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同盟集團

牧浩洋回來的時候,外交部正在處理各國提出的請求。

嚴格說來,這件事與牧浩洋沒有什麼關係,杜小蕾卻把他叫了過去。

“外長,你用不着爲此徵求我的意見吧?”

“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杜小蕾把一份簡報遞給牧浩洋,說道,“到今天爲止,已有一百七十多個國家提出請求,希望我們能夠轉讓技術。如果僅僅是農業技術,那是造福全人類的好事,我們肯定很樂意轉讓給其他國家。問題是,這不僅僅是農業技術,還包括了我們在可控聚變領域的最新成果。根據情報機構提供的資料,我們在該領域至少領先美國五年,領先歐洲十年。”

牧浩洋皺起眉頭,翻開了文件。

“更重要的是,該技術不僅僅能夠用在農業領域,還能用在軍事、工業、宇航等衆多戰略領域。”

“也就是說,我們不可能轉讓該技術。”

杜小蕾點了點頭,說道:“元首的意思很明確,不管什麼理由,至少在十年之內,我們不能轉讓可控聚變技術。”

“這不就得了?”牧浩洋笑了笑,說道,“大不了,向其他國家提供糧食,順帶還能賺上一筆。”

“沒這麼簡單。”

“是嗎?”

“提供糧食是肯定的,只要農業工廠順利運轉,明年我們至少能輸出一億噸糧食,滿足所有盟國的需求。”杜小蕾又把一份文件交給了牧浩洋,說道,“這是我們做的調查,我們的八個盟國與四個準盟國,以及日本佔領區,明年的糧食缺口大約爲一億一千萬噸,而我們最多能輸出一億四千萬噸。”

“還有節餘。”

“當然,這是繼續進行糧食管制的結果。如果取消管制,節餘量在一億噸左右。”

“好吧,你的意思是什麼?”

杜小蕾笑了笑,說道:“這只是二零三七年,而根據科學家預測,局部地區氣候變化不會減弱,而會加劇。也許在未來十年之內,氣候災害都是最大的問題,而我們的糧食增產速度趕不上其他國家的減產速度。預計在二零三八年,僅我們的盟國就存在近三億噸的糧食缺口,而我們最多隻能輸出兩億噸。”

“兩億噸?”

“名義上,我們的農業工廠在二零三八年能增產兩億噸,但是我們的傳統農業在二零三八年至少要減產一億噸。更重要的是,拯救行動在明年就將結束,我們不可能一直讓國家處於管制狀態。放開糧食管制之後,社會消耗量將大幅度增加,因此在二零三八年,能否輸出兩億噸糧食都是個問題。”

“那就多建幾座農業工廠。”

“這已經是極限了,關鍵不是農業工廠,而是聚變核電站的建設速度跟不上。”

“這……”

“我已經向元首提到,應該幫助一些盟國掌握可控聚變技術,至少是利用盟國的力量來建設聚變核電站。”

牧浩洋的眉頭跳了幾下,顯得非常驚訝。

wωω.тт kдn.c○ “準確的說,是在我們的幫助下,讓一些盟國建設聚變核電站,並不轉讓技術。因爲電站的建設週期在五年以上,趕不上糧食減產的速度,所以必須找到一個可行的辦法,解決未來五年的糧食問題。”

“什麼辦法?”

“以合作的方式,讓盟國提供資金,首先加快我們的聚變核電站建設工程,爭取把農業工廠的產量提高一倍以上,並且以提供電力的方式,幫助部分盟國自行生產糧食,共同渡過難關。”

“這與軍方有什麼關係?”

“這是戰略計劃,自然與軍方有關係。”杜小蕾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雖然在實際操作中沒有軍方的事,元首與總理都認爲,應該以經濟合作的方式,即全面整合各個盟國的經濟體系,建立以我國爲核心的經濟圈,建立共同經濟體,來加強與盟國的關係,獲得來自盟國的資源,並且爲盟國提供足夠多的電能,但是這種經濟層面上的融合,必須建立在更加牢靠的政治軍事同盟基礎之上,特別是安全保障基礎之上。顯然,只要說到安全,肯定與軍方有關。”

牧浩洋嘆了口氣,說道:“要我做些什麼?”

