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

不要以爲桓齮就沒有壓力,他也有自己的苦衷。秦國可統兵之將實在太多,咸陽城雖然不大,卻聚集着蒙武、王翦、蒙恬、王賁、李信等等老少將領,一雙雙眼睛都盯着桓齮大將軍的位置,只要他稍有閃失,就會有人取而代之。

跟李牧的作戰已經脫的太久,國內都是高喊桓齮下課的呼聲。建功立業的機會大家都搶着要,他不能無動於衷。桓齮發兵肥下,展開了秦軍的總攻。

雖然桓齮是被迫進攻,但是作戰目標卻並不盲目。這次攻打肥下,也是他給李牧設計的一個圈套。肥下是漳水東岸的要塞,後面就是趙國的腹地,從趙國的戰略角度去考慮,絕不容失。桓齮攻李牧所必救,這是打開戰爭僵局的良方。攻取肥下不是目的,而是要讓李牧發兵救援。只要調動趙軍出擊,桓齮纔有機會與之一戰。他早已經在援軍的必經之地佈下伏兵,隨時可以給援軍迎頭痛擊,殲敵於運動之中。

打擊肥下雖然是佯攻,但是桓齮卻做足了樣子。秦軍不斷的演練着各種攻城套路,給肥下守將和李牧施加着壓力。好一招引蛇出洞,桓齮似乎算準了李牧的七寸。肥下城中的信鴿,成羣結隊的給李牧傳送着戰況危急,請求支援的文書,李牧都置若罔聞。

李牧不是不擔心肥下有失,但他更要爲趙國的安危着想。“敵攻而我救,是致於人”。受制於敵人,歷來爲兵家之大忌。李牧出兵乃是自掘墳墓,按兵不動又會坐看肥下淪陷,他到底能想到什麼解救的辦法呢?

打仗的老規矩:三更造飯,五更出發,李牧下達了作戰的命令。他不是去解肥下之圍,而是要渡河收復赤麗、宜安。

李牧的這個對策值得我們好好推敲一番。

秦軍正在猛攻趙國的軍事要塞,李牧不去解救,反而到敵佔區去收復失地,這不是因小失大,不分主次麼?況且秦軍主力都在肥下攻城,漳水西岸的大營已經被棄置,李牧的進攻也不可能起到“圍魏救趙”的作用,他這樣做有什麼用?

現在戰場上的情況就如同兩個高手在下棋,李牧看似出了昏招。桓齮再不用顧忌趙軍,可以放開手腳攻打肥下,然後直奔邯鄲。實際情況卻截然相反,桓齮聽到趙軍渡河的消息後,馬上停止了一切針對肥下的攻勢,率領着大軍就往回趕。

桓齮不得不佩服李牧,李牧捕捉到了他唯一的弱點。

李牧的十萬邊防軍在沒有糧草補給的情況下進攻敵佔區,不會對秦國造成任何威脅。桓齮卻不能允許李牧到漳水西岸去搗亂,那是在拿自己的身家性命開玩笑。可以說李牧解救赤麗、宜安的形式作用大於實際作用,那會讓始皇帝對桓齮的能力產生質疑。就算桓齮隨後取得再大的勝利,也不能改變給始皇帝留下的壞印象。

李牧重新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敵我的情勢發生了逆轉,桓齮調動趙軍的計劃落空,反而被李牧牽制。

李牧的能力當然不僅於解肥下之圍,他也有樣學樣的在秦軍返回的途中設下埋伏。桓齮剛剛帶隊渡過漳水,左方、右右、前方都出現了驍勇的趙國騎兵。秦軍背靠漳水,連佈置陣型的空間都沒有,一個個擁擠在河岸上,成爲了趙軍衝鋒的活靶子。

趙國這些年來被秦國壓抑的憤恨都爆發了出來,李牧手下的趙國邊兵狀如瘋狂,他們高喊着“大刀向秦國人的頭上砍去”,奮勇爭先的衝向秦軍,手起刀落,把沒緩過神的秦軍殺的潰不成軍。

桓齮敗了,與李牧無關,他是敗給了自己。一個優秀的將領在戰場上應該心無旁騖,他卻總揹負着權勢地位的負擔。趙國打出了一次漂亮的殲滅戰,十萬秦軍被殺的片甲不留。

桓齮在親兵的拼死保護下僥倖突圍,卻再也回不去秦國。秦國法苛令嚴,對敗軍之將的處罰慘無人道,桓齮又使全軍盡覆,更是死無可赦。爲了活命,他隱姓埋名,逃亡燕國。

秦軍戰敗的消息很快傳遍戰國,人們感慨於李牧的善戰,也讓始皇帝丟盡了臉面。桓齮畏罪潛逃,讓始皇帝無處發泄,只能遷怒於桓齮的家人,戮盡其父母親族。桓齮也因爲千金的懸賞金額,僅次於嫪毐位列戰國通緝榜第二位。

桓齮的故事並沒有因此而終結,逃亡燕國是他的不幸。在將要發生的中國第一刺殺案裡,他還要扮演最重要的角色,這是歷史賦予他的使命,讓我們屏息期待。

戰爭就是這樣,有人傷心,就有人高興。殲秦十萬之衆,這是趙國前所未有的勝利,李牧乘機收復了漳水西岸不少的失地。肥下之戰的意義遠高於此,它給六國抗秦樹立了典範,成爲六國抗秦的信心來源。

李牧因爲這樣的功績,被趙王遷授予“武安君”的光榮稱號,“武安”者,武力安撫天下也,這是對李牧的評價也是期許。趙國的勝利究竟對戰國局勢有什麼樣的影響?能不能改變六國的被動局面呢?

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六十四 亡韓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七十七 亡楚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四十一 嫪毐反了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七十六 亡魏九十 坑儒案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四十一 嫪毐反了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九 長平之戰(3)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四十六 李斯其人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六十七 亡趙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八十九 焚書案一 嬴異人的煩惱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五十三 第一次統一戰役六十七 亡趙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五十三 第一次統一戰役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五十四 魏楚大戰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九 長平之戰(3)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八 長平之戰(2)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七十七 亡楚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一 嬴異人的煩惱八 長平之戰(2)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十 白起功高震主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五十三 第一次統一戰役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五十四 魏楚大戰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七十五 軍權傾扎三十六 蒙驁之死
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六十四 亡韓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七十七 亡楚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四十一 嫪毐反了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七十六 亡魏九十 坑儒案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四十一 嫪毐反了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九 長平之戰(3)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四十六 李斯其人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六十七 亡趙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八十九 焚書案一 嬴異人的煩惱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五十三 第一次統一戰役六十七 亡趙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五十三 第一次統一戰役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五十四 魏楚大戰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九 長平之戰(3)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八 長平之戰(2)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七十七 亡楚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一 嬴異人的煩惱八 長平之戰(2)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十 白起功高震主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五十三 第一次統一戰役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五十四 魏楚大戰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七十五 軍權傾扎三十六 蒙驁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