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趙太后怒斥羣臣

虞卿、魯仲連,辭別齊王田法章,並肩走出大殿。魯仲連走出大殿,神色極其放鬆,擡頭看着天空,叫苦道:“怎麼倒黴的事,都給我遇見了。”

虞卿看着他刨了一個坑,把自己埋了,還怨天尤人,忍不住大笑。魯仲連見他笑得太過分,喊道:“你笑什麼。”

“活該。”虞卿罵道:“誰叫你出的這個餿主意。”

魯仲連被對方的話,憋出內傷,也不與他爭個高下。翌日,魯仲奉齊王之命,去了趙國,並在宮中見到了趙王丹和趙太后。魯仲連見了趙太后,行禮道:“外臣魯仲連,拜見太后。”

虞卿也道:“臣,拜見太后。”

“不必多禮。”趙太后擡手道:“請坐。”

“虞卿,出使齊國,辛苦了。你也坐。”

魯仲連、虞卿回禮,紛紛落座。趙太后問道:“齊王,身體怎麼樣。”

“回太后,吾王身體安好。這是吾王讓我送給太后的國書,這是吾王的家書。”魯仲連卻沒想到趙太后第一句話不是問齊、趙結盟,對抗秦國之事。反而是關心齊王的身體。

“這我就放心了。”趙太后接過家書和國書,也不啓封,又道:“齊國的收成怎麼樣?百姓過得,好不好?齊王過得好不好?”

趙太后三問,卻先問收成,再問百姓,最後才問齊王。魯仲連聽了有些不高興,卻依舊平靜地答道:“外臣奉吾王之命,前來邯鄲向太后問好。太后不先問吾王,卻先問收成、百姓。外臣愚鈍,太后怎能把低賤者放在前頭,把尊貴者放在後邊呢?”

“話不是這樣的說。”趙太后心平氣和地道:“沒有收成,靠什麼養活百姓。百姓過不下去了,國家豈能安穩。沒有百姓,怎會有君王。哪有捨棄根本而問末節的呢。”

“太后所言甚是,是外臣鄙陋。”魯仲連見趙太后所說,包含了儒家孔仲尼之說‘民貴君輕’,又有儒家孟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趙太后之言,倒是讓他無法反駁。

趙太后笑了笑,能和母國的人說話,這種感覺真好,又問道:“我聽說齊國有位隱士叫鍾離子,他替君王養活百姓,爲什麼現在還沒有成就功業。”

魯仲連答不上來,愧色道:“太后所說,外臣不是很清楚。”

趙太后也不爲難他,又問道:“我還聽說,齊國有位叫葉陽子。他主張憐恤鰥寡孤獨,救濟窮困不足,替齊王存恤百姓,爲何至今還不加以任用?”

“吾王用人之道,外臣不敢過問。太后所言,外臣不是很清楚。”魯仲連臉色難堪,卻也不發作。畢竟趙太后說的,卻是在理。

趙太后也沒覺得那裡不對,認爲是在嘮嗑着家常,又問道:“我還聽說,齊國北宮家有個女兒,叫什麼來着。”

魯仲連接話道:“嬰。”

“對,就是她。”趙太后問道:“至老不嫁,以養父母。用孝道爲百姓作出表率,爲何至今未被齊王褒獎?”

魯仲連答不上來,也就閉口不說話。

趙太后想了想,又道:“於陵子仲,還活着嗎?”

魯仲連來趙,還見過他,回道:“活得好好的。”

趙太后臉色突變,問道:“這個人,怎麼還能讓他活着。”

魯仲連不知趙太后爲何會變色,故作糊塗道:“趙太后這話是什麼意思,外臣聽不明白。”

趙太后怒道:“此人,上不臣於王,下不治其家,中不交諸侯,此率民而出於無用者。齊王怎能讓他活着。”

魯仲連倒是知道這樣的人是靠什麼,立足齊宮,卻不明說,無奈道:“外臣不敢問,也不敢說。”

“齊王,真的是老糊塗不成。鍾離子、葉陽子,爲國爲民的賢者,不得重用。北宮之女,孝道不被表彰。卻重用子仲這樣誤國之人。”趙太后埋怨道:“齊王怎能治理齊國,撫卹萬民,恢復先祖的千秋基業呢?”

