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力保四川的吳家兄弟

由於張浚的慌亂,宋軍完全放棄了關中平原,而金軍也會得隴望蜀,繼續向四川進發。所幸建炎四年也是金國多事之秋,年底,諳班勃極烈完顏斜也薨。按女真部祖制,兄終弟及,斜也作爲金太祖、金太宗之弟,一直是金國皇儲。但現在他先於金太宗去世,就引發了皇儲之爭。太祖、太宗兩系勢力激烈鬥爭兩年,終於採取了一個折中方案:立金太祖嫡長子完顏繩果長子完顏合剌(漢名亶)爲諳班勃極烈,暫時解決了皇儲之爭。但之後各派勢力還會繼續鬥爭,這也是封建部落制政權難以避免的。爲確立皇儲問題,訛裡朵匆匆趕回上京,但金軍新的精神領袖兀朮留在陝西,準備繼續進攻四川。按照金軍現在的勢頭,如果攻取四川,沿江淮佈防的南宋將失去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和上游戰略屏障,金軍採取晉朝合圍滅東吳的辦法,徹底滅亡南宋勝算很大。所以現在堅守四川就成爲南宋的生死之戰,這個歷史重任就落在了吳玠身上。紹興元年(金天會九年,1131年),撻懶在東線遭到大敗,連兒子都在戰鬥中被俘,金軍要求西線的兀朮立即進攻四川,以平衡局勢。

此時宋軍士氣異常低落,他們能抵抗處於上升勢頭的金軍嗎?當時宋軍普遍認爲應退守漢中以保衛入蜀通道,但負責斷後的吳玠卻認爲應該保大散關、和尚原。大散關在今陝西寶雞西南20千米左右,是整個秦嶺山脈相對易於通過的地方,號稱“川陝咽喉”,寶成鐵路、川陝公路均從此通過。和尚原則是大散關以東的一片小平原,可以作爲戰場。吳玠認爲只要佔據此處,金軍則不敢越過他進入四川,這纔是保蜀的辦法。於是吳玠收攏散兵,在大散關、和尚原修葺營砦,準備死守。五月,金太宗從侄沒立出鳳翔,別將烏魯、摺合出階州(今甘肅武都)、成州(今甘肅成縣),合數萬騎,會攻和尚原。吳玠只有數千臨時收攏的散兵,在投金的大潮中,很多人準備挾持吳玠兄弟投金。後來事情泄露,吳玠也沒有追查,而是聚集衆將歃血爲盟,曉以大義,指出此戰關係到國家民族的危急存亡。將士們無不感泣,紛紛表示願意追隨他死戰報國。鳳翔百姓也紛紛輸送糧草物資,金軍用了很多辦法仍屢禁不止。烏魯、摺合先到和尚原,吳玠首先佔據山路險要,金軍戰馬不能行,於是棄馬步戰,結果被大敗,又遇到大風雨,只好退去。

沒立隨後趕到箭筈關,又被吳玠部將楊政擊退,兩軍始終未能會合,最後只能退兵,宋軍士氣大振。女真人自起兵反遼以來還從未遇到過吳玠這樣的剋星,非常惱怒,立志要擊敗他。兀朮點集十萬大軍,在寶雞造浮橋渡過渭水,結連珠營,連綿數百里。雖然這一次金軍勢頭更大,但宋軍卻信心百倍,在和尚原列開大陣禦敵。吳玠選強弓勁弩排成一種輪番射擊的“駐隊矢”弩陣,這種弩陣以弩兵前後交換站位輪番射擊,大大節約上弦時間,火力連續而密集,可能是後世明太宗的永樂槍陣和腓特烈大帝的普魯士線形槍陣的前身。而且這一次宋軍可能使用了神臂弓的改進型:更強大輕便的破虜弓。金軍鐵騎雖強,也難敵這種強大火力,稍有退卻。吳玠抓住戰機,以奇兵側擊,金軍頓時大潰。吳玠又派兵襲取金軍糧道,兀朮陷入困境。吳玠料到兀朮受不了困將要退去,又在其歸途的神坌砦設伏。果然三天後金軍由此退兵,遭到宋軍伏擊,損失慘重。好不容易消停下來,吳玠又遣兵夜襲,兀朮苦不堪言,星夜逃遁。金軍強行衝過宋軍數里長的射擊區域,死傷無數。兀朮的大纛被奪,背上中兩箭,割須斷袍才勉強逃脫。

