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英帝國海軍中國艦隊的資料

路申明一下

前言

十九世紀以來,西力東漸,中國門戶大開,中外通商傳教等活動日益頻繁西方各國爲了維護其本身的在華利益以及保護其僑民安全,紛紛派遺海軍來華,諸如英、法、德、俄、美、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皆曾組成遠東艦隊在中國沿海及西太平洋各地展開活動或者3艘、5艘;或者10艘、8艘,其中尤以英國的“中國艦隊”規模最爲可觀經常維持在20艘左右,而且鐵甲、巡洋、快船、汽艇、炮船等各類戰船無不齊備,是以其戰鬥力最爲強大自鴉片戰爭後設立,至世界第二次大戰之初撤回,前後縱橫西太平洋海上歷時約有百年

之久,隱然執掌遠東地區海軍的牛耳非但與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國防以及軍事息息相關,同時對於東亞大局亦時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惜乎,迄今僅有葛雷漢(gerald s. graham的《中國艦隊:戰爭與外交》(the china sr and diplomacy一書傳世(1978年英國牛津大學出版,而且僅及於1860年爲止其餘則概付闕如,迄今當未見有人繼續作有系統的研究本文以資料及時間之所限,只能就甲午戰前該艦隊在中國的活動及其影響,作一初步探討,以就正於學術先進

一、十九世紀英國海軍之世界分佈概況

自十六世紀新航路及新大陸發現之後,歐洲各國莫不競向海外拓展,以爭奪殖民地與海外貿易市場,最初有葡萄牙、西班牙;其後荷蘭、法國、英國繼之遂使海上戰爭相續不斷,最後則以英國爲最大的贏家自七年戰爭(1856-1873及特法拉加之役(war of trafalgar, 1805等役擊敗其強敵法國,其勢力即如日中天,成爲名符其實的“海上霸王”

由於英國殖民地遍及於五大洲,而有“日不落國”之稱,且其商業勢力凌駕於世界各國,是以爲了保障殖民地及航運的安全,乃將其皇家海軍(the british royal navy有計劃地分駐於世界各主要地區,形成爲一個全球性的戰略網從其艦隊的名稱,即可瞭解其海軍分佈概況:

1. 大西洋艦隊(the home or the atls

2. 地中海艦隊(the mediterranean s

3. 南非艦隊(the south afrs

4. 東非艦隊(the east afrs

5. 海角艦隊(the cape of good hope s

6. 東印度艦隊(the east indian s

7. 西印度艦隊(the a s

必須說明的是,以上這些艦隊的成立並非同一時期之內,而是從十八世紀逐漸演變而來其兵力的大小,也多依據當時的環境而定,並無定製其中以本國艦隊最大,地中海艦隊次之,但其後的東印度艦隊及“中國艦隊”則取地而代之再者,英國的海軍艦隊之精良不僅在其裝備,而在其組織與訓練,尤在其有遠大的理想與健全的制度以裝備而論,在1830年之末,英國海軍所用的尚皆爲木質的帆船其後受到法國的刺激,方纔開始製造蒸汽輪船1840年,雖曾製造了一艘鐵甲艦“奈米西斯號”(hs. nemesis,參加了鴉片戰爭、但僅爲輔助性質直到1859-1860年間方纔先後製造了兩艘裝甲戰艦──“武士號”(the ce姊妹艦自此開始一個以鐵甲艦爲主力的“鐵甲船時代”(the era of the ironclad此外,英國海軍的早期在制度上也存在許多的缺失,直到1832年方纔經由海軍部長高理漢raham大力改革統一海軍的事權,減少內部的消耗浪費;限制人身的體罰,改良升遷不公;建立海軍服役及退休金制,增造海軍新式戰船並將海軍船隻依據不同噸位及馬力,劃分爲鐵甲、裝甲、巡洋、炮船、帆船、汽艇等級,以便配合編制同時還嚴密艦隊組織,加強兵員訓練,維持嚴格軍紀,因此氣象爲之一新高理漢所訂的最高目標,就是要使英國的海軍做到“經濟”、“有效”、“保持世界的優勢”(具有世界海軍二強的標準同時,還要與新發展的科學技術綠色是英國海軍的一次革命[1]

二、“中國艦隊”成立的時代背景

“中國艦隊”成立的時間,史家的觀點頗有不同一說於1834年東印度公司告終, “china s”即自東印度艦隊(the east indian s脫離而產生一說是在1865年東印度艦隊在中國之部分船隻**成軍[2]尚有人以爲自1864年東印度艦隊已經分化,“中國艦隊”開始以香港爲總部,而成爲一個分離的個體但仍作爲一個東印度艦隊的支隊(the east indies divisian,而由一位準將銜的艦長指揮其防地則限於紅海至北婆蘿州阿琴灣(achin head一帶的區域至於負指揮此二支隊的艦隊司令則由一位少將擔任他既負責管理印度洋事務、也負責管理中國方面的事務,故此時的中國及東印度艦隊,實可以稱之爲一個“聯合艦隊”(the dual squadron其兵力包括一艘大型戰艦或旗艦“愛勒考特號”(hsrt,2艘五級戰船(“cambrian”及“castor”,4艘六級戰船,5艘本質炮船和三艘蒸汽輪船除調查船2艘不計外,合計有大小戰船15艘但其中僅有4艘快速戰船,2艘木帆炮船及一艘蒸汽輪船留於東印度艦隊其餘則全爲“中國艦隊”所有,其艦隊司令則爲考希倫(trame[3]可是根據英國海軍部的檔案記載,卻認爲該一艦隊(china s成立於1864年同時,並指出它在過去曾經隸屬於東印度艦隊,其後成爲聯合艦隊的一個主要支隊其活動範圍,有一個時期曾西抵澳大利亞、北達白令海峽俄之海參威以及中國、日本海岸,甚至還包括中國的內河等廣大地區[4]綜合以上所述,可知“中國艦隊”乃由東印度艦隊中脫離而**成軍,應無疑問

