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逃婚去出家

時光荏苒,轉眼之間,契此已經十六歲了。長成小夥子的契此身體雖然有些發胖,但他詼諧達觀,勤勞吃苦,樂於助人,人見人愛。張重天還供他念了幾年私塾,這在當時的農村是極爲少有的。

契此識文斷字,顯得更加聰慧機智了,因此,三裡五鄉許多有姑娘的人家,都主動託媒人前來提親。作爲一家之主的張重天,似乎對兒子的婚事一點也不上心,不管什麼人家,哪怕你是巨賈財主或官宦之家,統統加以拒絕,連一丁點兒“活口”也不留。真不知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難道因爲契此不是他的親生兒子,所以不肯給他花錢娶媳婦不成?

原來,張重天心裡有自己的小九九。女兒秋霞比契此小一歲,兄妹二人比肩長大,互敬互愛,感情甚佳。於是,他早就計劃好了,要把秋霞嫁給契此,使他倆由兄妹變成小夫妻。像契此這麼好的小夥子,打着燈籠都難找,肥水豈能流入外人田!竇氏對這個主意更是舉雙手贊成,這樣一來,契此又是兒子,又是女婿,親上加親,再也不用擔心什麼抱養不抱養了。將來,他們兄弟姐弟之間,因爲有了這一重關係,就會更加融洽。

這一年中秋節,天上月圓,人間團圓,張重天在院子裡支起一張小桌,一家五口圍坐在桌旁,品月餅,喝米酒,吃水果,賞明月,喜氣洋洋,其樂融融。張重天看着大兒子契此越來越成熟健碩,女兒秋霞越來越溫柔漂亮,心裡忍不住偷着笑。於是,他在不知不覺裡多喝了幾碗黃酒,有些醉眼迷離。不知是高興,還是微醺,張重天忽然心血**,藉着酒醉說道:“契此,秋霞,你們兩個已經長大了。等過了秋,收了稻,地裡的活不忙了,爹請風水先生看個好日子,給你們兩個圓房。”

契此似乎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不由得愣在了當場。而秋霞肯定提前從母親那裡得到過暗示,雖然羞得滿臉通紅,深深垂下了頭,卻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與激動。

小弟弟僅有十來歲,尚不懂圓房是怎麼回事,撅着嘴說道:“爹孃偏心眼,爲什麼光給哥哥、姐姐圓房,而不給我圓?”

張重天夫婦被他逗得樂了。竇氏對小兒子說:“你還太小,等你長大了,就輪到你了。”

小兒子還是不高興,說:“我不管,反正我現在和哥哥睡在一個房間,你們把哥哥的房間圓了之後,我還要住在那裡!”

原來,小弟弟將圓房理解成了裝飾房間!

“噗”的一聲,張重天將剛剛喝進嘴裡的酒噴了出來,竇氏也笑得渾身亂顫,流出了眼淚。就連秋霞也忍俊不禁,偷偷笑了。這期間,唯有契此像是傻了、愣了,毫無反應。

小弟弟被一家人笑急了,說:“笑、笑,有什麼好笑的?看人家契此哥哥就不笑。你們再笑,就會笑掉下巴,砸你們的腳面!”

笑夠了,張重天給小兒子解釋說:“圓房,不是把房間弄成圓的,而是成親。也就是說,再過一些日子,你契此哥哥就要與秋霞姐姐成親了。”

“好哇,好哇!”小弟弟興奮地嚷嚷道,“別人家娶媳婦的時候,戴紅花,掛彩帶,舉旗子,打帳子,又是吹嗩吶,又是燃爆竹,可熱鬧啦!姐姐,等契此哥哥娶你的時候,我給你們放爆竹。”

秋霞不勝嬌羞,捂着臉逃回了自己的房間。

小弟弟又轉向契此:“哥哥,你怎麼一直不吭聲?難道你不願意娶姐姐當媳婦嗎?”

小弟弟說出了爹孃的擔心。張重天見契此還是不吭聲,重重咳嗽了一聲,問道:“是啊,契此,你是不是不好意思?”

契此說:“爹,秋霞是我的妹妹,怎麼能……”

竇氏笑道:“兒呀,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是爹爹從江裡救上來的,秋霞並不是你的親妹妹。”

契此依舊推辭說:“可是,這些年來,我一直把秋霞當成了親妹妹,從未有過其他想法,更沒有想到過……”

張重天說:“親上加親,豈不是更好?”

