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伴美製藥樂其中曹操郭嘉舍相逢

輝煌三國 11 伴美製藥樂其中 曹操郭嘉舍相逢

每日清晨,只有有空便爲妻子梳攏秀髮,看着她們對鏡自上淡妝,這等在旁人看來無趣之事劉曄卻樂在其中。

大婚之後的五日時光,他都用來陪伴着兩位紅顏,絲毫不厚此薄彼。而兩女也是情若姐妹,相處的極爲融洽,如此自然使無論他們夫妻三人,還是知曉情況後的劉虞、蔡邕都各自滿意,放下一樁心事。

而這三天非緊急之事,也無人前來打擾劉曄,讓他難得能與兩位妻子盡情遊戲山水,全心放鬆,濃情蜜意之極。

也是在這種“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狀態下,劉曄於第二日偶來興趣再次進入密室搗弄治傷丹藥的標準化程序,竟然一次功成,要知道以前試過不下百次,卻是終究不能掌握所準確數據,而劉曄自己能夠調配成功,便是靠着經驗和手法的純熟。

如此一來,劉曄終於能再解決一樁心事,再發下令諭,劃出一部份屯田來種植需要用到的幾種藥物。由於它們的生長週期不同,最長的需要兩年半,短的只需三個月。也就是說,劉曄現時還得靠大批採購先製出一批成品來作爲軍需儲備。

即便如此,這也是極爲了不得之事。這種外敷的藥粉消毒止血功效明顯,而作爲原料的七種藥材價值並不算很高,在不能自給自足前多花些錢來製成可以挽救大批傷員性命。將戰後減員損失降到最少,這是絕對值得地!

外敷的“金瘡藥”問題終於解決,將親手記下的流程數據收好。再交由戲志才安排採購及按各分工序地流水線製作,劉曄再有閒暇時間便開始轉爲研究內服之可以解決瘴氣,以及最易發作的感冒等常見病症的“行軍丹”。

平定北平之前劉曄曾定下“幽州於兩年之內休養生息,酌情擴充一至兩萬兵士,勤加整訓,不發動大戰事”的策略。

而現今的局勢條件恰好也能符合,初平三年整年中發生的大事的確不多,天下州縣各處戰事雖然依舊頻煩不休。但幽、冀兩州局勢稍穩,夾在中間的公孫瓚在劉曄和袁紹各自地默契下,成了兩方勢力的一個緩衝,雖然兩邊經過幾次小規模交戰,逐漸將其勢力壓縮到易京方圓五十里之內。但於幽,冀兩州交界之處,兩方都明智地未派大批兵員嚴守而引起不必要的衝突,故而形成一個寬約十里左右的兵力中空地帶。

平定青州後,袁紹的個人野心也膨脹到了極點,現今幽州是劉曄主事。顯然他那個“另令皇帝,身居開國元勳,擇機奪權”的美夢是作不成了。但他心中念頭也漸漸明確,現今地盤大,兵員精那纔是正道。

於是在這一年,他一直在整軍布武,徵積軍糧,不僅打算討伐黑山,將其勢力壓縮回太行山脈,保障冀州境內郡縣安全。更有意兵發幷州,與白波軍爲難,將幷州這亦是民夫尚武的出產精兵之地全數收於囊中!

原本韓馥佔據冀州時,有言據稱----“冀州糧草足用十年矣!”。

但那時的韓馥手下兵員總共只有三萬餘人。並且只是守成,從未大動兵戈攻伐別處,而對於百姓不算好,確也能保證其能安定種植,性命無憂。

袁紹得冀州兩年便將兵員強充到十萬有餘,而且不顧忌民生,加重稅收。如此作爲自然令人心冷,冀州百姓十逃其五。逃不掉或是被抓壯丁充軍;或是無糧度日只得聚衆爲賊。往投黑山黃巾;還有更多的……則是遭受戰亂,饑荒而死。

於是。原本人口兩百餘萬的冀州在原本歷史上,經過十餘年被曹操攻下後,便只剩下三十萬,如此都被曹操喜稱爲大州,可見這十數年諸侯動亂大戰,於民生之破壞何其嚴重!而袁氏集團於這些年間,又是何等作爲!