和尚原之戰,吳玠以數千士氣低落的散兵,大敗十餘萬精銳金軍,擊殺敵軍數萬,俘獲數千,將四太子金兀朮的合扎猛安親軍打得只剩寥寥數人,還差點射殺其本人。張浚授予39歲的吳玠鎮西軍節度使、宣撫使司都統制,吳璘爲康州團練使、涇原路馬步軍副都總管。而戰役中粘罕的女婿婁堇、侄子不露等大將均被擒,金國以“啼哭郎君”撒離喝替爲陝西經略使,開始了與吳家兄弟十餘年的恩怨纏綿。撒離喝哭歸哭,但在兀朮大敗後臨危受命,充分說明其能力還是很強的。紹興二年年底,金軍開始攻蜀。曾被吳玠打哭的撒離喝避開剋星,以叛將李彥琦在秦州與吳玠對峙,並以女真遊騎襲擾吳玠和熙河路總管關師古作爲佯攻方向,自率大軍直取漢中,快速攻克商州(今陝西商縣)、金州(今陝西安康)。宋軍此時才反應過來他的主攻方向,知興元府劉子羽急令統制田晟守住饒風關(今陝西石泉境內,是漢中最重要的關隘),並傳檄吳玠來援。吳玠從河池(今甘肅徽縣)出發,晝夜兼程三百餘里趕到饒風關,送給撒離喝一個黃柑道:“乖,撒寶寶不哭了,吃個黃柑解渴哦。”撒寶寶大驚,以杖擊地道:“怎麼他來得這麼快耶!”王彥的八字軍也趕來助戰,宋軍總兵力達到三萬餘。吳玠搶在金軍之前佔據有利地形,在高處排列弩陣。金軍雖然兵力明顯佔優,但如果此時貿然撤退容易遭到宋軍俯衝式邀擊,撒離喝一咬牙,下令強行登山仰攻。金軍三人一組,一名重甲士先登,兩名輕甲士跟隨,重甲士死了輕甲士就換上重甲繼續衝。當然,在箭如雨下的戰場上做這種動作難度實在很高,也不知着史的前輩是否考慮到了。宋軍則“弓弩亂髮,大石摧壓”,持續了六晝夜!金軍始終無法突破宋軍的火力封鎖區間,但撒離喝就像被人欺負了的小孩兒,非要討回一口氣,繼續保持旺盛的攻勢,山下屍體堆積如山,卻基本上碰不到宋軍。吳玠又募集到5000死士,準備繞到金軍背後實施夾擊。遺憾的是吳玠手下一個獲罪的小校投奔金軍,告訴了撒離喝一條小路可以繞到饒風關背後,憑高視下。宋軍已血戰多日,此刻終於不支,退保西縣(今陝西勉縣)。撒離喝終於贏了一場,衝入興元府。劉子羽早有準備,知道吳玠兵敗立即將興元府的物資打包帶走,焚燬整個城市,最後與吳玠、王彥等軍在三泉(今陝西寧強)會合。

北宋時宋軍一直堅持禦敵於國門之外或彈性防禦的戰術,從不採用對城市居民破壞較大的堅壁清野戰術,這次開了這個戒,不過軍事上的效果確實很好,金軍得不到補給,只好退兵。吳玠派兵邀擊,在武休關(今陝西留壩)追及金軍後隊。撒離喝又慘遭痛打,被斬和墜崖者數千,丟失輜重無數,王彥則趁機出兵收復金州。撒離喝本來好不容易避開了剋星吳玠,從東路冒險進軍,結果還是被吳玠從西邊趕來,雖然奪取數郡,但所得仍不及所失,更未能實現打通川陝的戰略目標。吳玠又進封檢校少保、利州路、階成鳳州制置使,吳璘進封榮州防禦使。紹興四年二月,金軍重新大舉來攻,兀朮、撒離喝、僞齊四川招撫使劉夔集兵來攻,作戰部隊就有十萬騎,將帥皆攜帶家眷,以示要入蜀的決心。吳玠經過研究,將主力萬餘集結在仙人關(今陝西徽縣),並令吳璘主動放棄和尚原,在仙人關旁的殺金坪修築堡壘爲犄角之勢。吳璘提出殺金坪地勢較爲開闊,應修築兩道關隘,吳玠採納了他的意見。兀朮十萬大軍於寶雞集結,在川陝交界的險惡地勢中鑿崖開道,沿秦嶺東下,在仙人關遇到吳玠拒戰,慘烈的戰鬥打響!金軍先鋒是名將銀術可之子彀英,他一到陣前,未得兀朮將令就率軍衝出。

