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倉促逆轉

“可是,公子雍一行已在歸途——”依照之前收到的書信推斷,秦國軍隊護送晉國使團,應該已經在返回絳都的路上。

這是趙盾最後的掙扎。深深的無力感席捲他,周遭強大的氣流令他瑟縮。這些氣流匯成一股力量,將他制服,不得不屈服。

趙盾的退縮讓在座五位很滿意,他們面露喜色。只要再加把力,國君人選就不再是趙盾屬意的公子雍,而是公子夷皋。一旦公子夷皋繼位,他們算是有功之臣。未來晉國的政治舞臺上,他們勢必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多分一杯羹。

“既是趙將軍邀請秦國幫忙護送公子雍回國,趙將軍也可再修書一封,說明晉國現今的情勢,婉言將之謝絕。至於秦國爲此的花費,饋贈布帛財物補償就是。”先都是個直腸子,考慮問題直來直去。在他看來,收回決定便是,沒有什麼大不了。

“如果我國已經決定要遵循先君遺願,恐怕也只能向秦國言明。就算得罪,只能日後補償了。”荀林父說道。話雖如此,可是荀林父隱約感覺,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晉獻公時期,秦國與晉國結爲秦晉之好。之後秦國又扶持惠公、文公回國執政,兩國的友誼可說是淵源長久。即便如此,文公去世,秦國馬上打起了鄭國的主意。被晉國打敗之後,又屢次來挑事。雖未佔到什麼大便宜,從此兩國卻摩擦不斷,芥蒂頗深。

秦君過世,兩國均立新君,正是重啓兩國外事新篇章的絕好時機。秦國將公子雍送回晉國,秦晉兩國就能重拾舊好,這是修復兩國關係千載難逢的機會。既是晉國發起邀請在先,現在出爾反爾,定會惹怒秦國。怎麼看都是晉國主動生事,戲耍了秦國。日後定會糾擾不斷,麻煩不止。

“形勢已經刻不容。一定要速速告知秦國,才能將兩國的摩擦減到最低。”箕鄭父的看法與荀林父不謀而合。

秦國一直想東進,因爲晉國屢屢受挫。他們冒着背信棄義的風險,趁着晉國國喪也要出征鄭國。後又幾次三番要衝破晉國的防線。雖未得手,但是他們一直賊心不改。

此時新君繼位,政治上仍然稚嫩,恐怕也期待能與晉國有個良好的開端。否則,斷不會如此爽快的應承,要將公子雍護送回國。

由此看出,秦國是充滿誠意的想要與晉國結爲友好鄰邦。如果晉國喊停,秦國新君的臉往哪兒擱?他還未及展示自己的執政能力,便遭遇這一瓢冷水,換作是誰,都是大大的怨恨。日後定要兵戎相見,討回公道。

荀林父和箕鄭父的心思,部分與趙盾不謀而合。他們想到的,趙盾也想到了,甚至想得更深。此次是趙盾一力主張迎立公子雍,除了公子雍的出身、性格、才德之外,還考慮到公子雍背後的秦國。

秦國是西陲大國,與晉國又是鄰國。只要與秦相安無事,西線便無虞。晉國可繼續中原的霸業,全無後顧之憂。

中原爭霸,只需防備反覆無常的楚國一國而已。以晉國目前的實力來說,一心對付南方的楚國,絕對綽綽有餘。只要西面的秦國不發難,一切都好說。

當初趙盾寫給秦國國君的信,可說是發自肺腑,誠懇之極。信中釋放出晉國與秦重新交好,彼此信任的強烈意願。現在要他親自推翻自己的承諾,他要如何開口?

