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章 讓我來講一講洛陽的變化吧

一刻鐘之後,舞臺上多出了一個高臺。董明先荀爽和鄭玄兩個人坐了上去。他不打算等了,直接上來,快刀斬亂麻將兩個老前輩弄下去就行了。

這不是因爲他自信,而是因爲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搞得小策略。先上來,讓人覺得自己有強大的信心,如此一來荀爽和鄭玄兩個人就會猜測他的底氣在哪裡。

加重他們的思考負擔。

與此同時,也能給自己打氣,省的待會兒兩人再說一會兒,說的董明越來越沒底氣。那時候再趕鴨子上架,肯定發揮不好。

見董明先上去了,不管是看臺上,還是舞臺下面所有人都楞了一下。緊接着都反應過來,他是要跟鄭玄和荀爽辯論了。

這一下大家就更興奮了。

不管是士子百姓,還是看臺上的達官貴人們,都很是期待。不管董明是不是新學領袖,有一點都是天下公認的。

那就是,董明跟鄭玄、荀爽是一個等級的名士。跟後兩者不一樣的是,董明的名頭不光是治學帶來的,更多的是是經世致用。

“老師上去了。”

人羣中,諸葛亮眼睛一亮,一臉高興的說道:“看來老師有必勝的把握,你們看老師坐在上面之後,氣定神閒的模樣屬實讓人佩服。”

衆人都隨聲附和,彩虹屁不要錢似的吹捧着董明。只有郭嘉沒有說話,他臉上掛着笑容,敷衍了一下衆人,看向了董明。

以他的智慧此時已經猜到了自家老師先一步登臺的用意。跟諸葛亮說的恰恰相反,老師是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纔會用這些小伎倆。

“看來,剛纔二龍先生和康成公的辯論,讓老師感到了壓力。”郭嘉在心裡默默地想着,同時也很期待,想知道自家老師會如何破局。

就在郭嘉思考的時候,鄭玄和荀爽兩個人也登臺了。他們看到董明端坐在一個嶄新的高臺上之後,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驚訝。

反而都對董明點頭笑了笑。

兩人坐定之後,都看着董明,顯然是想讓他先開口了。

董明也不客氣,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剛聞兩位先生講禮,明有一事不明,不知道兩位先生能否爲明解惑。”

“伯照請說。”

“可!”

前者荀爽,後者鄭玄。兩人都等着董明繼續往下說。

“兩位先生剛纔講的都很清楚了,而且晚輩也聽的分明。依兩位先生的意思,只要守禮,自然天下太平。可....晚輩有一疑惑,這禮,具體指的是什麼呢?三綱五常,在晚輩看來不夠具體。又或者說,光有三綱五常,能讓天下太平嗎?”

頓了頓董明又道:“若是能,爲何秦二世而亡,漢有王莽篡權?”

董明這是豁出去了,什麼話都往外說。

荀爽和鄭玄兩個人聞言都皺了皺眉頭。其實董明這問題有點兒賴皮了。兩人說了半天的禮是什麼,禮有什麼好處。可這都是建立在一個理想模型下的。董明直接略過這個理想模型,將它放在了實處。

禮是好啊,可是爲什麼天下一直不太平呢?秦用法,可也是制度;漢承秦制,以往王霸道雜之,也是制度。

秦朝且不說,眼下漢朝的制度是儒家主持下在運行和維護的吧?既然你們都上手了,咋這個天下還是不太平呢?

事實上,這是儒家學說的一個軟肋,就是在政治方面太過理想化。儒家思想中的理想國,對個人道德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

這根本就不現實,現在、以後、未來兩千年的時間,董明都可以很直白的說,儒家的理想國是不可能成爲現實的。

原因很簡單,就是個人道德的問題。在董明看來,個人道德的絕對高低肯定是有所差異的,但是社會的平均道德高低,一定是建立在生產力發展水平上的。

董明將問題拋出來,既是說給鄭玄和荀爽聽的,也是說給在場所有人聽的。包括在看臺上的劉辯。

劉辯這個時候也有些納悶了,正好看到趙岐正一臉不高興的看着董明,便招了招手讓他過來:“趙師,尚書令的這個問題,您能回答嗎?”

