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討逆將軍

第三十二章:討逆將軍

“報告將軍,董大人的大軍已經逼退後方的逆兵,正在朝會川城方向過來。”一個斥候跪在,高升順的帥座地下,奏道。

“好!”高升順大叫一聲,從座位上站起身來,笑呵呵地對他四周的參將們說道,“我在這城裡憋了這麼多天了,要不是那兩個逆賊斷我後路,我早就發兵將逆賊連鍋端了。現在好了,集董賢侄的三萬大軍,再加上會川守軍,我們就有整整十萬大軍,一定可以剋期平定叛逆!解陛下和督爽大人(高升泰)之憂。”

“將軍英明!”參將們齊聲讚道。這些參將各個都是跟隨了高升順很久的佐將,在平定楊義貞時候都是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人,高升順不是一個庸將,恰恰相反,由於高氏祖先是三國時跟隨諸葛亮平南蠻的高定,因此對軍事一直很重視,尤其是漢人的兵書,一直作爲高氏子孫相承的寶貝。高升順自小熟讀兵書,尤其是三國,對自己的謀略,高升順還是頗有信心的,從小就被人稱作小諸葛,在加上勤練武功,後來在平亂和鎮邊中屢立戰功,不得不說是一員良將。

雖然嘴上說可以輕鬆平定叛亂,但是高升順心中並未輕敵,話說出來是給身邊這羣憋了好幾天的手下聽的,自己作爲主帥可不能輕敵,從已知的情報來看,這支由漢人流軍裹挾着幾萬蠻人組成的叛軍實力還是不可小覷,從斥候報告的裝備情況,尤其是那些個漢人的裝備情況來看,這支隊伍幕後可能還有別的隊伍支持,絕不像一般的叛匪,他們在建昌並未搶掠一空後盲目地揮軍南下,而是與民休息,一副爭取民心的派頭,這倒不像是叛匪了。

高升順隱隱猜到這“中華軍”背後還有其他勢力參與,大宋?大宋應該不會有閒空來插手大理的事物吧,再說每年的貢品都如期送到,大宋犯不着在大理橫插一腳,那遠在汴梁的宋朝中樞們可能早就忘了西南還有一個小國大理吧,從唐朝到宋朝,從南詔到大理,這個西南一隅都被中原王朝忽視,只要每年的貢品準時送到,這裡無論如何是不會引起重視的,就連在邊境搶掠漢人的城市,中原王朝的朝廷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搶奪的財務中拿出一小部分作爲貢品交上去,就啥事沒有了。

那還會是誰呢?

高升順在思索這個問題的時候,董葉瀾也在想。大宋的文官政治就能否定“中華軍”的宋廷背景,但是從中華軍的所作所爲,以及及時的調動來看,絕不是一般的叛匪。那鄭爽和李梓兩支軍隊與其說是被自己逼退的,還不如說是主動逃逸。既然鄭爽和李梓兩隻軍隊倒戈,那楊家就跟“中華軍”有脫不了的干係,可是以那一小部分楊氏勢力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發展出這麼龐大的實力,絕非易事,肯定有別人的背後撐腰,難道楊過得到了宋朝皇帝的暗中支持?從對方的禁軍服飾看來,這也不是沒有可能。但對方自稱流軍,而且據宋廷內部的密報,他們還有同夥在大宋跟朝廷作對,這又作何解釋?

“如果這根本不是一個有背景的陰謀,那這個領導中華軍的人確實不簡單。”董葉瀾暗想。“不過不管怎麼樣,現在大理調派過來圍剿的軍隊足有十萬,你中華軍再厲害,恐怕也要被我們扼殺了。”

“前面離會川城還有多遠?”董葉瀾揮着馬鞭,指着前方問道。

一個騎着大理特產矮腳馬的導向官連忙趕上來,手搭涼棚望了望,道:“稟大人,還有不到百里的路程。”

董葉瀾騎在他那獨有的草原馬上,轉頭命令身後的大軍:“大家給我加快速度,務必要在今晚趕到會川城下。董葉瀾帶來的三萬大軍中,有五千是騎兵,聽到命令,騎兵們一催馬,立刻就把後面的步兵給拋在後面,最爲先頭部隊提前到會川城報到。