他榮登中軍元帥和執政首席之後,最重大的內政決策就是迎立新君,第一個外事決定便是與秦國恢復睦鄰友好關係。如今,這兩個最重要的決定,同時被推翻,他的聲勢威望必會大打折扣。

對內,改弦易撤,遵從先君遺囑,讓公子夷皋繼位。他在晉國的威望還可挽回一二,權威一如從前。畢竟新君年幼,事事都要聽命於他。晉國上下大小決策必是出自他之手,他可任意施展他的政治抱負,不受影響。

對外,推翻之前的決定,一定會惹怒秦國。不管是現在書信給到對方,或是對方來到晉國之後再說明原委。在秦國眼裡,他都是出爾反爾的小人,晉國也連帶成爲背信棄義的國家。再多的補償,顯然都無濟於事。

兩國本就諸多宿怨,再經此次,更是變本加厲。雙方都是新君繼位。晉國國君年幼就罷了,秦國國君可是正值壯年,一心要向父親看齊,誓要做一番比父親聲勢更大的事業。

秦君滿懷希望。如果被人揹棄,無論是出於維護自己的執政權威,或是要對權貴利益交待,一定會給晉國狠狠的還擊。日後,面臨秦國的打擊時,所有的矛頭便會指向趙盾。正是因爲他,才把秦國這隻狼引來了,他責無旁貸。

當初他與狐射姑都不贊成公子夷皋繼位,只是心儀的人選不同而已。後來他佔上風。可是也因此,朝野上下認定,是他一人極力主張扶立公子雍,與狐射姑無關。所有的指責都會集於他一身。

如今爲形勢所逼,要平息國內衆怒,不得不改回公子夷皋。前後兩次變動,捫心自問,他都是出於大局考慮,盡力在做最負責任的決定。

可是有誰會深究他的美好初衷?尤其是無端招惹秦國,沒人會同情他。所有人都認定禍因他而起,包括在座的這五人在內。說不定將來,等秦國發動戰爭之時,就是他被這五人合圍,被罷黜之日。

他不能讓他們如願。新君未立,他還有滿腔抱負未及施展,他不甘心。他要贏到最後,而不是成爲弱肉被強食。

“此時再通知秦國已經遲了,得罪秦國已是在所難免。將來秦國依此報復,如何是好?背信棄義的責任由誰來擔?”在座的明白人,只讓他跟秦國說明原委,不說秦國報復如何處置,就是要將燙手山竽扔給他。趙盾乾脆把話題挑明。他倒要看看,他們如何迴應。

想不到趙盾如此直接。五人面面相覷,不敢作聲。現在勸趙盾改立公子夷皋的是他們。之所以如此,無非是爲了將來多攫取點政治上的好處。至於得罪秦國的後果,那是明擺着與他們無關的。和秦國接觸的是趙盾,他們可是毫無牽扯,置身事外。

五人都不說話,趙盾暗暗冷笑。

好啊,只想沾扶立幼君的光,卻不想跟秦國的報復扯上半點關係。對外還可宣稱自己伸張正義,據理力爭,終於保住君主的地位。順便將我說得霸道跋扈,剛愎自用。幸得你五人力挽狂瀾,才把晉國基業扶正。

這個算盤打得好精明!可以想象,一旦走出這個門,五人必定第一時間去到公子夷皋面前邀功。第二天,朝野上下甚至市集閭巷對此事的評價定是這般說辭。這些說辭,勢必會激化晉與秦的矛盾,秦國的報復只會更激烈。而他趙盾更是罪孽深重,無從遁逃。

形勢已經站在他們一邊。穆嬴尋死覓活,逼得他不得不推翻之前的決定。如此一來,這個背信棄義的鍋,鐵定是讓他來背。這個鍋一背上,就是永無翻身之日。一想到此,趙盾立馬否決。要擔如此重大責任,一定要把五人一起拉上才行。

“之所以要迎立公子雍,考慮之一,便是秦與我國相鄰,兩國交好,我國便可安心內政,鞏固霸業。迎回公子雍,秦國就是晉國的貴客。如果不接受公子雍,秦國則成了敵人。對付敵人,先下手爲強。否則,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後患無窮。各位以爲如何?”趙盾說道。

趙盾想,一不做二不休。與其等日後秦軍打來,晉國陷入被動,少不了罵名,還不如趁此機會將秦軍打個措手不及。我方有此勝仗在手,就算日後對方報復,也算打個平手,對國內也有交待。

趙盾話音剛落,五人大驚失色。拒絕秦人已是得罪,對方誠心誠意派出護衛儀仗,將你新君護送回國。不感激就罷了,還要倒打一耙,是何道理?說出去,晉國不僅失信在先,還偷襲盟友。將來如何立於諸侯之林?趙盾是不是瘋了?

