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文字改革

北海省與黑龍省似乎商量好了,他們幾乎在同一時間向政務院上疏。

當地土著民族衆多,語言不通,交流起來困難,但每個民族的人口又很少,如果讓府縣的公職人員學習土著語言,需要大量的人手,這顯然不太現實。

爲了加強對土著的管理,兩省都發出詢問,政務院能否考慮在當地創辦漢語學校,讓土著們學習漢語。

如果土著學會了漢語,不但能加強土著與官府之間、不同土著之間的交往、通婚,又可以加快他們的漢化。

這是一件大事,涉及到歸化兩省的土著問題。

如果政務院決定全面歸化,則需要建造大量的學校,還要有大量的漢語教員,此外,經濟上的投入也不能太少。

黃立極不能作主,只好上報朱由檢。

朱由檢看了兩省的上疏,決定在朝會上討論。

政務院總理黃立極根據朱由檢的授意,當朝宣讀了兩位省長的上疏。

“衆愛卿,對於兩省的要求,大家議一議,有什麼好的想法,不妨當衆說出來。”朱由檢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他想先聽聽大臣們的想法。

“回陛下,兩位省長的要求,老臣認爲可以實行,關外之人,不事教化,不通聖人之言,也就難以聽從官府的管教,官府管理起來必然困難,且聖人之言,當傳之四方,方能令四夷臣服。”一向喜歡發言的孔貞運,對於傳授漢語、弘揚聖人之言的事,最爲推崇。

“孔大人,在關外開辦學校,需要花費多少銀子,不知道孔大人計算過沒有?”畢自嚴看到花錢,他就心疼,剛剛朱由檢讓他撥出鉅款,用於設計、建造新式戰艦,他正惱火着呢!畢自嚴不敢衝朱由檢發火,但孔貞運又要他拿出大量的銀子,他當然不樂意了。

“畢大人,需要銀子,那學校就不開設了?北五省開設學校,不是一樣要花銀子?難道黑龍省、北海省就不是大明的土地?”孔貞運將戰火引到朱由檢頭上,北五省的義務教育,可是朱由檢一手促成的,是他推行改革的重中之重。

畢自嚴果然吃癟,“孔大人,北五省都是漢人,這與黑龍省、北海省能夠比較嗎?”

“臣認同孔大人的看法,”李春燁雖然不完全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但他已經是朱由檢的鐵桿粉絲,“黑龍省、北海省土著衆多,語言不一,要想學好他們的語言再進行交流,不知道等到猴年馬月,而且也需要大量的人手,這些人員也需要支付大量的俸祿,要想一勞永逸解決問題,還是要在當地推廣漢話。”

孔貞運大喜,今天總算有志同道合的戰友了,“李大人說得甚是,推廣漢語,還能加快當地的漢化。”

李春燁向朱由檢拱拱手:“陛下,老臣認爲,要加快兩地的漢化,莫如開設兩類學校,一類是全日班,讓孩子自小學習漢話,接受聖人之言的薰陶,以後對他們的影響,就會根深蒂固;此外,還要開設成人班,讓成人每天或者每月抽出一定的時間,專門

學習漢話,儘早學會與漢人之間的交流。”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衆人紛紛附議,他們實在找不出反對的意見,既然黑龍省、北海省已經是大明的國土,所有的百姓自然應該學會漢話,接受地方官員的全面管理,如果讓他們自行發展,幾十年、幾百年之後,很可能又是一個烏思藏、朵甘。

至於開設學校需要銀子,那是畢自嚴的事,反正又不會剋扣他們的俸祿。

面對洪水般的同意浪潮,畢自嚴孤掌難鳴,他本來還要反對,最終還是暗暗嚥下要說的話。

“既然衆卿都同意,那此事就這麼定下來了,孔愛卿負責具體的操作。”

由孔貞運操作,自然學的都是聖人之言,他絕對不會想到,要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

朱由檢也認爲,現在沒有必要對土著進行科學教育,連本民族的文字都沒有,還處於遊牧甚至漁獵時期,他們通過學習漢語,能直接融入大明的農耕社會就不錯了,談什麼科學?

漢人的聖賢之書,對於外民族的同化,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無論是蒙古,還是滿清,一旦進入關內,無不以掌握漢人的聖賢之書爲榮,而且這些人一旦喜歡上聖賢之書,就會逐漸失去原來的野性,變得和漢人一樣文弱。

對於關外諸民族的同化,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期,他們現在還沒有文字,無法知道本民族的過去。

朱由檢記得一句話,但忘記了它的出處:同化一個民族,最好的方式就是割裂它的歷史。現在關外的這些民族,根本沒有歷史,往往一個部落就是一個民族,如果他們接觸到聖人之言與聖賢之書,被漢民族同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朱由檢還有其它的打算,便問起孔貞運:“孔愛卿,要讓完全不懂漢話的孩子,學到基本上能與漢人對話的地步,大約需要多長時間?”

