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

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

時值大災之年,帝堯決定,娥皇、女英的婚事一切從簡。由她們的伯父后稷並媒人籛鏗將她們送到歷山即可。

臨行前,帝堯再三叮嚀兩個閨女:“大凡爲妻爲婦之道,總以‘柔順’二字爲最重要。男子氣性,剛強的多;女子氣性,假使也剛起來,那樣就很容易鬧出糾葛來。夫婦之間不可能事事都能同心協力,遇到這種情況,做爲妻子的總要見機退讓。”

娥皇、女英齊聲回答道:“女兒明白。”

帝堯又說道:“將你們嫁給虞舜,不僅是考慮你們以後生活,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讓你們幫助父親觀察他孝親和齊家之德能。你弟丹朱不肖,父親這江山後繼無人,人都說虞舜賢能,你們好好的給我觀察觀察他,以便給父皇提供用人的可靠依據。”

兩個女兒齊聲應諾。

帝堯叮嚀完女兒,又轉過身叮嚀九個帝子:“父親讓你們到歷山陪舜耕田,一是讓你們知道農桑之苦,知道食物來之不易。二是讓你們替父親觀察治國、平天下之德能。讓父親對這個舜能有進一步的瞭解。”

九帝子齊聲應諾。

一切交代完畢,后稷和籛鏗便帶上二帝女、九帝子及若干送親之人,輕車簡從,離開帝都,一路曉行夜宿,去了嬀水河畔。

帝女婚禮如此簡單,可算是千古未有之事!可見帝堯爲了天下百姓,是多麼的忘我無私,真可謂千古第一聖君!

一日午時,后稷一行人馬走到了首陽山 (山西永濟縣境,雷首山南端。雷首山分四段,北邊一段曰虞山,中間一段曰堯山,往南一段曰首陽山,最南端爲鳳凰山。首陽山是商朝名賢伯夷、叔齊餓死不食周黍的地方。) 的盡頭。這時,走在前邊的開道人已順山勢沿着小道向東而行。但走在後邊的馱着娥、英二帝女的兩匹棗紅馬卻突然止步不前,向西南而鳴,馬伕怎麼也吆之不動。坐在馬背上的娥皇不知何故,便順着馬鳴的方向往前一看,只見前邊西南方的溝岔裡有一條小溪,嘩嘩流趟着清澈的泉水。娥皇頓然醒悟:馬是渴的忍耐不住了,要去喝水。於是,她便向伯父建議:

“馬渴了,要喝水。咱們將人馬帶到那小溪旁歇息一會兒,順便讓人畜都喝點水。”

炎炎的烈日曬得人畜渾身淌汗,口渴難耐。后稷也已感到口乾舌燥,便命停止前行,到溪旁喝水。

走在前邊的人一聽要到溝澗裡去喝水,立即調頭西行,往溪水旁集結。

一行人馬順坡跑到澗底。走到小溪兩邊,顧不上歇息,各自尋找最佳位置,痛痛快快飽喝了一頓,然後牽馬飲水。

這個時候,首陽山下邊那些正在田間幹活的農夫,都站在了溝澗的上邊觀看送親的這班人馬。

當農人們打聽到是帝女出嫁的時候,都很驚訝,紛紛圍觀議論。

“帝堯嫁女竟和百姓一樣,這麼簡單!”

“高高在上的帝堯,竟然一點都不奢華!”

“這兩個帝女也都很了不起!”

……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圍觀的農夫們一邊看熱鬧一邊議論,對帝堯都十分敬佩。從此以後,這一帶的人們不斷地傳頌着帝堯的聖德。(因帝女座騎口渴難耐,向西而鳴,要到澗裡喝水之故,當地農人就將這個村的名字叫“渴喝村”,以爲紀念。晉靈公六年(公元前615年),秦康公伐晉,戰於此,晉建羈馬城以防禦秦兵入侵。因春秋古城羈馬城,三面環崖一面臨河之故,後人又將村名叫了“匼河村”,這裡是考古發現的60萬年的古人類文化遺址,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娥皇、女英一行走到嬀水上游(歷山村北,南韓村南)的時候,人馬前進的比較慢了。因爲那條溝澗里長了好多酸棗刺,荊棘叢生,掛得人馬行進困難。正走之間,一個酸棗刺鉤住了女英的衣裙,竟將衣裙扯了一條小口子。

還沒走到夫家門,新娘妝卻被刺鉤破了,女英心裡很不痛快,咒曰:

“這該死的鉤刺,就不該長出來!”

