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治理水患

第三十三回 治理水患

還是在替堯攝政的時候,洪水就一直在泛濫,爲徹底治理肆虐的洪水,拯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虞舜舉薦文命接替了崇伯鯀的職務,投舉國之力治理水患。登上帝位以後,繼續將治理水患作爲第一要政。

大禹治水自帝都開始(《史記集解》:“禹行自冀州始,從壺口山開始,經雷首山,直南至華陰。冀州,西河以東,南河之北,皆冀州也。”《禹貢錐指》“以冀州帝都,河爲大患,故先冀”《禹貢》:“冀州既載,載,始也。冀州,堯都,故禹理水自此而始也。以唐虞之都不言封略,餘州所至,即是其境矣。壺口、雷首,至於太嶽。壺口山,在今文城郡吉昌縣。太嶽,在今平陽郡霍邑縣,即霍山也。雷首在今河東郡河東縣,此山凡有八名,即歷山、首陽山、薄山、襄山、甘棗山、中條山、渠豬山、獨山等名是也。)。

治理到華陰之後,禹便帶着人夫在神柏峪(今芮城縣城南黃河邊)安營紮寨,然後帶橫戈、真窺沿共水北上,查看共水的水患情況。禹看到父親在共水修築的那些堤壩已被洪水全部沖垮,共水兩岸受災非常嚴重。他心如刀絞,立即決定治理共水(《中山經》說:“甘棗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水經注》卷四《河水下》引此文,並說:“今診蓼水,川流所趨,與共水相扶”,是以蓼水爲共水,在今山西西南隅,芮城縣境內)。《禹貢》“水患莫大於河” “治水從治河開始”)的水患。

禹治理共水從源頭開始(後世爲紀念大禹治水,命村名爲禹門口村)。用疏導之法,一直治理到神柏峪,導共水於河。(因大禹治水之故,後人取地方名叫“大禹渡”。 神柏峪有一棵數千年的古柏相傳是大禹治水時所栽。後世之人爲紀念鯀、禹父子兩代的千秋功德,在古柏旁建廟祭祀。《神柏峪重建禹五廟碑記》:“臨渡之處有古柏焉,地名神柏峪。” “後人思其名德,建廟於峪上,遂名彼渡爲大禹渡,以顯聖蹟,思不忘也。”。大禹廟年代久遠,“逮勝明萬曆年間,鳥飛剝落,風雨飄搖,戶牖(you.窗戶)網以蠨蛸(xiao.shao.蜘蛛),堂廡籍爲茂草。渡頭居民,目睹心傷,移其廟於村中,春祈秋報,常祀不忒(te.差錯)。”清嘉慶十四年起, “稍存率意,貪賈離心,舟楫上下,陷溺者時有。說者謂,河水沸騰,維建大禹行宮,是以鎮之。”道光四年(1824年)四月(“渡頭民衆卜得吉地於村東大阜之峪。去峪上舊址不二百武,建正殿三楹,香亭三楹,午門三楹,露臺三楹。”)廟殿蓋成以後,(“飾金肖像,畫樑雕楹,嵌以釉瓦,繞以長垣。”“工即就,首事人等,懇餘爲文,以紀其事。”)自此以後,世代祭祀。)

(大禹渡在夏朝時期,就已成爲夏王朝最主要的渡口。夏王朝以晉南、豫西爲中心,諸多活動都要從大禹渡來回渡河。《中華辭海》:“夏族的起源與搬遷:夏族的遷徙極有可能是從汾澮、安邑的中心地區沿此通道南下至黃河邊,再經大禹渡等渡口過河而達‘南河’‘禹甸’等地。夏王朝中晚期,再統治範圍擴大,但始終以豫西、晉南爲中心。”)。

治理共水之後,禹便帶着民夫去了龍門山(山西河津縣境)。龍門山的北面是從極之淵。陽紆大澤,水深亦寬,一望無際。雍、冀二地的水患根源就在此地。如不鑿通,那水勢仍舊宣泄不暢,隨時都有可能氾濫成災。於是,他安排蒼舒、檮戭二人組織民夫,動工開鑿龍門山。