海軍爲執行政府政策的工具,論及“中國艦隊”成立的目的,實與英國在遠東的發展具有密切的關係英人自1805年即從印度的恆河流域進而擴張至印度的全部,1814年-1816年,征服了尼伯爾;1824年-1826年,控制了緬甸同時,又於1826年越過了麻六甲海峽而進入南洋羣島,佔據了馬來亞及新加坡,而北婆羅洲等地亦皆入其勢力範圍及至鴉片戰爭以後,除獲佔香港之外,並迫中國開放五口通商,而使英國通商的範圍從南洋的新加坡、經過香港到達上海,連結成爲英國人在遠東所締造的一個“鬆散商業帝國”在英國人商業重於領土的傳統觀念之下,海軍顯然對於維護殖民地及商業的利益遠較陸軍更爲重要是以於該一地區駐紮一支海上艦隊,實屬必要[5]

其次,是海盜問題南洋一帶海域遼闊,島嶼紛岐,港灣叢錯而政治版圖又相當複雜,分由當地的土酋及歐洲的殖民當局所管轄因此乃使海盜大肆猖獗,經常出沒海上,掠奪往來商船,殺害船上商旅自麻六甲、馬來亞、婆羅洲、蘇門答臘、以至菲律賓的蘇祿島及民答那莪等地,無不有海盜活動其間,造成商業往來的極大危害自1820年起,英國即不斷地派遺其海軍協助東印度公司的商船隊對之徵剿惟以兵力有限,而範圍太大,依然無法將之肅清此外,在中國的東南沿海一帶也經常有海盜爲患尤其是連接大陸的澳門、海南島及香港等地,更是海盜的淵藪中國的地方官吏因爲綠營水師**,海軍力量薄弱,對之幾乎束手無策,無可如何有的官吏甚至對之實施安撫政策,“誘以官職,招以金錢”,以求無事,[6]但所收成效卻不大及至英國人佔領香港,其海軍即以鎮壓海盜爲其主要任務一方面調查港澳之間及廣東沿海的島嶼港灣,以便了解海盜的藏身之所一方面與廣東的地方當局達成協議,共同合作,對海盜進行不斷地打擊雖然取得相當的成績,但仍須英的海軍長期留駐於此[7]

再者,“中國艦隊”的成立也與鴉片戰後中英關係緊張有關1842年,中國雖因戰敗而訂城下之盟,但一般民心並未屈服,不斷地有抗英行動或者趁機對英人襲擊報復,或者加以暗殺泄憤,有時甚至發生一些小規模的武裝衝突其中尤以拒絕修約和進城最爲嚴重雖經英方一再地抗議與交涉,均無結果因之英國外相帕麥斯尊(lord palmerston乃決心採取強硬政策,增強海軍的兵力,以迫使中國屈服[8]

三、“中國艦隊”的組織與兵力

“中國艦隊”的組織與英國其它艦隊一樣,使用同一原則,採取混合編制,自現代的鐵甲到傳統的帆炮船都有大小不一、數量也沒有限制,完全視情況需要而定如同在鴉片戰爭之初,航行於中國海面的船隻多達48艘,其後增援者尚不爲計,但戰後則又減至16艘左右及至英法聯軍前夕則又增至64艘戰船,而且其中大部份已換爲蒸汽戰艦

1864年,“中國艦隊”與東印度艦隊正式脫離關係而單獨成軍至1869年左右,其所擁有的兵力,計有21艘,其中最大的是旗艦(flag-ship“奧狄莎號”(auds,排水量爲3774噸,是一鐵甲戰艦其次是“泰利亞號”(thalea1459噸,爲一巡洋艦其它皆爲炮艇及機帆炮船之屬其名稱分別是“卡亞得斯號”(charyadies,“摩提斯特號”(madeste,“朱諾號”,“伊吉沙號”(egesia,“莉莉號”(lily,“倫達夫號”(ringdove,“古魯號”(curlet,“蚊子號”(mosquto,“史文吉號”(swing《》吉號”爲最小,排水量僅有295噸[9]

“中國艦隊”的此一兵力規模,其後並未作重大的改變,一直維持在20艘左右從1882年的資料,即可證明是年計有鐵甲戰艦(旗艦一艘、快速艦4艘、帆炮船3艘、炮船4艘、炮艇5艘、通訊及補給船各一艘,合計19艘,載炮110門,官兵2567員名茲將各船艦名稱、噸位、馬力、炮數、艦長及兵員人數附表於後,藉以瞭解其兵力之實際概況

1882年“中國艦隊”兵力一覽表

名稱艦別馬力噸位指揮官載炮官兵學生水手合計

iron duke

(flag ship鐵甲艦10capt. richard

e. tracey14門1459

cleopatra快艦

curacoa快艦80sumuel long

s快艦80james son

pegasus機帆快船0edold j. err9125

daring機帆快船feliott9123

lily炮船r. evans100

ss82

kesrel炮船willlang78

fly炮船adolphus f. st. clair74

zephyr炮艇gepollard61

foxhound炮艇johhae0

rhen炮艇james henry corfe0

sheldrake炮艇marcus l. bridger0

mosquitoh. francis0

vigilant補給船00

victor emanuel補給船5157a s, 1882, efficiency of her majesty’s ships under sted sail.

