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商業金融

商業和金融是一對永遠分不開的孿生兄弟,早在道光二十五年,就有英國的銀行在中國開設分行。英國麗如銀行首先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它的前身是1842年成立的西印度銀行,1845年擴大規模,改換名稱,並且把設在印度孟買的總行遷移到英國倫敦,同年4月在香港和廣州設行,1847年在上海設立分理處,表明外國資本的侵略勢力開始由南向北推進。

與麗如銀行同時獲得英國政府“皇家特許狀”的還有有利銀行的前身亞細亞特許銀行。亞細亞特許銀行1854年在上海設立代理機構。太平軍佔領上海後,由於工商業進一步發展,該銀行在上海的代理機構於1856年改爲分行。

所謂特許銀行,即殖民地銀行,它代表了正在興起的英國工業資產階級向外擴張的慾望。而此時的亞細亞特許銀行與歷史上的頗有不同,因爲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克利福德的緣故,羅斯柴爾德家族很看好太平軍在東方的這場內戰中的成就,他們認爲太平軍將在數年內完成中國的統一,於是羅斯柴爾德家族迅速的調整投資策略,於是亞細亞特許銀行當中很大一部分資就本來自於英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

1856年,法國也不甘寂寞的在上海開辦了法蘭西銀行的分行,但與資本雄厚的英國銀行相比,法國人的銀行影響力頗小。這個時期外國銀行包攬了中外貿易中的匯兌業務、買賣遠期匯票同時吸收存款,辦理放款和在香港發行鈔票。

雖然此時已經有外國銀行介入,但總體來說對中國的金融體系影響不大,中國的金融業此時還是處在高度自由的市場形態,即民間資本、錢莊佔據了整個中國金融業,不論是清廷也好還是太平天國也好,並沒有實際意義上的政府影響金融的手段。

早在蘇福新政的時候,蕭雲貴和洪韻兒其實就考慮過銀行、發行鈔票和金融業務方面的改革,但那時候蘇福新政涉及的事務太多。而且西殿還沒有取得太平天國的控制權,所以暫時擱置了。在進入天京和接收江西、安徽等地盤之後,西殿上下又致力於穩定地方、消除天京事變的影響,是以這方面的事務也就一直沒有提及。

如今幾個月過去了。各地已經穩定下來,秩序已經恢復,蘇福新政也逐漸開始在天國內部進行推廣,改革舊有的太平天國軍政體系也平穩展開,可以說進行太平天國全國金融改革的條件和時機已經成熟了。

洪仁玕在金龍殿上的短短几句話點醒了殿上一干有遠見的人等,蕭雲貴、洪韻兒左宗棠等人並非沒有金融方面的認識,而是數月以來,他們總是纏身在繁雜的事務中,出現財政赤字之後,許乃釗等人也是當局者迷。只想着如何節流,而開源也只限於考慮現有的稅收和糧賦。或許這便是俗話說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吧。

洪仁玕不等旁人接話,接着續道:“屬下雖然新近來到天京。但旬月來也瞭解過天京市面上流通的錢幣。我天國定都以來,便即開始鑄造錢幣,所用材料有金、銀、銅、鐵、鉛等。面值分爲當一錢、折五錢、折十錢、當五十錢等多種,其上書體也頗多雜亂。其中又有各種花錢,最大的花錢居然有四斤之重,用着極爲不便。而上海等蘇福舊有轄地之內又是銀兩、銅錢爲主,並且通用洋人鷹洋作爲錢幣。亦是頗多雜亂,且洋商依仗鷹洋流通便利,虛高鷹洋之錢價,破損天國商利。屬下以爲,此刻時機成熟,當可效仿洋人。開辦銀行,收攏金銀,發行天國統一之紙幣,並由銀行訂立與洋商兌換銀洋之比率,以防洋商從中圖利。銀行即立。所發錢幣即可流通,還可收納民間浮財,西王征伐可暫以支借,便是發行國債,待戰勝之後,取兩廣富庶之地後,便可償還。”

雖然洪仁玕的想法還是有些淺顯了,太平天國雖然立國數年,也鑄造過自己的錢幣,但民間一直習慣的還是使用金銀銅等錢幣,收攏金銀,發行貨幣可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成的,回想後世民國廢兩改元經歷了多少波折,最後才漸漸讓銀兩退出了流通環節,足見國人使用銀兩是何等的根深蒂固。同時,金融改革不同其他改革,當中涉及許多方面的問題,要是強行發行紙幣,勢必會發生社會動盪,要麼就像清廷發行的大清寶鈔那樣被人當爛草紙。

但蕭雲貴還是頗爲讚許的說道:“仁玕的想法雖然還不是很成熟,但也是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向。本王經常就說,咱們施政之人切不可獨斷專行,還需集思廣益,方能找到最好的辦法解決問題。銀行是可以開辦,但紙幣暫時不必發行,當中牽涉頗廣,當從長計議。但仁玕所說的,我天國錢幣種類太多太亂的確是個問題,左相以爲如何?”