一切安排完善以後,禹沿水流北上,到了孟門山(柳林縣孟門鎮境,距壺口瀑布下游五公里處,“十里龍槽”下方,在黃河谷底的河牀中,有兩塊梭形的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中,形成兩個河心島.這就是古代被稱爲“九河之蹬”的孟門山。《淮南子》:“龍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滅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西周穆王時代(前1009年)山西呂梁武當山玄武道場爲了祭祀鯀禹治水之功績,在孟門的莊王山麓禹王石附近創建了孟門道院。)這裡亦是他父親流過血汗的地方。爲了慎重起見,他沿山脈水勢再觀測了一番。決定在山口的南邊向南開鑿一條山川,讓孟門山上噴下的水順着山谷中間瀉下去。

歷經了十三年艱苦卓絕的奮鬥,疏通了九條水患嚴重的支流河道:最北邊的一條川位於河北獻縣東南,這條川難度極大,屢鑿不成,徒夫震駭。文命給這條川取名爲徒駭河(徒駭河屬於海河流域,位於黃河下游北岸,流經河南、河北、山東三省從西南向北呈窄長帶狀);第二條川位於河北省南皮縣西北,叫太史河(古九河之一,《書疏》“李巡曰,禹大使徒從通其水道,故曰太史,在東光之北,成平之南。”即今河北省東光之產經交河之南,《齊乘》“逾漳而南,清滄二州之間,有古河堤岸數重,皆沮洳沙滷,太史等河,當在其地。”明一統志雲南皮縣北。);第三條河叫馬頰河,位於現在山東省德縣之南。這條川的地形上高下突,形狀如同馬頰。大禹給其取名馬頰河(禹疏九河之一,水直入海。該河上廣下狹,狀如馬頰,因以得名。起源於河南省濮陽縣金堤閘,經清豐、南樂、河北省大名縣,在莘縣沙王莊進入山東省境。經莘縣、冠縣、聊城市、茌平、臨清市、高唐、夏津、平原、陵縣、臨邑、樂陵、慶雲,在無棣縣黃柏嶺以下流入渤海。);第四條河叫覆釜河,位於山東德縣之南。經過河北省慶雲縣海豐鎮入海。這條水中有許多洲渚,且有許多地方還可以居住。其地形形狀如覆釜之形。按其形狀,文命給它取名叫覆釜河(古九河之一。爾雅作鬴,書傳作釜,古通。《書疏》“水中多渚,往往而處,形如覆釜,故云,在東光之北,成平之南,”即今河北東光之北,交河之南。《尚書地理今釋》濟南府德州有覆釜河,東北至海豐縣入海。);第五條河爲胡蘇河,在河北省滄縣,因其水下流,取名胡蘇(位於今河北省東光縣東南,古九河之一,《書疏》胡蘇,其水下流,故曰胡蘇,胡,下也,蘇,流也,《漢書溝洫志》成帝時許商以爲古說九河之名,有徒駭、胡蘇、鬲津,今見在成平東光鬲界中。);第六條河是簡河,位於現在山東省的恩縣,這條河施工容易,沒有難度。因開河簡單,所以取名簡河。(古九河之一,舊志稱簡河或陷河,樂陵舊志則稱篤馬河.位於山東省恩縣);第七條河是絜(xie)河,位於現在的河北省南皮縣。修這條河的難度較大,沿途多爲山石,治之甚苦,民夫叫苦連天。所以文命給其取名絜河,是取苦的意思。(古九河之一,爾雅及書疏皆作絜,朱熹孟子集註作潔,《書疏》“絜,言河水多山石,治之苦絜、苦也,在東光之南,鬲縣之北,”即今河北省東光縣之南,山東德縣之北,《輿地廣記》“滄州南皮縣有潔河,”);第八條河叫鉤盤河,位於現在的山東省樂陵縣東南。鑿這條河是按其地形,順勢而就,彎彎曲曲,盤繞而前,形成勾狀。所以給其以取名叫鉤盤河(古九河之一,一作鉤般,又作鉤股,《書疏》“李巡曰,言河水曲如鉤,屈折如盤也,在東光之南,鬲縣之北,”治今河北省東光縣之南,山東德縣之北,已湮,《齊乘》東無棣縣北有陷河,闊數裡,西駝德棣,東至海,茲非所謂鉤盤河歟。);第九條河叫鬲(ge)津河,位置在山東省的平原縣境。此河多厄狹,可隔以爲津而橫渡,所以文命給其取名叫鬲津河(古九河之一,《書疏》:“李巡曰,治水狹小,可鬲以爲津也,在鬲縣,九河所在,徒駭最北,鬲津最南,”鬲縣,今山東德縣,今以鬲津名者,爲四女寺減水河,乃運河支津,由山東之恩縣東北流,經德縣南,折北入河北,經吳橋、寧津、南皮諸縣,復入山東境,經樂那個縣北,又東南入鹽山縣界,經元棣縣北會宣惠河,由大沽河口入於海,俗稱老黃河,亦曰東黃河,實西漢以前及北宋時黃河古道也。)。

