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康熙皇帝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 近來時時心裡發虛。他年少時只信自己,到老來卻越來越相信天意——

比如去年的那次朔日的日食, 瞬間白晝轉爲黑夜, 伸手難見五指。他立即意識到, 這恐怕是上天示意, 當日自己所選的,絕非自己想要的。越是如此,康熙在決斷之時就越是戰戰兢兢, 如履薄冰, 甚至連屬意一個孩子,竟也想起要先問一問八字。

他問起魏珠, 才曉得京城裡的“神仙”們, 竟都被他的幾個兒子們攏到了一處:這是有備而來啊!他這些兒子們,都在想什麼?難道真的以爲他們的皇阿瑪已經年老體衰, 腦子糊塗了嗎?

康熙冷笑, 索性放出話去, 他要問“一個”八字。

敢來的,不是死士就是傻子,竟不怕皇家事後滅口的。

這日魏珠卻來報, 當真尋了一位妥當的, 能爲皇上算這八字。說算,也不是真算,那位帶髮修行的年輕尼姑說是隻會扶乩,請教過往的神明。也就是說, 她完全不需要知道那個八字是什麼、是誰的。她只是幫皇上搭一座橋,請來古往今來的神明,來爲康熙答疑解惑。

康熙聞言猶豫了一回,他倒是沒想過竟有扶乩這種方法——那便試試吧。

“朕還真該謝謝他們,替朕想得周到!”康熙冷笑道,“把人帶進暢春園吧!怎麼?竟是位年輕女尼?好,那便安置在無逸齋之後的庵堂裡,非經傳召,不許接近清溪書屋!”

魏珠聽得一腦門子汗,心想,好不容易尋着一個肯給皇上算八字的,這位竟當了是洪水猛獸,生怕這背後八阿哥動了什麼手腳——這八字,到底還算不算啊!

結果這八字還是得照算。康熙過去無逸齋時,帶了和妃同去。和妃瓜爾佳氏,是康熙五十七年封的妃,比康熙小三十歲,如今正是溫婉柔和的年紀。她家世不顯,背景不盛,加之膝下只有一女早殤,在後宮裡是個與世無爭的人。

和妃得了旨意之後,就已事先沐浴齋戒。她見過旁人扶乩,知道扶乩乃是兩人同扶,她知道康熙帶着自己,就是要做那個相助扶乩之人。

無逸齋之後住着的那個年輕女尼,和妃已經見過,問過幾句話,知道也是官宦人家出身,因爲幼時久病,才捨身入的空門。和妃不禁爲這位有些可惜——眼下這位是身在死局之中,不知是否能全身而退。她想到這裡,亦有些膽戰心驚,若說這妙玉小師父身在死局之中,她自己……難道不也是麼?

一時康熙御駕已至,和妃上前行了大禮。妙玉卻是淡淡的,只雙手合什,微微躬身。她是方外之人,自不行那世俗之禮。康熙也沒有見怪,只命妙玉扶乩。

妙玉低頭領命,隨即焚香,自己取出沙盤乩架,與和妃一道,並肩立在乩架跟前禱祝行禮。一時禮畢,妙玉親手書了一符,對空焚化,口中唸唸有詞,隨即轉向康熙皇帝。

康熙知是請他將所問的“八字”焚化,當即從袖中抽出一道小小的靈符,符面背後書寫着細細的八個小字。康熙邁上一步,舉左手一引,那道靈符便着了。那八個細細的小字始終對着康熙自己,並且迅速地消失在火焰之中,待最後一字化爲灰燼,康熙手一抖,那靈符往空中一飄,整個兒焚化了,化成幾朵黑灰,在空中翩翩地舞了一陣。

和妃與妙玉此刻並肩跪在沙盤跟前,一起扶着乩筆。這時,那乩筆突然飛快地動了起來。康熙立在和妃身後,側頭望去,只見妙玉氣定神閒,雙目輕闔,而和妃則多少有些緊張,微微側着頭,雙目緊閉。康熙心知她是閉眼閉給自己看的,但和妃一向無爭,康熙便也不與她計較,只將眼光挪到沙盤上去——

只見那沙盤上出現了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哈、哈、哈!”

康熙陡然色變,心想這是哪裡請來笑仙?

只是那乩筆一動,瞬間在沙盤上掃了掃,將這字跡全部抹去,緊接着一行大字寫了下來:“以孫立子,荒天下之大謬,可笑啊可笑!”