兀朮得知大驚,飛馬到陣前叫停,但彀英竟然不聽,繼續猛衝!兀朮大怒,用刀背敲擊彀英的頭盔,終於讓他冷靜下來。彀英嘆道:“宋軍剛從和尚原敗退到此處,若不趁勢速攻會後悔的。”果然,吳玠利用寶貴的時間在仙人關列開萬人大陣,吳璘也率輕兵從七方關(今陝西康縣)倍道兼程來援。兀朮派兵打援,吳璘苦戰七晝夜方纔與吳玠會合。但金軍畢竟勢大,宋軍開始不支,統制官郭震的營砦被兀朮襲破,宋軍外線防禦失守。吳玠將郭震處斬,率軍據守仙人關,吳璘據守殺金坪。兀朮又使出金國的絕招:以分封建國爲餌誘降。吳玠答道:“我已爲趙氏臣,不敢有貳。”隨後金軍展開大規模攻城,首先進攻吳玠主營,被吳玠擊退。兀朮大怒,指揮十萬大軍涌向城頭,吳玠也指揮宋軍奮力抵抗。金軍無數雲梯架上城頭,吳玠遣統制官楊政用撞杆將雲梯撞碎,又用長矛刺殺登上城頭的金兵。兀朮觀察了宋軍陣形後又將主攻方向轉移至吳璘的殺金坪,金軍分爲兩陣,兀朮陣於東,韓常陣於西。吳璘用刀在地上畫一條線道:“今天死就死在這裡,退者斬!”率銳卒衝入金軍兩陣的間隙。

實不相瞞,這種戰法很難理解,兵少的一方主動進入到敵軍大陣之間,要麼像李繼隆唐河之戰那樣直接將敵軍沖垮,要麼就是被對方包圍全殲。但史料記載吳璘“左縈右繞,隨機而發”,苦戰良久後疲態顯露方纔退回到第二道關隘。這似乎不太現實,除非金軍都是原地固定的木人。退回到第二關後,部將多認爲此地不利於防守,應另選形勝之處佈防。吳璘慨然道:“剛交兵就退走,這和不戰而逃有什麼區別?我看敵人也撐不了多久了!”楊政也進言吳玠說此地是四川的門戶,死不可失,可用勁弩固守。兀朮大舉而來,也早就打算以雷霆之勢蕩平吳玠兄弟。血戰,現在開始!金軍換了一批生力軍,每人披兩重鐵鎧,相互間以鐵刃相連,只能以固定速度前進,強攻殺金坪第二關。吳璘在城頭以駐隊矢迭射,金兵屍積如山,但被鐵刃所抵,紛紛踏着戰友屍體繼續強登!但駐隊矢不是拼命就可以破解的,金軍傷亡越來越大卻沒有進展。

撒離喝又觀察了戰陣後恍然大悟:“吾得之矣!”也不知道他得到什麼了,翌日他下令猛攻城西北樓,這是宋軍地勢最好的一處敵樓,撒離喝可能覺得他找到了宋軍防禦堅固的奧秘所在,拔去這個強點就有望全線突破了吧。但既然是強點又怎會先被拔去呢?撒寶寶真是有點可愛。宋軍統領官姚仲登樓酣戰,樓快要垮了,宋軍用布帛爲繩將樓扶正;金軍又焚燒樓柱,宋軍用酒缸撲滅。強點繼續固若金湯。吳玠見殺金坪形勢危急,遣楊政和統領官田晟率精銳出戰。宋軍身披重甲,手持長刀巨斧,衝擊金軍左右陣,勇不可擋,金兵死傷無數。金軍雖然也以鎧甲堅厚聞名,但金國的鍛冶技術仍比宋帝國略遜一籌,宋軍的巨斧正是爲他們度身訂做。宋軍的明炬照亮四面高山,鼓聲震動大地,更兼刀斧兇猛,勇悍的女真將士也不由得不被深深震懾。吳玠見戰場形勢已成功扭轉,開始轉入反攻。

翌日子夜,吳玠集中全部兵力,由右軍統領王慶(《宋史》作王喜)、王武等分紫、白旗突入金營,大肆砍殺。疲憊不堪的金軍終於全線崩潰,猛將兄韓常又一次被射中左眼,不過這一次他再也不能以土塞創,奮力反擊了,而是和兀朮、撒離喝、劉夔一起隨軍夜遁。吳玠早已遣右軍統制張彥劫橫山砦(今甘肅慶陽),王俊在河池設伏待金軍敗歸,又砍殺了不少金軍。吳玠不但作戰勇猛,指揮得當,其整體戰略規劃也令人歎服,不愧爲一代名將。經過連續多次血戰大敗,金軍終於認識到吳玠是他們不可逾越的鐵壁,放棄了攻佔四川的想法,在鳳翔屯田,與川軍對峙。仙人關大捷後吳玠升任川陝宣撫副使,旋即收復秦、鳳、隴等州,將川軍的防線往北推進不少。吳玠也因功拜檢校少師、奉寧保定軍節度使,吳璘升定承宣使。之後川陝無戰事,吳玠回到成都,治理地方取得較大成就,天府之國的經濟形勢進一步優化。