“各位一定在想,趙盾是個反覆無常的奸詐小人,令人齒冷,對吧?”趙盾一點也不意外旁人如此想。換作一年前的他,也定會對此做法不屑一顧,甚至不想與此類人成爲同僚。

可是如今,坐到決策者的位置,他才發現,處處身不由己。

他從未心懷惡意,卻被逼得利劍出鞘。他不想濫用刀鋒,卻在體會到快意恩仇之後,深陷泥淖。爲了達成目的,他不擇手段。似乎有無形的力量在身後吶喊煽動,必須誓死守住這來之不易的權威。爲此,拋棄他從前奉若圭臬的信條和底線也在所不惜。

就在他內心達成一致,將想法脫口而出時,他在心底安慰自己——他是被逼的,並非主動自願的出此下策。他拒絕去探究背後深層次的緣由,他甚至不再顧念外人如何看待他和他的決定。他高高在上,目光凜冽。從前那個眼神閃亮、心地純淨的少年,一步步滑入深淵,消逝不顧。

五人不吭聲,趙盾繼續道:“如果各位想做忠臣,又想甩脫得罪秦國的責任,恐怕事難兩全。”他乾脆把事情點明,逼五位表明心跡。

如果支持出戰,便是衆人合議,達成一致。大家並肩作戰,不能說是趙盾一人所爲;如果現在就否定,那麼,不得罪秦國,維持原意,任穆嬴尋死覓活。如此一來,五人就算空手而歸。不惹壞事,好事也沒攤上。

趙盾所說,字字入耳。五人的如意算盤被拆穿,是進是退總要有個說法。

如果進,反正執政的還是趙盾,他們不過是依令行事。儘管可能要分擔得罪秦國的責任,可是他們不在中軍元帥的位置,不是最高決策者,責任不是最大。

如果退,今天磨破嘴皮所說,全是浮雲,白費功夫。計劃落空,未免失意。思來想去,必須做個抉擇的話,立公子夷皋,偷襲秦軍最符合他們的利益。

“扶立公子夷皋,剩下一切全憑元帥作主。”箕鄭父代表五人說出答案。

既然達成共識,有些事情必須先釐清。

首先,扶立公子夷皋之事暫時保密。派人將穆嬴和公子夷皋分開,分別專人看管,以免再生事端;其次,組織人馬,即刻開赴秦國邊境,爭取儘早攔截到大軍,給予他們致命一擊。

秦國都城——雍城。

新任國君秦康公,爲其父舉行了莊嚴盛大的葬禮之後,順利繼承大位。

繼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晉國的新君公子雍回國。這對他和秦國來說,都是大事。

於秦國而言,這些年與鄰國晉國衝突不斷,又沒討到便宜。本來雙嬴的“秦晉之好”棄置一旁不算,兩國還漸行漸遠。秦國開闢南面進展順利,國勢隆盛。中原之行屢屢受阻,只能暫時擱置。既然如此,如果有機會改善與晉國的關係,秦康公希望從他開始。

晉國未來新君公子雍,寬厚仁義。在秦國任職的這些日子,獨當一面,知人善任。與同僚相處融洽,人品才幹都爲人稱讚。最重要的是,待他回到晉國,勢必會感恩在秦國受到的禮遇,主動與秦國親近。未來,兩國恢復友好簡直是水到渠成。

“秦晉之好”時期,晉文公的姐姐嫁給秦穆公,生下秦康公。所以,秦康公稱文公爲舅舅。公子雍是文公的兒子,兩人就是表兄弟。這層關係,可謂親密至極。

十六年前,舅舅要離開秦國回晉國,父親派軍隊護送舅舅,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現在,自己登上大位,又要派人護送表弟回晉國繼位,歷史何其相似!