康熙的臉色頓時變了。

他早先焚化的靈符背面,確實寫的是弘曆的八字,所以對方纔會說他是以孫立子。仔細想想,此事確實挺荒謬:弘曆眼下不過才十一歲,雖說他自己在這年紀早已登基了,可是康熙清楚得很,若論政治成熟,他是直到削了三藩之後,在政治上才真正成熟起來。

弘曆等到那年紀還有十來年,難道在這些年裡,他要在自己與弘曆之間,立一個“過渡”的君王不成?

陡然間被人戳破了心思,康熙有些惱羞成怒,立即命和妃:“請教降壇者是何人?”

和妃緊閉着雙眼,顫聲問了,只見那沙盤上的字又刷刷刷地被抹去。妙玉與和妃兩人一道扶着的乩筆大開大闔,在沙盤表面激起揚沙一片。只見那乩筆又寫道:“身不修則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於家者蓋寡矣,而況於天下乎?”

康熙熟讀史書,此時已知降壇者是武則天了,正沉吟着不知該再向這一位請教些什麼,只見乩筆又動,將現有的字跡再次全部抹去。最後沙盤之中只出現三個大字:“鏡中人!”

“鏡中人?”康熙又驚又疑,忍不住出口問道。

他這一聲問出了口,這邊只聽“啪嗒”一聲,乩筆摔落在沙盤之中,一動不動,似是降壇之人已去,只留康熙皇帝一頭霧水地立在原地,盯着妙玉。

妙玉於此刻睜開雙眼,雙手合什,向康熙行禮,並道:“回稟皇上,乩仙已去。”

康熙卻覺得意猶未盡,他實實是沒想到請神降壇扶乩,竟然會請來這一位。康熙心中瞬間迷茫,又似瞬間有些開朗,但覺無數的問題想要追問,此刻急不可耐,只管開口問道:“鏡中人,鏡中人乃是何意?”

妙玉微微遲疑片刻,道:“回稟皇上,貧尼此前於潭柘寺清修,曾得一僧一道,以一面寶鏡相贈,有言道此鏡與貧尼有緣。因此此鏡貧尼一直帶在身邊。這鏡中人……”

康熙一聽,便命:“鏡子取來朕看。”

妙玉合什道:“謹遵欽命!”她轉身便去乩架一旁取了一名軟綢包裹着的銅鏡出來,雙手奉給了魏珠。魏珠掃了一眼,見是一面銅鏡,便雙手捧着要遞給康熙。

他身後妙玉卻出聲道:“皇上且慢!”

“高人以此鏡相贈之時,曾有言道,此物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鏡有靈性,一向只與那些聰明傑俊、風雅王孫看照。但有一樣,千萬不可照正面,只能照它的背面。”

康熙覷着眼,緊緊盯着妙玉,見她神色無異,並無心虛慌亂躲閃之態,知她沒有說謊。但是這位帝王本身,心中早已先入爲主。他低頭看着那銅鏡鏡身上的寶相花紋裝飾,以及鏡身的形狀,大致能推斷出是唐時所鑄之物,更與此前武則天降壇的事實能夠對應。

於是這位帝王便聽不進什麼只可照正面,不可照背面的鬼話,寒聲道:“照了正面,便又如何?”

妙玉一窒,沒想到帝王便是這樣完全不信邪的,當即老實答道:“照了正面,便是直視內心所想所願——”

康熙一怔,沒想到竟會是這麼個答案。但是他是千古帝王,又有什麼所想所願,是他自己不能直視的?當下康熙全不顧妙玉此前的提醒,一低頭,便向那鏡子正面凝神望去……

旁邊魏珠輕聲問妙玉:“大師,此鏡既有這樣的禁忌,敢問是什麼來歷啊!”

妙玉便答道:“那鏡身上鏨着的,就叫做——‘風月寶鑑’!”