不過,到了1886年,“中國艦隊”又換了一批新艦從是年5月其艦隊司令哈密敦(vice adm. r. verey hamilton參觀醇親王檢閱北洋海軍時所率領的十艘戰艦,即可知其中出現了幾艘新船艦[10]

1. auds(旗艦鐵甲炮14門新

2stance炮14門新

3pton炮14門新

4. cleopatra炮14門舊

5. leander炮10門新

6. pegasus炮6門舊

7der炮3門新

8. firebrand炮4門新

9. t炮5門新

10. swift炮5門舊

雖“中國艦隊”的船艦時有更換,但其裝備卻未隨着工業科學的發展而常除舊佈新到了1888年,其艦的陳舊落伍,非僅不如法、俄的遠東艦隊,即中國與日本向歐購買的新式鐵甲,其性能之優越也使英人大爲難堪如在1888年3月10日的英文《天津中國時報》上,即有人撰文指責“中國艦隊”的船艦,不但大部份陳舊失效,而且迄今尚爲採用1860至1870年代的前瞠炮(thele-loads,實爲英國海軍的恥辱爲了迎頭趕上法、俄等國的海軍,他以爲英國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政策,將“中國艦隊”的船隊汰舊換新,把那些蒼蠅級(fly-class和寶石級(gem-class的老船統統淘汰掉諸如“cockchafer”, “espair”, “firebrand”, “”, “merlin”, “rambler”, “s”與“wyvern”,雖亦屬陳舊,但因其具有厚甲及重炮仍可留於港內作爲防守之用其它如“constance”雖然裝置舊炮,但其性能尚爲不錯至於其餘之船如“alacrity”, “cordelia”, “heroine”, “leander”, “e”, “porpoise”, “rattler”, “satellite”, “ersey”號那樣,當爲更佳[11]

“中國艦隊”的最高長官爲艦隊司令,亦稱爲總司令derhief, or,正式官名爲提督(admiral海軍上將但一般官至上將者極少,大多爲副提督(vire-admiral海軍中將,甚至有時還以一位海軍少將(rear-admiral代理總司令之職者,根據並不完整的資料統計,可知有以下數人曾任此一職位:

考希倫(trane1844-1846

英格利斐德(.com

黑木(black 1850-1852

裴洛(fleetg1854-1856

西馬(michael seymour1856-1858

何伯(james hope1859-1861

凱古柏(cooper key1861-1862

吉來特(henry kellelt1869-1871

瑞德爾ryder1875-1877

喜而雅(m. hillyal1878-1880

歐威爾(elles,或譯作韋力士1882-1884

陶威爾(1886-1888

沙爾曼(namell salman1889-1890

李查理(frederick .comantle1892-1895

四、英法聯軍時“中國艦隊”的活動

十九世紀中葉,中英之間曾經發生二次大戰,一爲鴉片戰爭(1839-1842,一爲英法聯軍(1857-1860在這兩次戰爭中,英國政府都採取“炮艦政策”boat policy,而以其優勢的海軍爲先鋒在鴉片戰爭時以東印度艦隊爲海軍的主力,到了英法聯軍時則以“中國艦隊”爲其主力軍當時指揮作戰的艦隊司令爲西馬(michael seymour西馬出身於海軍世家,其父是拿破崙戰爭(the napoler時的名將而他也自幼時即參加海軍,具有四十餘年海上的經驗他本在波羅的海海軍那皮(sir. charles napier將軍之下服役,嗣以克里米亞戰爭(the crimer行將結束,而遠東又行將多事海軍部爲借用他的長才,特將他晉升爲海軍少將(rear admiral,以接替施泰麟(james stirling爲“中國艦隊”司令西馬於1856年之春到任,其所受的訓令有二:一是監督俄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活動,一是協助港督包令(john bowling與中國交涉修改南京條約及進城事宜[12]

西馬在英法聯軍時期所扮演的角色,可以劃分爲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廣州之役(1856-1857時當西馬抵達香港後不久,適以“西林教案”(1856年7月25日和“亞羅事件”(1856年10月8日先後發生,事態變得相當複雜爲了加強對華交涉,港督包令及廣州領事巴夏禮(harry. s. parkers都主張採取強硬的態度,憑藉武力迫使中國屈服於是西馬遂成爲執行此一任務的關鍵性人物雖然此時法國與美國亦於同時參與攻打廣州的行動,但仍以英國的海軍爲其主力在西馬的指揮之下,分由其部下懿律准將(j. b. elliot等率領兵船 “syhille”, “barr”, “cormandel”, “eer”, “sampson”, “col”, “iger”, “aukland”等對於廣州外圍的軍事據點,如獵德炮臺、威遠炮臺、橫檔炮臺、虎門炮臺等地展開猛烈的攻擊,並予以佔領同時,且以船炮對於城內的總督府大肆進行轟擊,施行空中威懾又與中國的帆船水師發生大戰,以七艘炮艇將二十艘中國水師擊潰儘管西馬等對廣州不斷地進攻,並向兩廣總督葉名琛一再提出警告,甚至發出最後通牒,要其應允英方所提出的修約、進城、賠償、道歉等條件,但葉氏卻紿終未予理會一則由於省河水淺,英軍大船無法駛入再則由於英軍兵力不足,無法大舉於是包令及西馬只得求援於印度及海峽等地總督派兵相助適以印度有兵變(1857年5月13日,一時無法如願直至是年(1857年12月24日才由聯軍大舉攻陷廣州,俘獲葉名琛此一戰役始告一段落計自1856年10月到1857年11月止,前後長達年餘之久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英美兩國都曾對於臺灣發生興趣西馬擬派人赴臺調查,美使伯駕(peter parker亦擬樑指,因之特爲照會包令,表示反對,其事遂告終止[13]

第二個階段是大沽口之役:廣州失守後,英方爲了對清廷直接施加壓力,於是乃決定揮軍北上前往白河口,威脅北京的門戶由新任的英使額爾金(james b. elgin會同法使葛羅(b. gros組成聯軍從雙方所出動的兵力來看,可知英軍比較法軍佔有優勢英船15艘、法船11艘,英炮192門、法炮164門,英軍2088人、法軍1000人故知此次戰役的主力仍由西馬負責指揮由下表即可知英法聯軍兵力的概況[14]