左宗棠略一思索卻謹慎的道:“自古以來,國中便是以金銀銅爲錢幣流通,但如今國內商貿漸與國外相接,去歲進口之物易出白銀達百萬兩之巨,如此長期以往,國內白銀將逐漸枯竭而無銀兩易物。屬下以爲當先收黃金固本,黃金雖也爲錢幣一種,但價值頗大,平素極少交易用到,且也稀少,收攏大部分黃金當可行。隨後可改銀兩元寶爲銀幣,成色可與鷹洋略同,並適當發行部分天國寶鈔的紙幣,紙幣價值與黃金價值對等。如此新鑄造之銀幣用於國內流通,而紙幣與國外鷹洋、英鎊等洋幣兌換交易,或可緩解白銀外流,銀元和紙幣之間也可等價兌換。”

洪韻兒雖然文史博學,但金融方面也是模糊略知,也插不上什麼話,而蕭雲貴雖然做過些生意,也知道一些金融知識,但在這個歷史環境裡,什麼樣的幣制改革纔是最適合、最好的選擇,他也拿不準。但聽左宗棠的建議,似乎是實行金銀複本位制,還是和古時一樣,但唯一不同的就是在金本位上,由於黃金稀少發行相應的紙幣,而白銀則改爲銀元流通國內,似乎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白銀外流和國內貨幣混亂的問題。

另一個接觸洋人時日頗長的上海軍政司司長王闓運道:“改元廢兩卻可施行,上海等地便頗多流通洋人的鷹洋,屬下建議可先從上海等地試行。而開辦銀行可吸納民間資財,但勢必與民間錢莊有所衝突,換句話說,就看百姓們更信任誰,就會把錢財存放其下。而眼下天國聖庫空虛,難有大筆錢財用作銀行備金,倘若遇上擠兌之事,一時拿不出錢財通兌,那便會令新辦銀行聲譽大損,無信則銀行不能立。”

洪仁玕卻忽然說道:“關於銀行備金之事,屬下聽聞東王府、北王府等各王府內頗多民間收藏的稀世之寶,大可取出拍賣,便可籌得大筆錢財。”

商務司司長朱昌齡也道:“民間百姓商人也是望風而行之人,現下民間錢莊很多都是無利存銀,只是爲了保證錢財安全,便於異地大宗交易之用。天國新辦銀行可許以微利,民間百姓商人圖利,必定會大筆存銀轉來。而商務司下屬幾家大商號也一定要將銀錢轉存銀行之內,戶部、甚至聖庫存銀也都可存入其中,民間百姓商人見此情狀,必定跟從。”

商務司副司長魏鶴齡也道:“銀行開辦,有存便有借貸,如今民間和各地府衙頗多項目投資需要銀錢,相信銀行開辦之後,借貸盈利也足夠支撐至兩廣戰事結束。”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湊了個大概,蕭雲貴思索片刻,又看了看洪韻兒,洪韻兒卻嫣然一笑,微微搖了搖頭,示意她沒有更好的主意。蕭雲貴也知道她不擅長此道,當下站起身道:“既然如此,本王便決定開始籌備天國中央銀行,成立金融司,隸屬戶部之下由商務司司長朱昌齡出任司長,洪仁玕調任金融司,任副司長。商務司由魏鶴齡接任,副司長由鬱鬆年擔任。”

鬱鬆年自從太平天國攻陷松江之後,眼見太平天國西王一直是保護私產的,同時並不以所謂的洋教來取代國有儒學,而是巧妙將兩者聯繫到一起,是以鬱家一直和太平天國西殿保持着合作關係。鬱家的藏書還得到了西殿輿宣司的重點保護,更讓鬱鬆年滿意。在隨後的吏治改革和一系列蘇福新政中,鬱鬆年看到了漢人復興的希望,便逐漸開始認同天國將取代滿清成爲正朔。鬱家在上海大辦船業和航運,鬱鬆年更是在去歲當選上海船業航運商會會長。隨後王闓運多次造訪,鬱鬆年終於出任上海商會會長一職,算是代表上海國內民間的衆多的商家。