趙岐的一張老臉氣得通紅,聽到劉辯問他立刻開口道:“禮,制也!陛下認爲朝廷的法度有問題嗎?肯定是沒有的。之所以會出現尚書令所謂的天下不靖,主要是因爲人心不古!只要朝廷廣施仁政,陛下能夠勤政愛民,天下一定會太平的。”

這位老先生是孟子的擁躉,說起話來也是孟子的那一套仁政的路子。在趙岐看來,只要施行仁政,讓百姓衣食所安,就一定會天下太平的。

至於怎麼施行仁政,他就有些麻爪了。左右也不過是寬刑罰、厚民生、興教化、鼓勵耕織之類的廢話。

當然了,讀書人只要提供一個思路就行了,仁政做的不好,那是皇帝不行。皇帝要是做得好了,那就是我倡議有功,值得在史書上大書特書一番。

劉辯倒是聽的頻頻點頭。

這個時候鄭玄開口說話了:“如今天下不太平,是因爲禮崩樂壞。前有高祖、後有光武。天下禮樂具備,豈不是天下太平?如今天下不太平,正是因爲禮崩樂壞!”

至於爲什麼禮崩樂壞,在場的人都清楚,鄭玄並沒有繼續說下去。說實在的,這話關起門來怎麼說都行,在這種場合說這種話,鄭玄已經找了講完就跑路的準備。

他可不想被劉辯抓住穿小鞋穿到死。

看臺上的劉辯的確是有些不高興了:“朕的江山,已經到了禮崩樂壞的地步了嗎?”

“鄭康成乃是狂悖之言,陛下不用放在心上。”蔡邕這個時候出來打了個圓場:“再者,先帝在時,賣官鬻爵,的確使得天下有些崩壞了。”

劉辯當然清楚這個,但是心裡還是有氣。不過他畢竟是個性子溫和的人,也沒有拿身邊的人撒氣,只是一臉鄭重的說道:“朕一定會讓天下太平的。”

“陛下聖明。”蔡邕輸出了一次彩虹屁。

臺上,荀爽被鄭玄的大膽驚呆了。不過他倒是不擔心鄭玄的安危。畢竟以鄭玄如今的地位,劉辯就是再生氣也不可能直接弄死他的,頂多給他小鞋穿。

他想了想,對董明笑着道:“禮是好的,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符合禮的要求的。因此天下才會不太平。”

董明對兩個人點點頭,誰也看不出來,他是不是接受了兩人的回答。

“那晚輩再問一個問題吧。”董明好整以暇的說道:“大漢朝如今已經是危急存亡之秋,內有天災兵亂,外有敵人窺伺。當適時,朝廷該如何做才能渡過難關,重現大漢盛世。”

他又一次脫離了學術範疇,直接開始問策了。這本來該是劉辯乾的活。不過這個時候提出來倒也沒什麼,大家也很好奇,兩位當時大儒會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說白了,讀書人讀書識字,最終的目的不就是平天下嗎?眼下大漢朝的情況,所有人都清楚,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

新學如今變法,雖然在爲大漢續命,但是怎麼看都是徒勞。畢竟除了司州等少數幾個地方在復甦之外,大漢朝大多數的地方,不是有亂兵就是有災禍,怎麼看都像是大廈將傾的樣子。

如果鄭玄和荀爽兩位大佬能夠拿出切實可行的方略出來,那自己等人也可以學習一二。

而此時,兩位大佬,都陷入了沉思當中。

這問題,不好回答。這已經偏離了他們的強項。鄭玄基本上沒怎麼當過官,荀爽也差不多。兩個人都是典型的學術派。簡單地說,這種人只能在朝廷需要施行某一個政策的時候,將他們喊過來,解決一些專業性的問題。

比方說,朝廷想要推行五經,那麼可以將他們喊過來問他們這樣合適不合適,哪個版本合適。需要不要註釋,用哪個版本的註釋等等。

真要讓他們動手去做,那會很難看。咋說呢,他們就是儒學理論上的高配董明,行政能力上低配董明。

兩爲大佬沉思的時候,董明端起了跟前的茶杯,喝了一口熱茶,等着他們回答。剛纔在下面的時候,董明就發現了,只要搞學術,他跟兩人之間頂多能夠強行五五開。想要取勝,概率不大。