女英咒畢,整個溝澗裡的棗刺上的小鉤刺竟然全沒了。(一直到現在,這條溝裡的刺只長直刺,直刺旁邊的小鉤刺再也沒有長出來過,成爲當地一奇景。)

就在女英整理衣裙期間,馬伕們抓緊時間把馬牽到澗水旁邊,讓馬兒痛飲了一頓泉水。(因帝女出嫁時在此飲馬,嬀水的源頭後人叫做飲馬泉,嬀水流經的這條澗叫飲馬澗,以後又統稱飲馬泉澗。)

女英整好了衣裙,一行人便繼續前行。就在太陽還有一竿高的時候,帝女一行便到了歷山。

新娘子進村了,舜手忙腳亂了!團團亂轉,不知如何是好。沒有取得父母的同意,便舉行婚禮,實在不妥!可這難言之隱又怎麼能對人講呢?他只好硬着頭皮一邊招呼客人,一邊想辦法應付此事。

常言說的好:人到着急處,就有出奇處。這個時候,師父的話突然在他耳邊響起:“世上的事有經有權。”現在着急了,就“經權”一次吧!舜便將這難言之隱隱瞞了下來,急忙準備婚禮。

帝堯嫁女,竟然就是這樣簡單,竟然比民間的婚禮還簡單,升降拜跪,行了百年夫婦大禮,便送入洞房。婚禮很快就結束了。(《史記•五帝本記》:“舜居嬀汭,堯妻之二女,觀其德二女,舜飭(chi)下二女於嬀汭。”《尚書•堯典》:“釐降二女於嬀汭,濱於虞。”)

舜的住處雖然不錯,但畢竟當時只容他一人。現在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多人,他的那幾間房子,就遠遠不夠用了。這些情況帝堯早已料到,送親的人中,就安排有工匠。婚事辦完之後,工匠們即動手爲舜夫婦重蓋新房。

爲了讓舜耕更多的田幫助他人,后稷臨走之時將一頭騾子留給了舜,並幫他買了一頭毛驢。

舜娶了妻以後,木已成舟。但媳婦總是要見公婆的,過了一個月,舜便帶上二妻,前去雷首山探視父母。

這次回家有了騾子和驢,一路上走得很快,中午時分便到了姚墟。進了家門以後,虞舜便率二妻下跪於父母之前,秉告帝堯賜婚之事。並向父母乞饒認錯,請父母原諒!瞽叟瞋目盻之,破口大罵:

“畜牲孽子,你的眼裡既然沒有我們這些做父母的,還跑回來做什麼?你們馬上給我出去,免得讓我生氣!”

瞽叟一邊大罵,一邊揮動着他手中的盲杖往舜的身上亂打,舜不避不躲,連連叩頭,伏地不動。二帝女亦同舜一樣,跪在地下不動。瞽叟夫婦雖然蠻橫,這時卻也沒有一點辦法,索性閉目不理。

父母不原諒,舜夫婦長跪不起,足足有半個時辰。敤首實在看不過眼,便勸說父母,請父母原諒二哥。姚婆子罵道:

“多管閒事,娘都沒有這個兒子,你哪來的什麼二哥?不準多嘴!”

敤首又去纏父親道:

“兩個帝女都跪了這麼久了,你就原諒他們一次吧!”

瞽叟怒道:“誰讓他們跪了?帝堯的女兒女婿,咱小小百姓怎能擔當得起?讓他們趕快走吧!”

敤首一看今日此事無望,就勸告二哥道:

“二哥,且聽父母之命,起來先走吧,不要讓他們再生氣了。等到以後父母氣消了再說吧!”