後來聽說,舅舅回到晉國,呂、郤二人放火燒宮室,舅舅差點就葬身火海,情況可說是十分危急。他想,應該是當時父親派給舅舅的軍士不夠多,不足以威懾晉國國內的反對勢力,所以才差點釀成大禍。此次,一定要讓表弟風風光光的回國繼位,讓那些反對勢力好好看看,這位新君背後可是有強大的秦國做後援的。

想到要護送表弟公子雍回國,秦康公不由得熱血澎湃。一個嶄新的秦晉格局即將拉開序幕,他激動不已。這是他繼位後的第一件重大外事。他要派出比當年護送舅舅更強大、更精銳的兵士,將公子雍及其晉國使團平安盛大的護送回晉國。

日後,晉國必定感激秦國,邀請秦國聘問。到時,他要去絳都,表兄弟再見時,兩人都已是兩個大國的國君。這個畫面,真是令人嚮往。兩國交好,一定會比以前更密切更融洽。還有什麼比擁有一個強大友好的鄰國更令人開懷?

不斷勾畫秦晉兩國未來友好藍圖的秦康公,立馬叫來幾員大將,請他們多調派人手。原計劃的兩隊人馬,擴大到三隊。擴大的一隊,挑選軍中身強力壯的勇士充任。並且吩咐,護送隊伍出行,務必儀仗盛大,陣容整齊。所到之處,不犯平民毫釐。

行軍過程要不疾不徐,保持好隊列,休整充足。務要將氣勢飽滿的威武之師形象帶入晉國,不得有絲毫懈怠。另外,還要多帶財物珠寶,錦衣文繡,當是秦國送給晉國新君的賀禮。既然護送的是晉國國君,出行儀式一定要講究。對晉國使團,一路要照顧周到。

總之,晉國是秦國的親密友好鄰邦。秦國一定要以招待友邦的最高規格和儀式,將公子雍一行安全送達,全程要盡心盡力。

秦康公三令五申,多次檢查,反覆比較終於定案之後,護送公子雍和晉國使團的隊伍這纔出發。軍士儀容整齊,公子雍也被裝扮得精神奕奕,衣冠簇新。晉國使團停留秦國多日,終於踏上歸程。又得秦國國君厚賞,個個喜笑顏開。一行人滿載着秦康公的和平友好心願,浩浩蕩蕩的開赴晉國。氣氛輕鬆歡樂,充滿希望和憧憬。