國別艦名艦類火炮(門艦員馬力(力匹

英國艦

隊加爾各答號帆艦84720

煽動號快速帆艦40270

憤怒號明輪蒸汽護衛艦0

納姆羅號蒸汽炮艦0

鸕鶿號蒸汽炮艦

瑟普萊斯號蒸汽炮艦

富利號明輪恭汽炮艦5

克羅曼德爾號明輪蒸汽炮艦

期萊尼號蒸汽淺水炮艇54880

萊文號蒸汽淺水炮艇54880

鴇號蒸汽淺永炮艇34860

負鼠號蒸汽淺水炮艇34860

堅固號‘蒸汽淺永炮艇34860

弗姆號蒸汽淺水炮艇34860

海斯坡號蒸汽供應艦

國別艦名艦類火炮(門艦員馬力(力匹

法國艦

隊復仇者號快速帆艦50

果敢號快速帆艦50

普利姆蓋號蒸汽炮艦8

弗勒格頓號蒸汽炮艦8

監禁號蒸汽炮艦12

梅耳瑟號蒸汽炮艦12

雪崩號蒸汽淺水炮艦6

霰彈號蒸汽淺炮艦6

火箭號蒸汽淺水炮艦6

龍騎兵號蒸汽淺水炮艦6

雷尼號輪船(租用

資料來源:採自戚其章《晚清海軍與衰史》頁66-67

英法皆爲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海上強權此一戰役出動如此龐大的兵力,自非封建落後的中國海軍之所能抵擋,實可以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而且實際上也沒有海戰發生,甚至連原先由西馬與法國提督所擬妥的“攻擊大沽炮臺計劃”都派不上用場因爲在大沽口僅有有守軍9000人、大炮30尊、英法聯軍僅以斯萊尼號(staney及鸕鶿號(cormorant等六船,花費二小時,即在五月二十日將之全部佔領接着又佔領天津,並脅迫中國政府與之議和繼鴉片戰箏15年之後,中國再度地與之訂立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有意思的是,由於西馬與額爾金二人的不睦,雙方曾在英國政府裡互控而引起一激烈的辯論儘管其後香港的商會對西馬大爲頌揚,並且致以酬金,但額爾金卻對之深爲不快[15]

英法聯軍之役,於1858年大沽一戰之後一波三折,至1959年6月,因換約問題,於大沽口再度發生衝突此時英使已由額爾金易爲其弟普魯斯(frederick bruce,而法使則以布爾布隆(a. de. bourboulon取代葛羅另外,“中國艦隊”司令英國海軍提督西馬也換成了何伯(james hope這一次英國所出動的兵力計有戰艦20艘、大炮174門、官兵2000人;法國則有軍艦2艘、大炮50門、官兵數百人,故戰爭的主力軍仍在英方

6月24日,英法聯軍駛抵大沽因不顧中方守將的警告,強行由大沽登陸,雙方遂發生衝突6月25日上午10時,英軍派船11艘、法軍兵船1艘開始軍事行動,各艦依次爲:“歐掠鳥號”、“傑紐斯號”、“?鳥號”、“鸕鶿號”、“庇護號”、“茶隼號”、“巴特勒號”“納姆斯號”、“負鼠號”、“佛里斯特號”“高飛號”由於大沽口內水淺,僅能以較小的炮艇作爲先鋒,由“負鼠號”(sposum領先、“?鳥號”(plover、旗艦“鸕鶿號”(cormorent及庇護號(pique與高飛號(high fly等繼之因不知此時中方守將僧格林沁已將大沽炮臺暗爲增強,加以英軍輕敵深入雙方經過激烈的炮戰之後,英軍大爲失利軍艦5艘沉沒、6艘重創、2艘被俘、官兵死傷500餘人,而海軍提督何伯腿部亦受傷這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對英國作戰罕有的勝利,也是英軍所遭遇的一次沉重打擊[16]

茲將此次戰役英、法兩軍所派船艦列表如下:

資料來源:戚兵章《晚清海平興哀史》頁80

國別艦名艦類火炮(門艦員馬力(力匹

英國艦

隊切撒皮克號蒸汽巡洋艦00

高飛號蒸汽護衛艦50

巡洋號蒸汽炮艦0

魔術師號蒸汽炮艦00

納羅姆號蒸汽炮艦0

鸕鶿號蒸汽炮艦

富利號明輪蒸汽炮艦5

科羅曼德爾號明輪蒸汽炮艦

負鼠號淺水蒸汽炮艇54880

阿爾及林號淺水蒸汽炮艇3

庇護號淺水蒸汽炮艇3

巴特勒號淺水蒸汽炮艇3

佛里斯特號淺水蒸汽炮艇3

?鳥號淺水蒸汽炮艇3

歐掠鳥號淺水蒸汽炮艇3

傑紐斯號淺水蒸汽炮艇3

茶隼號淺水蒸汽炮艇3

高貴號淺水蒸汽炮艇3

協助號蒸汽運兵船0

海斯坡號蒸汽供應艦

法國迪歇拉號蒸汽巡洋艦50

艦隊諾爾札加拉號淺水蒸汽炮艇

爲了對華報復,英、法聯軍於1860年三度北上,領軍的公使再度易將,仍由額爾金與葛羅回任英軍方面除海軍提督何伯之外,又增加了陸軍提督葛蘭忒(j. hope grant作爲全軍的最高統帥這次的規模更爲龐大,僅英國即派步騎炮兵一萬餘名,海軍戰船70艘,運輸船隻143艘法國則派陸軍7000人,總計有18000人舉凡新式的阿模士莊大炮(nee均全爲出動[17]分由煙臺(法軍和大連(英軍出發,於大沽口之外會合8月1日,英法兩軍在毫無抵抗之下登陸14日陷唐沽,21日陷大沽,23日陷大津,10月13日佔領北京一路勢如破竹,清政府只得完全屈服與之訂立“北京續約”,而使侵略者飽獲一切此時北方大熊俄國則利用此一良機趁火打劫除得到通商以及外交等特權外,且侵佔中國黑龍江以東及以北的大片土地比起英、法、美更形兇惡與狡詐

五、“中國艦隊”在“雲南事件”交涉時期的作用

英法聯軍之役的同時,適以太平軍之亂方殷,英法於戰爭結束後,最初尚保持中立,及於1860年間,從清政府方面獲取許多利益,爲確保其通商,乃轉而對清廷加以支持英國之“中國艦隊”司令海軍提督何伯爲保護上海及其周圍地區貿易安全,乃決定與清軍配合協同作戰,長達年餘之久表面上看來,英國對華政策似乎有了轉變,表現友好實則其一切的作爲乃在維護英國自身的利益不意,雙方相安無事之後的數年,又因“雲南事件”引發中英之間的軒然大波