舜實在無奈,只好帶上兩個妻子告別父母弟妹,反悔了歷山。

子回到歷山之後,舜一直耿耿於懷,覺得這樣下去萬萬不行。過了沒有幾天,舜和娥皇、女英商議:還是回家一趟,祈求父母的原諒。不管想什麼辦法,都必須和父母相認。娥皇、女英非常贊同,於是,他們便收拾了一些禮品,相跟着又一次回了一趟家。

這次回家以後,虞舜夫妻還和前次一樣,跪在父母面前,一個勁給父母賠不是,向父母求得原諒。可那瞽叟和姚婆子說什麼都不肯相認。無奈,舜和兩個妻子只得再次向父母告別,出了家門。

舜和二妻出了家門以後,小妹敤首從後面趕了上來,敤首悄悄地對二哥說道:“二哥,你們先不要遠跑,往南二里的地方有一座后土廟,你們先在那裡歇息歇息,等我的消息。我再勸勸父母,等我勸說父母以後,就來給你們傳信息。”

“感謝小妹一片好心,我們就在那裡等候,盼候佳音,”舜的心裡非常感激。他實在不願意離開,父母不相認,他哪能甘心?小妹從中周旋,當然是最好不過了。

舜夫妻三人出了村子,沿着小路往南走去,走了不多一會兒,就走到了后土廟(今風陵渡鎮王寮村南)。進了廟以後,就開始收拾廟堂,準備住下來,在這裡等候小妹的信息。

敤首返回家後,絞盡腦汁和父母交涉,一會兒使性子,一會兒又說好話,死纏活磨,鬧得父母沒有辦法。經過一天一夜的鬧活,父母總算答應了和虞舜夫婦相認。敤首高興地親了媽媽一口,飛也似地跑出了窯門,向後土廟方向奔去。

當敤首氣喘吁吁地跑到后土廟的時候,虞舜夫婦高興地迎出了廟門。總算得到了小妹的好信,他們趕緊收拾了收拾,跟上小妹回了家。

這一次,在小妹的撮合下,瞽叟和姚婆子總算認了虞舜夫婦。

爲了紀念敤首這位賢德的女傑,後人將后土廟所在的疙瘩嶺取名信息嶺。

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十七回 歷山成邑第四十回 安撫三苗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三十三回 治理水患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三十四回 歷山省親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三十一回 虞舜讓國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十回 遭繼母陷害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二十九回 啓賢治水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二十七回 帝堯退位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十七回 歷山成邑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七回 象耕鳥耘第二回 虞槹續絃第二回 虞槹續絃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二十七回 帝堯退位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第三十四回 歷山省親第五回 離家出走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三十回 功在千秋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二回 虞槹續絃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二十七回 帝堯退位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十一回 雷澤捕魚第三十一回 虞舜讓國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五回 離家出走第四十回 安撫三苗第二十二回 騾子不下駒第十回 遭繼母陷害第四十回 安撫三苗第三回 安頭牧牛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三十回 功在千秋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三十四回 歷山省親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七回 象耕鳥耘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三十一回 虞舜讓國第八回 化導衆庶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
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十七回 歷山成邑第四十回 安撫三苗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三十三回 治理水患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三十四回 歷山省親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三十一回 虞舜讓國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十回 遭繼母陷害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二十九回 啓賢治水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二十七回 帝堯退位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十七回 歷山成邑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七回 象耕鳥耘第二回 虞槹續絃第二回 虞槹續絃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二十七回 帝堯退位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第三十四回 歷山省親第五回 離家出走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三十回 功在千秋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二回 虞槹續絃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二十七回 帝堯退位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十一回 雷澤捕魚第三十一回 虞舜讓國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五回 離家出走第四十回 安撫三苗第二十二回 騾子不下駒第十回 遭繼母陷害第四十回 安撫三苗第三回 安頭牧牛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三十回 功在千秋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三十四回 歷山省親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七回 象耕鳥耘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三十一回 虞舜讓國第八回 化導衆庶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