魏珠登時一凜,記起了他愛徒的遺言,趕緊凝神往康熙那裡看去,只見康熙左手持着那面寶鏡,正望着寶鏡的正面,早已是癡了。

不幾日石喻隨朱軾從直隸一帶轉回京城。他們師徒三人這次去了不少地方,年熙與石喻都長了不少見識,石喻更是堅持將每日所想都記錄在一本小冊子上,幾個月下來,小冊子上密密麻麻的幾乎記滿。

朱軾考校了兩個學生的學問,都挺滿意。單論學識閱歷,年熙自然高出石喻不少,但是石喻勝在觀點新穎,總是能從旁人想不到的地方出奇制勝,而且他小小年紀,一手文章總是寫得真情實感,頗能引起旁人的共鳴。朱軾對他的進步很滿意,知道這孩子再沉澱一兩年,會試高中的機會便很大了。

朱軾一行三人走訪了不少地方,朱軾身爲左都御史遞上的摺子有厚厚一疊,除了一小部分被康熙帝批上“朕知道了”四字以外,有不少都轉了刑部與吏部,命兩部詳察。

待到秋涼,年熙的身體有些吃不消,朱軾不敢怠慢,立即帶着兩個弟子回京。一回京年熙便病倒,還曾驚動了雍親王府懷着身孕的年側福晉親自探視。只不過年熙並無大礙,只要慢慢將養,便能好轉。

這段時間裡朱軾索性放石喻幾天假,命他與家人團聚之後再回景山官學讀書,並佈置他寫了好幾篇策論。石喻一一記下,隨即便出了京,到樹村來與母親和兄長一家相會。

“大哥!”石喻數月不見石詠,大呼一聲,熱切地趕過來相見。他一直隨在朱軾身邊巡視各處,有機會能讀到邸報,自然知道發生在木蘭圍場,和後來聖駕回京的事兒。石喻便一直揪着心,直到後來得到石詠的平安信,這纔好過些。此刻見到兄長,石喻眼裡竟沁出淚水——只有出門在外的時候體會才如此真切,有親人在身側,家中有主心骨在,實在是太重要了。

石詠拍拍他的肩,見石喻又長高了些,看上去黑瘦黑瘦的,但是精神非常好,當即伸手比了比,道:“個頭快趕上大哥了,這副樣貌,出去說媳婦兒也是一說一個準的了!”

石喻一呆,露出赧容,自是全沒有心理準備。石詠知他一門心思讀書,還沒工夫惦記這些,當即隨口把話岔開。雖然石喻的婚姻大事已經被石大娘和王氏點名提上了議事日程,然而石詠卻不想弟弟這麼早就成婚,最好讓他趁着有名師指點,再一門心思地攻讀兩年,等參加過會試之後,說親也不遲。

兄弟兩人初見正在敘話,外頭李壽已經在大聲招呼:“十七爺,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

李壽早年隨石詠東奔西走,十六阿哥十七阿哥都是認得的,這時候他一團和氣,趕上前去給十七阿哥行禮,頗有些大管家的風範。

石詠便在石喻肩上輕輕一拍,道:“這纔剛着家,快去見見長輩們去。安安還唸叨着你,整天問二叔怎麼不見了。”

石喻心中溫暖,“唉”了一聲便進內院去。石詠自己迎出去,向十七阿哥拱手,道:“十七爺大駕光臨寒舍,是尋我有事麼?”

十七阿哥皺着眉頭,道:“茂行,可不是就心裡有事,隨意打馬走走,結果路過這裡,想起十六哥提過你就住着附近,所以過來看看。”

石詠心知,一準是十六阿哥將他的住址給賣了。可是事到如今,十七阿哥他不得不招呼,便道:“十七爺心裡有事,卑職願陪您聊聊,雖說卑職才疏學淺,幫不上什麼忙,但或許能分憂一二。”

十七阿哥連連點頭,顯然就是爲了這個纔來的。兩個人爲求隱秘,一起去了石家的後山。此時中秋早過,重陽未至,後山一片紅葉蹁躚,風景不錯,但是十七阿哥與石詠兩個人都無心欣賞。十七阿哥開口:“茂行也知道,我如今管着理藩院。前陣子你從卓禮克圖親王世子妃那裡聽說的消息,皇上已經遣人快馬前往喀爾喀查實。但是我一回理藩院,已經收到駐守喀爾喀的人送來密報,證實世子妃所言非虛,鄂羅斯確實向喀爾喀贈送了火器手銃,看似有意拉攏。”

石詠心頭一驚。在他的印象裡,喀爾喀蒙古對清廷的態度一向暖味,若即若離,今兒投過來收些好處,明兒就又離遠點,一直如此,沒想到這根牆頭草還與鄂羅斯暗中勾連。雖然接受對方贈禮未必就能說明什麼,但是鄂羅斯的狼子野心可見一端。

“十七爺的意思是……”石詠斟酌着問。

“這口氣當然咽不下!”十七阿哥一轉身大聲說,“總得想個辦法敲打敲打鄂羅斯人才是!”他管着理藩院,這些職責是他分內之事。十七阿哥實在沒有想好到底用什麼法子敲打,心裡煩悶,所以十六阿哥建議他與石詠談談,看石詠又能出什麼歪主意。

“十七爺,”石詠想了想,問,“敢問京中可有鄂羅斯的公使常駐?”