雲南事件(yse發生於1875年(光緒元年2月21日,因爲英國翻譯員馬嘉理stus r. margary在雲南被殺,故又稱爲“馬嘉理事件”(margary case,此次爲英國的探測隊由緬入滇、英方原本即含有陰謀,故爲雲南當局所不歡迎,因而有此一不幸事件之發生說來本是一椿地方個別事件,不難加以解決可是由於當時的英國公使威妥瑪(tde熟悉中國官場情形,加以想借機建功,於是乃將其事予以擴大,向中國政府進行敲詐勒索,虛聲恫嚇並提出最後通碟,揚言如不答允所提條件,即將斷絕兩國邦交,下旗回國而英國在華的海軍“中國艦隊”也因之成爲其利用的武力,隨之推波助瀾

此時的“中國艦隊”司令爲副提督瑞德爾(vice-adryder,從英國海軍部所藏之檔案中,可以清楚地瞭解瑞德爾在此次中英交涉期間所作的活動情形他除了曾在英國公使館內與威妥瑪密商大計之外、並將其兵艦有計劃地分佈於中國各重要港口:天津:“克魯夫勒號”(groveler,煙臺:“吉斯瑞爾號”(kestrel,上海:“塔利莎號”(thalia及“哈爾奈特號”(以及旗艦“警醒號”(vigilent,漢口:“蚊子號”(mosq,廈門:“赫特號”(hart[18]不過,瑞德爾與威妥瑪的意見並不完全相同威妥瑪爲了向中國施壓,認爲兵力不足,擬向英國政府求援增兵但瑞德爾卻不以爲然,認爲以“中國艦隊”現有兵力已經足夠應付當前的環境故當1876年8月21日煙臺會議時,瑞德爾非特親自陪送威妥瑪從上海到煙臺,且還令其部下蘭布爾(lambert率領一支所謂的“飛行艦隊”(the flying squadron前往大連及牛莊,以爲聲援[19]故當李鴻章將由天津出發前往煙臺談判時,一部份天津士紳乃出面請願,要求李氏不要輕易前往,以免爲英人挾持李氏識破其計,不以爲意,依然如期前往,並乘機參觀英、德軍艦,而與其它各國使節聯歡,以示其不受要脅[20]卒於是年9月13日與威妥瑪達成協議,簽訂煙臺條約除允諾賠償卹金200,000兩外,並又增開重慶、蕪湖、宣昌、溫州、北海五處作爲通商口岸依據史家米契kie之見,以爲從表面上看來,煙臺協議的關鍵似乎繫於停泊在數百里外大連的“中國艦隊”之“飛行艦隊”(the flying squadron實際上,英國政府並無意再次對中國用兵故“中國艦隊”對於此一事件所發生的作用,僅在於爲其外交的後盾,而對於中國的威脅則爲有限[21]此說的正確性如何,尚值得再加討論

六、“中國艦隊”與其它國家海軍之關係

與法國海軍艦隊的關係:英、法皆爲西方海上的強權,爲了爭奪海上霸權、雖曾發生長期戰爭,但也曾因有相同的利益而結合爲同一戰線如與俄國之間的克里米亞戰爭(1884-1885,與中國之間的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1858-1860到了中法戰爭時期(1884-1885,雙方則因立場不同,而發生齟齬法爲侵佔越南,並企圖打開中國西南的陸上門戶,同時還欲攻佔中國沿海城市、迫使中國對之賠款故除在越北用兵外,又利用其優越的海軍在臺灣及福州之間大肆騷擾而英國則因在華貿易額冠於他國,一旦中法發生大戰,必然波及到其在中國沿江沿海的許多通商口岸,影響其僑民的安全與商業利益故而乃藉口中立,出動(中國艦隊,可以保護

當1883年底中法談判瀕臨破裂之時,英國政府即決定採取防範措施宣佈立場中立,並呼籲作戰的雙方均需維護英國僑民的安全與利益同時,又聯合歐美各國採取共同的行動,而由“中國艦隊”司令歐威爾(vice-adm. e,lles負責居中協ert各方經過外交途徑聯絡的結果,德國、美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奧匈帝國等國政府都表贊同,願意派遣其海軍與英國合作,共同巡邏各通商口岸,保護僑民,維持中立唯有日本與俄國曾經發生問題日本雖欲出兵,但以中國當局對之有所顧慮,而表示反對嗣以英國對華進行勸說,謂其行動僅限於上海作爲護僑,中國方纔應允日本原擬派遣三艘戰艦,後減爲二艘,分別爲:“faso”及“kan”,由rear-ad率領,此舉象徵的意義大於實質的意義因爲日本的海軍已受到西方國家所承認,並居於平等的地位,同時也開啓了其後(1902日、英同盟一線遠景,意義殊爲重大反觀俄國則爲不然雖曾接到英國所作的參加中立國之邀請,但以英、俄素有猜嫌,俄以顧及雙方協調困難,以及中立國之間兵船分佈等問題而加以婉拒[22]

1884年8月23日,法國海軍提督孤拔prbet不宣而戰,向我馬尾海軍攻擊,因之發生“福州海戰”,造成我軍重大損失次日,又炮擊我福州船廠,中國乃被迫對法宣戰,不久法亦對我宣戰並轉而攻擊臺灣可是,英國此時並未嚴守中立,且仍不斷地將煤、米、軍火等物質接濟法軍,甚至中國向之抗議時,英使巴夏禮(harry parkes猶以“中國未將宣戰明文照會各國”爲詞,加以狡辯適以此時英艦在閩江口又受到華軍炮擊,傷亡多人,引起意外的糾葛,(9月6日英使乃向中國抗議,終以閩省願意賠贈3500鎊及500銀元而結案10月1日,法軍攻陷基隆,10月2日,又炮擊滬尾(淡水,以劉銘傳死守未能得逞於是孤拔乃決定自10月23日起封鎖臺灣至是英國方於10月26日以承認中法正式交戰,而宣佈禁止法艦在香港裝煤修理接着,又於次年1月29日密允英艦“威利號”爲中國運兵援臺至3月8日,法國海軍封鎖廣東北海,禁止米糧北上時,英國則又以“太平洋封鎖”(pacific blackade違反中立法,並以米糧不能視爲戰時之違禁品,向法國提出抗議而法國政府也對英提出反駁,認爲法有封鎖之權利直到4月6日中、法在巴黎達成停戰協議,英、法之間在華的磨擦方纔落幕[23]

