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推波助瀾

飛機問世之後,艦隊的最大威脅就來自空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航母能夠取代戰列艦成爲海上霸主,依靠的就是無堅不摧的艦載航空兵。

戰後,世界各國都把防空當成了戰艦的首要戰術指標。

在技術不夠先進的時候,艦隊的防空能力很成問題,即便是安裝了數百門高射炮的戰列艦與巡洋艦也很難抵擋轟炸機羣。隨着防空導彈問世,艦隊的防空難題纔有所緩解。在“宙斯盾”、“中華神盾”、“桑普森”等固態相控陣雷達上艦之後,艦隊的防空能力大增,一舉解決了防空難題。

俗話說,此消彼漲。

艦隊防空能力增強不是主動發展的結果,而是被逼出來的,伴隨防空導彈出現的,還有反艦導彈,而對付配備了“宙斯盾”系統的防空戰艦,自有高超音速反艦導彈、以及導彈飽和攻擊戰術。

美蘇冷戰期間,蘇聯就專門爲此建造了巡航導彈核潛艇。

按照當時的標準,四艘“奧斯卡”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就能對美軍航母戰鬥羣發動飽和攻擊,擊沉美軍的重型航母。

雖然蘇聯解體後,美國一家獨大,美國海軍受到的威脅在一夜之間煙消雲散,但是技術前進的腳步並沒停止。

電磁武器的出現,爲艦隊防空提出了新的難題。

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後,艦隊防空的關鍵不是防空導彈有多麼先進,而是能否及時、準確的探測到來襲的反艦導彈,並且引導防空導彈進行攔截,從而對戰艦的防空指揮與情報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電磁武器打擊的,正是艦隊的防空指揮與情報系統。

第二次朝鮮戰爭中,美軍第72特混艦隊差點全軍覆沒,就是因爲志願軍的電磁打擊癱瘓了艦隊的指揮與情報系統,讓稱霸海洋半個多世紀的航母徹底癱瘓,爲潛艇創造了偷襲機會。

可以說,如果沒有優勢制空力量,被擊沉的肯定不是一艘航母。

雖然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中美等國都加大了對電磁武器、以及電磁對抗系統的研究力度,但是在高強度的電磁對抗中,艦隊防空仍然是個巨大的難題,因爲惡劣的電磁環境足以削弱防空系統的遠程探測與攔截能力。

東海衝突爆發後,大部分國家不看好日本,就是因爲日本在電磁戰領域太落後了。

只要中國用上電磁戰,日本就很難取勝,而中國肯定會在戰鬥中使用電磁武器,甚至會在防禦中使用電磁武器。

正是如此,在喜田多一郎訪問華盛頓的時候,錢德勒纔會積極推銷具有電磁對抗能力的AGM84M反艦導彈。

按照錢德勒的預測,東海艦隊肯定會在防空作戰中使用電磁武器。

問題是,東海艦隊沒有使用電磁武器。

雖然在外圍防空作戰中,掩護東海艦隊的防空戰鬥機使用了電磁武器,讓受到威脅的預警機化險爲夷,還一舉幹掉了十二架冒進的F15J,但是在進入艦隊防空作戰階段後,東海艦隊卻沒有使用電磁武器。

這讓錢德勒有點驚訝,而更讓他驚訝的是,東海艦隊頂住了日本戰鬥機的攻擊。

能在一次防空作戰中攔截八十多枚反艦導彈,防空反導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

要知道,美軍航母戰鬥羣在標準狀態下,即配備一艘防空巡洋艦與三艘防空驅逐艦,最多隻能攔截一百二十枚反艦導彈。

東海艦隊裡面沒有航母,得依靠岸基航空兵掩護。

當然,特殊的戰場環境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中國空軍的戰鬥機全程爲艦隊提供了防空掩護,發揮的作用遠遠超過了“黃帝”號航母。可是同樣不能否認,東海艦隊的防空能力非常強悍。

擁有強悍的防空能力,中國海軍就有能力打造一支更加強悍的航母戰鬥羣。

可以說,只要假以時間,中國海軍遲早能獲得與美國海軍抗衡的實力,而且最多需要二十年。

錢德勒的這個判斷,對美軍、特別是美國海軍的長遠發展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當然,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