“回陛下,此事臣沒有研習過,因爲平時學習漢字的,都是會說漢話的孩子,他們要想學到能自由讀寫的地步,大約需要五六年。”孔貞運根據經驗,孩子要學習漢字到能自由書寫的水平,起碼得學完《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一定的識字量,加上一定的文法技巧,方可用筆自由表達自己的心聲。

“五六年?這還是會漢話的孩子?那不會漢話的孩子學習漢語,起碼要七八年,而那些一邊勞作一年學習漢語的成年人,恐怕一輩子都學不好了。”朱由檢不怕誇張一下,越誇張效果越好,“衆卿,可有縮短時間的好辦法?”

“回陛下,臣有一法,可以縮短學習的時間,一個完全不通漢話的孩子,學到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意思,大約需要兩年時間。”教育部的官員夏日瑚出列參奏。

“夏愛卿有何方法?說出來大家聽聽。”朱由檢微笑着,深深地打量着夏日瑚,以目光鼓勵他說下去。

“回陛下,臣的方法很簡單,如果採用這種方法,就是漢

人的孩子學習漢字,也會節約許多時間。”

“夏大人,別磨蹭了,你趕緊說吧。”大臣們紛紛催促夏日瑚。

“第一,教習白話文,白話文更貼近百姓的生活,便於日常交流,如果邊學邊用,學起來會快許多,大約掌握兩千個常用的漢字,就能進行日常對話,掌握三千個漢字,就能自由寫些文章。”

孔貞運幾次想張口,都被朱由檢止住,示意讓夏日瑚把話說完。

“第二,簡化漢字,漢字筆畫太多,認讀、書寫起來比較麻煩,如果作爲一門藝術品,倒是不錯,但作爲交流的工具,就顯得複雜了,假如能減少漢字的筆畫,則認讀、書寫起來就方便多了。”

“第三,給漢字注音,平時學習漢字,都是依據典籍,一個字一個字地學,一本書一本書地學,孩子需要記住書中每一個漢字的讀音,學起來特別費勁,臣在整理典籍的時候,偶然發現,如果能有一種方法給漢字注出讀音,那麼只要掌握注音的方法,不識的字可以查找它的讀音,孩子學起來就會事半功倍。”

“注音?如何注音?用什麼注音?”大臣們紛紛議論,誰也不知道注音是怎麼回事,但他們聽說能縮短學習的時間,還是比較贊同,將來自己的兒子孫子重孫子學習起來要省事得多。

“陛下,老臣反對,如果改成白話文,那麼聖賢之書,後人還怎麼認識?”孔貞運還瞪了夏日瑚一眼,責怪他這麼大的事情,沒有事先和自己商量。

他是教育部長,對於漢字的改革,自然有發言權,給漢字注音,他隱隱覺得能縮短學習的時間,還可以接受,但學習白話文,簡化漢字,那以後的學生,誰還記得老祖宗留下的聖賢書?別人可以不關心,但孔子是他的嫡系先祖,他不能不爲祖宗爭一爭。

“孔大人,聖賢書自然不能廢,學校在教習白話文的同時,也會教習古代的漢語,讓學生認識到古代漢語的優美與聖賢書的傳教作用。對於聖賢之書和諸史典籍,可以用簡化的漢字重新謄寫一遍,供孩子們學習。”夏日瑚自己也不太明白,他只是將朱由檢的話,原封不動地說出來。

“所有的典籍都要重新謄寫,得花多少時間?花費的銀子也不會少吧?”孔貞運還是不依,但語氣稍稍和緩了些。

“能縮短孩子學習的時間,花點銀子也是值得的。”朱由檢對夏日瑚的表現,基本滿意,昨晚教他的一席話,今天就能在朝堂使用。

但朱由檢認爲,漢字改革,阻力重重,自己要是不幫他一把,僅憑夏日瑚一個人的力量,根本推行不下去,幫助夏日瑚就是幫助自己。

既然要改革文字,那就徹底地改革下去,學習白話、漢字簡化、拼音注音、引進標點,一樣也不能少。

目前看來,最大的阻力來自孔貞運------孔子的嫡系後人,必須讓他退縮,朱由檢從袖中掏出一張紙條,“昨天朕接到一份奏章,其中一句話,朕不解其意,孔愛卿能否爲朕解讀一番?”

