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緬人好戰

“陛下……”李春燁不知道朱由檢又想到哪兒去了。

“候質,新政在北五省試行了這麼長時間,大臣們應該放心了吧?”

“陛下是要將新政推廣到中五省與南五省?”李春燁不太關心新政,他是國防院長,關心的只是軍隊,中五省與南五省的府兵,纔是他關注的重點。

“既然新政運轉流暢,又能給朝廷、百姓帶來好處,自然要在全國推行,”朱由檢已經下定決心了,江南富庶之地,現在繳納的賦稅還不如河北、陝西,無論如何說不過去,他也不怕江南富商反對,大不了強行鎮壓,現在西夷還未大規模東侵,大明有時間清理內政,“朕打算,開年之後,新政就要向南推行,府兵制初步解決。”

“陛下,中五省府兵數量巨大,這些府兵怎麼辦?難道也要移民關外?”

“中五省府兵數量雖然不少,但有江南、浙江、湖廣這些富庶之地,士兵即使失去土地,暫時還不會捱餓,朕只是先行登記,以後再說,”朱由檢的目光有些陰鬱,“朕擔心的倒是南五省的府兵,廣東、福建、雲南的府兵已經整編結束,剩餘的府兵已經不多,必要時可以移民臺灣,但廣西、貴州兩省,到現在都沒有改土歸流,更別說府兵了。”

“陛下是要在南方採取行動了?”

“行動肯定有,但朕現在還沒考慮成熟,待新年過後再說吧。”

李春燁已經記住朱由檢的每一句話,“陛下,南海艦隊可能還有戰爭,國防院應該怎麼支持他們?”

“海上的戰鬥,陸軍幫不上什麼忙,你只要給南海艦隊足夠的糧食和彈藥就行,另外,加快新式艦船的建造。”

“是,陛下。”

“朕憂心的倒是緬甸。”朱由檢少見地皺起眉頭。

“陛下終於要征伐緬甸了?”

“南海艦隊入南洋,只是時間問題,朕必須早做打算,爲他們準備更多的基地。”

“陛下,緬甸也是太祖定下的不徵之國。”

“不徵之國?候質難道忘了,大明與緬甸,已經打了不止一次吧?現在還談不徵之國?”朱由檢估計,明軍徵緬,朝廷反對的聲音不會太強烈,他甚至打算,徵緬之前,不在朝堂討論,“候質能給朕說說緬甸的概況嗎?”

“那老臣就班門弄斧了,”李春燁早就知道朱由檢有徵緬的打算,所以他將緬甸的來龍去脈,弄得一清二楚,“大約五千年前,緬甸的伊洛瓦底江地區就有人居住,但緬族人不是緬甸的土著,這裡最初的土著,是來自爪哇的矮黑人。”

“矮黑人?”朱由檢一愣,難道傳說中的矮黑人真的存在?“矮黑人到底長得什麼樣的?”

“陛下,這只是史料記載,都五千年,誰見過這些矮黑人,再說,緬甸現在早就沒有矮黑人了。”

“那現在的緬甸,是向我們一樣的黃種人嗎?”朱由檢依稀記得,南亞人與漢人差不多,好像眼睛特別大,眉骨特別高。

“是和我們差不多,大約春秋晚期,楚國人莊橋進入雲南,擴地千里,中原王朝和緬甸之間始有交往,並逐漸形成舉世聞名的‘南方絲綢之路’。”

“……”朱由檢沒有說話,示意李春燁繼續說下去,因爲李春燁說到漢人與緬甸的關係,

他隱隱有一絲期待。

“大約兩漢交接的時候,中原地區的哀牢人分爲兩支,沿着瀾滄江南下,一支佔據了真臘,也就是明初所謂的老撾宣慰司,另一支進入暹羅、緬甸,在緬甸境內的,現在成爲孟人,居住在錫當河流域。”