但吳玠也成爲四川的土皇帝,開始大肆享樂,尤其愛四處漁色,還喜歡親自試驗丹藥,最後是不負衆望,吃死了。紹興九年,宋金議和,因吳玠功高,授特進、開府儀同三司,遷四川宣撫使,陝西境內的宋方州縣也全歸他節制。同年,傑出的軍事家、人體藝術鑑賞家、化學藥劑美食家吳玠卒,享年47歲,贈少師,諡武安,在仙人關立思烈廟,後追封涪王。吳玠以一名普通士卒,在將門如雲的宋軍中崛起,這固然少不了張浚、劉子羽慧眼識人,更重要的還是靠他自身的超凡能力,尤其是在富平之戰後的危急時刻,在彭原店、和尚原、饒風關、仙人關連敗金軍名將兀朮、撒離喝,保衛了四川,帶領士氣低落的陝西軍殘部立下奇功,使吳家軍開始成爲宋軍,尤其是川軍新的精神領袖。女真鐵騎自起兵反遼以來戰無不勝,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了宋帝國半壁河山,還準備繼續南下徹底滅宋,但在吳玠兄弟以及“中興四大名將”的反擊下,在秦嶺-江淮一線遭到重創,放棄了南下的念頭。而宋軍在穩住局勢後開始轉入戰略反攻階段,一位中華民族歷史上永恆的軍魂人物開始嶄露鋒芒。

