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日本的抉折

戰,還是和?這是個問題。擺在伊藤內閣眼前就這麼兩條路,要是選擇和,伊藤博文能夠清晰地瞭解到等待着他的政府的命運是什麼。他不就是通過這樣一個局,讓鬆方內閣陷入到這麼一個境地之中,無法戰,只有和,又無法應對國內的壓力,鬆方正義纔會黯然下野的麼?

鬆方正義是個財政上的天才,但是卻對於帝國軍隊,卻沒有任何的發言權。儘管是這樣,鬆方正義在財政上還是爲伊藤博文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底子,日本的內需也被完全的開發出來,紡織業等有關民生的產業獲得了蓬勃的發展,與此同時,英國人通過談判才換來的產品國民待遇,基本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日本人無比的排斥舶來品——除了軍火。

日本國內的人民生活水平雖然降低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是整體的經濟實力卻獲得了空前的提高。在中國的財政歲入達到了驚人的一億兩白銀摺合一億四千萬日元以上時,日本的財政收入也由五百萬日元上升到了六百萬,(關於日本的財政收入,日本的計算方法與其他國家不同,有相當部份的物產也會折算成現金,當然,還有幣制改革方面的因素。所以,水分較大,筆者在此對其經濟數據有修正。取消了日本在北海道,朝鮮,琉球等地的財政獲利。而中國,增加了在黑龍江以北新增土地的收入。)同時,由於日本人民自願放棄收入支援國防事業,日本軍隊在這兩三年裡能夠支配的金錢幾乎接近了四千萬元,摺合白銀約兩千八百萬兩。(這個數目大致與真實歷史相當,在軍事開銷上,對於日本的經濟投入數據,我並未作大的改動。)而同期,由於要進行工業化的啓動,中國的軍費投入的比例要比日本爲低,當然,絕對的數字還是要比日本強太多,從1891年到1893年底,總計軍費投入達到了驚人的七千萬兩白銀。

同時,到了這一年底,主要被安排用來負責對日作戰的山東新軍以及海軍,都採用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和戰法。

比如轟炸飛艇,比如航空炸彈。雖然只是處於試驗階段,但是將來投入量產,也只是經濟投入的問題。比如航空燃燒彈,也在指示研製,偵查飛艇已經投入實際應用。炮瞄指揮飛艇配合無線電臺聯絡,都有了較爲廣泛的應用。

而日本的常備兵力在二十二萬,其中有兩三萬已經糜爛在北海道無可救藥了,最關鍵的事,在海上日本常備艦隊,並沒有任何必勝的可能,對於一個島國來說,還有什麼比沒有一個強大的海軍更加可怕的事情呢?在此狀況下,對於中國事務從來沒有放下過關注的伊藤博文自然知道如果貿然同中國開戰,後果將會是什麼——大日本帝國將會毀在自己手裡。

但是和……那對於天皇的尊嚴,對於大日本帝國的尊嚴來說,是不可能接受的。前面的鬆方內閣,僅僅是因爲失去了原本還不屬於大日本的沖繩縣,就付出了終結政治生命的代價。而失去北海道,那代表什麼?

所以,伊藤博文頒佈了一項新的法令:日本進入緊急狀態,緊急狀態下,任何媒體的有關時事的報道,都必須經過首相府的確認,否則即被視爲煽動動亂。所以,近來有關北海道天海國的事務,在日本媒體上,都是一片歌舞昇平,諸如“清國政府嚴厲駁斥鬆平志男,稱之爲東亞麻煩製造者”,“清國重申一個日本的基本政策”,“奉勸鬆平志男懸崖勒馬,不要做分裂大日本的千古罪人”之類的標題不絕於眼,而文章內容也是一片大好,總之,在日本人民看來,只是遙遠的北海道出了幾個小小的蟊賊罷了,而現在政府是希望挽救那些失足的人們,如果不是這樣,皇軍早就大軍朝發夕至,蕩敵寇如齏粉了。

在外交界,又加緊派人與北京聯絡,總之是要求中國保證不干涉日本的懲罰叛逆的軍事行動,但我又怎麼會給他這個保證?所以近期被安排專門負責處理日本事務的伍廷芳最近幾天嘴巴都快起泡了,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句大清不支持一日一天,一天一日。大清支持一個日本的立場之類來回的講。