“孟人是從中原遷移過去的?那他們自己承認嗎?”朱由檢沒想到緬甸與大明竟然還有這樣的關係,這正是他要尋找的征伐依據,至於哀牢人,朱由檢選擇性遺忘了,他們根本不是漢人。

“陛下,這都快兩千年了,他們自己恐怕都忘了自己從哪裡來的,”李春燁苦笑着搖頭,“不過,孟人一直與緬人不和,倒是比較親近大明。”

“親近就好。”朱由檢在心中盤算着,一旦征服緬甸,先將孟人歸化過來,“候質,你繼續說,看看還有多少有用的東西。”

“後來,來自青藏高原的藏緬人南遷至緬甸,大約在漢末的時候,緬族人的一支------驃族人南下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建立驃國,以卑謬爲都城。”

“緬族人也是從大明的國土上遷移過去的?那他們應該也是大明的後裔。”朱由檢纔不管他們是不是漢人。

“陛下,緬族人對大明比較仇視,應該不會承認他們是大明的後裔。”

朱由檢心說,只要有征伐的理由就行,管你是誰的後裔,“候質繼續。”

“大唐太和六年(公元832年),驃國被同爲藏緬人的南詔國所滅,驃人四處逃散,逐漸與叫棲一帶的緬人融合,大唐時代的南詔國,陛下應該知道吧?”

“就是那個夾在大唐與吐蕃之間的南詔國?”

“正是這個南詔國。”

“原來他們也是緬人,藏緬人,難怪他們比較親近吐蕃。”

“與驃國並立存在的,孟人在怒江下游的毛淡棉建立直通國,並且興建了白古城,驃國滅亡之後,直通國統治了整個下緬甸。”

“這個直通國,可是鄭和下西洋是的白古王國?”朱由檢多次在大明的典籍中見到白古王國,遇上隨口問了句。

“陛下,這還不是那個白古王國,但應該是他的前身。”

“……”

“大約在北宋初年,定居叫棲一帶的緬人建立了蒲甘王朝,定都蒲甘,大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蒲甘統一緬甸全境,創建了緬甸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蒲甘王朝。”

“緬甸在1044年才建立的統一王朝?”朱由檢在心中默算,比漢人可是晚了三千年。

“蒙元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忽必烈率蒙元騎兵入侵蒲甘王朝,使蒲甘王朝失去獨立性,蒙元元貞四年(公元1297年),蒲甘王朝正式滅亡,蒙元在此設立‘緬中行省’,後來併入雲南行省。”

“什麼,蒙元曾經完整地統治了緬甸?那大明徵緬,還要什麼理由?大明繼承了蒙元的統治,凡是蒙元統治過的地方,理當是大明的土地。”朱由檢狂喜,有這一條就夠了,何必費心找出無數條不充足的理由?

“陛下,蒙元在緬甸的統治,時間並不長,所以緬甸並沒有完全歸化,幾乎就在蒙元滅掉蒲甘王朝的同時,孟人在南方建立白古王朝,定都白古,撣人在北方建立阿瓦王朝,首都阿瓦,此外,緬甸

的土地上,還有東籲、孟養、孟密、阿拉乾等許多小國,南方的白古王朝,就是大明典籍中的那個白古。”

“奧……”

“蒙元的統治結束之後這些國家之間發生了激烈的戰爭,其中最大的白古王朝與阿瓦王朝,爆發了長時間的戰爭,大明典籍上稱爲‘四十年戰爭’,戰爭削弱了這兩個國家的實力。”

“……”

“這兩個國家之間長時間的戰爭,讓國內的人口大量流亡東籲,東籲王朝逐漸強大起來,大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東籲王朝滅掉了白古王朝,並與大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遷都白古,大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東籲王朝滅掉了阿瓦王朝,實現了緬甸歷史上第二次統一。”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東籲王朝是哪一族人所建?”