契此說:“也不見得。比如你正在喝的黃酒,若是往裡面加上一些糖,恐怕就不好喝啦。”

聞聽此言,張重天不由得一愣:“這麼說,你是不喜歡秋霞?”

契此說:“我當然很喜歡秋霞妹妹啦。不過,這種喜歡不是那種喜歡,所以……”

竇氏插話說:“契此,你是不是看上了其他女孩?”

契此將腦袋搖得像撥浪鼓:“沒有,絕對沒有,我從來就沒有想過這件事。”

竇氏長出了一口氣,自言自語地說:“沒有就好。”

張重天說:“契此,你也不算太小啦。男人討老婆,是遲早的事。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已經和你媽拜天地了。”

契此說:“可是,爹爹,我對女人不感興趣,永遠不想討老婆。”

竇氏嚴肅地說:“不許胡說!世上只有因爲貧窮、殘疾討不上老婆的人,哪有好好的一個男人不討老婆的?不討老婆,會被人家笑話死的。”

契此咕噥道:“反正我不喜歡女人……”

張重天夫婦並沒有將契此的話當真。他們認爲,契此畢竟還是小孩子心性,時時刻刻都會變化。再說,他尚不知道娶了媳婦的好處,等他真的與秋霞成了婚,恐怕一天也離不開……

秋後,張重天與竇氏按部就班地張羅着喜事,刷房子,打傢俱,縫鋪蓋,做新衣……甚至,爲了更加紅火熱鬧,他們還計劃請一個小戲班子唱戲!

契此見父母真的準備讓他與秋霞成婚,心中急切如同火燒火燎。他反覆向爹孃說明,自己不想娶親。然而,竇氏每次都啼哭流淚,數落他不孝順、沒良心。張重天更是武斷地說:“自古以來,兒女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做主的。你情願也好,不情願也罷,反正都得照父母的意思辦!”

害怕夜長夢多,張重天匆匆忙忙選了一個日子,逼迫契此趕緊與秋霞完婚。然而,就在婚前的那天夜裡,契此不見了,失蹤了,從家裡逃跑了!

長汀村就坐落在明州至永嘉(今溫州)的南北通衢大道旁,而且向東繞過海灣便可到達通向海外的象山大港。但是,張重天一家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所以契此從未出過遠門,那麼,他能跑到哪裡去呢?原來,契此既沒有跑到繁華熱鬧的明州,也沒有去四通八達的象山港,而是悄悄溜進與村子一江之隔的嶽林寺。他經常光顧這裡,路徑十分熟悉,徑直來到了方丈。

嶽林寺的方丈是一座獨立的小院。契此看到,方丈的院門敞開,房門未關,好像在專門等待着什麼人。果然,契此來到房內,跏趺端坐在禪牀上的閒曠禪師展顏一笑,道:“契此,你總算來了。”

契此也不客氣,自動在閒曠禪師對面的蒲團上坐了下來,說道:“師父,我來了。”

閒曠禪師像是和他打啞謎,說道:“來是來了,還是要走的。”

契此說:“來也好,走也罷,這裡終究就是我的家。師父,我要跟隨你修禪。”

閒曠打量了他一會兒,嘿嘿一笑說:“契此,你是爲了逃婚纔出家的吧?”

“不對,我是爲了出家才逃婚的。”

“你在成婚的前夜從家裡跑出來,豈不是把秋霞給坑苦了?”

“我若是和她勉強成婚,纔是真正坑她呢。”

閒曠禪師正色說:“徑山道欽禪師曾經說,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所能爲。因此,出家非同兒戲,不能憑一時衝動、心血**就要出家。契此你還小,再等等也不晚。”

契此說:“我聽一個雲遊僧說過,‘閻王殿裡無老少,萬里新墳埋壯年。修行莫等鬢毛衰,體弱力竭難參禪。’”

“好吧,那我明天就給你剃度。”

閒曠禪師答應了契此出家的請求,他應該趕緊起來磕頭拜謝纔對。然而,他非但沒起身,反而說道:“師父,我若是活不到明天呢?”

閒曠一愣,說:“你一個活蹦亂跳的小夥子,怎麼會說死就死呢?”