(b 英、俄在華海軍之矛盾

俄國亦爲海權大國自1856年即開始派艦南下活動,於英法聯軍時又乘機與之配合,水陸並進向中國謀取巨大利益,而其遠東艦隊之兵力亦頗爲可觀英國因與俄國爲夙敵,自克里米戰爭(1854-1856以來,即不斷地監視俄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各種活動,極力阻擋其勢力的南下,並使其範圍僅限於西太平洋之北部不過,到了1886年時卻因朝鮮巨文島問題,雙方又發生衝突

巨文島位於朝鮮西南部之濟州島附近,又名“漢彌爾敦港”(port of hamilton,原爲一個荒島,並無戰略價值,但以此時俄國擬向朝鮮發展,並擬租借永興灣以爲其海軍基地,自然引起英國的關注,於是乃決定先發制人,而於1885年5月12日派遣“中國艦隊”司令哈密敦(vice-adm. v. hamilton將該島正式佔領,並要求朝鮮承認朝鮮當即拒絕,向英提出抗議俄國駐漢城總領事韋寶(mr. www.jtxsk.comsky,聲明俄無意侵佔巨文島或其它朝鮮土地之意一面要求英國自朝鮮撒兵,歸還巨文島同時,並命丁汝昌及琅威理率領“定”、“鎮”等六艦於訪問海參威途中,經過永興灣之元山、釜山進行實地查看而“中國艦隊”司令哈密敦亦以爲該島僅可作爲中途加煤站,無法作爲海軍基地,更無法與俄之海參威相提並論因而乃於1887年2月17日正式自巨文島撒退,而使此一事件獲得解決[24]

七、“中國艦隊”在華的活動

“中國艦隊”雖以西太平洋爲其活動範圍,但與中國的關係則尤爲密切在以保商護僑爲藉口,而又有不平等條約作爲護符的有利條件下,英國的兵艦遂得在中國治海沿江自由進出大肆活動,非但隨時可以駛往各條約港(treaty ports住紮,即未開放的港口,亦可以訪問的名義前往勘查從“中國艦隊”向英國海部所作的諸多“例行報告”(general letter中,可知其所涉及事項之廣泛,舉凡各種商情、政情、軍情等無不包括於其內其中尤對有關中國海軍之活動以及海防之建設最爲注意,諸如裝備、教育、訓練、人事、軍港、炮臺、船塢等各項軍情均爲涵蓋於其中有時且繪成詳細地圖,以說明其工程的進度,是以中國各項海防工程幾乎全數暴露於英國人的監視之中,中國的國防亦無任何秘密之可言

不過,平情而論,“中國艦隊”對中國的海軍尚稱友好,特別是北洋艦隊一則由於其主要幹部大多曾留學英國,接受英式訓練,其規章法令多以英國爲本,再者船隻亦大半購自英國,而爲英軍所熟悉特別是在琅威理(willlang爲北洋海軍的總查時期,雙方的關係最爲融洽因爲琅氏原即服務於“中國艦隊”,曾經擔任“吉斯瑞爾號”副艦長d of the kestrel,其後爲中國向英國海軍借調而來1890年雖以“香港事件”迫使琅氏辭職,造成中英之間的不快,但英國海軍對於中國海軍則依然予以同情與協助

“中國艦隊”爲了表示對中國海軍之重視及友好,曾於1886年醇親王檢閱北洋海軍時,其司令哈密敦(vice-adm. v. hamilton親率10艘軍艦前往觀禮於5月20日至旅順拜會醇親王,隔日(5月22日,又到煙臺口外,聯同法國水師提督理堯年(adm. rieunier鳴放禮炮21響,向醇親王致敬接着又登“海宴號”晉謁,賓主相談甚歡,並攝影留念同日晚李鴻章亦偕善慶等登英國旗艦(hs. auds及法國旗艦(turenne回拜1891年,北洋大臣李鴻章爲北洋海軍舉行第二次檢閱時,“中國艦隊”司令李查理(antle作三次長談;第一次會見是在旅順北洋艦隊提督的旗艦“定遠號”上,時爲1894年5月14日第二次是在大連,由李鴻章回拜,在“中國艦隊”的旗艦 “alacrity”號上,時爲1894年5月17日第三次在威海衛岸上,時爲1894年5月21日在這三次會談中,李鴻章曾一再地強調中英之間應爲一“天然的同盟”ral allies,希望與英國共同合作,甚至曾言如英國進攻海參威,他也可以命令中國的海軍從旁協助李鴻章於甲午前夕所發出此一訊息,其真正目的是期望能拉籠英國對抗日本(或威懾日本可是事實證明,此事絕無可能,因爲國際間都以自身的利益爲其優先,而非單方的一廂情願[26]

結論

“中國艦隊”是英國海權於世界戢略佈局之一環,也是英國在遠東海軍力量的一個代表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執西太平洋各國海軍之牛耳,二十世紀之初,則與後起的日本海軍爭霸,終則於世界第二次大戰之後,爲美國海軍所取代於今看來,雖然已成爲明日之黃花,但從遠東海權史上觀之,則仍有其重要歷史意義,而不容加以忽視

“中國艦隊”的成立,與英國在遠東殖民勢力的擴張有關,亦與其在遠東之國際貿易不可分,故知此一海上的武力,實爲維護英國的殖民統治,商業利益,以及航運安全而設立,也是執行英國外交政策的一項工具

“中國艦隊”的活動範圍相當廣泛,南起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半島,北抵海參威及白令海峽,東至日本的長崎及韓國的仁川,西至中國沿海各大口岸但論其商業及外交利益,實以中國爲中心,因爲英國在華的通商口岸最多,商業利益最大,外交特權最廣(不平等條約,戰略地位最高兼以其兵船可以縱棋於沿江沿海各口岸,自由進出,暢行無阻而無戶庭之限,更使英國在中國居於重要地位,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產生大的影響