在初平三年這個時候,冀州依舊有一百作萬衆人口,但袁紹並沒有長遠地目光,對於糧食的儲備問題從不看重,有如此的首領,自然可以想像他屬下將兵會是如何行事----

存糧用盡後,士兵便直接化身爲匪,進入百姓家中搶奪糧食,上演了一幕幕“飢則搶食,飽則棄野,官兵之可惡尤勝於匪”場景。百姓不能安然種植莊稼,糧從何處來?

根本斷絕,便是那些一力支持袁紹的士族大家囤積之糧也是有限的。於是,袁紹只得自食苦果,麾下士兵竟以桑椹爲主食,沒有桑椹時,殺人爲食者更是比比皆是。如此民心盡失,軍若匪流,將會導致的後果……

在這個問題上,互相看不起更是與袁紹各自聯結諸侯,攻伐相向的兄弟袁術與他作法完全一樣。

淮南一地原本就是魚米之鄉,但與袁紹一般的作爲,使數年之後所有存糧用盡,袁術手下士兵從根本沒法種植的百姓們家中再也搶不到什麼的時候,便只有下河摸河蚌爲食,百姓們地生活自不用細表,一個“慘”字是無法盡述其中究竟……

與他們完全相反的,劉曄與曹操兩人卻是先後意識到,並極爲重視這個問題。

知道屯田制度可行以及優越之處的劉曄先行一步,先於洛陽,後於幽州招聚流民,以及士兵開墾農屯,軍屯,並建起糧倉,設立專門的典農校尉主管此事。屯田首用於徐州陳登,而大規模推廣卻是劉曄與曹操兩人了。

當然,這一年地曹操雖然經由進策後,亦有此想法,但是此時他與兗州士族矛盾依舊比較激烈,內部不穩情況下想要立時施行也是不可能的。

“戰爭!”

在這種情況下,它便成了轉移內部矛盾,擴充自己實力,搶奪地盤糧食,並着威懾豪強士族的一個極爲有利手斷。

於是,曹操於這一年先平息兗州境內所有黃巾餘亂,再施行“惟纔是舉,無論有才、亦或有名,來者不拒,對士族豪強亦不觸碰其根本利益”的政治策略下,在他的強勢下統治漸趨穩定,而曹操也將目光瞄上了徐州----這塊陶謙站錯了隊而被袁紹集團亦虎視耿耿的肥肉!

整訓現時依舊不算精銳的“青州兵”,大力遊說士族讓其支援糧草備戰,便是這一年曹操的主要工作。

而當時間緩緩過去,經過麾下之人互相舉薦,再有穎川這人才輩出之地便利,曹操再聚攏了大批良臣武將:滿寵,呂虔,于禁。

甚至到了十一月底,程昱,荀攸共同舉薦,曹操大感興趣親自前往相請地----郭嘉!

十一月二十九日,當曹操入到室內看到面容俊雅,稍顯瘦弱地郭嘉時,只是兩句直接的對答過後,他心底便有了一個直接強烈地感覺:“於吾有助者,非此人莫屬!”

“操聞仲德、公達有言曰穎川郭奉孝是爲大才,只好閉門讀書,與高士相交,其才吾等自嘆弗如也!。今吾觀之,汝年紀非長,而在汝這般年紀者,操只知有幽州劉子揚有此能耳!汝之能比諸於劉子揚這等少年英雄,孰優孰劣?”

曹操表情極爲認真,面上疑惑盡顯,絲毫不顯城府,那雙精氣內斂的眼睛卻是有意無意的鎖定郭嘉那靈氣逼人,黑白分明的眼眸,似乎直欲透過這道心靈的窗戶,看透眼前這位年輕人內心的真實想法,可他看到的只有一樣東西----坦誠!