“可是,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上不了,就一命嗚呼了。”

“契此,道理雖然如此,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短命。就說你吧,年輕力壯,風華正茂,老衲可以保證你幾十年之內不會死,明天能夠順利出家。”

契此卻又說:“就算我年輕,來日方長,可是你呢?你年事已高,若是你今天晚上斷了氣,我明天不就出不成家了?我此生也就無法跟你出家了。”

閒曠哈哈大笑:“緣生緣滅,遷流不止,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契此,你說得對,我馬上就給你剃度!”

“當——當——當——”

“咚——咚——咚——”

忽然之間,嶽林寺鐘鼓齊鳴,預示着將有重大事情發生。禪僧們紛紛從各自的寮房匆匆走出,魚貫進入大殿,靜靜佇立在兩側。

大雄寶殿之中,高高的須彌座上,佛祖釋迦牟尼臉上那縷神秘的微笑,總是令人莫名其妙地心動,情不自禁地心馳神往,吸引着人們去探索那無限美好的境界……佛龕前,跪着無比虔誠的青年契此,他雙目微閉,全身心地等待着那莊嚴、神聖的一刻……

靜,極度的寧靜。

契此從來沒有感覺到過這樣的寂靜,不僅僅外面世界的喧譁停止了,連內心的**也完全平息了下來。然而,這種靜,不是死寂,不是呆滯,不是冷凝,而是充滿了勃勃生機。這時候,他的心分明感覺到有一種潛流在悄然運行,悄然積聚,靜默之中蘊含着滾滾驚雷,它似乎隨時都有可能轟然炸響——

“當——”

大磬響了,緊接着,一聲天籟破空而來——

“南——無——”

這一聲,像是來自宇宙中心的呼喚;這一聲,像是發自靈魂深處的呢喃;這一聲,契此彷彿已經期待了很久很久,好像自從他有生命以來,一直在等待着它的響起……他,好像是突然之間受到了強烈的電擊,不由自主地愣了,呆了,傻了——然而,他又能清晰地感覺到,一股氣息從他的節節脊椎之中向上射出,直貫腦髓,衝出腦殼,與這渴望了千百萬年的聲音融爲了一體……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那天籟一般的領引之後,衆僧深情吟唱着。

契此百感交集,淚流滿面,情不自禁地跟隨着大家唱誦了起來。他,居然對所有的儀式、所有的經文都那樣地熟悉!好像這些東西一直潛伏在他的血液中,滲透在他的骨髓裡……

從這一刻起,他明白了,這裡纔是他真正的家。他像流浪多年的遊子,總算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衆僧誦經完畢,閒曠禪師說道:“今有長汀子契此,歷劫修行,宿具靈根。情願離俗出家,剃度爲僧。老衲何其有幸爲剃度之師。願此善緣,結菩提之果,將來龍華會上,度我成佛。”

說完,他拿起一把鋥亮的剃頭刀,在空中打一個圓相,說偈曰:

明心不把金花拈,見性何須貝葉傳。

日出冰消原是水,月落回光不離天。

閒曠禪師剛剛將剃刀放在契此頭上,尚未剃下那滿頭的黑髮,只聽得山門外一陣嘈雜聲響,一干人馬闖進寺裡來——

原來是契此的父母、舅舅、街坊四鄰、親戚朋友找來了。他們老遠看到大雄寶殿燈火通明,契此正要落髮爲僧,便先行發出一聲吶喊,隨後擁了進來……

大殿之內一片混亂,張重天左手抓住閒曠禪師的袈裟,高高揚起右拳,若不是竇氏死死拉着,老和尚的臉肯定要鮮豔成爛桃模樣……

混亂中,契此卻不見了蹤影,在人們的眼皮底下神秘地消失了。

張重天他們將大殿每一個角落都搜遍了,甚至連小小的蒲團下面都察看了三次,始終沒有發覺契此的蹤跡。

人們都感到十分奇怪,他們那會兒明明看到契此就在大殿裡,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莫非,他像水汽一樣蒸發了不成?或者趁亂跑了出去?