如此這般的,伊藤博文艱難的熬過了1893年,這一年的春節過後,是光緒二十年,因爲接連有皇子降世,而且國家昇平,各項新政展開的緣故,我宣佈大赦天下,所有在押囚犯,均無需再等待秋決,即行釋放,並配送至黑龍江以北新闢地,發給物資和資金,讓他們在這片新開闢的疆土上自行發展,同時,行政區劃上新設江北省,以廟街爲首府,授鳳翔爲首任巡撫,軍事上該省由黑龍江將軍節制,同時加海參崴爲州,左寶貴兼任知州。

很快的,遠東股份公司的人,就發現越往北去,越容易發現金礦,所以在遼東廣袤的大地上,有着無數的心懷冒險的人們,都越發的嚮往那片對這一代中國人來說十分新鮮的土地。

我知道,一代性格不同與以往傳統的中國人的新中國人,正在誕生着,成長着。

隨着新儒家理論的推行和推廣,很多人正在試圖拋棄着傳統中那些桎梏,汲取進很多新的元素來,比如冒險精神,比如自我精神。這些東西,將來都會慢慢的體現進政治中去,所以,這是一個變化的年代,幸好,這種變化是在我的掌握之中的。

到了甲午年,我當然知道這一年在歷史上是個什麼地位,所以我格位的小心,雖然目前的局勢很顯然戰爭要從天海國打起,但是我仍然加強了在朝鮮的準備,儘管朝鮮的兩個王儲基本上有也等於沒有了,而且日本人在朝鮮的勢力也遠遠沒有歷史上那麼強,但是小心無大錯,袁世凱提鎮的駐朝七千人已經進入了備戰狀態,每天荷槍實彈的對日本使館進行重點防衛。若是發現與日本使館勾連的朝鮮人,格殺勿論。同時向使館發出通牒,按照中日之間的協定,日本應當即刻撤出使館,朝鮮外交事務一律由中國代辦。日本人是吃過袁世凱的苦頭的,果然就乖乖地按照最後通牒的約定時間撤回了日本。

時間約定在二月底,如今正是一月底。剛剛享受完新年的士兵們沒有將這些日本人的撤離放在心上,朝鮮的王室也派人送來很多慰問的禮品。一切看上去不像是要出什麼亂子的景象。

他們的統帥袁世凱卻在軍營內接見了東學黨的幾個領導人,按照這些激進的東學黨人的觀點,中國的新儒運動已經轟轟烈烈的展開,那麼東學黨人就應該做出一點事情來向孔聖人的後代致禮,而既然現在朝鮮無嗣,那麼就應該廢后,將害人的閔妃廢掉,就像李尚宮一樣。立自天朝來的禮娜爲皇后,如此纔對得起君父的榮寵,同時,爲之前被政府處決的前領導人恢復名譽。

袁世凱不是個簡單的人,所以他面對這樣的情況,雖然臉上依舊是笑嘻嘻的,但是內心卻琢磨起了一個釜底抽薪的計策,並且在安撫走東學黨人之後,立即通過電報呈奏到北京:臣請廢藩置縣!

他的計策是利用東學黨人在朝鮮起事,同時藉此機會,由國內增兵朝鮮,讓東學黨人先攻入王宮,居間取利。

雖然他沒有很清晰的寫出來到底要怎樣居間取利,但是我大概都能想得到,他定然是利用東學黨人,先將朝鮮王室給廢掉,然後朝鮮地位就難定了,到時候廢藩置縣對於朝鮮人來說,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選擇。

這對我很有誘惑力,不過我的眼光眼前全部集中在天海,朝鮮這一場動亂,是否可以在可以接受的時間內完成不得而知,而且,東學黨人是否就那麼聽話?以後會不會有後遺症?這些我不能不考慮,所以,躊躇再三,我還是復旨讓袁世凱等待孔令貽到朝鮮收東學黨人之心,同時東學黨人可以起事,但是必須要控制在一個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先讓朝鮮王室鬧騰鬧騰,親日本的閔妃是一定要滾蛋的,在明確得到我的指示之前,袁部不得有誤大局。以免朝鮮日本同時生事,給西方介入提供藉口。

朝鮮的形勢一觸即發,這一年我也在全力爲戰爭作着準備,首先在開春祭奠祖陵後,我的聖駕帶着親扈大臣侍衛以及《中華時報》一干隨行,又來到了頤和園國家公墓,向犧牲在中俄戰爭中的烈士敬獻祭品,在對《中華時報》公開發表的講話,我重點提到了國家重視軍功的基本國策:“在中俄戰爭中,在日本偷襲海戰中,數百上千位大清的英雄永遠的失去了生命,今日朕在這裡向這些英靈致敬,朕也再次重申,朕永遠不會虧待爲國捐軀的英雄們,頤和園,將是國家的烈士陵園,朕也會在每年都來這裡看望英靈,願英靈們永佑我大清,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此,着爲永例!”