第100章 名將世家的忠烈後代第99章 端平入洛第80章 墨守陳規,順昌大捷第65章 梁氏家族最後的瘋狂第9章 帝國的統一第80章 墨守陳規,順昌大捷第71章 靖康奇恥,河洛悲歌第74章 中興當自關陝始第62章 名將盡授首第95章 完顏陳和尚第111章 青史留忠魂第98章 史上最強的上帝之鞭第13章 文明的頂峰第44章 党項部族的頑強崛起第44章 党項部族的頑強崛起第3章 生於亂世的大有爲之君第103章 恐怖的戰略大迂迴第91章 南望王師又一年第13章 文明的頂峰第82章 和吳■一樣的剋星第106章 襄陽保衛戰第85章 柘皋之戰:沒有岳飛的勝仗第103章 恐怖的戰略大迂迴第80章 墨守陳規,順昌大捷第64章 平夏城的完美之戰第79章 僞齊的末日第54章 定川砦:名將之花凋大漠第105章 錯失中興良機第64章 平夏城的完美之戰第109章 堅守不降的揚州城第97章 百年國恥,終得洗雪第104章 釣魚城之戰第2章 不堪回首的超級亂世第89章 唐島海戰:海戰史上的經典名着第26章 滿城之戰,扳回一分第35章 毅然亮劍的孤膽老將第108章 兵臨臨安城 (2)第99章 端平入洛第104章 釣魚城之戰第59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106章 襄陽保衛戰第46章 歸附契丹,三足鼎立第96章 御魔殺神第90章 採石磯:白馬書生保家衛國第1章 創造偉大文明的帝國第85章 柘皋之戰:沒有岳飛的勝仗第106章 襄陽保衛戰第103章 恐怖的戰略大迂迴第46章 歸附契丹,三足鼎立第30章 碧血青天楊家將第26章 滿城之戰,扳回一分第25章 李繼隆:配饗太廟的戰場指揮大師第86章 盡忠報國第77章 中興四大名將第106章 襄陽保衛戰第85章 柘皋之戰:沒有岳飛的勝仗第83章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第89章 唐島海戰:海戰史上的經典名着第49章 名將世家第58章 縱橫千里的宦將李憲第88章 志大才疏的詩人皇帝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50章 十萬胡塵一戰空第18章 宋遼爭雄,力拔頭籌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88章 志大才疏的詩人皇帝第62章 名將盡授首第35章 毅然亮劍的孤膽老將第77章 中興四大名將第91章 南望王師又一年第60章 靈州城下,功虧一簣第3章 生於亂世的大有爲之君第58章 縱橫千里的宦將李憲第53章 好水川:將軍白髮征夫淚第45章 頑強的李繼遷第81章 李顯忠:帶血歸來的異族忠臣第102章 喘息之機第7章 後周英雄遭遇南唐忠義第66章 宦官霸主 (1)第87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第20章 幽雲十六州:宋遼必爭的死穴第22章 圍城第105章 錯失中興良機第52章 三川口:湯火平地赴人急第73章 黃天蕩水戰第23章 宋人面對過的最強戰神第31章 契丹的反擊:君子館戰役第53章 好水川:將軍白髮征夫淚第82章 和吳■一樣的剋星第27章 承天皇太后第86章 盡忠報國第104章 釣魚城之戰第16章 契丹:北方草原上的第一個文明帝國第48章 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第98章 史上最強的上帝之鞭第86章 盡忠報國第60章 靈州城下,功虧一簣第8章 黃袍加身:五代結束,亂世未終第17章 宋太宗:偉大的理論家,蹩腳的指揮官第51章 凡易五姓,終建帝國
第100章 名將世家的忠烈後代第99章 端平入洛第80章 墨守陳規,順昌大捷第65章 梁氏家族最後的瘋狂第9章 帝國的統一第80章 墨守陳規,順昌大捷第71章 靖康奇恥,河洛悲歌第74章 中興當自關陝始第62章 名將盡授首第95章 完顏陳和尚第111章 青史留忠魂第98章 史上最強的上帝之鞭第13章 文明的頂峰第44章 党項部族的頑強崛起第44章 党項部族的頑強崛起第3章 生於亂世的大有爲之君第103章 恐怖的戰略大迂迴第91章 南望王師又一年第13章 文明的頂峰第82章 和吳■一樣的剋星第106章 襄陽保衛戰第85章 柘皋之戰:沒有岳飛的勝仗第103章 恐怖的戰略大迂迴第80章 墨守陳規,順昌大捷第64章 平夏城的完美之戰第79章 僞齊的末日第54章 定川砦:名將之花凋大漠第105章 錯失中興良機第64章 平夏城的完美之戰第109章 堅守不降的揚州城第97章 百年國恥,終得洗雪第104章 釣魚城之戰第2章 不堪回首的超級亂世第89章 唐島海戰:海戰史上的經典名着第26章 滿城之戰,扳回一分第35章 毅然亮劍的孤膽老將第108章 兵臨臨安城 (2)第99章 端平入洛第104章 釣魚城之戰第59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106章 襄陽保衛戰第46章 歸附契丹,三足鼎立第96章 御魔殺神第90章 採石磯:白馬書生保家衛國第1章 創造偉大文明的帝國第85章 柘皋之戰:沒有岳飛的勝仗第106章 襄陽保衛戰第103章 恐怖的戰略大迂迴第46章 歸附契丹,三足鼎立第30章 碧血青天楊家將第26章 滿城之戰,扳回一分第25章 李繼隆:配饗太廟的戰場指揮大師第86章 盡忠報國第77章 中興四大名將第106章 襄陽保衛戰第85章 柘皋之戰:沒有岳飛的勝仗第83章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第89章 唐島海戰:海戰史上的經典名着第49章 名將世家第58章 縱橫千里的宦將李憲第88章 志大才疏的詩人皇帝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50章 十萬胡塵一戰空第18章 宋遼爭雄,力拔頭籌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88章 志大才疏的詩人皇帝第62章 名將盡授首第35章 毅然亮劍的孤膽老將第77章 中興四大名將第91章 南望王師又一年第60章 靈州城下,功虧一簣第3章 生於亂世的大有爲之君第58章 縱橫千里的宦將李憲第53章 好水川:將軍白髮征夫淚第45章 頑強的李繼遷第81章 李顯忠:帶血歸來的異族忠臣第102章 喘息之機第7章 後周英雄遭遇南唐忠義第66章 宦官霸主 (1)第87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第20章 幽雲十六州:宋遼必爭的死穴第22章 圍城第105章 錯失中興良機第52章 三川口:湯火平地赴人急第73章 黃天蕩水戰第23章 宋人面對過的最強戰神第31章 契丹的反擊:君子館戰役第53章 好水川:將軍白髮征夫淚第82章 和吳■一樣的剋星第27章 承天皇太后第86章 盡忠報國第104章 釣魚城之戰第16章 契丹:北方草原上的第一個文明帝國第48章 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第98章 史上最強的上帝之鞭第86章 盡忠報國第60章 靈州城下,功虧一簣第8章 黃袍加身:五代結束,亂世未終第17章 宋太宗:偉大的理論家,蹩腳的指揮官第51章 凡易五姓,終建帝國