在寺院裡沒找到兒子,張重天也不好再發作,只好垂頭喪氣地離開了。

第15章 修行、守戒,皆從心念入手第10章 大肚子和尚成了“花和尚”(2)第4章 逃婚去出家第29章 勸服吳越王治理錢塘江第2章 取名“契此”第45章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就是最好的修行第4章 逃婚去出家第39章 識破拐賣兒童的人販子第9章 大肚子和尚成了“花和尚”(1)第48章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第37章 安住本位,物盡其用第33章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第36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2)第2章 取名“契此”第2章 取名“契此”第31章 禪的精髓,是用心靈親自體驗(2)第40章 面對誘惑,更要專注當下、一心一意第3章 人人皆有佛性,學佛就是爲了成佛第1章 彌勒是撿來的孩子第19章 手拿布袋,從此有了“布袋和尚”第3章 人人皆有佛性,學佛就是爲了成佛第38章 是預知禍福的神僧,還是瘋和尚?第28章 武夷山化緣,重建嶽林寺(2)第36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2)第20章 佛法是自然規律,也是人生真理第31章 禪的精髓,是用心靈親自體驗(2)第22章 瘋癲胖和尚,靈隱寺胡言亂語(1)第31章 禪的精髓,是用心靈親自體驗(2)第8章 心懷慈悲,卻屢遭師兄誣衊、陷害第18章 大火當前,卻是修禪的好機會第15章 修行、守戒,皆從心念入手第9章 大肚子和尚成了“花和尚”(1)第46章 自性本自清淨,不動亦不搖第4章 逃婚去出家第16章 彎腰插秧,頓悟本來面目第42章 自食惡果,因果自負第39章 識破拐賣兒童的人販子第13章 受無名老僧點化,精進坐禪修行(1)第24章 點化吳越王錢鏐第32章 奉化街頭的瘋癲乞丐和尚第1章 彌勒是撿來的孩子第27章 武夷山化緣,重建嶽林寺(1)第34章 向無賴鎮將化緣第41章 佛度有緣人第16章 彎腰插秧,頓悟本來面目第12章 心不動,便不會被外來的煩惱所動搖第25章 學佛不必朝聖進香,佛法就在身邊(1)第14章 受無名老僧點化,精進坐禪修行(2)第43章 真正的富貴,來自他人真心的尊重第45章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就是最好的修行第17章 火燒天華寺第42章 自食惡果,因果自負第40章 面對誘惑,更要專注當下、一心一意第6章 背井離鄉,天華寺修行第11章 忍辱修行:以慈悲心轉化嗔恨第10章 大肚子和尚成了“花和尚”(2)第24章 點化吳越王錢鏐第28章 武夷山化緣,重建嶽林寺(2)第39章 識破拐賣兒童的人販子第6章 背井離鄉,天華寺修行第35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1)第21章 爲亂世難民找到生存之路第15章 修行、守戒,皆從心念入手第4章 逃婚去出家第32章 奉化街頭的瘋癲乞丐和尚第33章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第6章 背井離鄉,天華寺修行第44章 財富不分好壞,是其中的貪念使人迷失第18章 大火當前,卻是修禪的好機會第44章 財富不分好壞,是其中的貪念使人迷失第35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1)第24章 點化吳越王錢鏐第41章 佛度有緣人第7章 禪修方式: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第36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2)第8章 心懷慈悲,卻屢遭師兄誣衊、陷害第38章 是預知禍福的神僧,還是瘋和尚?第9章 大肚子和尚成了“花和尚”(1)第23章 瘋癲胖和尚,靈隱寺胡言亂語(2)第1章 彌勒是撿來的孩子第6章 背井離鄉,天華寺修行第12章 心不動,便不會被外來的煩惱所動搖第22章 瘋癲胖和尚,靈隱寺胡言亂語(1)第40章 面對誘惑,更要專注當下、一心一意第30章 禪的精髓,是用心靈親自體驗(1)第38章 是預知禍福的神僧,還是瘋和尚?第33章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第24章 點化吳越王錢鏐第1章 彌勒是撿來的孩子第17章 火燒天華寺第1章 彌勒是撿來的孩子第42章 自食惡果,因果自負第32章 奉化街頭的瘋癲乞丐和尚第38章 是預知禍福的神僧,還是瘋和尚?第8章 心懷慈悲,卻屢遭師兄誣衊、陷害第36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2)第26章 學佛不必朝聖進香,佛法就在身邊(2)第22章 瘋癲胖和尚,靈隱寺胡言亂語(1)
