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廷杖

正月二十五,早朝。

乾清宮,內閣大臣,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翰林院大學士,六科給事中在乾清宮內,諸多的監察御史和翰林庶吉士則是在乾清宮外站立。

溫體仁的臉色很不好,他關於都察院的話語,早就傳出去,鬧得沸沸揚揚,按說票擬上去之後,誰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應該結束了,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內閣討論的話題迅速傳出去了,以至於釀成了異常大的爭論。

都察院右都御史唐世濟,是溫體仁提名的,按說應該和溫體仁一條心,可不知道是什麼緣故,唐世濟的態度突然出現了轉變,這種轉變在正月之後,變得特別明顯,處處維護張溥和張採等人的利益,讓溫體仁隱隱感覺到了東林黨的拉攏和利用。

溫體仁敢於在內閣直接批評都察院和翰林院,其實就是因爲唐世濟和翰林大學士沈忠仁是自己人,可惜問題偏偏處在了自己人的身上。

皇上同樣沒有什麼表情,聽着都察院右都御史唐世濟的建議。

建議其實很簡單,反對左副都御使、陝西巡撫鄭勳睿出任兵部左侍郎、五省總督,提議洪承疇繼續負責剿滅流寇事宜,敕封盧象升爲兵部左侍郎,兼任湖廣巡撫,協助洪承疇剿滅流寇事宜,兩人可以分工合作,洪承疇主導陝西、山西、河南三省剿滅流寇事宜,盧象升負責湖廣和四川剿滅流寇事宜。

至於說原因,其一是剿滅流寇需要時間,儘管說幾個月時間以來。發生了一些問題,但不能夠因爲出現偶然的情況,就臨陣撤換大將,這於事無補,其二是洪承疇乃是文武兼備的難得人才。多年來負責剿滅流寇事宜,而且在大同抗擊後金韃子,也取得不俗戰績,剿滅流寇是朝中大事,必須讓穩妥之人負責,言下之意鄭勳睿太年輕。取得勝利不過是偶然情況。

唐世濟最後也挽了一句,那就是即使撤換負責剿滅流寇事宜的人選,也應該尊重洪承疇大人的建議,讓盧象升出任五省總督,畢竟洪承疇熟悉北方五省的情況。

唐世濟說完之後。懇請讓監察御史張溥、張採,以及翰林院庶吉士楊彝、龔鼎孳和吳昌時等人進入乾清宮,論述其堅持洪承疇繼續負責剿滅流寇的緣由。

皇上沒有反對,五人進入了乾清宮。

溫體仁的臉色有些發白,他倒不是擔心張溥等人,他感覺到不對的是唐世濟的態度,敘事的過程之中,唐世濟始終沒有看他一眼。這讓溫體仁有了背叛的想法,況且這種自己人的背叛,對於他的打擊是最大的。這明顯是讓外人看笑話。

溫體仁隱隱覺得,東林黨的力量,遠不是他所估計的情況,恐怕他出現了失誤。

張溥代表五人開始侃侃而談,所論述的理由,和唐世濟說的差不多。只不過詳細很多,解釋理由的時候。也是引經據典,甚至拿出了儒家的學說予以論證。

“。。。臣彈劾內閣首輔溫大人。內閣次輔文大人,內閣輔臣、兵部尚書張大人。。。”

張溥此言一出,乾清宮裡面迅速變得安靜起來了。

“都察院本是秉承皇上旨意,監督羣臣,理應剛直不阿,溫大人身爲內閣首輔,強行壓制御史的話語權,此乃是大逆不道之舉,此乃矇蔽皇上之做法,其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文大人身爲內閣次輔,不能夠秉持正義,一味符合,喪失讀書人之氣節。。。”

“張大人身爲兵部尚書,獨斷專行,壓制都察院之建議,此乃令人不齒之行爲。。。”

張溥用詞犀利,超乎了任何人的想象,就連唐世濟的臉色都有些發白,他可能沒有想到,張溥來到了乾清宮,居然有如此的言語。

唯有內閣輔臣錢士升臉色自如。

溫體仁的臉色微微變化,想不到一個七品的監察御史,居然在乾清宮彈劾他這個內閣首輔,文震孟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張鳳翼的臉色微微發白,盯着張溥,眼神很是犀利。

張溥說完之後,張採、楊彝、龔鼎孳、吳昌時等人悉數跟着發言,彈劾溫體仁、文震孟和張鳳翼。

皇上的臉上依舊沒有什麼表情,站在皇上身後的王承恩,臉上也沒有表情。

張溥等人說完之後,四周安靜下來。

皇上終於開口了。

“溫愛卿、文愛卿、張愛卿,你們有什麼意見。”

皇上沒有直接點張溥等人的名字,這讓溫體仁內心有了底氣,他知道皇上不相信張溥等人的彈劾,再說皇上不可能相信此等無稽之談,內閣輔臣那麼多,偏偏點了幾個對東林黨不利的人來彈劾,其餘的相安無事,就算是傻子,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區區張溥等人,以爲代表東林黨出頭,就能夠引發巨大的轟動,就能夠爲東林黨爭取到更大的權力,豈不是笑話,幾個不諳世事的毛頭小子,還太嫩了。

東林黨這次做的過火了。

溫體仁不會錯過此等的機會。

“監督御史、翰林庶吉士的彈劾,臣都聽見了,臣有三件事情不明白,其一,這內閣有若干人組成,遭受到彈劾的僅僅是臣和文大人、張大人,臣就奇怪了,難道其餘的內閣大人,都是堅持正義的,都沒有對內閣之建議表示贊同嗎。”