“中國艦隊”由於活動的範圍過廣,自1875年之後,曾經分爲“南方支隊”(south division及“北方支隊”(north division二個部分但此一分工,並未影響其人事的佈局,而仍由艦隊司令負責指揮,其司令一職例由副提督出任,但亦有爲準提督所兼代者,由於遠東地位的重要,曾有數字“中國艦隊”司令,如凱古柏(cooper key、哈密敦(vice-adm. v. hamilton、歐威爾(e,lles等晉升爲英國海軍部長又“中國艦隊”司令除軍事外,有時亦兼負外交事務,如1854年“中國艦隊”司令施泰麟(vice-ades stirling曾經率隊前往日本,繼美國艦隊司令裴理dore perry之後,與日本訂約,並取得同樣利益1882年“中國艦隊”司令歐威爾亦曾率艦前往朝鮮,簽訂英韓條約,取得通商的權利

“中國艦隊”在中國的活動最爲頻繁,對於中國海軍之發展以及之建設最爲關注,經常有詳細之報告於其政府,從其海部所藏之“例行報告”(general letter中,即可發現大量此方面的資料以其內容複雜,限於篇幅,擬於其後再以專文討論,此處從略不過,一般而論,其對中國海軍的態度尚稱友善,尤其在琅威埋出任北洋艦隊總查時期,更是如此由於英國對華的政策僅在謀求商業的利益,而無領土的野心,此點與日本及俄國大爲不同,故其海軍在華活動的目的,亦以護商保僑爲僑爲主要的目的

在“中國艦隊”中與中國海軍相關之人士除琅威理lang之外,其它尚有一人值得一提,是即爲阿斯本(sherard osborn,阿斯本原爲“中國艦隊”中 “furious”兵艦之艦長1858年,英法聯軍時曾載英使額爾金及譯員李泰國(hlay北上,攻陷大沽口1862年,中國爲了向英國購買兵艦,特命時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在英休假的李泰國代辦,李泰國因與阿斯本有舊,而聘之爲“中英艦隊”(the anglo-chinese fleet的輪船統領,率艦回華不意,以指揮權問題發生衝突,阿斯本憤而辭職,引起一場軒然大波,而購艦之事亦歸於失敗[27]

附註

[1]grace fox, “british admirals & chinese pirates”, 1940 london pp2-4 10-17

[2]gerald s. graham. “the china sr and diplomacy” (1830-1860 1978. oxford pp267-268.

[3]ibid, p.241.

[4]根據英海軍部於1844年7月25日發給rear-admiral sir trane的訓令: “east india s, limits from 25 july 1844he north by the shores of asia,he orth of the equator. thence alhe equator to 66e. lde, thence by 66e. lde to lde 10s., thence by lde 10slde 75e., thence by lde 75eherrclehe east by 170.com 1/5543 ; adm 2/6.

[5]e don p.47.

[6]如在嘉慶年間兩廣總督那彥成即採取招撫文策,而被清廷撤?向參看《十二朝東華錄》、《嘉慶朝》卷7,頁14-15,嘉慶10年11月“庚申諭”,頁36“丁巳諭”魏源:《聖武記》〈中華書局,民國51年,臺1版〉,頁238-243,“嘉慶東南靖海記”

[7]grace fox, “british admirals & chinese pirates” (1830-1869, 1940, london, p.p.32, 108, 176; alexander michie, “the englishhina”. vol i. p.p.229-307, 1900 london; gerald s. graham, “the china sr and diplomacy” (1830-1860 p.p.268-275.

[8]關於鴉片戰中英衝突情形,可以參看郭廷以:《近代中國史事日誌》上冊,頁125-167,民國53年,臺北商務印書館刊

[9]grace fox, “british admirals & chinese pirates” (1830-1869 pp.20-22.

[10]參看“北華捷報”(the north china’s herald, may 28,1886. p.559.及拙著《李鴻章與北洋艦隊》2000年,臺北,p.450按“auds”與 “iron duckk”爲姊妹艦鐵甲戰船,二艦分別爲“中國艦隊”之旗艦達十餘年之久

[11]“the chinese times” march 10th, 1888, p.149-150.

[12]graham之前引書, p.294.

[13]graham之前引書, p.302-320, 英美擬據臺灣之事,可參看郭廷以《近代中國史事日誌》第一冊,頁256

[14]參看戚其章《晚清海軍興衰史》1998,北京人民出版社,頁66-67,所轉引自1985年《近代史研究》第1期,頁200-201.茅海建:(第二次鴉片戰中清軍與英法軍兵力考,按因未註明各艦英、法原文,頗難一一查對,下表亦同

[15]graham之前引書, p.364,至於謂西馬曾於1860年佔領大連時,將大連命名爲“adams”;將旅順命名爲“arthur”(見encyclopedia br, 1968vo1. 10 p.p.256-257,尚待查考

[16]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1980,香港,頁142

[17]參看拙著:《李鴻章與北洋艦隊》2000年臺北,頁52, 59,注5

[18] add 6391. ryderdmiralty. nov.11, 1875

[19]admi/6378 l 6. ryderdmirality. july 26, 1876. “vigilant”號

[20]李鴻章:《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7,頁38-39,“煙臺議結滇案折”

[21]alexander michie, “the englishhina durhe victorian era, 2vols, london, 1990, vol2 p.267

[22]英國外交部檔案“central asia” no.5 (1885 state of affairshina, p.p.387-405

[23]ibid, p.p.450, 484, 487, 489-450

[24]參看英國外交部檔案f.o.17/1015,r to sir. of reseburg, 1885; admi/6810. l334/66. hamildmirality, may5, 1886;李鴻章:《李文忠公集》(七,(電稿,頁27-29