董葉瀾滿意得看了下飛馳而去的騎兵羣,自己依舊和步兵隊伍在一起,朝會川走去。

……

會川城郡守府。

“董賢侄!”高升順見董葉瀾走進大廳,立刻站起來施禮,旁邊坐着的會川郡守趙福也連忙起身。這兩個人對他一個小小的郡守來說,那都是祖宗啊。

“高叔叔,別來無恙啊。”董葉瀾自然也不能失了禮數,雖然名義上來說,自己的官品要比高升順要高,但對方畢竟是現在大理實力最強大家族的頭面人物,自己即使是入贅了高氏,也只是個外來戶,更何況從輩分上來說,高升順還是自己的叔叔,而且又在軍中,一些事情還是低調一點好。

“哈哈哈,”高升順高興地走過去拉起董葉瀾的衣袖就往座位上引,“賢侄此來可是解了我後顧之憂啊,將來掃平叛匪,我必當在皇上和兄長面前爲賢侄請功!”

董葉瀾乍一聽這話有點不對,自己怎麼說也是一個內閣首官,論起親疏來,只怕自己在段思廉和高升泰面前,更說得上話,怎麼反倒是你高升順這個外將來請功了?

道理是沒錯,但是高升順這個外將可不是普通的外將,他的高氏背景和赫赫戰功,再加上絲毫不遜於高升泰的城府,足矣另董葉瀾刮目相看,就連高升泰恐怕也早已把高升順倚爲臂膀了。

“高叔叔哪裡話,那鄭爽和李梓兩個逆賊本就不足爲患,就算我不來,叔叔也一定可以將其擒拿,只可以小侄才疏學淺,才讓此兩賊逃走,這樣看來,皇上和岳父大人怕是過濾了,叔叔定能旗開得勝,再立新功啊。”董葉瀾一臉的崇拜道,心中卻在想:你比我家祖上的董迦羅(段氏第一代國師)差得遠了。

高升順本身就不是一個懂得謙虛的人,別人誇他,他都一一笑納,本身也沒太誇張嘛。

“呵呵,賢侄遠道而來,先讓鄭郡守給你安排下住處,等明日兵馬安頓妥當,我們再共商對敵之策。”高升順躊躇滿志道。

“遵命!”

……

第二日辰,外面起了點風,天氣已經開始轉冷了,會川城內卻很熱鬧,到處都是兵丁,城的四個大門都已經關死,百姓們恐懼地看着街上四處“巡邏”的士兵,只在心中求神拜佛,這些瘟神可千萬不要跑到自己家來“搜查逆匪”。

而在郡守府內,高升順也對圍剿之戰作了部署。

由於董葉瀾帶來的三萬生力軍,使得董葉瀾可以更加充分地部署包圍圈。路上的三萬騎兵已經從兩翼向建昌城包抄,而董葉瀾則率領着三萬步軍從水路包抄,切斷中華軍的後路。後方則留下一萬步軍和城內臨時徵召的壯丁,高升順則帶領剩下的三萬人馬緩緩向建昌城逼近。這種全面包圍的方法在高升順等人看來確實是無懈可擊,但是他們忘了一點,那就是還在武隆城的大宋梓州巡邊使萬里徵並不是局外人。