(本章完)

第49章 信王妃第145章 漢軍牛錄的覆滅第298章 新的城池貝東第305章 入藏第一戰第31章 釋放柔情第406章 潰敗第116章 平臺奏對第33章 倭寇來襲第56章 大明的未來(四)第76章 兵進潼關第96章 王府來人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224章 多爾袞大驚失色第7章 長嫂如母第106章 渭河大橋第2章 霧靈山奇遇第487章 遇上荷蘭艦船第28章 籌建軍校第114章 你真是朕的福星第389章 自行車第149章 嘴邊的肥肉第189章最後的賭注第436章 鄭三保的後人第92章 打翻了盆第416章 撫卹金遇上了麻煩第271章 迷濛的浴室第237章 圍點打援第185章 找找明軍的岔子第7章 長嫂如母第331章 孔貞運鬧個大花臉第235章 多爾袞兵敗三岔河第316章 燧發槍全部啞火第467章 天子一跪第301章 皮貨的確便宜第179章 皇太極的夢第64章 魏忠賢的煩惱第323章 走婚制第221章 可恨的遊牧民族第273章 偉大的發現,從勖勤宮開始第132章 駿馬揚蹄山海關第299章 得到明軍的協助第106章 渭河大橋第138章 目標寧遠第6章 空歡喜一場第399章 做漢人,真好!第377章 皇帝召見第110章 最後一次召見內閣第144章 日月軍旗第451章 第三隻手第60章 改組火器局第54章 大明的未來(二)第367章 階下囚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317章 又一個王朝的覆滅第360章 鄧普克失蹤了第174章 蒙古人投降了第288章 兩人一百文第59章 箭在弦上第402章 初戰他隆第138章 目標寧遠第382章 莫寧島第373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三)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第409章寧做太平犬第372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二)第95章 浴室裡的水霧第127章 兩千七百多萬兩第434章 進退兩難第354章 緬人好戰第187章 目標北城門第269章 把酒話關外第100章 布哈拉和哈薩克第163章 光明正大地打一仗第296章 布里亞特人第79章 偷營第401章 他隆終於要撤軍了第407章 漢人敢死隊第169章 嗓子幹得冒火第334章 第一次被封駁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第167章 鑲紅旗隕落第368章 蘇祿素丹國第126章 暖牀第82章內閣改組(求收藏,求紅票)第93章 胡心雪的牽掛第211章 第一個朵顏部落第334章 第一次被封駁第107章 西宛泛舟第484章 福鬆城第325章 又遇紅毛鬼第450章 婆羅洲第332章 佈局南洋第192章 談判的條件第36章 兵發山東第119章 施政第一刀第47章 李春燁的擔憂第332章 佈局南洋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472章 新政第499章 自己派出刺客
第49章 信王妃第145章 漢軍牛錄的覆滅第298章 新的城池貝東第305章 入藏第一戰第31章 釋放柔情第406章 潰敗第116章 平臺奏對第33章 倭寇來襲第56章 大明的未來(四)第76章 兵進潼關第96章 王府來人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224章 多爾袞大驚失色第7章 長嫂如母第106章 渭河大橋第2章 霧靈山奇遇第487章 遇上荷蘭艦船第28章 籌建軍校第114章 你真是朕的福星第389章 自行車第149章 嘴邊的肥肉第189章最後的賭注第436章 鄭三保的後人第92章 打翻了盆第416章 撫卹金遇上了麻煩第271章 迷濛的浴室第237章 圍點打援第185章 找找明軍的岔子第7章 長嫂如母第331章 孔貞運鬧個大花臉第235章 多爾袞兵敗三岔河第316章 燧發槍全部啞火第467章 天子一跪第301章 皮貨的確便宜第179章 皇太極的夢第64章 魏忠賢的煩惱第323章 走婚制第221章 可恨的遊牧民族第273章 偉大的發現,從勖勤宮開始第132章 駿馬揚蹄山海關第299章 得到明軍的協助第106章 渭河大橋第138章 目標寧遠第6章 空歡喜一場第399章 做漢人,真好!第377章 皇帝召見第110章 最後一次召見內閣第144章 日月軍旗第451章 第三隻手第60章 改組火器局第54章 大明的未來(二)第367章 階下囚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317章 又一個王朝的覆滅第360章 鄧普克失蹤了第174章 蒙古人投降了第288章 兩人一百文第59章 箭在弦上第402章 初戰他隆第138章 目標寧遠第382章 莫寧島第373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三)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第409章寧做太平犬第372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二)第95章 浴室裡的水霧第127章 兩千七百多萬兩第434章 進退兩難第354章 緬人好戰第187章 目標北城門第269章 把酒話關外第100章 布哈拉和哈薩克第163章 光明正大地打一仗第296章 布里亞特人第79章 偷營第401章 他隆終於要撤軍了第407章 漢人敢死隊第169章 嗓子幹得冒火第334章 第一次被封駁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第167章 鑲紅旗隕落第368章 蘇祿素丹國第126章 暖牀第82章內閣改組(求收藏,求紅票)第93章 胡心雪的牽掛第211章 第一個朵顏部落第334章 第一次被封駁第107章 西宛泛舟第484章 福鬆城第325章 又遇紅毛鬼第450章 婆羅洲第332章 佈局南洋第192章 談判的條件第36章 兵發山東第119章 施政第一刀第47章 李春燁的擔憂第332章 佈局南洋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472章 新政第499章 自己派出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