“以軍方代表的身份,向巴基斯坦、朝鮮、越南、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緬甸與孟加拉國提出戰略安全保障方案,增強軍事合作與交流,然後我會親自出面,在外交層面上對這些國家做思想工作。一切順利的話,元首將在八月底訪問這些國家,正式提出建立以共同安全爲基礎的戰略聯盟體系。”

“八月底?”

“時間非常緊張,所以你得儘快展開行動。”

“外長,我連思想準備都沒做好呢。”

“一年前,誰能想到我們能已如此高的效率工作呢?”杜小蕾笑了笑,說道,“有需要的話,我給你安排一架外交專機。”

“怎麼說,也得給我一些時間做準備吧。”

“行,兩天夠了吧?”

牧浩洋一愣,有點不敢相信的看着杜小蕾。

“這是外交部的方案,你拿去看看,肯定有幫助。”杜小蕾拿出第三份文件,“下午或者明天去找元首談談,然後就去伊斯蘭堡。你與巴基斯坦高層的關係非常不錯,而且巴基斯坦是最可靠的盟友,所以你首先訪問巴基斯坦。與巴基斯坦談成了,等於做了示範,對後面的談判肯定有幫助。”

“如果談不成呢?”

“必須談成,沒有如果。”

牧浩洋長出口氣,說道:“行,我盡力而爲。”

“將軍,你必須盡力而爲,也必須成功,沒有第二種選擇。”

牧浩洋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第二天上午,他去了元首府,跟黎平寇談了這件事。與杜小蕾說的一樣,黎平寇把糧食危機當成了擴大戰略影響力的機會,而且當成了建立戰略同盟組織的基礎,這也是中國成爲全球大國的關鍵一步。

六月二十九日,牧浩洋乘坐外交專機飛赴伊斯蘭堡。

相對而言,巴基斯坦的情況還不算嚴峻。一是巴基斯坦受到的影響不是很大,南部印度河三角洲地區沒有出現嚴重自然災害,糧食減產率不到百分之十。二是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程度在南亞穩居第一,有足夠的資本在國際市場上購買糧食。三是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關係最爲密切,得到了中國的援助。四是巴基斯坦參與了拯救行動,是主要成員國之一,通過參與拯救行動,在全球氣象事務組織中獲得了糧食配額,即由十五個成員國成立的糧食組織爲參與拯救行動的主要國家提供糧食支援,確保參與國能夠調動足夠的工業力量,完成“天使”飛機的生產任務。

只是,這種局面肯定無法長久維持下去。

別的不說,拯救行動結束之後,巴基斯坦每年獲得的糧食配額將銳減一千五百萬噸。雖然與銷量比起來,根本算不了什麼,但是誰也無法保證在接下來的幾年之內,印度河三角洲地區的氣候不會出現劇烈變化。

首先與巴基斯坦合作,也與巴基斯坦的工業基礎有關。

在八個盟國中,巴基斯坦的工業實力穩居第一,技術實力僅次於馬來西亞,有建設聚變核電站與農業工廠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有足夠多的技術工人,能夠在生產分工中做出重大貢獻。

與杜小蕾說的一樣,要想拉攏巴基斯坦,首先就要提高安全保障。

牧浩洋去伊斯蘭堡,就是讓巴基斯坦領導人相信,中國肯定會提供、也有能力提供安全保障。

以牧浩洋的影響力,他的話有足夠強的說服力。

僅在伊斯蘭堡呆了三天,牧浩洋就說服了巴基斯坦領導人,或者說讓巴基斯坦領導人相信了他做出的承諾。

接下來要做的,就與牧浩洋沒有多大關係了。

按照黎平寇的安排,在牧浩洋之後,將由杜小蕾訪問伊斯蘭堡,向巴基斯坦提出完整的聯盟方案,包括在外交、經濟、貿易、科技、文化等領域的深度合作,以及合作能夠給巴基斯坦帶來的好處。