那麼唯一能取勝的地方,就是施政了。董明雖然自己是個手殘,但是在尚書檯做了這麼久,雖然實務仍然不是很精通,但是決策、大的規劃、發展戰略方面絕對是吊打這兩位的。甚至可以說,他在大政方針的制定方面,吊打所有人。

這不是他厲害,實在是有兩千年的經驗給他做後盾,基本上不會走什麼彎路。

鄭玄和荀爽兩人其實心裡肯定是有方略的,畢竟是當時頂級大儒,要是對沒有什麼政治抱負,那肯定不正常。

兩人肯定也推導過如今大漢朝的情況,提出過解決辦法。

他們現在猶豫的原因,董明其實也知道。那就是兩人的想法,都只是設想,並沒有付諸實踐。若是這提問的是旁人,是皇帝,他們肯定張口就來了。可是偏偏是董明,這個一手推動了大漢朝進行變法的人。

他們倆是擔心,自己提出的方略中有什麼沒注意到的漏洞被董明抓住,然後直接一波說的自己啞口無言。

事實上,他們根本就不用擔心,因爲這是必然的。且不提兩人沒什麼任官經歷,光看儒家官僚一脈相承的理想社會就知道了。

純屬扯淡,也就忽悠一下普通老百姓。歷代王朝、開國雄主用他們,也沒幾個真的對儒家所謂的理想國感興趣的,都是爲了愚民。

等了一會兒之後,這一次是荀爽先開口。

“就讓老夫先說吧。”荀爽說話的時候,乾脆站了起來,站在高臺之上,迎風而立,衣袂飄飄,看起來特別的有範。

“如今朝廷有三難,一者亂兵,二者錢財、三者外敵。”荀爽朗聲說道:“私以爲,只要解決了這個三個問題,天下就太平了。”

“那該如何做呢?”

這問題是劉辯問的,他站在看臺上,一臉鄭重的望向荀爽,說話的時候,還躬身施了一禮,給足了荀爽面子。

荀爽對劉辯則是大禮參拜:“微臣見過陛下!”

“我等參見陛下!”會場上,上萬人齊齊對劉辯躬身行禮,倒是頗有些氣勢。

劉辯雙手虛扶,繼續道:“先生免禮,還請告訴朕,該如何做。”

“先說亂兵。之所以出現亂兵,是因爲百姓過不下去了,自然作亂。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陛下須得從源頭着手,讓老百姓過上安生日子。老有所養,幼有所依,衣食富足,自然就不會有亂兵了。”

“至於現有的亂兵,可派人去詔安,抵抗者,可以遣上將討之。”

頓了頓,荀爽又道:“錢財之事,乃是賦稅。臣以爲可以收回鹽鐵之利,以補充財政。等到天下清平了,自然稅收也就上來了。到時候也就不用擔心錢財的問題了。”

“最後說一說外敵,臣以爲當天下清平之後,朝廷只需休養生息,等到國力上來了,到時候就可以解決邊患。陛下未嘗不能達成漢武之功。”

荀爽說的仍然是大而化之的東西,但是董明也好,劉辯也好,在場的所有人都很明白。這種事情,肯定不可能大庭廣衆之下,一一細說。

只是簡單地說一下,讓人大概知道是個什麼意思就行了。

董明又看向了鄭玄。

鄭玄這個時候也站了起來,對着劉辯遙遙行禮,然後擲地有聲的說道:“陛下乃是天下之表率,朝廷之根基!乃是天子,代天牧民。臣以爲,若想天下太平,只需陛下修持己身,爲天下做表率,再以禮法使天下萬民,各司其職即可。”