經過《中華時報》的一輪報導,軍隊士氣大振,誰都知道頤和園原來是爲了老佛爺頤養天年而修建的,如今老佛爺去了,頤和園也將成爲國家陵園,死得其所,有何懼哉?

二月,在會見過旋風般訪問朝鮮的中國教化部長,衍生公孔令貽後,東學黨果然動手了,東學黨人組織起了義軍,在朝鮮南部鬧出了不小的生勢,義軍的口號就是驅除在朝日本人,廢后立後。兩條口號都容易得到普通百姓的響應,而且,廢后的主張還得到了大院君的支持,所以,朝鮮官方的鎮壓是基本無效的。

同時,旅居朝鮮的近千名日本人,也受到了攻擊,平壤街頭甚至還出現了日本人被殺曝屍並在屍體旁懸掛標語“日本人滾出朝鮮”的情況,消息傳回日本,輿論界實在無法隱瞞了,向首相府報備時儘管被要求修改事件的幅度和血腥度,儘量避免刺激日本大衆,但是,從朝鮮逃回的日本人卻無法幫助他們手密,慘狀很快就在小範圍內傳播同時帶動了輿論界,新聞界終於放寬了報導的口子。朝鮮的局勢以及撤僑情況牽動了每個日本人的心。

日本海軍派出三艘軍艦,抵達朝鮮準備撤僑,清軍自然是讓開一條路來讓他們從哪來回哪去,近千名日本人回到日本後,更加加劇了日本人的憤怒,要求懲罰朝鮮的呼聲越來越烈。

懲罰,可是又從哪裡能夠呢?伊藤博文焦急的如一隻熱鍋上的螞蟻,他現在正在受着夾板氣,軍方想打,但是他總是壓着,軍方認爲他有異志,民間想打,他也不允許。其實,他又何嘗願意做這個惡人?

終於,軍方的耐性到了頂點,在小松宮彰仁親王的授意下,一個軍官向新聞界透露了與首相府的往來文件,清晰地顯示伊藤博文不允許軍方輕舉妄動,而且,天海國的情況,遠比新聞界想象中來的還要差。

北海道一島,已經接近完全落入天海國手裡了,雖然還有一些屯田點象徵性的忠於明治政府,但是那已經基本沒有有效管轄了,如此的情況若是再持續半年,北海道全島糜爛,將是指日可待!

人民憤怒了!伊藤博文的聲望落到了最低點,有激進的日本人甚至宣稱要清除掉伊藤博文這個日奸。這時候,擺在伊藤博文面前的路,似乎只剩下了一條。

但是他仍然沒有選擇那一條,而是去面見了天皇,他向天皇仔細分析了目前的局勢,一旦開戰,大日本帝國的海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住清國海軍,甚至還有可能佔到優勢,但是絕對無法阻止清軍在日本本州島登陸,若是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日本還能支撐多久?而且,一旦開戰,就必須分兵五萬以上進攻北海道島,本州島上防禦兵力僅有十萬多人而已,其中東京起碼要五萬兵力防衛,保護天皇,那麼,九州四國攤掉兩萬人,本州島除了東京以外的國土,僅僅只有三到四萬兵力!如何抵擋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清國陸軍?

天皇也需要抉擇。但是他不可能接受無限期這樣拖下去!如此,大日本國的威嚴何在?他又如何去見列祖列宗?