第三十三章:軟禁蘇軾第五十二章:公主失蹤第三十章:建昌會盟第二十章:臨時分兵第四十五章:建昌解圍第五十七章:新火器營第四十五章:建昌解圍第二十八章:汴京風雲(二)第三十六章:城下之約(一)第三十三章:軟禁蘇軾第二十三章:果州督監第四十四章:步騎交鋒第五十三章:中華軍制第三十四章:武隆水戰第四十四章:步騎交鋒第三十七章:城下之約(二)第三十三章:軟禁蘇軾第十一章:山賊進城第二十五章:黎寨之戰第四十一章:曹袁之勢第十九章:計劃有變第七章:官匪勾結第二十七章:汴京風雲(一)第五十三章:中華軍制第三十二章:討逆將軍第四十二章:辜周之義第四十四章:步騎交鋒第四十七章:蘇軾試炮第二十三章:果州督監第十四章:謀劃埋伏第五十一章:大理公主第二十章:臨時分兵第十章:押司上任第四十六章:東坡先生第十章:押司上任第四十五章:建昌解圍第五章:水泊梁山?第七章:官匪勾結第二十九章:汴京風雲(三)第十九章:計劃有變第四十六章:東坡先生第二十七章:汴京風雲(一)第七章:官匪勾結第三十九章:虛張聲勢第十三章:入夥山賊第四十六章:東坡先生第五十五章:誰纔是匪?第三十三章:軟禁蘇軾第四十七章:蘇軾試炮第五十一章:大理公主第三章:驚現異世第五十二章:公主失蹤第四十一章:曹袁之勢第二十九章:汴京風雲(三)第八章:牢獄之災第三十五章:建昌對峙第三十八章:撞上地雷第三十六章:城下之約(一)第三章:驚現異世第五十二章:公主失蹤第五十三章:中華軍制第五章:水泊梁山?第五十章:敕化節度第四十章:圓滑將軍第四十九章:段氏困境第五十五章:誰纔是匪?第四十二章:辜周之義第二十五章:黎寨之戰第二十九章:汴京風雲(三)第五十七章:新火器營第十八章:再收楊林第二十三章:果州督監第二十一章:路遇綁匪第四十九章:段氏困境第二十七章:汴京風雲(一)第十二章:李氏兄弟第三十八章:撞上地雷第九章:扣押人質第五十五章:誰纔是匪?第十九章:計劃有變第三章:驚現異世第十五章:巫山大捷(一)第三十九章:虛張聲勢第三十二章:討逆將軍第十五章:巫山大捷(一)第三十八章:撞上地雷第三十四章:武隆水戰第二十章:臨時分兵第四十七章:蘇軾試炮第六章:太湖縣城第二十七章:汴京風雲(一)第九章:扣押人質第五十章:敕化節度第五十二章:公主失蹤第二十一章:路遇綁匪第十七章:喜得良將第十六章:巫山大捷(二)第十九章:計劃有變第四十八章:陳拓的詞
第三十三章:軟禁蘇軾第五十二章:公主失蹤第三十章:建昌會盟第二十章:臨時分兵第四十五章:建昌解圍第五十七章:新火器營第四十五章:建昌解圍第二十八章:汴京風雲(二)第三十六章:城下之約(一)第三十三章:軟禁蘇軾第二十三章:果州督監第四十四章:步騎交鋒第五十三章:中華軍制第三十四章:武隆水戰第四十四章:步騎交鋒第三十七章:城下之約(二)第三十三章:軟禁蘇軾第十一章:山賊進城第二十五章:黎寨之戰第四十一章:曹袁之勢第十九章:計劃有變第七章:官匪勾結第二十七章:汴京風雲(一)第五十三章:中華軍制第三十二章:討逆將軍第四十二章:辜周之義第四十四章:步騎交鋒第四十七章:蘇軾試炮第二十三章:果州督監第十四章:謀劃埋伏第五十一章:大理公主第二十章:臨時分兵第十章:押司上任第四十六章:東坡先生第十章:押司上任第四十五章:建昌解圍第五章:水泊梁山?第七章:官匪勾結第二十九章:汴京風雲(三)第十九章:計劃有變第四十六章:東坡先生第二十七章:汴京風雲(一)第七章:官匪勾結第三十九章:虛張聲勢第十三章:入夥山賊第四十六章:東坡先生第五十五章:誰纔是匪?第三十三章:軟禁蘇軾第四十七章:蘇軾試炮第五十一章:大理公主第三章:驚現異世第五十二章:公主失蹤第四十一章:曹袁之勢第二十九章:汴京風雲(三)第八章:牢獄之災第三十五章:建昌對峙第三十八章:撞上地雷第三十六章:城下之約(一)第三章:驚現異世第五十二章:公主失蹤第五十三章:中華軍制第五章:水泊梁山?第五十章:敕化節度第四十章:圓滑將軍第四十九章:段氏困境第五十五章:誰纔是匪?第四十二章:辜周之義第二十五章:黎寨之戰第二十九章:汴京風雲(三)第五十七章:新火器營第十八章:再收楊林第二十三章:果州督監第二十一章:路遇綁匪第四十九章:段氏困境第二十七章:汴京風雲(一)第十二章:李氏兄弟第三十八章:撞上地雷第九章:扣押人質第五十五章:誰纔是匪?第十九章:計劃有變第三章:驚現異世第十五章:巫山大捷(一)第三十九章:虛張聲勢第三十二章:討逆將軍第十五章:巫山大捷(一)第三十八章:撞上地雷第三十四章:武隆水戰第二十章:臨時分兵第四十七章:蘇軾試炮第六章:太湖縣城第二十七章:汴京風雲(一)第九章:扣押人質第五十章:敕化節度第五十二章:公主失蹤第二十一章:路遇綁匪第十七章:喜得良將第十六章:巫山大捷(二)第十九章:計劃有變第四十八章:陳拓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