對中國來說這是機會,對巴基斯坦來說也是機會。

有了牧浩洋做的鋪墊,杜小蕾的伊斯蘭堡之行取得了重大成功。

當然,巴基斯坦當局最看重的依然是安全保障。

雖然經過第一次印度洋戰爭,印度一蹶不振,巴基斯坦的安全局勢大爲改觀,但是潛在威脅依然嚴重,特別是在中日戰爭之前,印度的發展速度非常快,而且在國土面積、人口數量、自然資源等各方面都遠遠超過巴基斯坦。假以時日,印度肯定能再度成爲南亞地區的頭號強國。對巴基斯坦來說,印度再次崛起將是不可逆轉的,因此把安全放在首位,仍然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政策。

有了安全保障,其他的都好說。

換個角度看,如果中國肯對巴基斯坦承擔安全義務,那麼在經濟等領域,自然會與巴基斯坦進行廣泛合作。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沒有經濟利益驅使,中國也沒有理由對巴基斯坦做出安全承諾。

當然,巴基斯坦只是個開始。

在這個國際局勢大變化的年代,對任何沒有能力成爲全球大國的國家來說,選擇陣營都是最根本的國家戰略。

第49章 果斷反擊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72章 愛國商人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2章 厚積薄發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17章 運氣不錯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54章 突然襲擊第297章 警戒圈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7章 不測風雲第26章 重拳出擊第50章 沉默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109章 未來第127章 改進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1章 關鍵人物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94章 J-20突擊第89章 輪番轟炸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52章 順手拈來第55章 毅然決絕第48章 外派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32章 迫在眉睫第12章 漸行漸遠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269章 按計劃轟炸第3章 演習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5章 宣戰第112章 和平第1章 關鍵人物第2章 厚積薄發第88章 奢望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2章 厚積薄發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5章 奮起一戰第86章 戰術偵察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71章 任人唯才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248章 災難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59章 猶豫不決第18章 坦克戰第47章 前哨第7章 不測風雲第141章 入朝第21章 一鍋端第1章 海軍強國第65章 明智之舉第14章 宣戰第96章 部署到位第43章 傳奇人物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35章 奔赴前線第33章 超級航母第15章 風頭正勁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76章 樂觀派第38章 勞動力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43章 根源第16章 陰差陽錯第28章 屈服第1章 收假第62章 戰術反擊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15章 轟炸任務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22章 備用計劃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65章 完勝之途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27章 雷暴第59章 猶豫不決
第49章 果斷反擊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72章 愛國商人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2章 厚積薄發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17章 運氣不錯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54章 突然襲擊第297章 警戒圈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7章 不測風雲第26章 重拳出擊第50章 沉默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109章 未來第127章 改進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1章 關鍵人物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94章 J-20突擊第89章 輪番轟炸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52章 順手拈來第55章 毅然決絕第48章 外派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32章 迫在眉睫第12章 漸行漸遠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269章 按計劃轟炸第3章 演習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5章 宣戰第112章 和平第1章 關鍵人物第2章 厚積薄發第88章 奢望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2章 厚積薄發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5章 奮起一戰第86章 戰術偵察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71章 任人唯才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248章 災難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59章 猶豫不決第18章 坦克戰第47章 前哨第7章 不測風雲第141章 入朝第21章 一鍋端第1章 海軍強國第65章 明智之舉第14章 宣戰第96章 部署到位第43章 傳奇人物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35章 奔赴前線第33章 超級航母第15章 風頭正勁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76章 樂觀派第38章 勞動力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43章 根源第16章 陰差陽錯第28章 屈服第1章 收假第62章 戰術反擊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15章 轟炸任務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22章 備用計劃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65章 完勝之途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27章 雷暴第59章 猶豫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