十七阿哥點點頭:“有!”

“這就簡單了,您管着理藩院,不如便直接向鄂羅斯公使發出外交照會,直接抗議唄!”

十七阿哥顯然是早就想過這個法子,道:“向公使抗議,不疼不癢的,怕是對那些鄂羅斯人沒什麼觸動。”

石詠便道:“若是對該國進行制裁呢?比如禁運,停止一切商貿往來,逐回公使,斷絕外交關係,若是斷交還不成,那就只有……”他越說越多,越想越遠,十七阿哥那邊,則瞬間如在迷霧之中,見到一點光,但是還未全想明白,只喃喃地道:“鄂羅斯駐京的公使,只怕與那些前去拉攏喀爾喀的人,不是一撥的……”

“十七爺,鄂羅斯也一樣有政治朝堂,不如將這問題踢回去給他們,讓他們自己釐清了再與咱們交底,到底是拉還是打,到那時決定也不遲。”石詠提醒十七阿哥。

一語點醒了夢中人,十七阿哥一下子明白了,當即點着頭,搓着手應道:“是,該是這個理兒。來來來,茂行,你我索性商議商議,議定該如何向這鄂羅斯公使發難,怎麼對付他們。”

於是十七阿哥跟着石詠回了石家的別院,兩人商議一番。十七阿哥掉臉就轉回京中,翌日便向鄂羅斯公使發出外交照會,正式抗議鄂羅斯不通過清廷,直接向喀爾喀出售各種武器。

提交了抗議之後,十七阿哥找了個機會,私下裡向鄂羅斯公使提出這一點,悄悄地提醒這位公使大人,許是有“自己人”在給他下絆子呢。

“其實您若是通過我,與我國進行正常的商貿活動,我國非但不會抗議,反而會很歡迎。尤其是這種輕便靈巧的手銃,您也知道的,本國的皇帝陛下一向很欣賞,也很希望與貴國進行技術交流。可是您爲什麼一定要通過喀爾喀呢?要知道,喀爾喀與貴國交好,並不能爲您‘本人’帶來任何的好處!”

鄂羅斯公使哪裡不懂這種弦外之音,當即表示他完全不知道喀爾喀的事,並且向十七阿哥鄭重表示,他會立即遣使回國,將此時作爲重要的外交事件提交本國朝廷。並且公使再三保證,對中華的外交,理應有且僅有他一人全權負責,喀爾喀那邊提供手銃的事,一定是一起事故!

作者有話要說:  猜猜老康會看見什麼,相信你們一定猜得到的。

第205章第251章第210章第63章第401章第347章第301章第415章第144章第146章第345章第232章第337章第348章第125章第280章第419章第88章第309章第117章第275章第268章第414章第404章第193章第377章第337章第146章第382章第338章第58章第312章第400章第209章第282章第358章第3章第141章 (捉蟲)第3章第69章第311章第99章第265章第345章第259章第23章第66章第182章第81章第69章第397章第184章 (捉蟲)第197章第368章第46章第42章第332章第288章第220章第158章第275章第98章第147章第413章第392章第278章第14章第191章第67章第112章第306章第293章第38章 (捉蟲)第28章第229章第192章第113章第187章第278章第65章第158章第49章第398章第409章第98章第347章第163章第2章第386章第287章第400章第160章第317章第307章第399章第95章第157章第36章
第205章第251章第210章第63章第401章第347章第301章第415章第144章第146章第345章第232章第337章第348章第125章第280章第419章第88章第309章第117章第275章第268章第414章第404章第193章第377章第337章第146章第382章第338章第58章第312章第400章第209章第282章第358章第3章第141章 (捉蟲)第3章第69章第311章第99章第265章第345章第259章第23章第66章第182章第81章第69章第397章第184章 (捉蟲)第197章第368章第46章第42章第332章第288章第220章第158章第275章第98章第147章第413章第392章第278章第14章第191章第67章第112章第306章第293章第38章 (捉蟲)第28章第229章第192章第113章第187章第278章第65章第158章第49章第398章第409章第98章第347章第163章第2章第386章第287章第400章第160章第317章第307章第399章第95章第157章第3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