魯仲連聽趙太后之言,明銳地發現。趙太后深在趙國,卻洞悉齊國政治民情,更瞭解齊王。還能明察賢愚是非,又懂得愛民。眼前這位太后,也不簡單啊!難怪趙惠文王甍逝後,趙國諸臣會讓趙太后主政。

如此看來,趙太后還是一位,能聽臣下意見,還有遠見卓識,又能和睦相處。魯仲連想不明白,爲何趙國臣子,會害怕這位太后呢?

趙太后見自己說的太多,歉意道:“很久沒有看見故國來人,就多說了幾句。這位使者,可別嫌棄我這個老太婆嘮叨。”

魯仲連真誠道:“能夠聽到趙太后這番言論,臣,不枉此行。臣也會將趙太后這些話,轉達給吾王。”

“我一個婦道人家,胡說八道。你也別當真。”趙太后說着,拆開家書。趙太后見着齊王的字跡,想起齊國那些事,眼角有些溼潤。趙太后穩定心神,又拿起齊國的國書看了看,神色驟變。

魯仲連也察覺到趙太后神色不對,用眼神詢問虞卿。虞卿卻裝作沒看見,因爲他就知道,趙太后得知讓長安君去齊爲質就會是這種表情。若非魯仲連這個外臣在,趙太后定會勃然大怒。

趙太后放下國書,抑制心中不快。她怎能讓齊使窺探出趙國的朝政,還有自己的態度,語調溫和道:“齊使,你辛苦了。先下去歇息。”

魯仲連感覺到氣氛不對,行禮之後,逃之夭夭。

魯仲連走後,趙太后壓下心中地不快,問道:“虞卿,魯仲連是什麼人。”

“他是齊國,狄邑人。”虞卿本以爲趙太后看了國書,會大發雷霆,沒想到趙太后會問魯仲連是什麼人。

趙太后問道:“他官居幾何。”

虞卿道:“他是齊王的客卿,但愛雲遊,不愛在朝堂爲官。此次去齊國,我也沒想到會遇見他。”

“哦。還有這樣的人。”趙太后對齊使充滿了興致,又道:“此人有何能耐。”

“臣只知道他助安平君復興齊國,一書下聊城。”虞卿將自己知道的,以最簡短的語句,說了出來。

“哦。如此說來,此人不簡單啊!”趙太后聽了,更來了興致,“我倒想聽聽,他是如何助安平君復興齊國。他又是如何一書下聊城。”

平原君與齊國打交道也不少,見趙太后想知道魯仲連之事,接話道:“太后,此人,我也略有所知。安平君田單,以即墨爲據點,以火牛陣解了燕國數年圍城之危。又以摧枯拉朽之勢,收復失地。安平君所到之處,皆叛燕歸齊。然,安平君也遇到難題。”

趙太后問道:“什麼難題。”

平原君道:“安平君收復失地,兵峰抵達狄邑,打了三個月都打不下來。”

“狄邑是座小城,安平君竟然久攻不下。”趙王丹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平原君道:“具體原因,我也不知道。”

趙太后問道:“虞卿,你可知道。”

虞卿答道:“臣只知道,安平君攻狄邑,三月不克。魯仲連求見安平君,並教他破敵之策。魯仲連對安平君說了幾句,狄邑就被攻克了。”

“他說了什麼,竟能助安平君攻克狄邑。”趙太后也覺得此人能耐也太大了,安平君用武力打了三個月都打不下來,卻聽了對方几句話就攻破了狄邑。

虞卿也不知道魯仲連說了什麼,他也沒問,搖頭表示不知。平原君接話道:“他說了什麼,我們不知道。但他說的那些話,對安平君有很大的幫助,也是安平君攻克狄邑的關鍵。”

趙太后點了點頭,也認爲此人對安平君很重要,又問道:“一書下聊城,又是怎麼回事。”

平原君答道:“安平君攻克狄邑,又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收復疆土。抵達聊城,卻又攻不克,損兵折將。”

趙太后對母國的聊城,甚至瞭解,問道:“聊城是小城,怎能阻擋安平君。”

平原君知趙太后不懂軍陣,替她解惑道:“太后有所不知,守衛聊城的主將是樂英。”

趙太后問道:“樂英乃何人,竟能阻擋安平君。”

樂乘見趙太后問起此人,忙道:“他是望諸君樂毅的侄子。”