383章 劉辯掏錢252章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一)062章 黎明破曉前058章 一切從實際出發229章 劉宏想賭一把?015章 豆芽兒359章 一波三折的講學229章 劉宏想賭一把?135章 人到莽時就得莽004章 也不知道算不算見家長169章 黃忠的求助008章 陳登136章 董明回新野,許能種水稻371章 騎射考試263章 四千萬錢107章 洛陽來信269章 要七月份了194章 亂麻101章 南陽世家367章 有人作弊?197章 董家340章 身在局中145章 新故事的前奏342章 楊修和鹽場的意外281章 招賢令和進擊的公孫瓚072章 留守鄴城253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二)111章 有大漢特色的學田制度210章 凱旋而歸158章 黃忠求醫377章 竟然還活着呢215章 又要逃離洛陽?268 軍屯出問題(二合一)326章 荀攸回洛陽380章 義舍122章 搶!搶!搶!(感謝風雪·銀城的打賞)019章 沙盤228章 尚書令083章 潰敗的董卓409章 董明受傷啦?308章 太子劉辯和忽悠鄭玄329章 SSR級的侍衛360章 讓我來講一講洛陽的變化吧366章 盧先生195章 是誰呀265章 荀攸和健康理財240章 放榜081章 張樑、張寶234章 科考(一)009 軍學概述232章 變法(三)212章 中平六年春一月377章 竟然還活着呢297章 起火了378章 一團亂麻177章 益州黃巾322章 荀爽應召,劉宏後手428章 工部尚書和工部侍郎064章 明德書院316章 安玄和尚和劉宏的遺願355章 計劃通417章 大運河!123章 緣由099章 推廣012章 第六個學生340章 身在局中406章 面見劉協和他的小夥伴254章 你聽說過收費站嗎?279章 劣勢361章 投文章011章 返回421章 計劃通025章 徐暖255章 孟德兄,你害苦我也208章 劉宏,你是要坑老子啊359章 一波三折的講學324 請吃飯146章 大馬車333章 武舉豐收、進士風波302章 世事變幻,計謀比不上莽夫082章 追擊393章 實務388章 泡澡163章 穿越衆都是無賴211章 王越和續命丹329章 SSR級的侍衛129章 韓遂和董卓的逆襲116章 孫堅孫文臺064章 明德書院307章 一炸解千愁013章 劉威受傷294章 給你講個故事吧029章 圓周率234章 科考(一)396章 人手又不足了276章 王佐之才404章 去陳留之前422章 蔡邕請辭172章 何進的橄欖枝244 狀元郭嘉、榜眼高尚
383章 劉辯掏錢252章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一)062章 黎明破曉前058章 一切從實際出發229章 劉宏想賭一把?015章 豆芽兒359章 一波三折的講學229章 劉宏想賭一把?135章 人到莽時就得莽004章 也不知道算不算見家長169章 黃忠的求助008章 陳登136章 董明回新野,許能種水稻371章 騎射考試263章 四千萬錢107章 洛陽來信269章 要七月份了194章 亂麻101章 南陽世家367章 有人作弊?197章 董家340章 身在局中145章 新故事的前奏342章 楊修和鹽場的意外281章 招賢令和進擊的公孫瓚072章 留守鄴城253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二)111章 有大漢特色的學田制度210章 凱旋而歸158章 黃忠求醫377章 竟然還活着呢215章 又要逃離洛陽?268 軍屯出問題(二合一)326章 荀攸回洛陽380章 義舍122章 搶!搶!搶!(感謝風雪·銀城的打賞)019章 沙盤228章 尚書令083章 潰敗的董卓409章 董明受傷啦?308章 太子劉辯和忽悠鄭玄329章 SSR級的侍衛360章 讓我來講一講洛陽的變化吧366章 盧先生195章 是誰呀265章 荀攸和健康理財240章 放榜081章 張樑、張寶234章 科考(一)009 軍學概述232章 變法(三)212章 中平六年春一月377章 竟然還活着呢297章 起火了378章 一團亂麻177章 益州黃巾322章 荀爽應召,劉宏後手428章 工部尚書和工部侍郎064章 明德書院316章 安玄和尚和劉宏的遺願355章 計劃通417章 大運河!123章 緣由099章 推廣012章 第六個學生340章 身在局中406章 面見劉協和他的小夥伴254章 你聽說過收費站嗎?279章 劣勢361章 投文章011章 返回421章 計劃通025章 徐暖255章 孟德兄,你害苦我也208章 劉宏,你是要坑老子啊359章 一波三折的講學324 請吃飯146章 大馬車333章 武舉豐收、進士風波302章 世事變幻,計謀比不上莽夫082章 追擊393章 實務388章 泡澡163章 穿越衆都是無賴211章 王越和續命丹329章 SSR級的侍衛129章 韓遂和董卓的逆襲116章 孫堅孫文臺064章 明德書院307章 一炸解千愁013章 劉威受傷294章 給你講個故事吧029章 圓周率234章 科考(一)396章 人手又不足了276章 王佐之才404章 去陳留之前422章 蔡邕請辭172章 何進的橄欖枝244 狀元郭嘉、榜眼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