這九條支流疏通以後,匯入逆河,東連碣石,通入大海。接着又治理了九大川:

第一條是疏通弱水(今張掖縣界,理使西流,至合黎。合黎,亦張掖郡界中),到達合黎山(甘肅高臺縣城郊),使其下流流入沙漠;第二條是疏通黑水(黑水出今張掖郡雞山,南流至敦煌郡,經三危山,過今南溪郡而入南海),到達三危山(敦煌市東南25公里),使其流入羅布泊;第三條是從積石山(又稱瑪積雪山,甘肅西南部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境)開始,經孟門山、龍門山、雷首山到華山北面。然後往東經砥柱山到孟津,經雒水北岸到大邱山,在向北經過降水,到了大陸澤,將九河之水匯入逆河,排水入海,締造了萬古黃河,形成了千古偉業;第四條是疏導沇(yun.)水(湖北境),向東流是濟水,濟水穿黃河再流出來,匯入滎(xing.)波澤(河南境)後,繼續向東,經陶丘北邊,疏導進入荷水,繼續往東北疏導與汶水結合。再往東,轉北流入海中;第五條是疏導淮水。從桐柏山開始,疏通了泗水、沂水往東導水入海;第六條是疏導渭水。從鳥鼠同穴山(甘肅渭源縣城西十公里)開始,向東會合了灃(feng.)水(陝西境)。然後將涇(jing)水、漆水、沮(ju)水導入渭河,向東流入黃河;第七條是疏通雒(luo.洛水舊時名)水。從熊耳山開始,向東北會合了澗水(源於河南新安縣,注入陝西洛南白石山)、瀍(chan.洛陽城南至城東)水。再向東匯合伊水(河南淆山腳下嵩山腹背),然後向東北導入黃河;第八條是疏導瀁(yang.嶓冢導瀁,東流爲漢,又東爲滄浪之水,漢水源頭)水。從嶓冢山(bo.zhong.陝西西縣至甘肅境)開始,向東成爲漢水。再疏導向東,成爲滄浪水(湖北襄樊境)。經三瀁(yang.)水到大別山,再向南導入長江。又向東流,匯成彭蠡 (ci)澤(稱彭澤、彭湖。在今湖北黃梅西南,樅陽即今安徽樅陽,均在長江北岸。可見古彭蠡澤爲江水所匯,其範圍約當今長江北岸鄂東的源湖,皖西的龍感湖、大官湖及泊湖等濱江諸湖區)後,繼續向東,成爲北江。最後導入海中;第九條是疏導長江。從岷山(四川岷州溢樂縣南一里)開始往東疏,分出一條支流叫沱水(湘西雜谷腦河)。又往東接着施工,到了醴(li)水(今三夾河,沱水東源於桐柏山南陽唐和縣)。越過九江,到達東陵。再往東往北斜鑿,匯成了彭蠡湖(今鄱陽湖)。再往東進入中江,然後導入海中。

治理水患的成功,不僅減少了人民的災難,而且給百姓帶來了大面積可耕之地,提供了生存的各種條件。文命在治水的同時治理了九大州,使九州的百姓安居樂業。

他在濟水和黃河間的兗州一帶,疏通了九條支流,雷夏澤也已經匯聚成湖泊。雍、沮二水共同流了進來,百姓都能從丘陵上搬到平原,在那些適宜種桑的土地上養起了蠶。這一帶土地顏色黑而肥沃,草木旺盛,莊稼豐收。豐收的百姓,每年都爲國都進貢。兗州一帶所進的貢賦是漆、絲及有花紋的錦鏽。

在從東海到泰山這一帶的青州,疏通了濰(wei.山東境)水,淄(zi.山東境。)水。這裡的土地顏色發白而肥美,海邊上有大片可以煮鹽的鹹地。生活豐裕的百姓,爲國都進的貢有鹽細葛布及海產,還有泰山谷中的絲、麻、鉛、鬆和奇形怪狀的石頭。萊夷的地方,也可以放牧牲畜了。