樂毅曾在趙武靈王麾下爲官,後沙丘宮變,離趙、奔魏、亡燕。燕昭王以他爲上將軍率五國聯軍伐齊,揚威諸侯。後,燕昭王甍逝,燕惠王換將,安國君田單才能扭轉局勢,破了燕軍。燕惠王換將之舉,也導致伐齊大業落空。樂毅不願效忠燕惠王,逃亡趙國。趙惠文王見樂毅有才,封他爲望諸君。

“我就說安平君攻不克聊城,原來是遇到樂氏族人。”樂毅之名,趙太后豈有不知,又問道:“後來,安平君是如何攻克聊城。”

平原君接話道:“也是魯仲連的功勞。”

趙太后見又是此人立下大功,問道:“他做了什麼,連能征善戰的樂氏一族,都不是他的對手。”

虞卿答道:“他寫了一封信,並用箭射到聊城城內。”

平原君續道:“此乃攻心爲上。”

“好厲害的手段。”趙太后又道:“他信中寫了什麼。”

平原君見太后看着自己,回道:“他先諄諄告誡樂英等燕將,死守孤城是非忠、非勇、非智之舉,又言及歸燕、降齊的利弊,循循善誘。他還說愚蠢的人才會‘行小節、死小恥。’又以燕惠王昏聵,胡亂換將,導致樂毅逃走,燕國數年之功潰敗,以亂軍心。並勸誘樂英以小節,而成終身之名。以小恥,而立累世之功,放棄聊城。”

趙太后讚歎道:“好犀利的言詞,不僅看清局勢,還掌控了敵我雙方的心裡,還能循循善誘,以亂其心。”

“可不是嗎?”平原君語調也有稱讚之意,“樂英見歸燕無望,又怕降齊受辱。再想起望諸君的結局,伐齊大業落空,心生絕望,自刎而死。”

趙太后道:“此人能以一箭書退萬兵,果真厲害。”

平陽君道:“此人之才,足以比肩公孫衍、張儀縱橫家之流。”

趙太后有些疑惑,問道:“此人生於狄,居與聊。生逢國家敗亡、山河破碎的亂世,卻不忘初心,復興家國。此人助安平君克狄復聊,足以見得是大才之人。齊王這是怎麼了,棄之不用,而以客卿居之。莫非是此人之才,遭到安國君排擠。”

“太后,安國君並沒有排擠他。”平原君又道:“安平君因攻聊城,折損了太多將士的性命。燕將樂英自刎而死,聊城大亂。安平君爲了泄恨,血洗聊城。安平君歸齊,向齊王爲他請功。齊王以爵位封之,怎知此人逃到了東海隱居。”

趙王丹見此人不爲高官所動,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平陽君答道:“可能是因爲他覺得聊城燕國將士的死,與他有莫大的關係。此人,不忍以燕軍的屍骨,求取功名,又不敢拒齊王之封,所以逃到東海隱居。”

“他爲齊國復國,立下大功,被封爵,成爲富貴之人,也是應該的。”趙太后有點想不通,嘆息道:“他怎會不求富貴,隱居起來。如今,還有討厭功名之人。”

平原君稱讚道:“太后,我以前也不信。後來聽到這個人說了一句話,我相信有爲國出力,卻不肯求功名的人。”

趙太后看着平原君問道:“他說了什麼話,能讓平原君發出這樣的感嘆。”

平原君道:“他說與其富貴而屈身侍奉於人,還不如貧賤而輕視世俗,放任自己的心志。”

“此人心志高潔,國家有難,第一個站出來。國家無難,不求功名,選擇隱居。”趙太后想了想,總覺得哪裡不對,問道:“此人,隱居東海,怎會在臨淄,又怎會以使者的身份出使我國。”

虞卿見趙太后看了一旁的國書,顯然已經猜到了。果不其然,趙太后鼻息沉重,怒道:“難不成,這個主意也是他出的。”

“太后,臣不知。”虞卿見太后投來不善的目光,也不出賣魯仲連。

趙太后看着他,問道:“你是真不知,還是不想說實話。”

虞卿語調平靜道:“如果這個主意是他出的,他怎敢來趙國。”

趙太后想了想,也放下了心中的疑慮。

平原君不知情,問道:“太后,你在說什麼。”

平陽君問道:“太后,齊、趙結盟的事情怎麼樣了。”

“齊國答應結盟。”趙太后才說了前一半,卻見諸臣歡欣鼓舞,又拿起國書,話鋒一轉,“但有一個條件。”

平陽君道:“只要齊國出兵抗秦,什麼條件我們都可以接受。”

諸臣也跟着擁護。

平原君剛要說話,卻見虞卿投來一道眼神,閉口不語。

平陽君問道:“太后,齊國是什麼條件。”

趙太后憤怒將國書仍在大殿上,罵道:“你們看看吧!”

