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鄭語

史伯爲桓公論興衰

桓公爲司徒,甚得周衆與東土之人,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餘懼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

史伯對曰:“王室將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北有衛、燕、狄、鮮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東有齊、魯、曹、宋、滕、薛、鄒、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蠻、荊、戎、狄之人也。非親則頑,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是其子男之國,虢、鄶爲大,虢叔恃勢;鄶仲恃險,是皆有驕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貪冒。君若以周難之故,寄與賄焉,不敢不許。周亂而弊,是驕而貪,必將背君,君若以成周之衆,奉辭伐罪,無不克矣。若克二邑,鄔、弊、補、舟、依、黑柔、歷、華,君之土也。若前華後河,右洛左濟,主艹不、馬鬼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公曰:“南方不可乎?”對曰:“夫荊子熊嚴生子四人:伯霜、仲雪、叔熊、季糹川。叔熊逃難於濮而蠻,季糹川是立,氏將起之,禍又不克。是天啓之心也,又甚聰明和協,蓋其先王。臣聞之,天之所啓,十世不替。夫其子孫必光啓土,不可逼也。且重、黎之後也,夫黎爲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嘗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聽協風,以成樂物生者也。夏禹能單平水土,以品處庶類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於百姓者也。周棄能播殖百穀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後皆爲王公侯伯。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後八姓於周,未有侯伯。佐制物於前代者,昆吾爲夏伯矣,大彭、豕韋爲商伯矣。當週未有。己姓昆吾、蘇、顧、溫董,董姓夷、豢龍,則夏滅之矣。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禿姓舟人,則周滅之矣。女雲姓鄔、鄶、路、逼陽,曹姓鄒、莒,皆爲採衛,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數也,而又無令聞,必不興矣。斟姓無後。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羋姓越,不足命也。蠻羋蠻矣,唯荊實有昭德,若周衰,其必興矣。姜、嬴,荊羋,實與諸姬代相干也。姜,伯夷之後也;嬴,伯翳之後也。伯夷能禮於神以佐堯者也,伯翳能議百物以佐舜者也。其後皆不失祀而未有興者,周衰其將至矣。”

公曰:“謝西之九州,何如?”對曰:“其民沓貪而忍,不可因也。唯謝、郟之間,其冢君侈驕,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及周德;若更君而周訓之,是易取也,且可長用也。”

公曰:“周其弊乎?”對曰:“殆於必弊者也。《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今王棄高明昭顯,而好讒慝暗味;惡角犀豐盈,而近頑童窮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調口,剛四支以衛體,和六律以聰耳,正七體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紀以立純德,合十數以訓百體。出千品,具萬方,計億事,材兆物,收經入,行女亥極。故王者居九田亥之田,收經入以食兆民,周訓而能用之,和樂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於是乎先王聘後於異姓,求財於有方,擇臣取諫工而講以多物,務和同也。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王將棄是類也而與專刂同。天奪之明,欲無弊,得乎?”

“夫虢石父,讒諂巧從之人也,而立以爲卿士,與專刂同也”棄聘後而立內妾,好窮固也;侏儒戚施,實御在側,近頑童也;周法不昭,而婦言是行,用讒慝也;不建立卿士,而妖試幸措,行闇昧也。是物也,不可以久。且宣王之時有童謠曰:弧箕服,實亡周國。’於是宣王聞之,有夫婦鬻是器者,王使執而戮之。府之小妾生女而非王子也,懼而棄之。此人也,收以奔褒。天之命此久矣,其又何可爲乎?《訓語》有之曰:‘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爲二龍,以同於王庭,而言曰:“餘,褒之二君也。”夏後卜殺之,與去之,與止之,莫吉。卜請其而藏之,吉。乃布幣焉,而策告之,龍亡而在,櫝而藏之,傳郊之。’及殷周,莫之發也。

及厲王之末,發而觀之,流於庭,不可除也。王使婦人不幃而噪之,化爲玄黿,以入於王府。府之童妾未既而遭之,既笄而孕,當宣王時而生。不夫而育,故懼而棄之。爲弧服者方戮在路,夫婦哀其夜號也,而取之以逸,逃於褒。褒人褒女句有獄,而以爲入於王,王遂置之,而嬖是女也,使至於爲後,而生伯服。天之生此久矣,其爲毒也大矣,將使候淫德而加之焉。毒之酋臘者,其殺也滋速。申、繒、西戎方強,王室方騷,將以縱慾,不亦難乎?王欲殺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若伐申,而繒與西戎會以伐周,周不守矣!繒與西戎方將德申,申、呂方強,其阝奧愛太子亦必可知也,王師若在,其救之亦必然矣。王心怒矣,虢公從矣,凡周存亡,不三稔矣!君若欲避其難,其速規所矣,時至而求用,恐無及也!”

公曰:“若周衰,諸姬其孰興?”對曰:“臣聞之:武實昭文之功,文之祚盡,武其嗣乎!武王之子,應、韓不在,其在晉乎!距險而鄰於小,若加之以德,可以大啓。”公曰:“姜、嬴其孰興?”對曰:“夫國大而有德者近興,秦仲、齊侯,姜、嬴之俊也,且大,其將興乎?”