第二四三章鎖鏈下的平衡第一七五章俾斯麥的預言第三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一一九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四八章體育外交第二二九章 安其心第一零三章 代號墨菲斯托第二十章 醇親王的一生第一八三章漢中民變第一九四章這是海軍的時代第二五六章 與時間賽跑第二四八章談判桌上的交鋒“濟遠”級穹甲巡洋艦第一零三章 代號墨菲斯托第二章 修園第六十章 東鄉平八郎第二六二章鐵鉗行動第三四五章國際新秩序第二零六章回鑾第一七七章梅塞施米特的棋盤第二六五章帝國的意志第一二四章 日本的抉折第三一八章短兵相接第二六九章 爭霸第三十一章 珍妃薦人第三三三章鐵人的政變第三四一章不滿第二一六章 這五天第二零五章江寧第二三九章維多利亞公主護衛艦隊第二二九章 安其心第二二一章 兩敗俱傷第二七四章民意第七章 帝黨小太監第一九三章威海第十一章 銀行事宜第一七一章 東海總督第三十一章 珍妃薦人第八十一章 北狄!北狄!第三四四章政局第五十六章 劉步蟾第三四二章 中東烽煙起第一八八章治國之難第一一六章 秘密立國第三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三零二章調兵遣將第一二七章 徵倭詔第二二八章 恍然大悟第十五章 頤和園第二五二章 羅斯福總統第七十一章 嗨!飛艇!第二零五章江寧第一六零章再見袁項城第十五章 頤和園第二七三章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一些基本歷史第三四零章選舉第一一三章 清流第二七一章屬於戰爭的世紀?第一五零章 黃金城(新書鏈接在內)第三零二章調兵遣將第三零二章調兵遣將第二九六章順境思危第八十九章 國,家第一五三-一五四章人盡其用第一一五章 典型第三零六章大海戰的初場第二十章 醇親王的一生第三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一七三章陰謀第三零零章由陸轉海第二四七章綢繆新世紀第二五四章新日本之父第二五九章十字路口第一五三-一五四章人盡其用第二十章 醇親王的一生第七十七章 天海攻略第二六零章箭在弦上第二零三章三處地方的晚餐第一七零章朝鮮監國第三三五章網第一零五章 大比第三四零章選舉第二四三章鎖鏈下的平衡幕末,維新時期的日本思想界動態第四十一章君臣交心第三零三章會戰第二四七章綢繆新世紀第三十一章 珍妃薦人第九十四章 整治後宮第十三章 德公公第二四三章鎖鏈下的平衡第二二零章 響亮的耳光甲午前後的英國遠東政策第三四七章和平時代第二四零章 夜談第一八二章俄國人的企第八十四章 求戰第五十三章 後勤專家第一八三章漢中民變
第二四三章鎖鏈下的平衡第一七五章俾斯麥的預言第三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一一九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四八章體育外交第二二九章 安其心第一零三章 代號墨菲斯托第二十章 醇親王的一生第一八三章漢中民變第一九四章這是海軍的時代第二五六章 與時間賽跑第二四八章談判桌上的交鋒“濟遠”級穹甲巡洋艦第一零三章 代號墨菲斯托第二章 修園第六十章 東鄉平八郎第二六二章鐵鉗行動第三四五章國際新秩序第二零六章回鑾第一七七章梅塞施米特的棋盤第二六五章帝國的意志第一二四章 日本的抉折第三一八章短兵相接第二六九章 爭霸第三十一章 珍妃薦人第三三三章鐵人的政變第三四一章不滿第二一六章 這五天第二零五章江寧第二三九章維多利亞公主護衛艦隊第二二九章 安其心第二二一章 兩敗俱傷第二七四章民意第七章 帝黨小太監第一九三章威海第十一章 銀行事宜第一七一章 東海總督第三十一章 珍妃薦人第八十一章 北狄!北狄!第三四四章政局第五十六章 劉步蟾第三四二章 中東烽煙起第一八八章治國之難第一一六章 秘密立國第三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三零二章調兵遣將第一二七章 徵倭詔第二二八章 恍然大悟第十五章 頤和園第二五二章 羅斯福總統第七十一章 嗨!飛艇!第二零五章江寧第一六零章再見袁項城第十五章 頤和園第二七三章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一些基本歷史第三四零章選舉第一一三章 清流第二七一章屬於戰爭的世紀?第一五零章 黃金城(新書鏈接在內)第三零二章調兵遣將第三零二章調兵遣將第二九六章順境思危第八十九章 國,家第一五三-一五四章人盡其用第一一五章 典型第三零六章大海戰的初場第二十章 醇親王的一生第三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一七三章陰謀第三零零章由陸轉海第二四七章綢繆新世紀第二五四章新日本之父第二五九章十字路口第一五三-一五四章人盡其用第二十章 醇親王的一生第七十七章 天海攻略第二六零章箭在弦上第二零三章三處地方的晚餐第一七零章朝鮮監國第三三五章網第一零五章 大比第三四零章選舉第二四三章鎖鏈下的平衡幕末,維新時期的日本思想界動態第四十一章君臣交心第三零三章會戰第二四七章綢繆新世紀第三十一章 珍妃薦人第九十四章 整治後宮第十三章 德公公第二四三章鎖鏈下的平衡第二二零章 響亮的耳光甲午前後的英國遠東政策第三四七章和平時代第二四零章 夜談第一八二章俄國人的企第八十四章 求戰第五十三章 後勤專家第一八三章漢中民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