從荊山到黃河的豫州一帶,伊水、洛水、瀍水、澗水導入黃河以後,這裡的土質柔細,低窪的地方肥美而色黑。這一帶爲國都進貢的是漆、絲、細葛布和麻。

冀州一帶的治洪徵賦是從雷首、壺口山開始,其次是治理梁山,歧山,接着便施工到嶽山南邊、漳水流域。這一帶土壤肥沃,所納賦稅在九州中是第一等的。

泰山以南至淮水的徐州,治理了淮水、沂水以後,蒙山(山東平邑縣)、羽山也得到了治理。這裡土壤顏色發紅,有粘性而肥美,草木非常旺盛,屬第二等的田地。這裡所進的貢品是五色土和羽山山谷中產的雉,澤山南面的獨生桐木,淮水下游的蚌珠及魚類,還有黑色的綢布和白綢。

北到淮水,東南到海的揚州一帶,三條江水(具體尚無定說)已流入海中,灘露出來的地上長滿了竹子,草美樹大。盛產的三色銅,美玉、竹編、象牙、獸皮、羽毛、等都成爲貢品。

從荊山到衡山的南邊,是荊州地方。長江、漢水都經過這裡流入海里。九條江都被馴服,順着河道而行,沱、涔二水已經疏通,雲、夢二澤已經治理。人民過上了安生的日子,他們把象牙、獸皮、三色銅、樹木,砮(nu)石、丹砂、錦緞、珍珠等特產做爲貢品送到京都。

華山南邊,西到黑水的梁州一帶,沱(tuo.)、涔(cen出漢中南鄭東南旱山)二水都已疏通,桓(huan)水(大渡河。出蜀山,行羌中,入岷江)得到了治理。汶水,嶓冢山(漢水發源於此,陝西省寧強縣蟠冢山,自西向東流入湖北後在武漢注入長江。沿途接納胥水河、旬河、堵河(最大)、丹江、唐白河等,)蔡山(現名周公山,四川雅安縣境),蒙山(四川名山縣城西側)同時也得到了治理。這裡雖邊遠僻闢,但所進貢之物很多,有金、銀、鐵,鏤鋼,熊羆、狐狸、大象皮製品及地毯一類。西起黑水(黑水河又名長石壩河,發源於四川省大邑縣雙河鄉境內的大雪峰東,南流納白英溝、三岔溝、麥秧林、冷浸溝等支流,在中嘴匯黃水河後名大川河,出大邑縣境,經蘆山縣注入青衣江。),東到西河的雍州一帶,涇水排入了渭水北岸的灣裡,弱水排到了西邊。漆水、沮水都已順着河道流入渭水。灃水也與渭水合在了一起。西戎各國水患已平,民衆生活安定。灘露出來的土地都是一等的好地,美玉,地毯一類的貢品,不斷地送往都城。(《夏本紀》:禹“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

治理完九州以後,又開始治理九山。先從汧(qian.)山(隴西之閒,在今甘肅汧源縣西六十里)開始,治理到岐山。歧山治理完後,再到荊山施工。荊山完後,越過黃河,再從壺口山開始,經雷首山一直施工到太嶽山。又從砥柱山開始,過析城山,治理到王屋山。再從太行山開始,經常山,施工到碣石山,一直到海邊。又從西傾開始,經朱圍山而鳥鼠山,接着施工到太華山。再從熊耳山開始,經嵩山,到桐柏山,一直施工到負尾山。又從嶓冢山一直施工到荊山。再從內方山施工到大別山,最後,從汶山的南面開始,治理到衡山,越過九江,施工到廬山。

這個時候,九州四方土地都可以供人居住,供人耕種了;九州的大山都樹了槎木標誌,有了通行的路標;九州的大川都已疏導暢通了;九州的大澤都築起了堤壩,九州之內都有了通往都城的大道;各州的土地優劣高低,都劃分了三個等級標準,制定了賦稅的規定。並將能耕的土地和百姓都賞賜給了各個諸侯。百姓生活必需的各種物品,都能生產出來。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禹貢錐指》曰:“及隨刊已畢,高山大川,歷歷可數。禹於是定某山爲某州之山,某川爲某州之川,使各治其所有,則法加詳矣。山川既奠,禹與益稷,四嶽俾九牧各率其屬,發人徒以就役。”葉氏曰:“辨九州之封域而分佈之,使官各有守,以任其事,民各有宅,以任其力也。”九州定,官居其職,民定居樂業,生產發展)。