公說,乃東寄帑與賄,虢、鄶受之,十邑皆有寄地。

平王之末秦晉文楚代興

幽王八年而桓公爲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騷,十一年而斃,及平王之末,而秦、晉、齊、楚代興,秦景、襄於是乎取周土,晉文侯於是乎定天子,齊莊、僖於是乎小伯,楚分蟲冒於是乎始啓濮。

第15章 晉語九第8章 晉語二第6章 齊語第1章 周語上 (1)第16章 鄭語第11章 晉語五第3章 周語下 (1)第2章 周語中 (2)第19章 吳語 (2)第5章 魯語下第17章 楚語上第13章 晉語七第12章 晉語六第13章 晉語七第19章 吳語 (1)第15章 晉語九第10章 晉語四 (1)第9章 晉語三第20章 越語上第16章 鄭語第6章 齊語第5章 魯語下第7章 晉語一第2章 周語中 (1)第11章 晉語五第10章 晉語四 (1)第3章 周語下 (1)第4章 魯語上第16章 鄭語第10章 晉語四 (2)第13章 晉語七第13章 晉語七第20章 越語上第3章 周語下 (1)第14章 晉語八 (1)第13章 晉語七第19章 吳語 (2)第3章 周語下 (2)第2章 周語中 (2)第10章 晉語四 (1)第9章 晉語三第19章 吳語 (1)第11章 晉語五第14章 晉語八 (1)第15章 晉語九第13章 晉語七第2章 周語中 (1)第19章 吳語 (1)第14章 晉語八 (2)第2章 周語中 (1)第8章 晉語二第9章 晉語三第10章 晉語四 (2)第14章 晉語八 (2)第1章 周語上 (1)第13章 晉語七第4章 魯語上第5章 魯語下第18章 楚語下第19章 吳語 (1)第8章 晉語二第17章 楚語上第11章 晉語五第20章 越語上第1章 周語上 (2)前言第1章 周語上 (1)第9章 晉語三第7章 晉語一第13章 晉語七第19章 吳語 (2)第8章 晉語二第19章 吳語 (2)第15章 晉語九第17章 楚語上第15章 晉語九第4章 魯語上第5章 魯語下第8章 晉語二第20章 越語上第6章 齊語第13章 晉語七第19章 吳語 (1)第18章 楚語下第2章 周語中 (2)第19章 吳語 (1)前言第16章 鄭語第1章 周語上 (1)第14章 晉語八 (2)第10章 晉語四 (1)第1章 周語上 (1)第13章 晉語七第9章 晉語三第12章 晉語六第1章 周語上 (2)第3章 周語下 (1)
第15章 晉語九第8章 晉語二第6章 齊語第1章 周語上 (1)第16章 鄭語第11章 晉語五第3章 周語下 (1)第2章 周語中 (2)第19章 吳語 (2)第5章 魯語下第17章 楚語上第13章 晉語七第12章 晉語六第13章 晉語七第19章 吳語 (1)第15章 晉語九第10章 晉語四 (1)第9章 晉語三第20章 越語上第16章 鄭語第6章 齊語第5章 魯語下第7章 晉語一第2章 周語中 (1)第11章 晉語五第10章 晉語四 (1)第3章 周語下 (1)第4章 魯語上第16章 鄭語第10章 晉語四 (2)第13章 晉語七第13章 晉語七第20章 越語上第3章 周語下 (1)第14章 晉語八 (1)第13章 晉語七第19章 吳語 (2)第3章 周語下 (2)第2章 周語中 (2)第10章 晉語四 (1)第9章 晉語三第19章 吳語 (1)第11章 晉語五第14章 晉語八 (1)第15章 晉語九第13章 晉語七第2章 周語中 (1)第19章 吳語 (1)第14章 晉語八 (2)第2章 周語中 (1)第8章 晉語二第9章 晉語三第10章 晉語四 (2)第14章 晉語八 (2)第1章 周語上 (1)第13章 晉語七第4章 魯語上第5章 魯語下第18章 楚語下第19章 吳語 (1)第8章 晉語二第17章 楚語上第11章 晉語五第20章 越語上第1章 周語上 (2)前言第1章 周語上 (1)第9章 晉語三第7章 晉語一第13章 晉語七第19章 吳語 (2)第8章 晉語二第19章 吳語 (2)第15章 晉語九第17章 楚語上第15章 晉語九第4章 魯語上第5章 魯語下第8章 晉語二第20章 越語上第6章 齊語第13章 晉語七第19章 吳語 (1)第18章 楚語下第2章 周語中 (2)第19章 吳語 (1)前言第16章 鄭語第1章 周語上 (1)第14章 晉語八 (2)第10章 晉語四 (1)第1章 周語上 (1)第13章 晉語七第9章 晉語三第12章 晉語六第1章 周語上 (2)第3章 周語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