“陛下,是緬族人,他們佔緬甸人口的大多數,緬人比較好戰,自從東籲王朝建立之後,一直南攻北伐,除了實現緬甸的統一外,還多次進犯暹羅的大城王朝。”

“大城王朝?這是哪兒冒出來的國家?”

“陛下,大城王朝在緬甸的東面,南臨大海,北面是大明的雲南,在大明的典籍中,稱爲暹羅。”

“暹羅?”朱由檢還是不熟悉這個名字,但根據它的地理位置,朱由檢估計是泰國。

“現在這個國家的名字,就是大城王國,陛下,說起來很有趣,建立大城王國的烏通王,還是漢人的後裔。”

“漢人的後裔?那大城王朝與大明還算友好嗎?”

“陛下,大城王朝也屬於太祖定下的十五個不徵之國,大明立國之後,常常朝貢,現在倒是沒有訊息了。”

“嗯,朕知道了,你繼續說。”

“大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東籲王朝的國王莽應龍派了四十萬大軍大舉入侵大城王朝,並且攻佔了他們的都城大城,但東籲的軍隊離開後,大城王朝復國成功,大明嘉靖四十七年(公元1568年),東籲王朝再次大規模入侵大城王朝。”

“候質,這些歷史,年代並不久遠,但不太可信,東籲王朝有多少人口,能組織四十萬大軍嗎?”朱由檢覺得,有時候歷史也會騙人。

“陛下,這東籲王朝,就像是遊牧民族,一旦打起仗來,成年男子幾乎全民皆兵。”

“這樣窮兵黷武,比朕還喜歡打仗,這個國家,還有發展的能力嗎?”朱由檢自嘲地笑笑。

“陛下說得不錯,無休止的戰爭,耗盡了東籲王朝的國力,大明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阿卡族人佔領了東籲王朝的都城白古,東籲王朝被迫遷都阿瓦。”

“這個東籲王朝,還是不滅?”

“沒有,陛下,東籲王朝還死灰復燃了,大明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東籲王阿拉畢隆重新收復了失地,並且趕走了登陸的葡萄牙人,重新統一了緬甸,東籲王朝一直堅持到了現在,但他們與大城王朝依然戰爭不斷,看來雙方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到現在?沒有了?候質怎麼沒說到大明與緬甸的戰爭?”朱由檢不明白,李春燁爲什麼忽略緬甸最重要的一段歷史,難道他是擔心自己也像緬人一樣,窮兵黷武?

(本章完)