這場戰鬥,讓錢德勒清楚認識到,日本現有的空中力量別說擊潰中國艦隊,能否確保制空權都是個問題。

要知道,在日本空中自衛隊襲擊東海艦隊之前,中國海軍航空兵主動出擊,依靠電磁武器的幫助,不但用第三代戰鬥機擊落了十八架F22A與十一架F15J,還差點讓E767命喪大海。

這種戰鬥力,其他國家的軍隊肯定沒有。

只要中隊保持這種高壓態勢,日本就永遠別想掌握主動權,也就不可能扭轉東海戰局。

當損失達到一定程度,比如損失了三分之二的戰鬥機,日本就會向中國求和。

錢德勒見過小林光一,非常清楚日本首相不是好戰份子,更清楚日本首相會在必要的時候做出最理智的決策。

說得簡單一點,如果小林光一宣佈內閣總辭職,然後說服支持他的國會議員提前舉行大選,哪怕某些好戰份子願意替美國出頭,在戰爭問題上糾纏不放,日本也會因爲國內政局更迭而中斷軍事行動。

等到大選結束,新的內閣政府上臺,恐怕事態早就平息下來了。

在既成事實面前,讓日本反攻釣魚島的難度肯定要比現在奪回釣魚島大得多,而且國際社會的壓力也會讓日本當局三思。

問題明擺着,要想讓戰爭繼續下去,就得給日本一些鼓勵,而且是實實在在的鼓勵。

中國國防部公佈第一份戰報後不久,錢德勒就去了白宮,親自向總統介紹戰況,主要還是設法說服總統,爲日本提供更加直接的軍事援助。

“你相信中國當局宣佈的戰鬥結果嗎?”

“總統,我覺得沒有什麼好懷疑的。”

“是嗎?”麥克米倫笑了笑,沒有急着發表高論。

在他看來,中國國防部公佈的戰報並不可信,因爲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中,志願軍就在戰報中注水,故意誇大戰果、隱瞞戰損。

“總統,今非昔比,我們不能用昨天的眼光來看待今天的事情。”錢德勒非常清楚麥克米倫的想法,而且知道麥克米倫在骨子裡是一個白人至上主義者,事實上大部分共和黨人都有這種傾向。“不可否認,在五年前的戰爭中,中國在戰報上做過文章,而且主要目的就是振奮士氣。但是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從一開始,中國就進行了積極外交,試圖讓更多的國家理解其在釣魚島上採取的軍事行動。也許,不會有多少國家支持中國,但是中國必須以最誠懇的態度面對世界。如果中國在戰報上做假,而且被我們證明了,那麼在其他方面也就沒有說服力了。雖然戰爭纔打了一天不到,但是在之前公佈的幾份戰報中,中國確實沒有故意誇大戰果、隱瞞戰損,反而是日本在戰報上做文章。”

“這麼說,你覺得日本做得不對?”

“總統,我不是說日本做得不對,從鼓舞士氣的角度來看,誇大戰果與隱瞞戰損都可以理解。最重要的是,我們現在討論的話題與此沒有關係,不管日本當局怎麼利用戰報,也無法改變事實。”

“什麼事實?”

“在這場衝突中,日本已經露出敗像。”

麥克米倫的眉頭跳了幾下,讓錢德勒說下去。

“事實上,從一開始,我們就嚴重低估了中國的軍事實力,特別是中隊通過第二次朝鮮戰爭獲得的戰爭經驗。”

“什麼意思?”

“在此之前,沒有人相信,中國空軍能在一天之內打敗日本空中自衛隊,讓對手徹底喪失取勝的希望。”

“日本空中自衛隊確實遭受了重大損失,可是還不至於喪失希望吧。”

“總統,你覺得在今天之後,日本空中自衛隊還有信心挑戰中國空軍嗎?”