第15章 修行、守戒,皆從心念入手第10章 大肚子和尚成了“花和尚”(2)第4章 逃婚去出家第29章 勸服吳越王治理錢塘江第2章 取名“契此”第45章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就是最好的修行第4章 逃婚去出家第39章 識破拐賣兒童的人販子第9章 大肚子和尚成了“花和尚”(1)第48章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第37章 安住本位,物盡其用第33章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第36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2)第2章 取名“契此”第2章 取名“契此”第31章 禪的精髓,是用心靈親自體驗(2)第40章 面對誘惑,更要專注當下、一心一意第3章 人人皆有佛性,學佛就是爲了成佛第1章 彌勒是撿來的孩子第19章 手拿布袋,從此有了“布袋和尚”第3章 人人皆有佛性,學佛就是爲了成佛第38章 是預知禍福的神僧,還是瘋和尚?第28章 武夷山化緣,重建嶽林寺(2)第36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2)第20章 佛法是自然規律,也是人生真理第31章 禪的精髓,是用心靈親自體驗(2)第22章 瘋癲胖和尚,靈隱寺胡言亂語(1)第31章 禪的精髓,是用心靈親自體驗(2)第8章 心懷慈悲,卻屢遭師兄誣衊、陷害第18章 大火當前,卻是修禪的好機會第15章 修行、守戒,皆從心念入手第9章 大肚子和尚成了“花和尚”(1)第46章 自性本自清淨,不動亦不搖第4章 逃婚去出家第16章 彎腰插秧,頓悟本來面目第42章 自食惡果,因果自負第39章 識破拐賣兒童的人販子第13章 受無名老僧點化,精進坐禪修行(1)第24章 點化吳越王錢鏐第32章 奉化街頭的瘋癲乞丐和尚第1章 彌勒是撿來的孩子第27章 武夷山化緣,重建嶽林寺(1)第34章 向無賴鎮將化緣第41章 佛度有緣人第16章 彎腰插秧,頓悟本來面目第12章 心不動,便不會被外來的煩惱所動搖第25章 學佛不必朝聖進香,佛法就在身邊(1)第14章 受無名老僧點化,精進坐禪修行(2)第43章 真正的富貴,來自他人真心的尊重第45章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就是最好的修行第17章 火燒天華寺第42章 自食惡果,因果自負第40章 面對誘惑,更要專注當下、一心一意第6章 背井離鄉,天華寺修行第11章 忍辱修行:以慈悲心轉化嗔恨第10章 大肚子和尚成了“花和尚”(2)第24章 點化吳越王錢鏐第28章 武夷山化緣,重建嶽林寺(2)第39章 識破拐賣兒童的人販子第6章 背井離鄉,天華寺修行第35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1)第21章 爲亂世難民找到生存之路第15章 修行、守戒,皆從心念入手第4章 逃婚去出家第32章 奉化街頭的瘋癲乞丐和尚第33章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第6章 背井離鄉,天華寺修行第44章 財富不分好壞,是其中的貪念使人迷失第18章 大火當前,卻是修禪的好機會第44章 財富不分好壞,是其中的貪念使人迷失第35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1)第24章 點化吳越王錢鏐第41章 佛度有緣人第7章 禪修方式: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第36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2)第8章 心懷慈悲,卻屢遭師兄誣衊、陷害第38章 是預知禍福的神僧,還是瘋和尚?第9章 大肚子和尚成了“花和尚”(1)第23章 瘋癲胖和尚,靈隱寺胡言亂語(2)第1章 彌勒是撿來的孩子第6章 背井離鄉,天華寺修行第12章 心不動,便不會被外來的煩惱所動搖第22章 瘋癲胖和尚,靈隱寺胡言亂語(1)第40章 面對誘惑,更要專注當下、一心一意第30章 禪的精髓,是用心靈親自體驗(1)第38章 是預知禍福的神僧,還是瘋和尚?第33章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第24章 點化吳越王錢鏐第1章 彌勒是撿來的孩子第17章 火燒天華寺第1章 彌勒是撿來的孩子第42章 自食惡果,因果自負第32章 奉化街頭的瘋癲乞丐和尚第38章 是預知禍福的神僧,還是瘋和尚?第8章 心懷慈悲,卻屢遭師兄誣衊、陷害第36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2)第26章 學佛不必朝聖進香,佛法就在身邊(2)第22章 瘋癲胖和尚,靈隱寺胡言亂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