(《夏本紀》載: “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賦止甸服,貢盡九州。賦止中邦,貢兼四海。”“夫賦出於百姓,貢出於諸侯。”)

劃分九州之後,敘次分別爲冀、沇、青、徐、揚、荊、豫、樑、雍。從現在的中國地圖來看,九州呈現順時針方向,足見當時帝舜對九州方位心中有數。帝舜列舉各州的土產,籌劃四方輻輳的朝貢貿易,也就是在構想古代中國最早的天下體系。這標誌着中國的農業文明已經脫離了“只幾個石頭磨過”的兒童時代,開始步入銅石並用的少年階段。因此,《禹貢》實際上是流傳下來的人類最原始、最壯觀、最久遠的英雄史詩。

治水期間,文命勞苦身軀,集思焦慮,跋山涉水十三年。三十歲才娶了塗山氏的女兒爲妻。辛日結婚,甲日便外出治水。後來女攸化石生出了啓,還是由女嬌撫養成人,自己卻沒有撫養過一天。治水期間,他三次路過家門,都沒有時間進去看一看。身爲朝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臣,在衣着飲食方面非常的菲薄和不講究,居室也是簡陋低矮。他陸行乘車,水行乘船。遇到泥濘,就利用兩頭翹起,像船形的自制撬(ju鞋)走路。山行的時候,就穿上底上帶齒的鞋,這種鞋上山時前齒短,後齒長。下山時前齒長後齒短。一年四季,隨身帶的都是用以測量平、直、高、低、遠、近的準繩和規矩。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治水之上,立下了萬事之功,受到了華夏兒女世世代代的稱頌(《五帝本紀》中曰:“唯禹之功爲大,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宜”)。

對於文命的巨大功績,帝舜給予了高度的讚賞,推薦文命爲帝的繼承人。因其功大,謂之大禹(《尚書正義•大禹謨》,孔安國《傳》言“禹稱大,大其功”)。

大禹爲人聰明機智,口齒伶俐,辦事盡力。他明德有道,仁愛可親,說話誠實可信,聲音和悅,舉止大方得體,行動謹慎穩重,勤勉端莊,堪稱爲仕居官之典範。皋陶非常敬重禹的人品,敬謹禹的品行,教人民法則禹,規定如果不照此去做!即以刑法來處罰(《夏本紀》:“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

第七回 象耕鳥耘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二十九回 啓賢治水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二十三回 帝都探親第二十九回 啓賢治水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十七回 歷山成邑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二回 虞槹續絃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三回 安頭牧牛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第二十九回 啓賢治水第三十二回 舜陟帝位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三十五回 封象有庳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三十五回 封象有庳第二十三回 帝都探親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七回 象耕鳥耘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三十五回 封象有庳第十七回 歷山成邑第五回 離家出走第十一回 雷澤捕魚第二十三回 帝都探親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三十五回 封象有庳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二十三回 帝都探親第三十三回 治理水患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四十回 安撫三苗第十回 遭繼母陷害第七回 象耕鳥耘第三十五回 封象有庳第四十回 安撫三苗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十七回 歷山成邑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八回 化導衆庶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三十回 功在千秋第四十回 安撫三苗第八回 化導衆庶第五回 離家出走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二十三回 帝都探親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十三回 空青之禍第八回 化導衆庶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二十九回 啓賢治水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二十七回 帝堯退位
第七回 象耕鳥耘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二十九回 啓賢治水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二十三回 帝都探親第二十九回 啓賢治水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十七回 歷山成邑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二回 虞槹續絃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三回 安頭牧牛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第二十九回 啓賢治水第三十二回 舜陟帝位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三十五回 封象有庳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三十五回 封象有庳第二十三回 帝都探親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七回 象耕鳥耘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三十五回 封象有庳第十七回 歷山成邑第五回 離家出走第十一回 雷澤捕魚第二十三回 帝都探親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三十五回 封象有庳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二十三回 帝都探親第三十三回 治理水患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四十回 安撫三苗第十回 遭繼母陷害第七回 象耕鳥耘第三十五回 封象有庳第四十回 安撫三苗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十七回 歷山成邑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八回 化導衆庶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三十回 功在千秋第四十回 安撫三苗第八回 化導衆庶第五回 離家出走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二十三回 帝都探親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十三回 空青之禍第八回 化導衆庶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二十九回 啓賢治水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二十七回 帝堯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