不錯,就是坦誠!對於曹操的似乎有意輕視和明顯的試探,郭嘉絲毫不以爲忤,面上露出隨和的笑意道:

“曹公有問,嘉便直言作答!劉子揚便是吾師兄,比我先拜師兩年,而前時吾二人情若兄弟。只是曹公或許亦然知曉,中平元年三年初,吾師知子揚兄長心念家中情形,便許他回去探親,且言事畢需投身曹公。然而兄長卻遭匪賊所襲,或使受創記憶全失,性情亦是大變,幾忽有若換過一人……”

郭嘉語調是平淡的,好似就事論事一般,但曹操卻能聽出他心中對此事的遺憾,而親耳聽到這等密事,曹操頓時更來了興趣,也不打斷郭嘉,便續往下聽道:

“不論如何,劉子揚依舊還是嘉之師長,便是失卻記憶後,對於嘉依舊存着真切親近之意,只是受師門規則影響,嘉亦只得離他聽從師命,只安等曹公來尋。至於公所問高低,只論軍事,嘉亦可明言:當年討伐董卓時,吾可穩勝師兄!至於現時,若是狹路相逢,臨敵機變,吾有七成把握勝之;但若從容佈局,則僅有五成。再過數年,或臨敵機變嘉能與之爭一長短,佈局戰略則吾則必不如師兄多矣!”

“哦?此話怎講?”

