟論中國兩次海洋機遇的喪失轉載南亞次大陸特徵第35章 亞漢王第6章 周瑜之銳第19章 洛陽角鬥第5章 盧植先行第7章 水鏡學府亞洲及大漢帝國主要地理氣候特徵第7章 劉備軍機第13章 郭嘉救急第1章 大漢疆域第6章 南北疏途唯物史觀與明清農業經濟史研究的一個悖論第17章 長安圍困第6章 南北疏途第15章 南陽潰敗第23章 科技時代第16章 赤裸交易第4章 海洋帝國
第2章 草廬夜談第10章 金陵建設第1章 太尉府之會第40章 噩夢連襲第27章 由分至和第10章 巧得涼州第5章 袁紹速敗第7章 沮授之約第6章 神匠馬鈞第18章 海灣風雲第1章 楚王選妃第22章 巨靈之嘆第14章 關羽之敗亞洲河流特徵第32章 千古遺憾第10章 童淵王越第16章 草原之鷹第10章 趙雲之威第2章 命運之旅第6章 解鈴人第4章 賈詡之志第7章 呂布張遼高順第10章 日耳曼第20章 廣富主義第15章 新楚內治(三)第20章 東非之旅第11章 絲綢戰爭第11章 壺關鏖戰第16章 銀元稅制第6章 穎川對峙第7章 四大神匠第2章 治略九卿焚書坑儒及漢朝尊儒的歷史論證第15章 難兄難弟第9章 欲謀青州大漢帝國和中國古代冶鋼技術第2章 歐亞盛宴第16章 銀元稅制第12章 賈詡破曹第15章 難兄難弟第9章 河東之圍第26章 明爭暗鬥第10章 長子風範第3章 江東安定第6章 商軍策第30章 一觸即發唐代城市消費的方式水平和結構研究第38章 十二神使第3章 天地之災第8章 國策二十四章第33章 內陸統一第20章 漠北之地第33章 太子妃傳統儒家文化對東亞經濟的影響探討第40章 噩夢連襲第16章 西非之旅第4章 郭嘉投效第4章 孔明赴會第12章 涼州閻行第4章 孔明赴會第6章 鐵翼飛翼第3章 東瀛之葬第6章 神匠馬鈞第3章 盧公去郭嘉到論中國兩次海洋機遇的喪失轉載第11章 絲綢戰爭第28章 興州大捷第8章 天地之學第7章 集商社第24章 亂血之東第5章 三家制衡第13章 隴西安定第13章 晚宴第34章 阿非利加歷史各時期遊牧方式探討亞洲河流特徵第13章 鐵血控鉉第33章 太子妃第4章 最終決裂第13章 新楚內治(一)第15章 難兄難弟論中國兩次海洋機遇的喪失轉載南亞次大陸特徵第35章 亞漢王第6章 周瑜之銳第19章 洛陽角鬥第5章 盧植先行第7章 水鏡學府亞洲及大漢帝國主要地理氣候特徵第7章 劉備軍機第13章 郭嘉救急第1章 大漢疆域第6章 南北疏途唯物史觀與明清農業經濟史研究的一個悖論第17章 長安圍困第6章 南北疏途第15章 南陽潰敗第23章 科技時代第16章 赤裸交易第4章 海洋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