“其二,臣在內閣商議事情之時,對都察院和翰林院提出了意見,這本是內閣商議的事情,按照制度是絕對保密的,不知道幾位監察御史和翰林庶吉士是如何得知的,這消息是從什麼地方傳出去的,若是內閣議事,什麼消息都傳出去了,無絲毫保密性了,豈不是說軍機大事也有可能泄漏出去,被別有用心之人拿來造勢。”

“其三,臣記得皇上最爲憎惡的就是黨爭,黨爭表現出來的結局就是黨同伐異,容不得一絲的不同意見,唯我獨尊,說說這監察御史,職責特殊,肩負監察官吏之職責,應該是不偏不倚,臣記得都察院有此要求,那就是監察御史之間,不可因爲某件事情沆髒一氣,必須發表獨立的意見,就算是同意某彈劾意見,也要提出自身之見解,至於說翰林庶吉士,需要加強學習,不熟悉政務之前,儘量少發表意見。”

“兩位監察御史,三位翰林庶吉士,意見出奇的統一,衆口一詞,這可真是難得啊,當然還有唐大人之建議,與其餘人的意見也是一致的,難不成諸位在下面專門議論,形成統一意見之後,專門上朝來發表的,如此的做法,臣不敢苟同啊。”

溫體仁是老江湖了,幾句話就讓張溥等人陷入到危險之中,黨爭可是要命的。

果然,皇上的神色有些變化了。

唐世濟張了張嘴,最終沒有開口,這個時候他不敢開口了。

張溥、張採和楊彝臉上的神情沒有什麼變化,可龔鼎孳和吳昌時兩人的臉色發白。

溫體仁說完之後,張溥沒有等到皇上開口,再次張嘴了。

“溫大人一派胡言。。。”

“住嘴,身爲朝廷大臣,起碼的禮儀都不知道了嗎。”

發現情況不對的錢士升,終於開口了,他知道這個時候自己不開口,可能跟着搭進去,內心裡面,他也暗暗埋怨,張溥等人太不明事理了,這是什麼地方。

果然,皇上慢慢開口了。

“錢愛卿,你認爲此事應該如何處理。”

錢士升的臉色微微有些發白,他明白皇上已經很不滿了,恐怕想到了很多其他的事情。

“臣以爲,張溥、張採、楊彝、龔鼎孳、吳昌時等人不懂禮儀,喧囂公堂,按律應該予以廷杖。”

錢士升說出來建議之後,張溥等人的臉上,竟然閃現笑容。

被廷杖者,雖說身體遭受了苦楚,可能夠得到士大夫的推崇,甚至名垂青史,錢士升提出這樣的建議,無疑是幫助了張溥等人,想必遭受到廷杖之後,張溥等人的影響力將大增。

一直都很少開口說話的文震孟開口了。

“錢大人此言差矣,不懂禮儀、喧囂公堂之文武大臣,應該是遭受斥責,令其閉門思過,連基本的爲臣之道都不清楚,有什麼資格接受廷杖。”

文震孟說完之後,溫體仁也跟着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文大人所言有理,若是追究都察院右都御史唐大人和翰林大學士沈大人教誨之失誤,尚且說的過去,下面之人戶口亂言,大可不必理睬。”

張溥等人想着再次開口的時候,皇上揮揮手,錦衣衛很快進入乾清宮,將五人架出去了。

但皇上臉上的神情不是很好,大概溫體仁和文震孟兩人意見出奇一致,讓皇上不是很滿意,當然這也只是猜測,但至少皇上沒有懲罰張溥等人,也沒有責罰唐世濟和沈忠仁。

內閣提出的建議順利通過,鄭勳睿以兵部左侍郎、左副都御使的身份,兼任五省總督、陝西巡撫,負責剿滅流寇事宜,洪承疇以兵部尚書的身份,出任大同總督,負責邊鎮防禦事宜,一場在朝廷之中引發諸多爭論的事情,終於蓋棺定論。

這場爭論之中,恐怕沒有勝利者。()

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781章 閃電戰(11)第101章 殿試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684章 誤判?第980章 戰遼河(2)第166章 慘烈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96章 揣摩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771章 閃電戰(1)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635章 發難第773章 閃電戰(3)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227章 惡少第391章 過分第422章 前奏第91章 京城路上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324章 山陰幫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808章 好大的博弈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83章 利弊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135章 家底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699章 如願以償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777章 閃電戰(7)第4章 退婚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331章 黃道周其人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651章 露崢嶸第212章 全面部署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191章 證據鏈第260章 兵敗第357章 血戰(1)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88章 當頭一棒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83章 利弊第449章 裂縫第159章 整合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98章 會試會元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782章 閃電戰(12)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343章 旅順口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859章 堅定目標第254章 側重點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600章 洪門錢莊第626章 襄陽失陷(9)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697章 收復襄陽府城(1)第145章 不要聲張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307章 果斷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723章 沙盤演練
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781章 閃電戰(11)第101章 殿試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684章 誤判?第980章 戰遼河(2)第166章 慘烈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96章 揣摩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771章 閃電戰(1)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635章 發難第773章 閃電戰(3)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227章 惡少第391章 過分第422章 前奏第91章 京城路上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324章 山陰幫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808章 好大的博弈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83章 利弊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135章 家底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699章 如願以償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777章 閃電戰(7)第4章 退婚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331章 黃道周其人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651章 露崢嶸第212章 全面部署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191章 證據鏈第260章 兵敗第357章 血戰(1)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88章 當頭一棒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83章 利弊第449章 裂縫第159章 整合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98章 會試會元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782章 閃電戰(12)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343章 旅順口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859章 堅定目標第254章 側重點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600章 洪門錢莊第626章 襄陽失陷(9)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697章 收復襄陽府城(1)第145章 不要聲張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307章 果斷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723章 沙盤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