聽到這裡,曹操心中一驚,卻沒想到郭嘉不僅實誠,而且所言內容更是出人意料,便接口疑問道。

10 大破黃巾功顯赫劉備心狠棄子揚02 荀彧進獻統一計忠心耿耿爲漢室24 三劉二袁孫陶爭狼狽公孫餘威存22 郭佔投身說地形劉曄改策迎面戰15 暫別是爲將來計武將情誼子義奇22 郭佔投身說地形劉曄改策迎面戰第26章 分兵之計11 劉曄整軍再出動曹袁本心豈相同11 諸侯會盟各心思曹操精明自清醒15 劉曄升鎮北將軍臨行前暗授機宜20 付兵子義迎家母細教子龍統帥謀16 任前路艱險渺茫吾卻要勇往獨闖29 問答牛頭難對馬嘴錯料註定一敗塗地22 郭佔投身說地形劉曄改策迎面戰第7章 浮出水面17 問裝備明定想法發詔令再求賢人05 斬索落橋典韋勇鐵騎破甲敵心寒01 曹劉皆判遷都事擊掌爲誓定追擊34 聞變議和回退行陶謙宴語衆人驚28 田疇討得退兵詔劉曄震驚疑問生09 師事水鏡習兩月得諾典韋知自途02 中平元年黃巾亂劉曄重生遇三英02 逢黃巾圍攻劉虞曉利害定計破敵01 窮則思變立清醒劉曄幡然悟己途03 輜重糧草遭窺伺幸得援絕處逢生18 代郡城加緊措施司徒府連環尹始10 戲志才現身幕府排衆議劉曄出兵14 排兵佈局暗無聲先殲白馬兩千人08 求師華佗歷數月勢演變再拜名人19 戰陣沙場流血地爲活而戰不言輸05 斬索落橋典韋勇鐵騎破甲敵心寒19 軻劉各自細謀劃幽燕北地戰雲密26 陳宮張邈迎呂布徐州陶謙請劉曄01 百廢待興題難解劉曄喜聞荀彧投第18章 洛陽之變第28章 再出計略第2章 心若磐石第7章 浮出水面24 收管亥竟得奇書看黃巾怒書諷信05 聯盟散劉曹亦別歸途中得遇名醫11 賜女劉曄欲定親劉玄德自有念想16 任前路艱險渺茫吾卻要勇往獨闖06 劉曄親持開幕禮註定無用第一天17 劉曄曹操細計較董卓李儒有商量26 大勝獲得馬千數豈料惹出鮮卑盟第2章 心若磐石09 立公衙三堂會審不逞英雄稱小人05 入十月招賢隊返遇二賢劉曄心喜第23章 袁術稱帝02 中平元年黃巾亂劉曄重生遇三英21 袁紹陰謀雙算計亂世年月人心險11 劉曄整軍再出動曹袁本心豈相同13 匹馬出營戰千軍溫酒斬將傳美名第3章 初現端倪27 接密報陶謙變態送書信陳糜識勢09 兩年治郡初見成回薊重逢劉關張第33章 襄平陷落06 貪生怕死鼠目光疏而不漏有公道26 大勝獲得馬千數豈料惹出鮮卑盟08 戲志才就事論事田元皓睿智本色第21章 帝皇親兵23 子揚妙語退曹操傲骨仗劍闖歧途09 破重圍誘敵功成關張斬帥並奪旗16 任前路艱險渺茫吾卻要勇往獨闖第2章 安徐回幽第6章 變亂再起14 州府爭劉虞爲難子揚怒果斷斬使14 先有袁術截劉和劉曄領命再出徵17 張飛初戰趙子龍惺惺相惜真英雄13 匹馬出營戰千軍溫酒斬將傳美名07 用田豐代郡漸興歷數月大變乍起07 郡守府一番戰爭以誓辭巧救蔡邕20 上任明發討逆令荀彧郭嘉分道行11 伴美製藥樂其中曹操郭嘉舍相逢05 斬索落橋典韋勇鐵騎破甲敵心寒03 會郭嘉知曉秘聞求教怎奈門規嚴第26章 分兵之計01 病牀三年悠悠過死亡豈便是終點第5章 兗荊曹劉31 換裝備誓師出擊分將令會營當陽11 三月時劉曄出師過穎陽忽逢襲擊26 處置降將有法度完畢諸事返州府04 治政之道有精華劉曄半年升郡守28 圍彭城曹操心喜截援軍夏侯衝陣17 劉曄曹操細計較董卓李儒有商量32 兩方默契虛廝拼劉曄勇將曹心驚21 徐無細說進兵由大軍圍攏北平城02 兩難時喜得田疇佈局終統兵北上第22章 按步就班第6章 變亂再起10 劉焉臥病思後事張鬆密報劉備逃第8章 張角毒計第3章 再聞喜訊11 劉曄整軍再出動曹袁本心豈相同21 袁紹陰謀雙算計亂世年月人心險02 逢黃巾圍攻劉虞曉利害定計破敵24 不同選擇不同命勢落千丈敗公孫05 聯盟散劉曹亦別歸途中得遇名醫14 排兵佈局暗無聲先殲白馬兩千人04 聞鮮卑殘暴行徑陳風悲諫逢轉機