今歲鬱鬆年開始接受太平天國的官職,蕭雲貴就一直想讓鬱鬆年上他的賊船,這下有了機會便一下把鬱鬆年提拔到商務司副司長的位置。

人選定下後,便是由朱昌齡、洪仁玕等人挑選擅長金融之事的官吏加入金融司,然後拿出具體章程來。而東王府、北王府以及洪仁玕沒提到的天王府內衆多稀世珍寶便交由王闓運籌算拍賣,反正那些東西放着也不能變成錢糧,倒不如真的換成金銀來得實在,民間若是能擁有一件王爺用過的東西,可也算得上是莫大的榮耀了,此舉一定能籌得不少錢財。

解決了財政赤字的問題,接下來便是今年另一個重要的目標,出兵兩廣和兩湖的戰役部署問題。

ps:

因家中出了點事,導致前幾天更新中斷,萬分抱歉,從今日起恢復更新,

第88章 分離之意第315章 崑曲暢音第692章 投票結果第684章 養寇自重第78章 柳莊靈秀第663章 租界亂局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291章 各有算計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283章 內外聯手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88章 分離之意第11章 十字路口第663章 租界亂局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463章 不堪一擊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402章 禍水東引第431章 英法備戰第686章 舟山海戰第204章 商貿之路第95章 明正典刑第456章 翼王獻美第372章 拭目以待第98章 必有近憂第509章 詔書新衙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127章 湘江大捷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247章 互相試探第201章 小心翼翼第157章 文翰勳爵第197章 故人情分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487章 聲北擊南第671章 勢如破竹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689章 女王陛下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64章 出隊瀏陽第400章 廣東起事第438章 挖人牆腳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277章 沿途軼事第451章 破釜沉舟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376章 十三行街第13章 千里之外第212章 請君入甕第418章 不失國體第522章 羣雌音波第495章 談判斡旋第648章 遙不可及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10章 奉天誅妖第455章 如何選擇第415章 大沽對峙第285章 北翼排兵第610章 前哨之戰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16章 喬裝賺城第90章 還軍灞上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246章 興王十二第10章 奉天誅妖第69章 道冠古今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585章 一個希望第294章 讓路換城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535章 復興之路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383章 家和事興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746章 戰後發展第292章 天曆元旦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90章 還軍灞上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116章 夜戰湘潭第162章 西文密約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381章 僵持不下第31章 苦肉之計第6章 天地會衆第451章 破釜沉舟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194章 留城誘敵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309章 鉅額投資第329章 合作無間第668章 單獨會面
第88章 分離之意第315章 崑曲暢音第692章 投票結果第684章 養寇自重第78章 柳莊靈秀第663章 租界亂局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291章 各有算計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283章 內外聯手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88章 分離之意第11章 十字路口第663章 租界亂局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463章 不堪一擊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402章 禍水東引第431章 英法備戰第686章 舟山海戰第204章 商貿之路第95章 明正典刑第456章 翼王獻美第372章 拭目以待第98章 必有近憂第509章 詔書新衙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127章 湘江大捷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247章 互相試探第201章 小心翼翼第157章 文翰勳爵第197章 故人情分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487章 聲北擊南第671章 勢如破竹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689章 女王陛下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64章 出隊瀏陽第400章 廣東起事第438章 挖人牆腳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277章 沿途軼事第451章 破釜沉舟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376章 十三行街第13章 千里之外第212章 請君入甕第418章 不失國體第522章 羣雌音波第495章 談判斡旋第648章 遙不可及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10章 奉天誅妖第455章 如何選擇第415章 大沽對峙第285章 北翼排兵第610章 前哨之戰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16章 喬裝賺城第90章 還軍灞上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246章 興王十二第10章 奉天誅妖第69章 道冠古今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585章 一個希望第294章 讓路換城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535章 復興之路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383章 家和事興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746章 戰後發展第292章 天曆元旦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90章 還軍灞上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116章 夜戰湘潭第162章 西文密約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381章 僵持不下第31章 苦肉之計第6章 天地會衆第451章 破釜沉舟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194章 留城誘敵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309章 鉅額投資第329章 合作無間第668章 單獨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