[25]英國海軍部檔admi/7066. s123/1891 june 19205 parag 13

[26]admi/7149. l77/1894 report of intervieh h.e. li hhang, shanghai, 25 may 1894

[27]1858年時,李泰國爲額爾金手下之譯員,二人曾同乘“furious”號兵船北上(艦長爲阿思本,故李泰國與阿思本爲舊識此外,曾在福州船廠教習海軍的英國教習德勒塞(capracey亦爲“中國艦隊”出身,後且曾出任旗艦“鐵公爵號”(iron duke的艦長(作者:王家儉

第六十六章 女人的見識第一二二章 甲午將至第一二三章 中華民族第一八七章神州霽第三三五章網第三零三章會戰第一九三章威海第二四九章 中華帝國第一五零章 黃金城(新書鏈接在內)第一五一章 騾力塔(新書請求支援)第二四二章德皇遇襲案第一三一章 津輕圈套第一二六章 國運相賭第一零四章 中俄北京新約第一三九章 長崎攻防戰(二)第一八一章先便宜德國人第六十四章 異動第一九一章東海新氣象第五十六章 劉步蟾第六十八章 殺!第十四章 合演A片第三一三章革命的年代第六十九章 翁同龢第一一四章 和風第二八五章婚禮前後的風雲第二零一章取信第二一一章 世界大戰的陰影第一四八章 墨菲斯托小組第二六一章尊嚴與榮耀第二零七章 肅殺之秋第三四九章共治時代第五十九章 黃海諜影第一七三章陰謀第三四二章 中東烽煙起第十章 隆裕的作用第二零一章取信第八十九章 國,家第二二七章 載灃的圖謀第二八九章威脅的暫時解除第三四五章國際新秩序第八十九章 國,家第二九九章 馬恩河第三二四章預備立憲第四章 朝會第一零五章 大比第二十四章 慈禧之死第三五零章(大結局)再見夏天第四十章 新軍新風範第三二五章期待轉機第三五零章(大結局)再見夏天第三四一章不滿第一零三章 代號墨菲斯托第二六一章尊嚴與榮耀第一三二章 歲在甲午第二二六章 京郊疑雲第二四一章北京和會第一四二章 外交風雲第九十二章 匪患第二七九章刺殺袁世凱長崎事件始末及其影響第三二九章傾斜的天平第二九六章順境思危第六十一章 擒縱之道第二四七章綢繆新世紀第二三三章 起點第三十章 內帑豐盈第六十三章 衍聖公第十五章 頤和園第七十一章 嗨!飛艇!第二零三章三處地方的晚餐第一九六章對德皇的建議第二四七章綢繆新世紀第二八三章 造勢第一五三-一五四章人盡其用第一八八章治國之難第二九二章薩拉熱窩事件第三一八章短兵相接第一八六章針鋒相對第三十二章 獵頭計劃第一五六章馬關初談第三三零章新局面第二八五章婚禮前後的風雲第二五零章地方官制第二零三章三處地方的晚餐第七十九章 國策第三四四章政局第一六三章歐羅巴風雲第一百章 海參崴海戰!第三二四章預備立憲第二二七章 載灃的圖謀第二七六章 地震第二四零章 夜談第二六三章一夜的戰第六十七章 總理衙門前的對峙第一五零章 黃金城(新書鏈接在內)第三一八章短兵相接第九十章 肅第五十一章 喀喇沁王爺第一零五章 大比
第六十六章 女人的見識第一二二章 甲午將至第一二三章 中華民族第一八七章神州霽第三三五章網第三零三章會戰第一九三章威海第二四九章 中華帝國第一五零章 黃金城(新書鏈接在內)第一五一章 騾力塔(新書請求支援)第二四二章德皇遇襲案第一三一章 津輕圈套第一二六章 國運相賭第一零四章 中俄北京新約第一三九章 長崎攻防戰(二)第一八一章先便宜德國人第六十四章 異動第一九一章東海新氣象第五十六章 劉步蟾第六十八章 殺!第十四章 合演A片第三一三章革命的年代第六十九章 翁同龢第一一四章 和風第二八五章婚禮前後的風雲第二零一章取信第二一一章 世界大戰的陰影第一四八章 墨菲斯托小組第二六一章尊嚴與榮耀第二零七章 肅殺之秋第三四九章共治時代第五十九章 黃海諜影第一七三章陰謀第三四二章 中東烽煙起第十章 隆裕的作用第二零一章取信第八十九章 國,家第二二七章 載灃的圖謀第二八九章威脅的暫時解除第三四五章國際新秩序第八十九章 國,家第二九九章 馬恩河第三二四章預備立憲第四章 朝會第一零五章 大比第二十四章 慈禧之死第三五零章(大結局)再見夏天第四十章 新軍新風範第三二五章期待轉機第三五零章(大結局)再見夏天第三四一章不滿第一零三章 代號墨菲斯托第二六一章尊嚴與榮耀第一三二章 歲在甲午第二二六章 京郊疑雲第二四一章北京和會第一四二章 外交風雲第九十二章 匪患第二七九章刺殺袁世凱長崎事件始末及其影響第三二九章傾斜的天平第二九六章順境思危第六十一章 擒縱之道第二四七章綢繆新世紀第二三三章 起點第三十章 內帑豐盈第六十三章 衍聖公第十五章 頤和園第七十一章 嗨!飛艇!第二零三章三處地方的晚餐第一九六章對德皇的建議第二四七章綢繆新世紀第二八三章 造勢第一五三-一五四章人盡其用第一八八章治國之難第二九二章薩拉熱窩事件第三一八章短兵相接第一八六章針鋒相對第三十二章 獵頭計劃第一五六章馬關初談第三三零章新局面第二八五章婚禮前後的風雲第二五零章地方官制第二零三章三處地方的晚餐第七十九章 國策第三四四章政局第一六三章歐羅巴風雲第一百章 海參崴海戰!第三二四章預備立憲第二二七章 載灃的圖謀第二七六章 地震第二四零章 夜談第二六三章一夜的戰第六十七章 總理衙門前的對峙第一五零章 黃金城(新書鏈接在內)第三一八章短兵相接第九十章 肅第五十一章 喀喇沁王爺第一零五章 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