第84章 蓄勢待發(2)第22章 對手對策第4章 赴宴不歸(4)第188章 伐庸遇挫(2)第122章 重置六卿(4)第19章 落日餘暉(3)第201章 收禮休戰(3)第7章 父子溫情(3)第11章 人間芳菲盡第213章 葬馬風波(3)第1章 新國新家(1)第144章 議定新策(2)第1章 陰霾醞釀第178章 不問政事(4)第63章 家事國事(1)第243章 有人觸槐(1)第5章 尋人一日(1)第19章 謀劃革新第177章 不問政事(3)第180章 勸諫成功(2)第36章 似有轉機第183章 是戰是退(1)第85章 蓄勢待發(3)第29章 有案要查第9章 喜得貴子第12章 尋人二日(4)第90章 全線落敗(4)第59章 登堂審案(1)第235章 小人點火(1)第10章 新君作爲(2)第171章 內亂平息(1)第149章 逃亡秦國(3)第169章 新城會盟(3)第23章 重見天日(3)第2章 赴宴不歸(2)第6章 出使秦國第16章 尋人三日(4)第111章 陰謀敗露(1)第9章 尋人二日(1)第186章 是戰是退(4)第87章 全線落敗(1)第34章 友誼建立第21章 重見天日(1)第82章 遊玩結怨(4)第90章 全線落敗(4)第226章 斐林之役(4)第182章 勸諫成功(4)第229章 臾駢叮囑(3)第112章 陰謀敗露(2)第225章 斐林之役(3)第1章 新國新家(1)第77章 喜中有憂(3)第142章 秋後算賬(4)第16章 尋人三日(4)第34章 告別昨天(2)第64章 家事國事(2)第168章 新城會盟(2)第5章 佳人逗留第4章 新國新家(4)第114章 陰謀敗露(4)第17章 令狐結怨第29章 撲朔迷離(1)第43章 造訪青溪第26章 不堪回首(2)第63章 家事國事(1)第226章 斐林之役(4)第119章 重置六卿(1)第132章 河曲之役(2)第3章 出其不意第1章 新國新家(1)第61章 登堂審案(3)第16章 尋人三日(4)第149章 逃亡秦國(3)第248章 麋鹿晚宴(2)第235章 小人點火(1)第77章 喜中有憂(3)第86章 蓄勢待發(4)第46章 分頭行動第246章 有人觸槐(4)第235章 小人點火(1)第148章 逃亡秦國(2)第34章 友誼建立第117章 兩敗俱傷(3)第228章 臾駢叮囑(2)第15章 真相半明第35章 有趣的一頓飯第210章 遊戲升級(4)第163章 諸侯諸事(1)第23章 重見天日(3)第6章 暗生情愫第49章 不負託付第96章 弱者求情(2)第19章 落日餘暉(3)第45章 集思廣益第41章 巧遇巧去第56章 不費功夫第195章 因賂撤軍(1)第3章 心結難解第65章 家事國事(3)第88章 全線落敗(2)
第84章 蓄勢待發(2)第22章 對手對策第4章 赴宴不歸(4)第188章 伐庸遇挫(2)第122章 重置六卿(4)第19章 落日餘暉(3)第201章 收禮休戰(3)第7章 父子溫情(3)第11章 人間芳菲盡第213章 葬馬風波(3)第1章 新國新家(1)第144章 議定新策(2)第1章 陰霾醞釀第178章 不問政事(4)第63章 家事國事(1)第243章 有人觸槐(1)第5章 尋人一日(1)第19章 謀劃革新第177章 不問政事(3)第180章 勸諫成功(2)第36章 似有轉機第183章 是戰是退(1)第85章 蓄勢待發(3)第29章 有案要查第9章 喜得貴子第12章 尋人二日(4)第90章 全線落敗(4)第59章 登堂審案(1)第235章 小人點火(1)第10章 新君作爲(2)第171章 內亂平息(1)第149章 逃亡秦國(3)第169章 新城會盟(3)第23章 重見天日(3)第2章 赴宴不歸(2)第6章 出使秦國第16章 尋人三日(4)第111章 陰謀敗露(1)第9章 尋人二日(1)第186章 是戰是退(4)第87章 全線落敗(1)第34章 友誼建立第21章 重見天日(1)第82章 遊玩結怨(4)第90章 全線落敗(4)第226章 斐林之役(4)第182章 勸諫成功(4)第229章 臾駢叮囑(3)第112章 陰謀敗露(2)第225章 斐林之役(3)第1章 新國新家(1)第77章 喜中有憂(3)第142章 秋後算賬(4)第16章 尋人三日(4)第34章 告別昨天(2)第64章 家事國事(2)第168章 新城會盟(2)第5章 佳人逗留第4章 新國新家(4)第114章 陰謀敗露(4)第17章 令狐結怨第29章 撲朔迷離(1)第43章 造訪青溪第26章 不堪回首(2)第63章 家事國事(1)第226章 斐林之役(4)第119章 重置六卿(1)第132章 河曲之役(2)第3章 出其不意第1章 新國新家(1)第61章 登堂審案(3)第16章 尋人三日(4)第149章 逃亡秦國(3)第248章 麋鹿晚宴(2)第235章 小人點火(1)第77章 喜中有憂(3)第86章 蓄勢待發(4)第46章 分頭行動第246章 有人觸槐(4)第235章 小人點火(1)第148章 逃亡秦國(2)第34章 友誼建立第117章 兩敗俱傷(3)第228章 臾駢叮囑(2)第15章 真相半明第35章 有趣的一頓飯第210章 遊戲升級(4)第163章 諸侯諸事(1)第23章 重見天日(3)第6章 暗生情愫第49章 不負託付第96章 弱者求情(2)第19章 落日餘暉(3)第45章 集思廣益第41章 巧遇巧去第56章 不費功夫第195章 因賂撤軍(1)第3章 心結難解第65章 家事國事(3)第88章 全線落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