平陽君撿起國書,見了國書的內容,臉色沉了下來。其他諸臣問道:“齊國是什麼條件。”

“太后。”平陽君很爲難地問道:“臣是念,還是不念。”

趙太后道:“念。”

平陽君念道:“長安君入齊爲質,兵乃出。”

“什麼。”平原君頓時明白了虞卿那道眼神的含義,裝作不懂問道:“齊王這是什麼意思。”

趙太后冷聲道:“我把齊王當親人,他卻要我兒子入齊爲質。諸位大臣,齊國的條件,我們是接受,還是不接受。”

諸臣齊聲道:“請太后以國家大事爲重,派長安君入齊。”

趙太后聽着諸臣一波又一波請命,臉色慘白,憤怒至極,怒喝道:“要吾兒去齊,換取結盟,迎來和平。我絕不答應。”

平陽君道:“太后,請以家國爲念。”

諸臣也道:“請太后以大局爲重。”

“你們這是做什麼。你們想欺負我這個婦道人家嗎?”趙太后臉色極差,憤怒道:“長安君是我的兒子,要他入齊爲質,我不答應。”

“秦國出兵伐我,燕國對我國也是蠢蠢欲動。”平陽君聲色俱厲道:“太后不讓長安君質齊,齊、趙就不能結盟。我們就不能聯合齊國,抵抗秦國。若燕、秦同時進攻我國,對我國不利。請,太后以大局爲重,勿以小家爲念。”

趙太后見諸多大臣逼迫她將長安君送去齊國,咆哮道:“你們這是做什麼,逼迫我嗎?沒有齊國,我們仍然能夠抵禦秦國,守衛疆土,捍衛先王的英明。”

平陽君道:“我國之力,是打不贏秦國,還請太后三思。”

諸臣也道:“請太后三思。”

“十年前,我們對戰秦國,兩戰皆勝。不打,怎麼知道,打不打得贏秦國。”趙太后齊聲怒斥道:“要我兒長安君入齊爲質,我絕不答應。誰敢再勸,別怪我不留情面。”

(魯仲連能夠助安平君破狄邑,一書下聊城,還不功名利祿,隱居東海。國家有難,挺身而出;國家無難,便歸隱江湖。這樣的人,的確是難得,也令人琢磨不透。你認爲魯仲連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頗第八十七章 一戰定天下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一章 趙惠文王託孤第八十六章 與君一戰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一百四十六章 趙寧亡不卑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一百零十章 破長平 亡邯鄲第一百二十八章 馬服子戰死第一百章 離間計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五十四章 趙孝成王納上黨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長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十七章 身在趙國,心在齊國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八十七章 一戰定天下第六十九章 以守爲攻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一百章 離間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三十七章 防微杜漸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一百零八章 秦王稷秘密換將第二十四章 樂氏風骨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邯鄲而戰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三章 秦太后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六十八章 老馬嶺失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一百零二章 廉頗叛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四十五章 懷沙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黨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王稷舉國親征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邯鄲 亡趙國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平悲歌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十六章 趙國以地換將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八十六章 與君一戰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
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頗第八十七章 一戰定天下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一章 趙惠文王託孤第八十六章 與君一戰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一百四十六章 趙寧亡不卑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一百零十章 破長平 亡邯鄲第一百二十八章 馬服子戰死第一百章 離間計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五十四章 趙孝成王納上黨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長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十七章 身在趙國,心在齊國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八十七章 一戰定天下第六十九章 以守爲攻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一百章 離間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三十七章 防微杜漸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一百零八章 秦王稷秘密換將第二十四章 樂氏風骨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邯鄲而戰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三章 秦太后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六十八章 老馬嶺失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一百零二章 廉頗叛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四十五章 懷沙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黨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王稷舉國親征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邯鄲 亡趙國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平悲歌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十六章 趙國以地換將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八十六章 與君一戰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