“這……”

“這場戰鬥到底是怎麼個樣子,日本空中自衛隊的指揮官最清楚,我只能斷定,在竭盡全力發起的進攻被對方化解之後,如果換成我自己的話,也會對接下來的戰鬥產生懷疑,從而發生動搖。”錢德勒長出口氣,說道,“根據已經掌握的信息,在幾個小時前的戰鬥中,不管是在制空作戰、還是在防空作戰中,日本空中自衛隊都沒佔到便宜,甚至在付出了重大代價後沒有收到應有的回報。”

“果真如此的話,我們就得考慮日本能否堅持下去了。”

“這正是我來找你的原因。”

“是嗎?”

“以第一天戰鬥的情況來看,恐怕不出三天,日本空中自衛隊就將拼光老本,而沒有空中力量掩護,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戰艦隻是擺設,甚至不敢進入東海,更別說與中國海軍爭奪制海權了。”

“將軍,你莫非想讓我派兵參戰?”麥克米倫盯了錢德勒一眼。

“當然不是,不管怎麼場戰爭打成什麼樣,我們都要呆在戰場外面,不然遭受最大損失的就不是日本。”

“你的意思是……”

“我們必須爲日本提供更加有力、更加直接的軍事援助,除了提供現有裝備之外,必要的時候還得讓我們的飛行員參戰。”

“參戰!?”麥克米倫顯得很驚訝。

“像中國在朝鮮做的那樣,讓飛行員以志願的方式參戰。”錢德勒稍微停了一下,又說道,“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羅斯福總統就做了類似的事情,讓我們的飛行員以志願的方式參與了不列顛空中保衛戰。”

“是嗎?”

“總統,現在不是猶豫的時候,我們得儘快做出決定。”

麥克米倫點了點頭,但是沒有立即回答錢德勒。

提供軍火是一回事,派遣人員是另外一回事。更何況,現在不是一九四零年,世界大戰還沒爆發呢。

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32章 成果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35章 打掃戰場第69章 休假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67章 預見性第13章 全權顧問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49章 拋開幻想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6章 戰略籬笆第88章 奢望第39章 去臺灣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33章 最後反擊第62章 弄巧成拙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179章 救星第25章 強攻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42章 分兵合進第93章 鋌而走險第36章 急轉直下第76章 水下力量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57章 戰術偵察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57章 老少校第19章 主動攻擊第76章 自知之明第31章 風捲殘雲第71章 打撈沉船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43章 南亞明珠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93章 空中偷襲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41章 進退兩難第248章 災難第29章 力挽狂瀾第68章 歷史時刻第44章 防空火網第74章 爭取時間第1章 收假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0章 共同體第30章 小事化大第39章 救援行動第35章 打掃戰場第9章 新冷戰第50章 民間力量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1章 新崗位第6章 定論第63章 不可避免第40章 突襲第46章 豐收年第7章 太空戰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82章 理論突破第31章 接觸第32章 關鍵時刻第25章 先做準備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61章 戰略打擊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19章 新戰線第48章 針鋒相對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194章 誘餌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12章 絕命之行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70章 內部矛盾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11章 經濟圍剿第53章 巧合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52章 突擊開始
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32章 成果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35章 打掃戰場第69章 休假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67章 預見性第13章 全權顧問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49章 拋開幻想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6章 戰略籬笆第88章 奢望第39章 去臺灣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33章 最後反擊第62章 弄巧成拙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179章 救星第25章 強攻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42章 分兵合進第93章 鋌而走險第36章 急轉直下第76章 水下力量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57章 戰術偵察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57章 老少校第19章 主動攻擊第76章 自知之明第31章 風捲殘雲第71章 打撈沉船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43章 南亞明珠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93章 空中偷襲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41章 進退兩難第248章 災難第29章 力挽狂瀾第68章 歷史時刻第44章 防空火網第74章 爭取時間第1章 收假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0章 共同體第30章 小事化大第39章 救援行動第35章 打掃戰場第9章 新冷戰第50章 民間力量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1章 新崗位第6章 定論第63章 不可避免第40章 突襲第46章 豐收年第7章 太空戰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82章 理論突破第31章 接觸第32章 關鍵時刻第25章 先做準備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61章 戰略打擊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19章 新戰線第48章 針鋒相對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194章 誘餌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12章 絕命之行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70章 內部矛盾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11章 經濟圍剿第53章 巧合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52章 突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