10 大破黃巾功顯赫劉備心狠棄子揚02 荀彧進獻統一計忠心耿耿爲漢室24 三劉二袁孫陶爭狼狽公孫餘威存22 郭佔投身說地形劉曄改策迎面戰15 暫別是爲將來計武將情誼子義奇22 郭佔投身說地形劉曄改策迎面戰第26章 分兵之計11 劉曄整軍再出動曹袁本心豈相同11 諸侯會盟各心思曹操精明自清醒15 劉曄升鎮北將軍臨行前暗授機宜20 付兵子義迎家母細教子龍統帥謀16 任前路艱險渺茫吾卻要勇往獨闖29 問答牛頭難對馬嘴錯料註定一敗塗地22 郭佔投身說地形劉曄改策迎面戰第7章 浮出水面17 問裝備明定想法發詔令再求賢人05 斬索落橋典韋勇鐵騎破甲敵心寒01 曹劉皆判遷都事擊掌爲誓定追擊34 聞變議和回退行陶謙宴語衆人驚28 田疇討得退兵詔劉曄震驚疑問生09 師事水鏡習兩月得諾典韋知自途02 中平元年黃巾亂劉曄重生遇三英02 逢黃巾圍攻劉虞曉利害定計破敵01 窮則思變立清醒劉曄幡然悟己途03 輜重糧草遭窺伺幸得援絕處逢生18 代郡城加緊措施司徒府連環尹始10 戲志才現身幕府排衆議劉曄出兵14 排兵佈局暗無聲先殲白馬兩千人08 求師華佗歷數月勢演變再拜名人19 戰陣沙場流血地爲活而戰不言輸05 斬索落橋典韋勇鐵騎破甲敵心寒19 軻劉各自細謀劃幽燕北地戰雲密26 陳宮張邈迎呂布徐州陶謙請劉曄01 百廢待興題難解劉曄喜聞荀彧投第18章 洛陽之變第28章 再出計略第2章 心若磐石第7章 浮出水面24 收管亥竟得奇書看黃巾怒書諷信05 聯盟散劉曹亦別歸途中得遇名醫11 賜女劉曄欲定親劉玄德自有念想16 任前路艱險渺茫吾卻要勇往獨闖06 劉曄親持開幕禮註定無用第一天17 劉曄曹操細計較董卓李儒有商量26 大勝獲得馬千數豈料惹出鮮卑盟第2章 心若磐石09 立公衙三堂會審不逞英雄稱小人05 入十月招賢隊返遇二賢劉曄心喜第23章 袁術稱帝02 中平元年黃巾亂劉曄重生遇三英21 袁紹陰謀雙算計亂世年月人心險11 劉曄整軍再出動曹袁本心豈相同13 匹馬出營戰千軍溫酒斬將傳美名第3章 初現端倪27 接密報陶謙變態送書信陳糜識勢09 兩年治郡初見成回薊重逢劉關張第33章 襄平陷落06 貪生怕死鼠目光疏而不漏有公道26 大勝獲得馬千數豈料惹出鮮卑盟08 戲志才就事論事田元皓睿智本色第21章 帝皇親兵23 子揚妙語退曹操傲骨仗劍闖歧途09 破重圍誘敵功成關張斬帥並奪旗16 任前路艱險渺茫吾卻要勇往獨闖第2章 安徐回幽第6章 變亂再起14 州府爭劉虞爲難子揚怒果斷斬使14 先有袁術截劉和劉曄領命再出徵17 張飛初戰趙子龍惺惺相惜真英雄13 匹馬出營戰千軍溫酒斬將傳美名07 用田豐代郡漸興歷數月大變乍起07 郡守府一番戰爭以誓辭巧救蔡邕20 上任明發討逆令荀彧郭嘉分道行11 伴美製藥樂其中曹操郭嘉舍相逢05 斬索落橋典韋勇鐵騎破甲敵心寒03 會郭嘉知曉秘聞求教怎奈門規嚴第26章 分兵之計01 病牀三年悠悠過死亡豈便是終點第5章 兗荊曹劉31 換裝備誓師出擊分將令會營當陽11 三月時劉曄出師過穎陽忽逢襲擊26 處置降將有法度完畢諸事返州府04 治政之道有精華劉曄半年升郡守28 圍彭城曹操心喜截援軍夏侯衝陣17 劉曄曹操細計較董卓李儒有商量32 兩方默契虛廝拼劉曄勇將曹心驚21 徐無細說進兵由大軍圍攏北平城02 兩難時喜得田疇佈局終統兵北上第22章 按步就班第6章 變亂再起10 劉焉臥病思後事張鬆密報劉備逃第8章 張角毒計第3章 再聞喜訊11 劉曄整軍再出動曹袁本心豈相同21 袁紹陰謀雙算計亂世年月人心險02 逢黃巾圍攻劉虞曉利害定計破敵24 不同選擇不同命勢落千丈敗公孫05 聯盟散劉曹亦別歸途中得遇名醫14 排兵佈局暗無聲先殲白馬兩千人04 聞鮮卑殘暴行徑陳風悲諫逢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