第98章 能吃的土豆葉子第139章 爲大金國的士兵賠葬第377章 皇帝召見第189章最後的賭注第18章 老奴多嘴第225章 恐怖的開花彈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第87章 以茶代酒第387章 南徐北王第473章 公然抗稅第246章 皇太極不見了第35章 軍人的使命第76章 兵進潼關第54章 大明的未來(二)作者回來了第403章 東籲的象兵第352章 真的不夠殺第31章 釋放柔情第150章 城南城北第254章 最後的正紅旗第300章 第一個去嶺北省的大明商人第266章 草原上的那達慕第447章 當家作主的人第241章 我們一起殺回家第76章 兵進潼關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第49章 信王妃第271章 迷濛的浴室第207章 被凍了一夜第192章 談判的條件第414章 一頭公牛第200章 邊吃邊談24章 年輕的信王第456章 淨土第295章 貝湖第168章 城頭喋血第336章 巧妙打擊政敵第52章 再會兵部尚書第367章 階下囚第87章 以茶代酒第6章 空歡喜一場第71章 認主 (求收藏 求紅票)第408章 相信的理由第21章 實戰演習第402章 初戰他隆第32章 火速歸營第2章 霧靈山奇遇第120章 東林黨四巨頭第70章 大婚 (求收藏)第143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25章 閹黨與東林黨第205章 草原無風景第171章 漢軍士兵與蒙古士兵第8章 孤獨的皇后第445章 軍人與商人第100章 布哈拉和哈薩克第99章 用糧食購買肥皂第66章 斗酒 (求收藏)第69章 福王朱常洵第460章 叢林法則第281章 皇帝無賴第297章 首領送的女人第69章 福王朱常洵第436章 鄭三保的後人第399章 做漢人,真好!第248章 一頭受驚的小鹿第299章 得到明軍的協助第126章 暖牀第16章 黑衣人首領第422章 主政緬甸第78章 京師豆腐軍第411章 大城王朝的使者第386章 合作的基礎是信任第439章 打古裡的慘狀第63章 不醉不歸新書發佈第336章 巧妙打擊政敵第206章 河邊露營第310章 謠言第143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464章 科學院重地第64章 魏忠賢的煩惱第178章 第一漢奸第306章 駭人聽聞的死刑第218章 大淩河畔第228章 北海艦隊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142章 北城門的變故第130章 高手的歸宿第371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一)第280章 戰馬換種子和農具第300章 第一個去嶺北省的大明商人第472章 新政第297章 首領送的女人第351章 第二條貿易路線第380章 普蒂的重任第286章 三院十部制(下)第66章 斗酒 (求收藏)第29章 朝議第323章 走婚制
第98章 能吃的土豆葉子第139章 爲大金國的士兵賠葬第377章 皇帝召見第189章最後的賭注第18章 老奴多嘴第225章 恐怖的開花彈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第87章 以茶代酒第387章 南徐北王第473章 公然抗稅第246章 皇太極不見了第35章 軍人的使命第76章 兵進潼關第54章 大明的未來(二)作者回來了第403章 東籲的象兵第352章 真的不夠殺第31章 釋放柔情第150章 城南城北第254章 最後的正紅旗第300章 第一個去嶺北省的大明商人第266章 草原上的那達慕第447章 當家作主的人第241章 我們一起殺回家第76章 兵進潼關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第49章 信王妃第271章 迷濛的浴室第207章 被凍了一夜第192章 談判的條件第414章 一頭公牛第200章 邊吃邊談24章 年輕的信王第456章 淨土第295章 貝湖第168章 城頭喋血第336章 巧妙打擊政敵第52章 再會兵部尚書第367章 階下囚第87章 以茶代酒第6章 空歡喜一場第71章 認主 (求收藏 求紅票)第408章 相信的理由第21章 實戰演習第402章 初戰他隆第32章 火速歸營第2章 霧靈山奇遇第120章 東林黨四巨頭第70章 大婚 (求收藏)第143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25章 閹黨與東林黨第205章 草原無風景第171章 漢軍士兵與蒙古士兵第8章 孤獨的皇后第445章 軍人與商人第100章 布哈拉和哈薩克第99章 用糧食購買肥皂第66章 斗酒 (求收藏)第69章 福王朱常洵第460章 叢林法則第281章 皇帝無賴第297章 首領送的女人第69章 福王朱常洵第436章 鄭三保的後人第399章 做漢人,真好!第248章 一頭受驚的小鹿第299章 得到明軍的協助第126章 暖牀第16章 黑衣人首領第422章 主政緬甸第78章 京師豆腐軍第411章 大城王朝的使者第386章 合作的基礎是信任第439章 打古裡的慘狀第63章 不醉不歸新書發佈第336章 巧妙打擊政敵第206章 河邊露營第310章 謠言第143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464章 科學院重地第64章 魏忠賢的煩惱第178章 第一漢奸第306章 駭人聽聞的死刑第218章 大淩河畔第228章 北海艦隊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142章 北城門的變故第130章 高手的歸宿第371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一)第280章 戰馬換種子和農具第300章 第一個去嶺北省的大明商人第472章 新政第297章 首領送的女人第351章 第二條貿易路線第380章 普蒂的重任第286章 三院十部制(下)第66章 斗酒 (求收藏)第29章 朝議第323章 走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